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部众(部眾)  拼音:bù zhòng
1.部下兵众,部族兵众。《三国志。卷六三。吴书。吴范刘惇赵达传。吴范》:「备部众离落,死亡且半,事必不克。」
2.指部族的人众。《宋书。卷九五。索虏列传》:「僭称大号,部众殷强,岁时遣使谐京师,与中国亢礼。」
《漢語大詞典》:四部众(四部衆)
佛教语。指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梁书·武帝纪下:“﹝ 中大通 三年十月﹞行幸 同泰寺 , 高祖 升法座为四部众説《大般若涅盘经》义。”法苑珠林卷十九:“三世诸佛法,皆有四部众。”亦省称“ 四部 ”、“ 四众 ”。 南朝 陈 徐陵 《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四部皆集,悲同白车。” 唐 海顺 《三不为篇》:“四众瞻仰,三槐附交。”
《國語辭典》:喽啰(嘍囉)  拼音:lóu luó
1.聪明干练。明。贾仲名《对玉梳》第二折:「刬地你拽大拳人面前逞喽啰,请起来波小哥。」也作「娄罗」、「偻儸」、「楼罗」。
2.蛮族的语言和声调。也作「娄罗」、「偻儸」、「楼罗」。
3.盗匪的部下。《水浒传》第二回:「如今近日上面添了一夥强人,扎下个山寨在上面,聚集著五七百个小喽啰,有百十匹好马。」也作「娄罗」、「偻儸」。
《漢語大詞典》:偻罗(僂儸)
1.干练,伶俐,机灵。《敦煌曲子词·定风波》:“功(攻)书学剑能几何,争如沙塞骋僂儸。”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五:“五代史: 汉 刘銖 恶 史肇弘 、 杨邠 。於是 李业 譖二人於帝而杀之。 銖 喜谓 业 曰:‘君可谓僂罗儿矣。’僂罗,俗言猾也。 欧 史间书俗语甚奇。” 元 无名氏 《货郎旦》第一折:“他那里精神一掇显僂囉,他那里尖着舌语剌剌,我这里掩着面笑呵呵。”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辨证:“俗云僂儸,演义谓干办集事之称。篇海训儸字曰健而不德,据是二説,皆狡猾能事意也。”
2.喽啰。旧称强盗或绿林头领的部众。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遂唤几个小僂儸,传令众攛掇。” 元 高文秀《黑旋风》第一折:“有我八拜交的哥哥 晁盖 知某有难,领僂儸下山。” 清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论语·阳货篇七:“盗贼之有渠帅,有僂儸,一般底尊卑之序,也恰像个礼。”
3.象声词。形容言语不清,难懂。 清 赵翼 《闽言》诗:“满耳啾啁不辨何,近来渐解説僂罗。始知 公冶 非神技,只为听他鸟语多。”按,北史·王昕传:“尝有 鲜卑 聚语, 崔昂 戏问 昕 曰:‘颇解此否?’ 昕 曰:‘楼罗,楼罗,实自难解。’”此“楼罗”正与“僂罗”用法同,盖拟声也。
《漢語大詞典》:简徒(簡徒)
检阅部众。《汉书·刑法志》:“连帅比年简车,卒正三年简徒,羣牧五载大简车徒。”
分類:检阅部众
《國語辭典》:磨喝乐(磨喝樂)  拼音:mó hē lè
1.七夕日供乞巧用的娃娃。用木、泥或蜡制成。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八。七夕》:「七月七夕,潘楼街东宋门外瓦子、州西梁门外瓦子、北门外、南朱雀门外街及马行街内,皆卖磨喝乐,乃小塑土偶耳。」也作「魔合罗」。
