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842,分57页显示 上一页 34 35 36 37 38 40 41 42 43 下一页
五部海会
五部教主
五部尊法
五部总持
五部禅经
五部灌顶
五部净居炎摩罗
五部大乘经
五部不动形像
方等部
六城部
六部转读
六部大乘经
中台外部
佛类词典(续上)
五部合断五部海会
五部教主
五部尊法
五部总持
五部禅经
五部灌顶
五部净居炎摩罗
五部大乘经
五部不动形像
方等部
六城部
六部转读
六部大乘经
中台外部
五部合断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五部者,迷于四谛之理之四部见惑,与迷于世上事相之一部修惑也。三界九地各有此五部。依萨婆多部之义,则佛与独觉先于凡夫地以有漏智之六行观,合断下八地之见修五部也(不能以有漏智断第九地之惑(参见:六行观)),合断此之法,八地之五部,分上上品乃至下下品之九品,先自上上品始,终于下下品。每一品正断之位,谓之无见道。既断之位,谓之解脱道。每一断惑必要此二道也。故总为九无间九解脱之十八心。许以六行观之有漏智断五部即见修二惑者,唯小乘之有部宗耳。大乘不许以有漏智断迷理之见惑也。
(术语)五部者,迷于四谛之理之四部见惑,与迷于世上事相之一部修惑也。三界九地各有此五部。依萨婆多部之义,则佛与独觉先于凡夫地以有漏智之六行观,合断下八地之见修五部也(不能以有漏智断第九地之惑(参见:六行观)),合断此之法,八地之五部,分上上品乃至下下品之九品,先自上上品始,终于下下品。每一品正断之位,谓之无见道。既断之位,谓之解脱道。每一断惑必要此二道也。故总为九无间九解脱之十八心。许以六行观之有漏智断五部即见修二惑者,唯小乘之有部宗耳。大乘不许以有漏智断迷理之见惑也。
五部海会
【佛学大辞典】
(术语)谓金刚界五部之诸尊,悉来会而为法事也。
(术语)谓金刚界五部之诸尊,悉来会而为法事也。
五部教主
【佛学大辞典】
(名数)谓金刚界五部之五智如来也。(参见:金刚界)
【三藏法数】
(出大乐金刚不空真实三昧耶经理趣释)
部谓部类,教谓言教,主即主宰。此之五部,乃是如来金刚不空真实三昧法门也。而依五方立五部,以五佛为主者,各有所表也。中方毗卢遮那,即释迦如来也。四方四佛,乃释迦化现,以表诸佛同一法身也。以如来入种种三摩地,说种种陀罗尼门,虽各分部类,各有坛法,而皆与般若理趣相应也。然此法门,为令众生三业清净,得金刚智三摩地,而行慧施,不为烦恼染污,成就无上菩提,而證清净法身也。(梵语三昧,华言正定。梵语毗卢遮那,华言遍一切处。梵语释迦,华言能仁。梵语三摩地,华言等持。梵语陀罗尼,华言总持。梵语般若,华言智慧。三业者,身业、口业、意业也。金刚智者,如来智慧,无法不知,无惑不断,如金刚至坚至利,故云金刚智也。)
〔一、中方灌顶部〕,灌顶,喻也。如轮王太子受储君位,轮王乃取四大海水,灌太子顶,加以宝冠。以喻毗卢遮那,已得一切如来灌顶,受佛职位,而为三界法王。以清净法界智,演说般若相应陀罗尼,加持众生,身口意业悉得清净,亦受灌顶之位,而證清净法身,是为灌顶部。故中央以毗卢遮那为教主也。(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二、东方金刚部〕,金刚部者,谓如来證得佛地,观众生藏识中烦恼习气,坚固难舍,以大空金刚智三摩地而摧破之,不离大圆镜智而演说般若相应陀罗尼,令诸众生得清净三业,而悟本有不坏金刚佛性,是为金刚部。故东方以阿閦佛为教主也。(烦恼习气者,烦恼馀习气分也。大空者,即毕竟空也。梵语阿閦,华言不动。)
