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郑元浚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郑元浚,甘肃省兰州府皋兰县人,同进士出身。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参加光绪戊戌科殿试,登进士三甲136名。同年五月,著交吏部掣签分发各省,以知县即用。

人物简介

全台诗
郑贻林(1859~1927),字登如,号绍堂。原籍福建泉州,清光绪年间渡台至鹿港设席,遂定居当地。光绪九年(1883)参加岁试,蒙台澎兵备道刘璈取进县学,后来捐输赈恤,以增生援例授贡生。日治后,于明治卅年(1897)与鹿港洪弃生、许剑渔,苑里蔡启运,聚集两地文人,成立「鹿苑吟社」。明治卅二年(1899)应聘担任鹿港公学校汉文科教师,大正三年(1914),因公学校汉学科教材废四书乃辞职。郑氏自少即喜临摩汉、魏碑帖,并受清代金石学家吕世宜影响,以隶书见长。公学校辞职后,更是专心致力于书法上,是台湾少数碑帖派书法家之一,与当时鹿港另一位书法名家郑鸿猷并称,雾峰诗家林朝崧更以「板桥书法兼工隶」赞誉之。书法之外,郑贻林亦喜好栽种,署其书斋为「书草堂」。大正九年(1920)日人作家佐藤春夫曾登门拜访,大正十年(1921)十月八日,为栎社二十年题名碑落成典礼座上嘉宾,显示其在中部诗社重要的地位。〖参考赖子清〈古今台湾诗文社〉(二),《台湾文献》十卷三期,1959年9月,页79;林朝崧〈台中遇郑君贻林及同社庄君太岳赋赠〉,《无闷草堂诗存》;许雪姬〈日治时期台湾的「通译」〉,发表于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主办「海峡两岸台湾史学术研讨会」,2004年8月15、16日,页460;傅锡祺《栎社沿革志略》,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3年。 〗生平诗作多发表于《台湾日日新报》、《汉文台湾日日新报》、《台湾文艺丛志》等报刊,以下据此编校。

人物简介

词学图录
郑孝胥(1860-1938) 字苏龛(苏堪),一字太夷,号海藏,尝取东坡'万人如海一身藏'诗意,颜所居曰'海藏楼',世称'郑海藏'。 福建省闽侯县人。清末官僚,伪满洲国总理。改革派政治家,亦伪满洲国建国参与者。工诗,擅书法,为诗坛"同光体"倡导者之一。编有《孔教新编》。有《海藏楼诗》八卷、《骖乘日记》二卷。
人物简介
郑孝胥,(1860年5月2日——1938年)字苏龛(苏堪),一字太夷,号海藏,尝取东坡‘万人如海一身藏’诗意,颜所居曰‘海藏楼’,世称‘郑海藏’。中国福建省闽侯县人。工诗,擅书法,为诗坛“同光体”宣导者之一。著有《海藏楼诗集》(电子版录入:顾青翎)。
郑文钦 朝代:晚清

人物简介

维基
郑文钦(1861年—?),字瑞亭,号敬轩,盛京汉军正红旗人,同进士出身。光绪五年己卯科,顺天乡试中举,十六年(1890年),参加光绪庚寅科殿试,登进士三甲118名。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绪十八年五月,散馆,著以部属用,分发户部,任户部广东司主政,校对官。

