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李撝 朝代:盛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24 【介绍】: 唐宗室。睿宗第二子。本名成义。始封恒王,寻改封衡阳郡王。开元间累官司徒兼幽州刺史,改名撝,并历邓、虢、绛三州刺史。性弘裕。卒赠惠庄太子。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见李䔄。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685—750 【介绍】: 唐宗室。初封嗣泽王,降为郢国公,官宗正、光禄卿,进封褒信王。玄宗天宝初,复拜宗正卿。性友悌聪敏,宗子中有一善,无不荐拔,故宗室在省闼者多璆所启。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50 唐宗室。高宗之孙,许王李素节之子。玄宗开元初封嗣泽王。十二年(724)削王爵,降为郢国公、宗正卿同正员,特封褒信郡王。后历任宗正卿、光禄卿、殿中监。天宝初,重为宗正卿。生平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会稽掇英总集》卷二收录其诗1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85—762 【介绍】: 亦称唐明皇。唐朝皇帝。睿宗第三子。善骑射,通音律、历象之学。始封楚王,后为临淄王。中宗景龙四年,密谋匡复,起兵诛韦后,奉父睿宗即帝位。旋受禅为帝,在位四十四年。初以姚崇、宋璟为相,革除弊政,国力强盛,史称开元之治。后宠杨贵妃,用李林甫、杨国忠相继执政,吏治腐败,又好声色,奢侈荒淫,至天宝十四载,爆发安史之乱,避难奔蜀。太子李亨即位灵武,被尊为太上皇。返京居西内,左右悉遭贬逐,抑郁而卒,谥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85—762 即唐玄宗,谥曰明,故亦称唐明皇。睿宗第三子,始封楚王,后封临淄郡王。因诛韦后有功,立为太子。先天元年(712)继位,在位45年,前期励精图治,以张九龄、姚崇、宋璟为相,形成“开元之治”;后期沉湎酒色,奸相李林甫、杨国忠执政,国事日非,终于引发“安史之乱”。后因受肃宗监视,悒郁而死。事迹见新、旧《唐书》本纪。玄宗多才多艺,知音善书,工诗能文。王世贞云:“明皇藻艳不过文皇(太宗),而骨气胜之。”又云:“虽使燕许草创,沈宋润色,亦不过此。”(《艺苑卮言》卷四)《全唐诗》存诗1卷。《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8首,诗序1首。
唐诗汇评
李隆基(685—761),即唐玄宗,世称唐明皇。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人,睿宗第三子。景云初,以诛韦氏功,立为皇太子。延和元年即帝位。天宝末安禄山叛乱,潼关失守后奔蜀,册太子亨即位灵武。两京收复后,还京。上元二年卒。隆基多才艺.知音律,善书法,工诗能文,有《玄宗集》,己佚。《全唐诗》存诗一卷。
词学图录
李隆基(685-762)庙号玄宗。陇西成纪人,睿宗第三子。《旧唐书·本纪》称"多艺,尤知音律,善八分书"。有《好时光》词云:"宝髻偏宜宫样,莲脸嫩,体红香。眉黛不须张敞画,天教入鬓长。 莫倚倾国貌,嫁取个、有情郎。彼此当年少,莫负好时光。"
全唐文·卷二十
帝讳隆基。睿宗第三子。垂拱元年生。三年封楚王。长寿二年降封临淄郡王。韦后矫诏称制。帝定策讨乱。拜殿中监。唐隆元年进封平王。睿宗即位。立为皇太子监国。延和元年七月即位。累加尊号开元天地大宝圣神文武孝德證道皇帝。至德元载七月禅位。册为上皇天帝。在位四十五年。年七十八。谥曰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庙号玄宗。

作品评论

《唐诗品》
或曰:“唐自神龙以还,品格渐高,颇通远调。”夫上有好者,下必甚焉,其于诗义,亦固然尔。玄宗内智明朗,睿心疏畅,既新国步,遂拾词华。开元之际,君臣悦豫,饯别临游,动纾文藻,而感旧瞩芳,探奇校猎,情欣所属,辄有命赋。一时赓歌之盛,上武虞皇,下收葑藻,词人竞进,六艺争长,固已陵夸建安之迹,而泳贞观之馀波矣。然贞观之初,浮靡虽去,而绮丽犹扬。殆乎垂拱之后,法章陈具,吏事深刻,人怀密志,无复疏节,先时风轨,为之一变。故感惕之言,易流于激,悲愤之调,不吐其华,骨气顿高,风神遂委,而藻思丽情渐异往时矣。天宝之后,治人凋谢,而乱梗外集,飘零奔溃,无复治朝之风,求之风人闲雅之意,盖亦徵(微)矣。三变之端,殆有出于此乎!
