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维基
郑履祥(?—1642年),别号麟野,江西饶州府浮梁县民籍。明朝官员,同进士出身。万历四十年壬子科江西乡试举人,四十四年(1616年),登丙辰科三甲二十七名进士,授真定府推官,升工部主事、兵部车驾司员外郎、兵部职方司郎中,天启中忤魏忠贤,降南京工部员外郎,崇祯元年复官。历任平阳府知府、嘉兴府知府、南京刑部郎中、庐州府知府。崇祯十五年张献忠围庐州,知府郑履祥(江右人)虽进士出身,全不知世务,而惟见小利。一闻报,竟似木偶,并未出声,惟寒颤而已。五月初六日城破身死。

人物简介

维基
郑瑄(1602年—1645年),字汉奉,号鸿逵,福建福州府侯官县(今福建省福州市)人,进士出身。先世为河南固始人。祖父郑日休,官惠州府推官。父郑元勋。郑瑄出生于万历三十年(1602年)七月初三。自幼天资聪慧,读书过目不忘。郑瑄喜好文学,与倪元璐、徐石麒等人“以文章相引重”。天启四年(1624年)福建乡试中举人。崇祯四年(1631年),登进士二甲三十九名。,兵部观政,崇祯五年担任南户部主事,七年升广东司员外。崇祯八年任嘉兴知府,崇祯十二年任浙江副使。在浙江期间,“政务简静,听讼必折以理”。崇祯十五年,授右佥都御史、任应天巡抚,后改江南巡抚。崇祯十六年十一月,郑瑄移镇芜湖,后徙池阳。崇祯十七年,任南京大理寺卿。,是年十一月罢大理寺卿。隔年(1645年),闰六月,迎立唐王朱聿键于福州,擢刑部左侍郎,升工部尚书。郑瑄曾为郑成功请发鸟铳,遭到隆武责备。隆武二年(1646年),清将博洛进逼至福州。郑瑄投降,跪泥沙中一整天,但不为博洛所接受,不久去世。
郑元禧 朝代:明末

人物简介

维基
郑元禧,字天禧,号玄锡,扬州府仪真县人。明朝末年政治人物。原籍歙县长龄桥人,长龄郑氏家族是侨居扬州的徽州大盐商。曾祖郑良铎为迁扬一世祖,其子郑景濂携其母程氏与其弟国宝、景淳迁居扬州,各派子孙以景濂为二世祖。景濂次子郑之彦(字仲隽,号东里,1570—1627年)是长龄郑氏最有成就的一位商人,被众盐商推为“盐荚祭酒”,是名副其实的盐商领袖。之彦四子:元嗣(字长吉)、元化(字赞可)(接手盐商)、元勋(字超宗,1603—1644年)(崇祯十六年进士)、四子侠如(字士介,号俟庵,1610—1673年)。郑元禧是郑之彦之侄,中天启七年(1627年)丁卯科应天府乡试举人,崇祯四年(1631年)辛未科进士。兵部观政,未仕。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04—1645 【介绍】: 明末徽州歙县人,字超宗,号惠东。盐商出身,侨居扬州,筑影园,极园林之胜。园中多藏书,结纳文士,邀复社友朋读书其间,以诗文自适。崇祯十六年进士,请假归,次年参与调解扬州士人与高杰之间纷争,被扬州百姓误杀。曾有《读史论赞》、《瑶华集》、《英雄恨》等著作。
维基
郑元勋(1603年—1644年),字超宗,号惠东。直隶扬州府江都县(今江苏省扬州市)人,明朝末年政治人物。崇祯十六年(1643年)登进士。崇祯十七年(1644年),授兵部职方司主事,请假归乡。李自成破北京。六月,军阀高杰南下依附福王朝廷,奉命在扬州驻扎。由于高杰军队好劫掠,扬州士民拒绝其入城。郑元勋劝和,引起公愤,为众人所杀。

人物简介

维基
郑友玄(?—1645年),字元韦,号澹石,湖广承天府京山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郑友玄是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的举人,天启五年(1625年)中进士,授青浦知县,任内判案神速,虽然年轻却让贪官忌惮;崇祯元年(1628年)改任华亭,收足赋税,同时设立义学振兴文风。之后转任他云南道御史,指出宦官干预军政,跋扈北京,被朝廷严旨责问,因欠漕粮折银被戍边,再起用为山西按察司照磨,迁光禄寺监事。弘光帝继位,再次让郑友玄担任云南道御史,上疏追夺温体仁的荫官与谥号,很快改官两淮巡盐御史兼河道总督,因父母去世辞官回乡。隆武帝即位,黄道周推荐他任官,朝廷下诏起用为云南道御史,但他未受命就已经去世。
郑瑜 朝代:明末