2.比喻受人喜爱的人物。也作「魔合罗」。
二十八部众
【佛学大辞典】
(名数)千手观音有孔雀王二十八部之大仙众,二十八部者,一方有四部,四方上下之六方有二十四部,四维各有一部,通为二十八也。千手经曰:「我遣金色孔雀王二十八部大仙众,常当拥护受持者。」金光明文句七曰:「孔雀王经云:一方有四部,六方则二十四部。四维各一部,合为二十八部。」(参见:千手观音)。【又】毗沙门第四天王,各有二十八部之鬼神众。金光明经三曰:「散脂鬼神大将及二十八部诸鬼神等,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白佛言:(中略)随是经典所流布处,我当与此二十八部大鬼神往至彼所,隐蔽其形,随逐拥护是说法者。」最胜王经五曰:「我等四王与二十八部药叉大将,并与无量百千药,以净天眼过于世人观察拥护此赡部众。」
八部众
【佛学大辞典】
(名数)有二说:一为舍利弗问经等之说,通常用之。一天众Deva,欲界之六天,色界之四禅天,无色界之四空处天也。身具光明,故名为天,又自然之果报殊妙故名为天。二龙众Na%ga,为畜类,水属之王也。如法华经之听众,列八大龙王。三夜叉Yaks!a,新云药叉,飞行空中之鬼神也。四乾闼婆Gandharva,译作香阴,阴者五阴之色身也,彼五阴唯嗅香臭而长养,故名香阴。帝释天之乐神也,法华经之听众,列四乾闼婆。五阿修罗Asura,旧作无酒,新作非天,又作无端正,此果报虽类天,而非天部,故云非天,又容貌丑恶,故云无端正,彼之果报,有美女而无酒,故云无酒,常与帝释战斗之神也。六迦楼罗Garud!a,译作金翅鸟,两翅相去,有三百三十六万里,撮龙为食。七紧那罗Kim%nara,译作非人,新译作歌神,似人而头上有角,故名人非人,为帝释天之乐神,故云歌神,帝释有二种之乐神,前之乾闼婆为奏俗乐者,此则为奏法乐者之天神也。八摩睺罗迦Mahoraga,译作大蟒神,大腹行,地龙也。见名义集二。此八部总为以人眼不能见者,故谓之冥众八部,八部中天龙之神验殊胜,故曰天龙八部,又名龙神八部。
【佛学常见辞汇】
天众、龙众、夜叉(华译勇健鬼)、乾闼婆(华译香神)、阿修罗(华译非天)、迦楼罗(华译金翅鸟)、紧那罗(华译非人)、摩睺罗迦(华译大蟒神或大腹行地龙)。由于人类的眼睛不能见到这些八部众,所以又叫做冥众八部。又因为八部众以天龙为最殊胜,所以又叫做天龙八部,或是龙神八部。
千手观音二十八部众
【佛学大辞典】
(名数)千手观音造次第法仪轨曰:「其尊之正面天冠上有三重。(中略)第三重有二十八部众,有各各本形。一、密迹金刚士,二、乌刍君荼央俱尸,三、魔醯那罗达,四、金毗罗陀迦毗罗,五、婆馺婆楼那,六、满善车钵真陀罗,七、萨遮摩和罗,八、鸠兰单托半祇罗,九、毕婆伽罗王,十、应德毗多萨和罗,十一、梵摩三钵罗,十二、五部净居天,十三、释王三十三,十四、大辩功德天,十五、提头赖吒王,十六、神母女,十七、毗楼勒叉王,十八、毗楼博叉王,十九、毗沙门天王,二十、金色孔雀王,二十一、二十八部大仙众,二十二、摩尼跋陀罗,二十三、散支大将,二十四、难陀跋难陀,二十五、修罗、乾闼婆、迦楼罗王、紧那罗、摩睺罗伽,二十六、水火雷电神,二十七、鸠槃荼王,二十八、毗舍阇。
四部众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又曰四众,又曰四部弟子。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是。法华经序品曰:「时四部众咸皆欢喜。」仁王经下曰:「一切国王四部弟子。」梁书曰:「帝幸同泰寺,升法座,为四部众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