《艺苑卮言》
明皇藻艳不过文皇,而骨气胜之。语象,则“春来津树合,月落戍楼空”;语境,则“马色分朝景,鸡声逐晓风”;语气,则“翠屏千仞合,丹嶂五丁开”;语致,则“岂不惜贤达,其如高尚心”。虽使燕、许草创,沈、宋润色,亦不过此。
唐诗归
钟云:六朝帝王鲜不能诗,大抵崇尚纤靡,与文士竞长,偏杂软滞,略于文字中窥其治象。至明皇而骨韵风力一洗殆尽,开盛唐广大清明气象,真主笔舌与运数隆替相对。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张掖人,字德润。乌承恩族弟。玄宗开元中为平卢先锋。屡败奚、契丹。渤海大武艺引兵至马都山,承玼防堵要路,敌不得入。曾劝史思明降唐。后思明谋再反,承玼与承恩受命谋杀思明,事泄,承恩被杀,承玼奔李光弼,表为冠军将军,封昌化郡王,为石岭军使。后移疾还京。卒年九十六。
大武艺 朝代:盛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37 【介绍】: 唐时渤海国王。大祚荣子。玄宗开元七年,袭封渤海郡王。开疆拓土,东北诸邻族畏服之。后私改年号曰仁安。开元十四年,遣弟大门艺发兵击黑水靺鞨。门艺力谏,不听,欲杀之,门艺惧而奔唐。武艺遣使朝贡,请杀门艺,未果。后十年,发兵攻唐登州,败还。又募客入东都行刺门艺,未成。旋卒,其国私谥武王。
李瑛 朝代:盛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37 【介绍】: 唐宗室。玄宗第二子。本名嗣谦。始封真定郡王,进封郢王,后立为皇太子。母赵丽妃本伎人,有才貌,善歌舞,初得幸于帝,及武惠妃宠幸,丽妃恩弛,瑛颇怏怏,惠妃诉于帝,几废太子,以张九龄谏而止,及李林甫当国,卒遭害。
全唐文·卷一百
瑛。元宗第二子。本名嗣谦。景云元年九月封真定郡王。先天元年八月进封郢。开元三年正月立为皇太子。十年加元服。十三年改名鸿。二十五年改今名。武惠妃有宠。螫瑛。杨洄希旨。谮瑛将为乱。惠妃證成之。废为庶人。俄赐死城东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97—781 【介绍】: 唐华州郑县人。以武举累迁天德军使兼九原太守。玄宗时安禄山乱,为朔方节度使,败史思明于河北。肃宗即位,官关内河东副元帅,配合回纥兵收复长安、洛阳。以功擢中书令,后封汾阳郡王。代宗时仆固怀恩叛,联回纥、吐蕃攻唐。子仪驰数十骑说回纥,与唐联兵以拒吐蕃。德宗立,尊为尚父,罢兵权。世称郭汾阳,亦称郭令公。卒谥忠武。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97—781 字子仪,华州郑(今陕西华县)人。约玄宗开元末中武举科,天宝中累迁朔方节度右兵马使。十四载(755)安禄山反,诏为朔方节度使,率本军东讨。肃宗至德元载(756)加兵部尚书,拜相。至德二年为关内、河东副元帅,收复二京,封代国公。乾元元年(758)进中书令,二年失兵柄。代宗宝应元年(762)进封汾阳郡王,出镇绛州。广德元年(763)吐蕃据京师,诏为关内副元帅,率军逐之。其后累镇河中、邠宁等。德宗即位,召还朝,赐号尚父,进太尉。建中二年(781)卒,谥忠武。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全唐诗》存诗2首。
全唐文·卷三百三十二
