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袜劫子
古代北方少数民族部落名。居于 贝加尔湖 之东南。后为 蒙古 所灭。新五代史·四夷附录二:“东北,至 韈劫子 ,其人髦首,披布为衣,不鞍而骑,大弓长箭,尤善射…… 契丹 等国皆畏之。”
《漢語大詞典》:遬濮
汉 代时 匈奴 部落名。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驃骑将军率戎士踰 乌盭 ,讨 遬濮 ,涉 狐奴 ,歷五主国,輜重人众慑慴者弗取,冀获单于子。” 司马贞 索隐:“音速卜二音。 崔浩 云: 匈奴 部落名。案:下有‘遬濮王’,是国名也。”按,汉书·霍去病传作“遫濮”, 颜师古 注曰:“遫,古速字也。 遫濮 , 匈奴 部落名也。”
《漢語大詞典》:黄头奚(黄頭奚)
奚 部族中的一个部落名。 唐 杜甫 《悲青坂》诗:“ 黄头奚 儿日向西,数骑弯弓敢驰突。” 仇兆鳌 注引唐书:“ 室韦 ,东方之北边 黄头奚 部也, 奚 亦 东夷 种。”
《漢語大詞典》:附落
附属的部落。后汉书·西羌传:“不立君臣,无相长一,强则分种为酋豪,弱则为人附落,更相抄暴,以力为雄。”后汉书·西羌传:“ 忍 季父 卬 畏 秦 之威,将其种人附落而南,出 赐支河 曲西数千里,与众 羌 絶远,不復交通。”
分類:附属部落
《漢語大詞典》:都播
亦作“ 都波 ”。 古代 回鹘 族所属的部落之一。新唐书·回鹘传下·都播:“ 都播 ,亦曰 都波 ,其地北濒 小海 ,西 坚昆 ,南 回紇 ,分三部,皆自统制。”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五章第一节:“﹝ 高车部 ﹞参加这个联合体的部落有 袁纥 、 薛延陀 、 契苾 、 都播 、 骨利干 、 多览葛 、 仆固 、 拔野古 ……凡十五部。”
《漢語大詞典》:三猛
旧时 云南 境内三个少数民族部落的合称。明史·云南土司传一·顺宁:“ 顺寧 附境有 猛猛 、 猛撒 、 猛缅 ,所谓三猛也。”
《漢語大詞典》:仁羿
指古代传说中 有穷氏 部落首领 后羿 ,又称 夷羿 。仁,通“ 夷 ”。山海经·海内西经:“ 崑崙 之墟,方八百里,高万仞……在八隅之巖, 亦水 之际,非 仁羿 莫能上冈之巖。”参见“ 仁 ”。
《漢語大詞典》:降部
投降的部落。新唐书·突厥传上:“帝詔司农卿 郭嗣本 持节赐 延陀 书,言:‘中国礼义,未始灭人国,以 頡利 暴残,伐而取之,非贪其地与人也。故处降部於 河 南,荐草美泉,利其畜牧。’”
分類:投降部落
《漢語大詞典》:西落鬼戎
周 代西方部落名。后汉书·西羌传:“及子 季歷 ,遂伐 西落鬼戎 。” 李贤 注引竹书纪年:“ 武乙 三十五年, 周王季 伐 西落鬼戎 ,俘二十 翟 王。”
《漢語大詞典》:移剌
初为 契丹 部落名, 辽 建国改为国族姓。也写作耶律、伊喇等。辽史·国语解:“又有言以汉字书者曰 耶律 、 萧 ,以 契丹 字书者曰 移剌 、 石抹 ,则亦无可考矣。”
《漢語大詞典》:移里堇
金 人部落墟砦的首领。金史·金国语解·官称:“诸‘移里堇’,部落墟砦之首领。详稳、移里堇,本 辽 语, 金 人因之而稍异同焉。”
分類:部落首领
《国语辞典》:拉丁民族  拼音:lā dīng mín zú
1.古代定居义大利半岛中西部拉丁姆平原的部落民族。其先民为公元前一千年左右由欧洲大陆迁来的印欧人。使用印欧语系的拉丁语。
2.泛指受拉丁语和罗马文化影响较深的操印欧语系语言的民族,如义大利、法兰西、西班牙、葡萄牙等。
《国语辞典》:雾社事件(雾社事件)  拼音:wù shè shì jiàn
日治时期雾社泰雅族部落的抗日事件。日人治台期间,实施「理蕃政策」,高压歧视部落,部落族人怨愤至深。昭和五年(西元1930)因日警吉村在婚礼上羞辱头目之子莫那鲁道率领族众,趁举行运动会时袭杀日军、警百馀人。日军调兵围剿,莫那鲁道负险顽抗,但势孤力穷而失败自杀。事至十二月初结束,计五十多天。台湾光复后,政府立碑供人追思凭吊。
分类:部落事件
《国语辞典》:文化模式  拼音:wén huà mó shì
1.文化人类学的分析词汇,意指一国家、民族、部落或地方的成员所共享的一组文化符号、价值取向与社会规则。
2.尤指美国文化人类学家露丝。潘乃德(Ruth Benedict,西元1887~1948)的著作《文化模式》(Patterns of Culture),该书认为各文化发展均有其特徵,并与其他文化有别;此一论点成为民族性与文化模式研究的重要参考。
《国语辞典》:部落社会(部落社会)  拼音:bù luò shè huì
以部落为主体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