〔三、南方宝生部〕,宝生部者,谓如来得三界法王位,入金刚宝三摩地,悯念众生,而行慧施,心无吝惜,三轮清净,以平等性智,说诸陀罗尼,令诸众生所求一切伏藏,皆得现前,而證得河沙功德,是为宝生部。故南方以宝生如来为教主也。(三轮清净者,谓能施之人,所施之物,及受施之人,皆无取著也。)
〔四、西方莲华部〕,莲华部者,谓如来得自性清净法身,而住杂染浊恶世界,不被一切烦恼染污,犹如莲华。入清净三摩地,以妙观察智,说诸陀罗尼,令诸众生證悟清净法界,如莲华不染诸垢,具足一切无漏善法,是为莲华部。亦名法部,谓以此法门,加持极乐世界,水鸟树林,皆演法音。故西方以阿弥陀佛为教主也。(无漏者,不漏落三界生死也。梵语阿弥陀,华言无量寿。)
〔五、北方羯磨部〕,梵语羯磨,华言作法,又云办事。谓佛持一切如来智印,入大悲三摩地,以成所作智,说诸陀罗尼,加持一切众生,得无碍身语意业,令藏识中杀害杂深种子,悉尽无馀;一切事业,皆悉成就,是为羯磨部。故北方以不空成就如来为教主也。(藏识,即第八识也。)
(名数)谓金刚界五部之五智如来也。(参见:金刚界)
【三藏法数】
(出大乐金刚不空真实三昧耶经理趣释)
部谓部类,教谓言教,主即主宰。此之五部,乃是如来金刚不空真实三昧法门也。而依五方立五部,以五佛为主者,各有所表也。中方毗卢遮那,即释迦如来也。四方四佛,乃释迦化现,以表诸佛同一法身也。以如来入种种三摩地,说种种陀罗尼门,虽各分部类,各有坛法,而皆与般若理趣相应也。然此法门,为令众生三业清净,得金刚智三摩地,而行慧施,不为烦恼染污,成就无上菩提,而證清净法身也。(梵语三昧,华言正定。梵语毗卢遮那,华言遍一切处。梵语释迦,华言能仁。梵语三摩地,华言等持。梵语陀罗尼,华言总持。梵语般若,华言智慧。三业者,身业、口业、意业也。金刚智者,如来智慧,无法不知,无惑不断,如金刚至坚至利,故云金刚智也。)
〔一、中方灌顶部〕,灌顶,喻也。如轮王太子受储君位,轮王乃取四大海水,灌太子顶,加以宝冠。以喻毗卢遮那,已得一切如来灌顶,受佛职位,而为三界法王。以清净法界智,演说般若相应陀罗尼,加持众生,身口意业悉得清净,亦受灌顶之位,而證清净法身,是为灌顶部。故中央以毗卢遮那为教主也。(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二、东方金刚部〕,金刚部者,谓如来證得佛地,观众生藏识中烦恼习气,坚固难舍,以大空金刚智三摩地而摧破之,不离大圆镜智而演说般若相应陀罗尼,令诸众生得清净三业,而悟本有不坏金刚佛性,是为金刚部。故东方以阿閦佛为教主也。(烦恼习气者,烦恼馀习气分也。大空者,即毕竟空也。梵语阿閦,华言不动。)
〔三、南方宝生部〕,宝生部者,谓如来得三界法王位,入金刚宝三摩地,悯念众生,而行慧施,心无吝惜,三轮清净,以平等性智,说诸陀罗尼,令诸众生所求一切伏藏,皆得现前,而證得河沙功德,是为宝生部。故南方以宝生如来为教主也。(三轮清净者,谓能施之人,所施之物,及受施之人,皆无取著也。)