人物简介

全台诗
郑鹏云(1862~1915),字毓丞,一作毓臣、毓宸、育臣,号乌虖子、北园后人、鹭江市隐、稻香村人、鲲海逸民。原籍福建永春,同治四年(1865)因其父郑祥和任淡水厅儒学训导,遂卜居于竹堑。曾师事潜园名儒林奕图,光绪九年(1883)取进新竹县附学生,受知于台湾巡抚兼提督学政唐景崧。后与丘逢甲、汪春源、叶郑兰等,入海东书院,从台南进士施士洁学。乙未(1895)割台,避乱内渡。明治三十年(1897)四月返台,授佩绅章,十一月担任新竹厅嘱托,十二月东渡日本旅游。后往厦门,经营阜源钱庄。1901年往北京谒肃亲王,上书条陈兴革意见,未果。明治四十二年(1909)返台参加诗社活动,与台地文士多所唱和。大正元年(1912)西渡厦门,转至福州主事「瀛侨会馆」,1915年病殁于榕城(今福建福州)。 郑鹏云为新竹「竹梅吟社」重要成员,亦屡受邀为「栎社」上宾,可惜无个人诗集传世。明治三十年(1897)与曾逢辰合纂《新竹县志》,对保存文献颇具贡献。曾编撰《师友风义录》,网罗闽台一百馀位诗家,五百七十馀首作品,分成内、外、附篇,为晚清闽台诗坛之重要资料,明治三十六年(1903)由上海日本绛雪斋书局出版。阮圣谟认为此书:「内编与附编多乡贤之作,吟闽台时事,咏闾里佳话;外编则感时兴作及东游纪实,均存府志别集未收之罕见史料。」王国璠则推崇云:「藉吉光片羽之珍,存知己一言之契。」同年又与王人骥、郑以庠等合编《送米溪先生诗文》,收录乙未割台后西渡厦门台籍士人之诗作。〖参考张子文等《台湾历史人物小传:明清暨日据时期》,台北:国家图书馆,2003年12月;许雪姬《台湾历史辞典》,台北:远流出版社,2004年5月。 〗今郑氏作品据《台湾新报》、《台湾日日新报》、《汉文台湾日日新报》、《师友风义录》、《台阳诗话》、《台海击钵吟集》、《东宁击钵吟前后集》、《广台湾诗乘》、《台湾诗钞》、《台湾诗录拾遗》等编校辑录。(杨永智撰)
郑叔忱 朝代:晚清

人物简介

维基
郑叔忱(1862年—1905年),字尔丹、扆丹,福建省福州府长乐县人,进士。1889年,福建乡试举人;1890年,登庚寅恩科进士。5月,改翰林院庶吉士。1892年5月,散馆,授翰林院编修。1893年,任赞善。1894年,任顺天乡试同考官。1902年,任奉天府府丞,奉天学政。不久丁忧返回北京,在京师大学堂人教务提调。于1905年病逝。
郑辅东 朝代:清末至民国

人物简介

维基
郑辅东(1863年—1936年),字靖侯,日就乡人。进士出身。光绪二十年(1894年),登进士,同年五月,以主事分部学习,任户部主事,后外任丰城县知县、南昌县知县、星子县知县、乐平县知县。民国初年,经举荐担任泰州县知县,后因选票舞弊,经武简侯检举而辞职。
郑煇典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郑煇典,云南省大理府太和县人,同进士出身。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参加光绪癸卯科殿试,登进士三甲第72名。同年闰五月,著交吏部掣签分发各省,以知县即用。

人物简介

维基
郑家溉,字从耘,湖南长沙县人。进士出身。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中式癸卯科二甲进士。同年闰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翰林院编修。
郑廷琮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邓廷琮,福建省福州府侯官县人,同进士出身。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参加光绪癸卯科殿试,登进士三甲第70名。同年闰五月,著交吏部掣签分发各省,以知县即用。
郑猷宜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郑猷宣,福建省长乐县人,进士出身。光绪三十年,会试第38名;殿试登进士三甲第123名,后分发为知县。

