《國語辭典》:扶桑 拼音:fú sāng
1.朱槿的别名。参见「朱槿」条。
2.古代相传东海外有神木叫扶桑,是日出的地方。《楚辞。屈原。离骚》:「饮余马于咸池兮,总余辔乎扶桑。」后为太阳的代称。晋。陶渊明〈閒情赋〉:「悲扶桑之舒光,奄灭景而藏明。」
3.日本的别名。参见「日本」条。
2.古代相传东海外有神木叫扶桑,是日出的地方。《楚辞。屈原。离骚》:「饮余马于咸池兮,总余辔乎扶桑。」后为太阳的代称。晋。陶渊明〈閒情赋〉:「悲扶桑之舒光,奄灭景而藏明。」
3.日本的别名。参见「日本」条。
《漢語大詞典》:扶来(扶來)
亦作“ 扶徠 ”。亦作“扶犁”。 传说为 伏羲 乐名。《通典·乐一》:“ 伏羲 乐曰《扶来》,亦曰《立本》。” 宋 罗泌 《路史·后纪三·炎帝上》:“乃命 邢天 作《扶犂》之乐,制《丰年》之咏。” 罗苹 注:“扶犂,一作‘扶来’,即 伏羲 之《凤来》。来、犂古同音尔。” 宋 罗泌 《路史·后纪一·太昊》:“长离徠翔,爰作荒乐,歌《扶徠》,咏网罟,以镇天下之人。” 罗苹 注:“《扶徠歌》,即《凤来》之颂,乃 神农 之《扶犂》也。扶、凤,来、犂,音相同尔。” 明 张居正 《答应天抚院书》:“不肖鄙朴不文,亦宜歌《扶徠》,颂盛德,以为觴侑。”
《國語辭典》:宛转(宛轉) 拼音:wǎn zhuǎn
1.随顺变化。《庄子。天下》:「椎拍輐断,与物宛转。」
2.身体转动,翻来覆去。《楚辞。严忌。哀时命》:「愁脩夜而宛转兮,气涫𩰾其若波。」
3.含蓄委婉。《晋书。卷五一。皇甫谧传》:「宛转万情之形表,排托虚寂以寄身。」也作「婉转」。
4.态度和蔼、柔顺。如:「发言时措辞宛转些,别冲撞他人,引起争执。」
5.调停、斡旋。《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县宰道:『此纤芥之事,不必介怀!下官自当宛转。』」《儿女英雄传》第二○回:「邓九公费了无限的调停,无限的宛转,才得到了青云峰见著了这位隐姓埋名,昨是今非的十三妹。」也作「婉转」。
6.形容缠绵委曲。唐。白居易 〈长恨歌〉:「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7.形容声音悦耳动人。如:「莺声宛转。」也作「婉转」。
2.身体转动,翻来覆去。《楚辞。严忌。哀时命》:「愁脩夜而宛转兮,气涫𩰾其若波。」
3.含蓄委婉。《晋书。卷五一。皇甫谧传》:「宛转万情之形表,排托虚寂以寄身。」也作「婉转」。
4.态度和蔼、柔顺。如:「发言时措辞宛转些,别冲撞他人,引起争执。」
5.调停、斡旋。《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县宰道:『此纤芥之事,不必介怀!下官自当宛转。』」《儿女英雄传》第二○回:「邓九公费了无限的调停,无限的宛转,才得到了青云峰见著了这位隐姓埋名,昨是今非的十三妹。」也作「婉转」。
6.形容缠绵委曲。唐。白居易 〈长恨歌〉:「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7.形容声音悦耳动人。如:「莺声宛转。」也作「婉转」。
《漢語大詞典》:随风(隨風)
(1).卦象名。《易·巽》:“《象》曰:随风,《巽》。君子以申命行事。” 孔颖达 疏:“随风《巽》者,两风相随,故曰‘随风’。风既相随,物无不顺。” 高亨 注:“本卦是两《巽》相重,《巽》为风,然则本卦卦象是风与风相随而吹也。按《象传》又以风比君上之教命,随风乃比教命重申。”
(2).任凭风吹而不由自主。《列子·黄帝》:“心凝形释,骨肉都融,不觉形之所倚,足之所履,随风东西,犹木叶干壳。”《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汎淫泛滥,随风澹淡。与波摇荡,奄薄水渚。” 郭璞 注:“皆鸟任风波自纵漂貌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自志》:“盖有漏根因,未结人天之果;而随风荡堕,竟成藩溷之花。”
(3).比喻随俗从众。《文选·杨恽〈报孙会宗书〉》:“虽雅知 惲 者,犹随风而靡,尚何称誉之有!” 吕向 注:“言 会宗 犹復随口如风之靡草,亦何求称善之誉也。”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十四》:“自非不待 文王 之豪杰,有不随风草偃哉!风之既成,贤君相三纪挽之不足;风之将变,一狂士败之有餘。”