〔四、西方莲华部〕,莲华部者,谓如来得自性清净法身,而住杂染浊恶世界,不被一切烦恼染污,犹如莲华。入清净三摩地,以妙观察智,说诸陀罗尼,令诸众生證悟清净法界,如莲华不染诸垢,具足一切无漏善法,是为莲华部。亦名法部,谓以此法门,加持极乐世界,水鸟树林,皆演法音。故西方以阿弥陀佛为教主也。(无漏者,不漏落三界生死也。梵语阿弥陀,华言无量寿。)
〔五、北方羯磨部〕,梵语羯磨,华言作法,又云办事。谓佛持一切如来智印,入大悲三摩地,以成所作智,说诸陀罗尼,加持一切众生,得无碍身语意业,令藏识中杀害杂深种子,悉尽无馀;一切事业,皆悉成就,是为羯磨部。故北方以不空成就如来为教主也。(藏识,即第八识也。)
五部尊法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又曰五种坛法。言五种之修法也:一息灾法,二增益法,三降伏法,四爱敬法,五钩召法。出补陀落会轨。(参见:坛法)
(名数)又曰五种坛法。言五种之修法也:一息灾法,二增益法,三降伏法,四爱敬法,五钩召法。出补陀落会轨。(参见:坛法)
五部总持
【佛学大辞典】
(名数)金刚界五部之陀罗尼也。陀罗尼,译言总持。
(名数)金刚界五部之陀罗尼也。陀罗尼,译言总持。
五部禅经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禅法要解经,二卷。罗什译。二、达磨多罗禅经,二卷,佛陀跋陀罗译。三、坐禅三昧法门经,二卷,僧伽罗刹造,罗什译。四、五门禅经要用法,一卷,佛陀蜜多造,昙摩蜜多译。五、禅要经,一卷,失译人名。
【佛学常见辞汇】
禅法要解经、达磨多罗禅经、坐禅三昧法门经、五门禅经要用法、禅要经。
(名数)一、禅法要解经,二卷。罗什译。二、达磨多罗禅经,二卷,佛陀跋陀罗译。三、坐禅三昧法门经,二卷,僧伽罗刹造,罗什译。四、五门禅经要用法,一卷,佛陀蜜多造,昙摩蜜多译。五、禅要经,一卷,失译人名。
【佛学常见辞汇】
禅法要解经、达磨多罗禅经、坐禅三昧法门经、五门禅经要用法、禅要经。
五部灌顶
【佛学大辞典】
(名数)谓金刚界之灌顶也。
【佛学常见辞汇】
指金刚界的灌顶。
【佛学常见辞汇】
此有三种,第一种:一、阿阇黎灌顶,即传法灌顶。二、受明灌顶,又云成就灌顶。三、息灾灌顶,又云灭罪灌顶。四、增一灌顶,又云求果灌顶。五、降伏灌顶,又云除难灌顶。第二种:一、光明灌顶,即以光明加被行者之身。二、甘露灌顶,即以香水灌顶。三、种子灌顶,即观种子而布于身心。四、智印灌顶,即以印契加持于五处。五、句义灌顶,即观真言之义,布于心胸,使之起悟解。第三种:五种的三昧耶,称为五种灌顶。
(名数)谓金刚界之灌顶也。
【佛学常见辞汇】
指金刚界的灌顶。
【佛学常见辞汇】
此有三种,第一种:一、阿阇黎灌顶,即传法灌顶。二、受明灌顶,又云成就灌顶。三、息灾灌顶,又云灭罪灌顶。四、增一灌顶,又云求果灌顶。五、降伏灌顶,又云除难灌顶。第二种:一、光明灌顶,即以光明加被行者之身。二、甘露灌顶,即以香水灌顶。三、种子灌顶,即观种子而布于身心。四、智印灌顶,即以印契加持于五处。五、句义灌顶,即观真言之义,布于心胸,使之起悟解。第三种:五种的三昧耶,称为五种灌顶。
五部净居炎摩罗
【佛学大辞典】