子仪字子仪。华州郑县人。以武举异等补左卫长史。累迁朔方节度右兵马使。安禄山反。进卫尉卿兼灵武郡太守。充朔方节度。以本军东讨。以功加御史大夫。肃宗即位。拜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至德二载进司空。充关内河东副元帅。两京平。加司徒。封代国公。上元三年进封汾阳郡王。广德元年赐铁券。图形淩烟阁。德宗立。摄冢宰。赐号尚父。进位太尉中书令。建中二年薨。年八十五。赠太师。谥忠武。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43 【介绍】: 唐宗室。太宗裔孙。少有志尚,事母甚谨。初为太子仆、兼徐州别驾,封嗣江王。玄宗开元后累转蜀、濮等州刺史。政号清严,人吏畏服。又迁礼部尚书,充朔方军节度使。先后破吐蕃、契丹及奚,然执政害其功,赏不厚,甚为当时所叹。官终太子太师,未拜而卒,年八十余。治家严,教子有法度,三子皆显。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43 唐太宗李世民曾孙,吴王恪孙。少继江王嚣后,封为嗣江王。玄宗开元十二年(724)改封信安郡王。拜左金吾卫大将军,迁礼部尚书,充朔方节度使。以破契丹功,加开府仪同三司,领关内支度营田采访处置使。二十二年,擢兵部尚书,领朔方节度大使。坐事贬为衢州刺史,历滑、怀二州。天宝初,以太子少师致仕。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全唐诗》存诗1首。
全唐文·卷一百
祎。吴王恪孙。嗣江王嚣封嗣江王。为太子仆兼徐州别驾。加银青光禄大夫。历蔡衢等州刺史。开元后累转蜀濮等州刺史。入为光禄卿。迁将作大匠。十二年改封信安郡王。拜左金吾卫大将军。迁礼部尚书。充朔方节度使。拔吐蕃石堡城。拓地千里。元宗喜。更号其城曰振武军。契丹衙官可突干叛。敕祎副忠王为河北道行军元帅。王不行。袆率诸将分道出范阳北。大破多蕃。擒酋长以还。加开府仪同三司兼关内支度营田采访处置等使。久之。擢兵部尚书。为朔方节度大使。坐事下除衢州刺史。历滑怀二州。天宝初以太子少师致仕。二年迁太师。未拜薨。年八十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04—777 【介绍】: 唐河西人。本姓安,名重璋。安兴贵后裔。好骑射,沉毅有谋,尤忠谨。初为李光弼偏裨,玄宗以其战功,为改今名。安禄山乱,抱玉复上书言耻与逆臣共宗,诏赐姓,举族以李为氏。屡建勋绩,进至陈、郑、颍、亳节度使。又授司空,兼兵部尚书,武威郡王。徙凉国公,进司徒。代宗朝,抱玉兼三节度、三副元帅,以任位崇重,恳让,上嘉许之。镇凤翔十余年,禁暴安人,颇为当时所称。卒谥昭武。
全唐文·卷三百七十九
抱玉。本安兴贵曾孙。世居河西。始名重璋。乾元初。李光弼引为裨校。天宝末。元宗以战河西有功。改今名。至德二载。上言耻与逆臣共宗。诏赐姓李。徙居京兆。进右羽林大将军。摄御史中丞陈郑颍亳节度使。佐李光弼破史思明。功第一。封栾城县公。代宗立。以功授兵部尚书武威郡王。恳辞王爵。徙凉国公。进司徒。广德中以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河西陇右副元帅。大历中加山南西道副元帅兼节度使。十二年卒。赠太保。谥昭武。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05—763 【介绍】: 唐人。本名静忠。闲厩马家小儿,阉奴,貌陋。初事高力士,后得侍东宫。因参与谋诛杨国忠,又劝太子分中军趋朔方,收河陇兵,图兴复。肃宗即位擢元帅府行军司马,赐名护国,后改今名。至德间进封郕国公,上元间拜兵部尚书。外谨密而内贼深,擅权用事。代宗立,尊为尚父,加司空、中书令,封博陆郡王,愈恣横。帝遣侠者夜刺杀之。赠太傅,谥丑。
