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郢斤
同“ 郢匠挥斤 ”。 宋 李曾伯 《醉蓬莱·寿别制垣》词:“ 汉 橐班高, 郢 斤名重,喜动旌旗色。” 宋 卫宗武 《摸鱼儿·咏小园晚春》词:“剪裁妙语频賡唱,巧胜 郢 斤 般 斧。” 清 李渔 《闲情偶寄·演习·变调》:“变调者,变古调为新调也……若止为依样葫芦,则是以纸印纸,虽云一线不差,少天然生动之趣矣。因创二法(缩长为短、变旧为新)以告世之执 郢 斤者。”
《骈字类编》:荆郢
吴志张昭传注:曹公仗顺而起,功以义立,冀以清一诸华,拓平荆郢,大定之机,在于此会。若使昭议获从,则六合为一,岂有兵连祸结,遂为战国之弊哉?晋书食货志:秦邠旄羽,回带琅玕。荆郢桂林,旁通竹于。谢灵运撰征赋:崩双岳箭,中流拟凶,威于荆郢。
《漢語大詞典》:郢中歌
(1).指《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喻贤、不肖。《文选·张协〈杂诗〉之五》:“昔我资章甫,聊以适诸 越 ……瓴甋夸璵璠,鱼目笑明月。不见 郢中 歌,能否居然别?” 李周翰 注:“ 郢中 之歌有《阳春》、《巴人》二曲,《阳春》高曲,和者甚少,《巴人》下曲,和者数千人,故知能否斯别,亦犹章甫与断髮之异,而贤者与小人不同。”
(2).指高雅的诗歌创作。 宋 贺铸 《答杜仲观登丛台见寄》诗:“一听 郢中 歌,阳春回草木。” 清 姚鼐 《往与长沙郭昆甫游历城》诗:“孤吟詎比 郢中 歌,语人真若 辽东 贡。”
(2).指高雅的诗歌创作。 宋 贺铸 《答杜仲观登丛台见寄》诗:“一听 郢中 歌,阳春回草木。” 清 姚鼐 《往与长沙郭昆甫游历城》诗:“孤吟詎比 郢中 歌,语人真若 辽东 贡。”
《漢語大詞典》:郢唱
格调高雅的诗文。 五代 齐己 《对雪寄荆幕知己》诗:“ 郢 唱转高谁敢和, 巴 歌相顾自销声。” 前蜀 韦庄 《和薛先辈见寄初秋寓怀即事之作·三用韵》:“錚鏦闻 郢 唱,次第发 巴 音。” 明 陈子龙 《嘉靖五子诗·李于麟》:“感此 郢 唱稀,伤彼 楚 工惑。”亦作“ 郢中唱 ”。 唐 张九龄 《九月九日登龙山》:“且泛篱下菊,还聆 郢中 唱。”参见“ 郢曲 ”。
《韵府拾遗 梗韵》:至郢
卢元辅文:军鼓丁宁,五战至郢。
《漢語大詞典》:郢质(郢質)
《骈字类编》:南郢
后汉书冯衍传:忿战国之遘祸,憎权臣之擅强。黜楚子于南郢兮,执赵武于溴梁子。 晋书齐王冂传:屈原放斥,心存南郢;乐毅适赵,志恋北燕。宋书沈攸之传:橘柚不荐,璆㻸罕入。箕赋深敛,毒被南郢。枉绳矫墨,害著西荆。南史宋武帝纪:晋帝封宋公策授律群后,顺流长骛,薄伐峥嵘,献捷南郢,大憝折首,群逆毕夷,三光旋采,旧物反正。越绝书吴内传:蔡昭公南朝楚,被羔裘,囊瓦求之。昭公不与,即拘昭公南郢,三年然后归之。屈原九歌序:昔楚南郢之邑,其俗信鬼而好祀,其祀必作乐鼓舞,因作为九歌之曲,托之以讽谏也。刘向九叹:思南郢之旧俗兮,肠一夕而九运。又登巑岏以长企兮,望南郢而□之。 曹植九愁赋:顾南郢之邦壤,咸芜秽而倚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