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四校
(1).天子射猎时的四支扈从部队。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 孙叔 奉轡, 卫公 参乘,扈从横行,出乎四校之中,鼓严簿,纵猎者。” 郭璞 注引 文颖 曰:“凡五校,今言四者,中一校随天子乘舆也。” 北周 庾信 《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皇帝翊四校於仙园,迴六龙於天苑。”
(2).谓四面的军队,形容军队众多。《后汉书·窦宪传》:“然后四校横徂,星流彗扫。萧条万里,野无遗寇。” 李贤 注:“四校,四面之校。”
《漢語大詞典》:支兵
主力部队以外的别部。汉书·赵充国传:“ 充国 子右曹中郎将 卬 ,将期门佽飞、羽林孤儿、 胡 越 骑为支兵、至 令居 。” 唐 杨凝 《送客往鄜州》诗:“晓上关城吟画角,暗驰 羌 马发支兵。”
《漢語大詞典》:别军(别軍)
犹偏师。主力军以外的部队。六韬·略地:“我欲攻城围邑,恐其别军卒至而击我。”宋书·胡藩传:“ 高祖 伐 羌 ,假 藩 寧朔将军,参太尉军事,统别军。”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二节:“ 李怀光 击败 朱泚 别军。”
《漢語大詞典》:战军(戰軍)
作战的部队。后汉书·冯衍传上:“大将军所部不过百里,守城不休,战军不息,兵革云翔,百姓震骇,奈何自怠,不为深忧?”
分類:作战部队
《漢語大詞典》:后距(後距)
(1).雄鸡、雉等的足后突出如趾的部分。《淮南子·兵略训》:“凡有血气之虫,含牙带角,前爪后距。”
(2).亦作“ 后拒 ”。居后以抗击敌人的部队。汉书·西域传上·鄯善国:“时 汉 军正 任文 将兵屯 玉门关 ,为贰师后距。” 颜师古 注:“后距者,居后以距敌。”资治通鉴·齐明帝建武二年:“会 魏 主召兵还, 英 使老弱先行,自将精兵为后拒,遣使与 懿 告别。”金史·宗望传赞:“既取 信德 ,留兵守之,以为后距,此岂轻者耶。” 明 李东阳 《五丈原》:“侯归上天多旧伍, 羽 为前驱 飞 后拒。”
《漢語大詞典》:后系(後係)
指后继部队。晋书·新蔡武哀王腾传:“ 颖 遣北中郎将 王斌 距战, 浚 率 鲜卑 骑击 斌 , 腾 为后係,大破之。”宋书·索虏传:“募敢死之士四百人,参军 范道基 率二百人为前驱,参军 郭王符 刘规 等以二百人为后係,出贼围外,掩袭其后。”
分類:后继部队
《國語辭典》:驻防(駐防)  拼音:zhù fáng
军队驻扎防守。《儒林外史》第四○回:「便将带来驻防的二三千多兵内,拣那认得字多的兵选了十个,托沈先生每日指授他些书理。」
《漢語大詞典》:部校
(1).古代称军队之一部。汉书·卫青传“常护军傅校获王” 唐 颜师古 注:“傅读曰附。言 敖 总护诸军,每附部校,以致克捷而获王也。校者,营垒之称,故谓军之一部为一校。”
(2).指部队将校。 宋 宋祁 《谢衣袄表》:“部校什长,赐各有差,僻垒穷鄣,悦而忘苦。”
《國語辭典》:前卫(前衛)  拼音:qián wèi
1.军事上指派遣于本队前方之特遣部队,用以确使本队之前进不受阻扰,防止本队遭受奇袭,排除障碍,修补道路与桥梁而使前进容易,如本队投入战斗时,则掩护其展开。
2.足球、手球等球类比赛中,负责助攻及助守的球员。
3.站在时代尖端而最富革新性的。如:「前卫艺术」。
《漢語大詞典》:人阵(人陣)
亦作“ 人陈 ”。 古代军事家认为,作战时部队的调动、部署和人事的安排是决定战争胜败的因素之一,谓之人阵。六韬·三阵:“ 武王 问 太公 曰:‘凡用兵为天陈、地陈、人陈,奈何?’ 太公 曰:‘日月星辰斗柄一左一右一向一背,此谓天陈;丘陵水泉亦有前后左右之利,此谓地陈;用车用马,用文用武,此谓人陈。’” 五代 马缟 《中华古今注·阵》:“ 唐 朝 高宗 临殿策问 员半千 曰:‘兵书言天阵、地阵、人阵何也?’ 半千 对曰:‘天阵者,是星辰孤虚。地阵者,是山川向背。人阵者,是偏裨弥缝。’”
《國語辭典》:陆军(陸軍)  拼音:lù jūn
以陆地作战为主的军种。通常由步兵、骑兵、炮兵、装甲兵、工兵、通信兵等兵科组成。既能单独作战,又能为海、空军的后援。是澈底歼灭敌人、攻占敌阵、决定最后胜负的军种。
《國語辭典》:空军(空軍)  拼音:kōng jūn
以空中作战为主的军种。基于特性与作战需要,由作战、后勤、基地勤务支援等部队组成。既能单独作战,又能为陆、海军的后援。
《國語辭典》:内勤(內勤)  拼音:nèi qín
机关内部的勤务。如:「内勤记者」、「内勤警察」。
《國語辭典》:左右翼  拼音:zuǒ yòu yì
1.军队中的左右两部队合称为「左右翼」。《史记。卷八一。廉颇蔺相如传》:「李牧多为奇陈,张左右翼击之,大破杀匈奴十馀万骑。」《汉书。卷五四。李广传》:「广令其骑张左右翼,而广身自射彼三人者,杀其二人,生得一人,果匈奴射雕者也。」
2.政党中的左右派。也称为「左右翼」。
《國語辭典》:犀锐(犀銳)  拼音:xī ruì
1.形容武器坚固锐利。《新唐书。卷一八○。列传。李德裕》:「又请甲人于安定,弓人河中,弩人浙西,繇是蜀之器械皆犀锐。」
2.形容言辞锋利。如:「公关主任的辞锋犀锐,经常使人无法招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