人物简介

维基
王仁俊(1866年—1913年),字捍郑、杆郑、干臣,号籀许,江苏吴县人。进士出身,中国金石学家、敦煌学家、史学家。

人物简介

全台诗
郑家珍(1866~1928),字伯玙,号雪汀,清新竹县人。原籍福建南安。幼入陈世昌私塾就读,与同门张麟书等结为金兰之交。光绪二十年(1894)取中举人。乙未割台,挈眷内渡,归籍南安。设馆教学,造就颇多优秀人才。郑氏学问广博,好读近世译本,于天文、地理、历法、算术、星相、卜筮,无不穷探奥妙,尤以算术著名于当时。光绪三十四年(1908)保送专科,取录福建算术第一名。时有英国人士与其较量,家珍更胜一筹,因此名声大噪。签分盐运大使,任丰州学堂正教习兼劝学所长。大正八年(1919)返台,居新竹八载。大正十二年(1923)在新竹聚集门下,组「耕心吟社」,作品结集为《耕心吟集》。在闽时曾有《倚剑楼诗文存》,由泉州古华阁书局刊行,今未得见。返回新竹后,又著有《雪蕉山馆诗草》。昭和三年(1928)病逝南安祖厝,年六十三。逝后遗稿无存,越四载,门人曾秋涛、许炯轩收拾残丛,拟付梓,惜未梓行。民国七十二年,门人郑?珠始出所藏稿,并得庄幼岳、周植夫、黄锭明之编订,由门人林丽生斥资,委由中华民国传统诗学会为之排印出版,名曰《雪蕉山馆诗集》,多返台后之作。其后龙文出版社将其收入「台湾先贤诗文集汇刊」,为现今最为通行版本。〖参考张子文等《台湾历史人物小传:明清暨日据时期》,台北:国家图书馆,2003年12月,页730至731。 〗今即据此为底本,并参照《台湾日日新报》、《诗报》、曾笑云编《东宁击钵吟前后集》、?口安喜编《东阁倡和集》等报刊诗集编校。(江宝钗撰)

人物简介

简介
郑沅(1866—?),湖南长沙人,字叔进,号习叟,光绪二十年甲午恩科探花,同科状元张謇,榜眼尹铭绶,以翰林侍讲入值南斋,1903年出任四川学政,辛亥后曾为总统府秘书,袁世凯称帝乃以疾力辞,袁克定百计挽之不起,客上海爱俪园。善书法。

人物简介

词学图录
曹元弼(1867-1953) 字谷孙,又字师郑,一字懿斋,号叔彦,晚号复礼老人,又号新罗仙吏,室名复礼堂。清初其祖先自安徽歙县迁至江苏吴县。1881年以童试第四名进入学宫受教,元和(苏州)训导唐毓和阅卷倾佩,以女妻之。1885年入江阴南菁书院肄业,从黄以周问学。时海内才俊云集南菁书院,先生尤与张锡恭、唐文治交往甚笃。同年夺得拔贡生第一名。1897年张之洞转任两湖总督,延聘主讲两湖书院,在书院先生与梁鼎芬共辑《经学文钞》,相与论学者,有马贞榆、陈宗颖、胡元仪、陈庆年、王仁俊、杨守敬、桑宣、蒯光典、姚晋圻等。1908年,江苏巡抚陈启泰荐举并以其所著《礼经校释》呈御览,赏翰林院编修,同年江苏奏设存古学堂,延请为经学总教有《孝经学》七卷、《礼经学》七卷、《礼经校释》二十二卷、《周易郑氏注笺释》十六卷、《古文尚书郑氏注笺释》四十卷、《复礼堂文集》十卷、《复礼堂述学诗》十五卷。1911年辞去存古学堂总教,不久辛亥革命爆发,江苏存古学堂停办,长叹曰:"天乎!与子偕隐,矢死靡他。"自此闭户绝世殚心著述,所往来者仅叶昌炽、邹福保、张锡恭、朱祖谋、王季烈、刘锦藻、刘承干数子耳。其后袁世凯设礼制馆,以书币来聘,不从。 平生专精三礼,奄贯五经,门下高足亦有成就,如经学家沈文倬、文献学家王欣夫、诗词名家钱仲联、古文字学家唐兰、书法家王蘧常、文史学家吴其昌、经学家毕寿颐等。有《孝经学》七卷、《礼经学》七卷、《礼经校释》二十二卷、《周易郑氏注笺释》十六卷、《古文尚书郑氏注笺释》四十卷、《复礼堂文集》十卷、《复礼堂述学诗》十五卷。
维基
曹元弼(1867年—1953年),字谷孙、师郑、懿斋,号叔彦、新罗仙吏、复礼老人,斋名复礼堂。江苏吴县人,进士出身。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登进士,同年五月,授内阁中书。后经张之洞邀请,主讲两湖书院,后任湖北存古学堂总教等。长兄曹元恒,次兄曹福元。堂兄曹元忠 (资政院)。谱兄唐文治。元配唐氏,六合训导唐毓和之女,继配吴县王氏、上虞柴亚兰。1948年7月4日,八十二岁曹翁与六十二岁柴小姐在阊门西街三十四号的婚礼引起轰动。1953年10月22日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