人物简介

维基
郑瑜,号楚玉,广东广州府东莞县虎门白沙人。明末政治人物。崇祯三年(1630年)庚午科广东乡试举人,四年(1631年)联捷辛未科进士,大理寺观政后,授绍兴府推官,六年考选,九年补任吉安府推官,不久调到广信府,署理府事。十一年升南京户部山西司主事,十二年升福建司郎中,十三年升南直隶太平府知府,迁上江漕储道,又转任山东按察司副使,督催南直隶、江西、湖广军需,屡著功绩,后被提升为太仆寺少卿。告老还乡后,卒于家中,享年八十二岁,著有《焚馀稿》。
郑之尹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维基
郑之尹(?—1646年),字咸一,号伊如,浙江馀姚县临山卫人。天启五年(1625年)乙丑科进士,授丹徒县知县,擢升南吏部主事,出任山西提学佥事,后搬家至会稽。有一子郑遵谦。杭州失守时,其子郑遵谦决意起兵,郑之尹数次想要禁止,不成,投水自杀。
郑宗圭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末清初福建闽县人,字圭甫,号瞻亭。明崇祯举人。入清,官乌程知县。沉酣经史。有《读史卮言》、《山围堂集》、《续读史》等。年九十五卒。
郑与侨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末清初山东济宁人,字惠人,号确庵,又号荷泽。明崇祯九年举人。崇祯末守济宁拒李自成军。弘光时授扬州府推官。入清不仕。归里教授生徒。卒年八十四。有《确庵稿》、《丹照集》、《争光集》、《济宁遗事》、《秦边遗事》等。
郑赓唐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末清初浙江缙云人,字而名,号宝水。明天启七年举人。南明隆武帝时官吏部员外郎。入清隐居不仕。有《读易蒐》、《春秋引断》、《古质疑》、《簝上吟》等。
郑问玄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郑问玄,号澹叟,山东济南府新城县人。天启四年(1624年)甲子科山东乡试举人,座师米寿图,崇祯十三年(1640年)庚辰科进士,兵部观政。本年授重庆府推官。丙戌夏(1646年)恭顺三王徇楚至武冈,大帅刘承胤迎降,沅守将张先璧不战而走,贵州巡抚米寿图被执,见孔有德,不屈绝食二日,有德好语劝降,终不屈,遂与爱将于守方及其家三十馀口同时遇害,故御史郑问玄从有德军中,为公门下士,备棺衾敛之。顺治六年五月,原委贵州提学道佥事郑问炫为浙江按察使司佥事、分巡嘉湖道。
郑一岳 朝代:明至南明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六五三
郑一岳,字于赓。香山(今中山)人。明思宗崇祯十年(一六三七)进士。官至山东单县知县。清道光《香山县志》卷一三有传。
维基
郑一岳(1611年2月27日—1646年),字于赓,号东岩,广东广州府香山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郑一岳十七岁时和兄长郑一龙一同成为生员,天启七年(1627年)中举人,崇祯十年(1637年)成进士,先在刑部观政,后获授丹徒知县,丹徒位处要冲,他却能稳定调度粮食物资给经过的军队,并设法买米储备以备不时漕兑徵收,当时连年旱灾,流民聚集,他又捐出俸禄赈灾救活不少人民,馀暇则勤力教授士子,为香山书院置田二百亩。遇上饥荒,地方流言知府会实行酒禁,酒户八十人因此鼓噪,他派人整治乱事,惩罚首领者使事件平息,山贼压境,知府遣派他征讨,他毅然率领家丁及士兵百多人连夜往战斗,擒拿渠魁令贼人散去,县内得以安宁。任满后他补任单县知县,该县属山东穷乡僻壤,户口凋零,豪强肆虐得不能被抓捕入狱,狱卒又会挖洞埋人置死,他到任后得知情状,立刻杖死为首四名狱卒,县民无不称快,不久他就因母亲年八十,辞官回乡。隆武帝继位,起用他为吏部验封司主事,历升员外郎、郎中,福京失陷,他在南康船上遇难。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六五○
郑同玄,字黄中,号练水。潮阳人。明思宗崇祯七年(一六三四)进士。授六合知县。以诖误待罪五载,论戍于台州。官至太仆少卿。李自成攻占北京,同元遁迹梧州、桂林间。值容县兵叛,同元遇变不屈,与长子同日殉难。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九四有传。
维基
郑同玄,字黄中,号练水,广东潮州府潮阳县人。同进士出身。天启七年丁卯举于乡,崇祯七年(1634年),登甲戌科进士,知六合县,川兵通寇,夜作乱,启栅迎之。同玄率士民力拒,焚冶埔桥以保仓库,移时援师至,寇乃遁,坐谪戍台州。十六年癸未赐还奔母丧。甲申闻京师陷,缟素恸哭。乙酉(1645年),隆武帝立于福州,起为兵部主事。丙戌(1646年)福建陷,潮广继失,同玄闻永历帝立于梧州,变姓名间道走谒,至擢陕西道御史,转河南道,巡按四川,再迁太仆寺少卿。永历四年(1651年)庚寅十月,永历帝在梧州,闻广州复陷,移舟西上至藤县,分为二路,从帝者上右江,余入容县。同玄至容县,遇乱兵被执,不屈,与长子恩贡生振芳同遇害,时月之二十日也。次子振华亦以省父卒于西粤。
郑琬 朝代:明末

人物简介

维基
郑琬(1622年—?),字用之,号德如,山西夏县人。明末科进士,清初政治人物。崇祯十二年(1639年)己卯科山西乡试第四十一名举人,十六年(1643年),中式癸未科进士。授漳平县知县。
郑廉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28—1710 【介绍】: 清河南商丘人,字介夫,一作戒德,号石廊,又自号柳下野人。明末十五岁时,为农民军罗汝才部所俘,后得逃脱。入清为诸生。工古文辞。与同里刘椿友善,恒相互切磋。有《豫变纪略》,述李自成等军在河南事甚悉,另有《柳下堂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