(2).任凭风吹而不由自主。《列子·黄帝》:“心凝形释,骨肉都融,不觉形之所倚,足之所履,随风东西,犹木叶干壳。”《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汎淫泛滥,随风澹淡。与波摇荡,奄薄水渚。” 郭璞 注:“皆鸟任风波自纵漂貌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自志》:“盖有漏根因,未结人天之果;而随风荡堕,竟成藩溷之花。”
(3).比喻随俗从众。《文选·杨恽〈报孙会宗书〉》:“虽雅知 惲 者,犹随风而靡,尚何称誉之有!” 吕向 注:“言 会宗 犹復随口如风之靡草,亦何求称善之誉也。”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十四》:“自非不待 文王 之豪杰,有不随风草偃哉!风之既成,贤君相三纪挽之不足;风之将变,一狂士败之有餘。”
《國語辭典》:玉山 拼音:yù shān
1.连年下雪的山。《晋书。卷三五。裴秀传》:「楷风神高迈,容仪俊爽,博涉群书,特精理义,时人谓之『玉人』,又称『见裴叔则如近玉山,映照人也』。」唐。韦庄〈对雪献薛常侍〉诗:「皓鹤缡褷不辨,玉山重叠冻相连。」
2.神话传说中西王母所居住的山。《山海经。西次三经》:「又西三百五十里,曰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
3.山名。台湾最高峰,高三九五二公尺,位于台湾中部的嘉义、南投、高雄三县交界处,在北回归线以北、嘉义市正东。冬季经常积雪,所以称为「玉山」,日治时代称为「新高山」。
4.县名。在江西省东北,濒信江西岸。因境内有怀玉山而得名。浙赣铁路经此。
2.神话传说中西王母所居住的山。《山海经。西次三经》:「又西三百五十里,曰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
3.山名。台湾最高峰,高三九五二公尺,位于台湾中部的嘉义、南投、高雄三县交界处,在北回归线以北、嘉义市正东。冬季经常积雪,所以称为「玉山」,日治时代称为「新高山」。
4.县名。在江西省东北,濒信江西岸。因境内有怀玉山而得名。浙赣铁路经此。
《國語辭典》:洋洋 拼音:yáng yáng
1.水势盛大的样子。《诗经。卫风。硕人》:「河水洋洋,北流活活。」宋。陈亮〈水调歌头。不见南师久〉词:「自笑堂堂汉使,得似洋洋河水,依旧祇流东?」
2.广阔无际的样子。《诗经。大雅。大明》:「牧野洋洋,檀车煌煌。」
3.众多貌。《诗经。鲁颂。閟宫》:「万舞洋洋,孝孙有庆。」
4.美善的样子。《书经。伊训》:「圣谟洋洋,嘉言孔彰。」
5.彷佛、想像。《礼记。中庸》:「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
6.舒缓的样子。《孟子。万章上》:「始舍之,圉圉焉,少则洋洋焉,攸然而逝。」
7.充满貌。《礼记。中庸》:「圣人之道,洋洋乎发育万物。」《红楼梦》第二一回:「看至此段,意趣洋洋,逞著酒兴,不禁提笔。」
8.没有归宿、没有依靠的样子。《楚辞。屈原。九章。哀郢》:「顺风波以从流兮,焉洋洋而为客。」
9.得意的样子。宋。范仲淹 岳阳楼记:「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10. 庄重敬慎的样子。《文选。傅毅。舞赋》:「或有矜容爱仪,洋洋习习。」
2.广阔无际的样子。《诗经。大雅。大明》:「牧野洋洋,檀车煌煌。」
3.众多貌。《诗经。鲁颂。閟宫》:「万舞洋洋,孝孙有庆。」
4.美善的样子。《书经。伊训》:「圣谟洋洋,嘉言孔彰。」
5.彷佛、想像。《礼记。中庸》:「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
6.舒缓的样子。《孟子。万章上》:「始舍之,圉圉焉,少则洋洋焉,攸然而逝。」
7.充满貌。《礼记。中庸》:「圣人之道,洋洋乎发育万物。」《红楼梦》第二一回:「看至此段,意趣洋洋,逞著酒兴,不禁提笔。」
8.没有归宿、没有依靠的样子。《楚辞。屈原。九章。哀郢》:「顺风波以从流兮,焉洋洋而为客。」
9.得意的样子。宋。范仲淹 岳阳楼记:「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10. 庄重敬慎的样子。《文选。傅毅。舞赋》:「或有矜容爱仪,洋洋习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