(神名)二十八部众之一,略曰五部净。为千手观音之眷属,常随逐行者而拥护之善神也。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曰:「我遣梵摩三钵罗,五部净居炎摩罗,常当拥护受持者。」即是。
(神名)二十八部众之一,略曰五部净。为千手观音之眷属,常随逐行者而拥护之善神也。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曰:「我遣梵摩三钵罗,五部净居炎摩罗,常当拥护受持者。」即是。
五部大乘经
【佛学大辞典】
(名数)大乘经中选定五部者,天台大师也。一华严经,二大集经,三大品般若经,四法华经,五涅槃经。法华玄义曰:「究竟大乘,无过华严大集大品法华涅槃。」
【佛学常见辞汇】
天台大师选定下列五部为大乘经,即华严经、大集经、大品般若经、法华经、涅槃经。
(名数)大乘经中选定五部者,天台大师也。一华严经,二大集经,三大品般若经,四法华经,五涅槃经。法华玄义曰:「究竟大乘,无过华严大集大品法华涅槃。」
【佛学常见辞汇】
天台大师选定下列五部为大乘经,即华严经、大集经、大品般若经、法华经、涅槃经。
五部不动形像
【佛学大辞典】
(名数)日本小野仁海僧正之口传,有约于佛金莲宝羯五部,沙汰五种之不动尊者。其所传之文曰:「一、佛部不动,白色,著天宝冠,在立佛持剑索,坐瑟瑟石座,白色二童子侍。二、金刚部不动,赤色,顶上七莎髻,持剑,缚曰罗,坐磐石,赤色二童子侍立。三、宝部不动,黄色,持金刚索,顶有七莎髻,坐大磐石,黄色童子侍。四、莲华部不动,绿色,顶有五佛冠,持剑索,坐须弥山。五、羯磨部不动,黑色,顶有八叶白莲华,持剑索,坐磐石,是最深秘,慎勿传于他门。」
(名数)日本小野仁海僧正之口传,有约于佛金莲宝羯五部,沙汰五种之不动尊者。其所传之文曰:「一、佛部不动,白色,著天宝冠,在立佛持剑索,坐瑟瑟石座,白色二童子侍。二、金刚部不动,赤色,顶上七莎髻,持剑,缚曰罗,坐磐石,赤色二童子侍立。三、宝部不动,黄色,持金刚索,顶有七莎髻,坐大磐石,黄色童子侍。四、莲华部不动,绿色,顶有五佛冠,持剑索,坐须弥山。五、羯磨部不动,黑色,顶有八叶白莲华,持剑索,坐磐石,是最深秘,慎勿传于他门。」
方等部
【佛学大辞典】
(术语)说方等时之诸经之部类也。
(术语)说方等时之诸经之部类也。
六城部
【佛学大辞典】
(流派)密林山部之别称。
(流派)密林山部之别称。
六部转读
【佛学大辞典】
(仪式)每日转读法华经六遍也,为回向六道之意。
(仪式)每日转读法华经六遍也,为回向六道之意。
六部大乘经
【佛学大辞典】
(名数)法相宗所依六部之经典也。如大方广佛华严经(有三翻),解深密经(有四翻),如来出现功德庄严经(未翻),阿毗达磨经(未翻),楞伽经(有三翻),厚严经(亦名大乘密严经)是。此为慈恩所立。
(名数)法相宗所依六部之经典也。如大方广佛华严经(有三翻),解深密经(有四翻),如来出现功德庄严经(未翻),阿毗达磨经(未翻),楞伽经(有三翻),厚严经(亦名大乘密严经)是。此为慈恩所立。
中台外部
【佛学大辞典】
(术语)十三大院中第二院以下对于中台八叶院,故总曰外部。又,外金刚部院之一谓之外部。
(术语)十三大院中第二院以下对于中台八叶院,故总曰外部。又,外金刚部院之一谓之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