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邹游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与颜真卿友善。真卿奉使适李希烈,游往送之。宋代苏轼有《送王子立》诗云:“送行万里一邹游。”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衡州人。德宗贞元四年登进士第。历云阳尉,与韦应物、孟郊为友。十四年,为殿中侍御史。十七年,为武功令。贞元末,官至衡州刺史。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73—835 【介绍】: 唐齐州临淄人,客居荆州,字墨卿,一字景初。段志玄曾孙。历迁中书舍人、翰林学士承旨。穆宗立,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未几,出为剑南西川节度使,治尚宽静。文宗即位,拜御史大夫,俄出为淮南节度使,徙荆南。州或旱,祷必雨,或久雨,出游必霁,民歌颂之。复为剑南西川节度使,卒。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73—835 字墨卿,一字景初,排行十九,其先邹平(今属山东)人。世居荆州(今属湖北)。德宗贞元十五年(799)入蜀依西川剑南节度使韦皋,官校书郎。历祠部员外郎、翰林学士等职。宪宗元和十四年(819)诏令段文昌重撰《平淮西碑》,以取代韩愈所撰碑词。穆宗即位,迁中书舍人兼翰林承旨学士,旋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长庆元年(821)出为剑南西川节度使。文宗立,拜御史大夫,封邹平郡公,卒于剑南西川节度使任。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全唐诗》存诗4首。
全唐文·卷六百十七
文昌字墨卿。一字景初。西河人。元和中累转祠部郎中知制诰。穆宗立。拜中书舍人。进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自表还政。授剑南西川节度使。敬宗立。拜刑部尚书转兵部判左丞事。文宗朝迁御史大夫。封安平郡公。检校右仆射平章事。充淮南节度使。再徙镇西川。大和九年卒。年六十三。赠太尉。
邹勇夫 朝代:五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光州固始人。仕闽。王审知时为仆射。后南唐蓄吞并之志,归化镇适当要冲,王延羲命往镇之。至则民户凋残,道路榛塞,勇夫招集流亡,完葺宅舍,民稍稍来归。是时干戈日寻,而归化独晏然不被兵燹,人物蕃阜。
李延邹 朝代:五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鄱阳人。仕南唐。李璟时为濠州录事参军。后周军攻城急,团练使郭廷谓谋纳降,令延邹草降表。延邹责以忠孝,不为具草,遂被害。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邹希衍,馀干(今属江西)人。元明观道士。仁宗天圣间遇吴人张台符授以丹术,四十年不置枕席,年九十而化(清康熙《馀干县志》卷一○)。
邹覃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景祐二年(1035)任广南东路转运使。景祐二年(1035)任泉州知州,4月改广东转运使。
邹长孺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邵武军泰宁人,字齐贤。笃志问学,仁宗时预太学试,居上第。闻父丧,哀毁逾礼,自京师至家三千余里,跣足扫庐。有司以八行举,不应。
邹正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治平二年(1065)任吉州知州。
邹之才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熙宁四年(1071)任道州知州。
邹棐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邵武泰宁人,字克恭。神宗熙宁进士。始学于刘彝,又从杨时游。官终宣城令,有惠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抚州宜黄人,字适中,或作通中,号一翁。英宗治平四年进士。累官湖南转运使,时掌盐法者争以羡余希进,极条其不便,遂罢归。后擢度支员外郎。哲宗元祐初除江西提刑。以亲丧力请致仕。有《宜川集》。
全宋诗
邹极(一○四三~一一○七),字适中,宜黄(今属江西)人。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进士。初任吉州太和簿,摄永新令,衡州茶陵丞。神宗熙宁中,权审官主簿,遣视河北,除开封府界提点司勾当公事。元丰二年(一○七九),入为御史台推直官。三年,权发遣提举江南东路常平事。六年,权荆湖南路转运判官。七年,除提点江南西路刑狱。哲宗元祐四年(一○八九),丁父忧服除乞閒,得管勾洪州玉隆观。六年致仕,时年四十九(本人《一翁亭歌序》)。绍圣元年(一○九四),起为户部官,以母老辞。徽宗大观元年卒,年六十五。有《宜川文集》三十卷,已佚。清道光《宜黄县志》卷二二有传。今录诗十一首。
全宋文·卷二二三九
邹极(一○四三——?),字适中,抚州宜黄(今江西宜黄)人。治平四年进士,调太和主簿,旋罢归。累官度支员外郎,元祐初除江西提刑。丁外艰,服除,丐祠得洪州玉隆观。绍圣三年以朝散郎致仕,时年五十四。与方外异人游,自号一翁。有《宜川集》。见《雪楼集》卷二四《书邹次陈所藏先世告身后》,《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七之五八,《宋诗纪事补遗》卷一九《一翁亭歌并序》。
邹矩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一五三三
邹矩,英宗时人。治平三年知建昌军事。见正德《建昌府志》卷一二。
邹异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长乐人,字士奇。有孝行,亲没,庐墓六年。哲宗元祐三年举经明行修。有司因改其里曰“宾贤”,坊曰“文行”。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60—1111 【介绍】: 宋常州晋陵人,字志完,号道乡居士。神宗元丰五年进士。为襄州教授,著《论语解义》、《孟子解义》。迁右正言,以谏立刘后,削官羁管新州。徽宗立,复官,累迁兵部侍郎,知江宁府、越州、杭州。复以谏立刘后事贬永州等地。崇宁五年返故里。有《道乡集》。
全宋诗
邹浩(一○六○~一一一一),字志完,自号道乡,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神宗元丰五年(一○八二)进士。调扬州、颍昌府教授。哲宗元祐中为太常博士,出为襄州教授。元符元年(一○九八),召对,除右正言,因忤章惇,并论罢立刘后,除名勒停,羁管新州。徽宗即位,添监袁州酒税,寻复右正言,迁左司谏,改起居舍人,进中书舍人。历吏部、兵部侍郎。崇宁元年(一一○二),又因忤蔡京,以宝文阁待制出知江宁府,改杭、越二州,重理罢立后事,责衡州别驾,永州安置。后半年,除名勒停,窜昭州。四年,移汉阳军。五年,归常州。大观间复直龙图阁。政和元年卒,年五十二。有《道乡集》四十卷。《宋史》卷三四五、《东都事略》卷一○○、《咸淳毗陵志》卷一七有传。 邹浩诗,以明成化六年邹量刻《道乡先生邹忠公文集》(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正德七年邹翎刻本(简称正德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简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二八二五
邹浩(一○六○——一一一一),字志完,号道乡先生,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元丰五年进士及第,调扬州、颍昌府教授。苏颂用为太常博士,来之邵论罢之。元祐八年,差充襄州州学教授。元符元年,哲宗亲擢为右正言,累上疏论事,直言敢谏。贤妃刘氏立,浩上疏论其不当。章惇为相,诋其狂妄,以元符二年削官,羁管新州。徽宗立,亟召还,复为右正言,迁左司谏。改起居舍人,进中书舍人。崇宁初,迁兵、吏二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江宁府,徙杭、越州。蔡京素忌浩,乃使其党陷害之,遂再责衡州别驾,寻窜昭州,五年始得归。稍复直龙图阁,瘴疾作,以政和元年三月卒,年五十二。建炎三年追复龙图阁待制,又赠宝文阁直学士,赐谥忠。著有《道乡集》四十卷。《宋史》卷三四五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