全唐文·卷九百九十八
辅国本名静忠。以阉奴事高力士。后以王鉷荐侍东宫。肃宗即位灵武。辅国豫其谋。擢家令。判元帅府行军司马。改名护国。又改今名。进拜少府殿中二监。封成国公。首谋迁元宗西内。以功擢兵部尚书。代宗立。进司空兼中书令。加尚父。后帝遣使刺杀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08—764 【介绍】: 唐营州柳城人。其父为契丹酋长。幼持节行,善骑射,严毅有大略。起家左卫亲府左郎将,肃宗即位,授户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节度使。平安史之乱,与郭子仪齐名,世称“李郭”。用兵谋定而战,能以少击众,治师训整,天下服其威名。代宗朝封临淮郡王,卒赠太保,谥武穆。
全唐文·卷三百四十五
光弼。营州柳城人。起家左卫亲府左郎将。袭封蓟郡公。安禄山反。郭子仪荐其能。诏摄御史大夫持节河东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寻加魏郡太守河北采访使范阳大都督府长史范阳节度使。肃宗立。更授户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至德二载迁司空。拜郑国公。乾元元年兼侍中。为天下兵马副元帅。上元元年拜开府仪同三司中书令河中尹晋绛等州节度使。进太尉。宝应二年进封临淮郡王。赐铁券。藏名太庙。图形淩烟阁。长庆二年薨。年五十七。赠太保。谥曰武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50 【介绍】: 唐宗室。睿宗孙,让皇帝李宪子。眉宇秀整,性谨洁,善射,与贺知章为诗酒之交。封汝阳郡王,历太仆卿。卒赠太子太师。
李琮 朝代:盛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52 【介绍】: 唐宗室。玄宗长子。本名嗣直,始封许昌郡王,进封郯王。开元四年,遥领安西大都护。十三年,改封庆王,遥领凉州都督兼河西诸军节度大使。卒谥靖德。肃宗立,追谥奉天皇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14—768 【介绍】: 唐兰州金城人。世为将家,有胆略,积功迁太常卿。史思明屯相州,云京追破其众,授开府仪同三司,加代州都督、镇北兵马使。太原军乱,授云京太原尹,进封金城郡王。数年,太原大治,加检校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进检校左仆射。卒谥忠献。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756 【介绍】: 唐宗室。肃宗第三子,封建宁郡王。英毅有才略,善骑射。安禄山乱,从玄宗幸蜀,途中劝谏太子(后为肃宗)往河西图兴复,为玄宗所接纳。终因性忠謇,为张良娣、李辅国所谮,赐死。代宗时追赠齐王,追谥承天皇帝。
全唐文·卷一百
倓。肃宗第三子。天宝中封建宁郡王。授太常卿同正员。元宗幸蜀。百姓遮留太子。倓因劝趣河西。收河朔军谋兴复。遂从肃宗北上。渡渭日数十战。常身先。三军属目。至灵武。肃宗即位。议以倓为天下兵马元帅。左右固请广平王。乃更诏倓典亲兵。张良娣与李辅国交构。图危皇嗣。倓忠謇。数言之。反谮其有异志。遂赐死。代宗立。追赠齐王。大历三年。诏以倓当艰难。首创大谋。中兴有功。进谥承天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