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17,分35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 10 11 12 13 下一页
邵必(字 不疑 )
宇文之邵(字 公南 世称 止止先生 )
邵迎(字 茂诚 )
邵睦
李时亮(字 端夫 )
邵叶
吴师服(字 梦得 )
翁邵(名 醇 字 好德 )
邵伯温(字 子文 )
邵权
林邵(字 才中 正肃 )
邵材(字 圣规 )
邵清(字 彦明 世称 八行先生 )
来之邵(字 祖德 )
其它辞典(续上)
卢邵义邵必(字 不疑 )
宇文之邵(字 公南 世称 止止先生 )
邵迎(字 茂诚 )
邵睦
李时亮(字 端夫 )
邵叶
吴师服(字 梦得 )
翁邵(名 醇 字 好德 )
邵伯温(字 子文 )
邵权
林邵(字 才中 正肃 )
邵材(字 圣规 )
邵清(字 彦明 世称 八行先生 )
来之邵(字 祖德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惠州博罗人。结庐大屏山下,读书其中。躬耕以养母,乡人称其孝。仁宗皇祐中,以特科授都官员外郎。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润州丹阳人,字不疑。仁宗宝元元年进士。为上元主簿。国子监立石经,以善篆隶,召充直讲。历知高邮军、淮南提点刑狱,京西转运使,居官严厉。入修起居注,知制诰,知谏院。累迁龙图阁学士,知成都,道卒,年六十四。全宋诗
邵必,字不疑,丹阳(今属江苏)人。仁宗景祐五年(一○三八)进士(元《至顺镇江志》卷一八)。为上元主簿、国子监直讲。进集贤校理、同知太常礼院。出知常州、高邮军,提点淮南刑狱,京西转运使。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知制诰(《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六)。迁宝文阁直学士、权三司使。出知成都,卒于道,年六十四。《宋史》卷三一七有传。今录诗四首。全宋文·卷六一七
邵必,字不疑,丹阳(今江苏丹阳)人。宝元元年第进士,为上元主簿,召充国子监直讲,同知太常礼院。出知常州,召为开封府推官。皇祐五年八月,以在常州时误断案犯,责监邵武税。久之,知高邮军,提点淮南刑狱,为京西转运使,入修起居注,知制诰,知谏院。编《仁宗御集》成,迁宝文阁直学士、权三司使,加龙图阁学士、知成都,卒于道,年六十四。《宋史》卷三一七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29—1082 【介绍】: 宋汉州绵竹人,字公南。登进士第。为曲水令。神宗即位求言,之邵上疏论时政,不用,遂致仕,以太子中允归。时年未四十,自强于学,不易其志,学者称止止先生。志行学识为司马光、范镇所推许。全宋诗
宇文之邵(一○二九〔据《宋史》本传“少范镇二十一岁”推算〕~一○八二),字公南,汉州绵竹(今属四川)人。举进士,为文州曲水令。神宗即位,上疏论时政不报,遂以太子中允致仕,时年未四十。学者称止止先生(《全蜀艺文志》卷三四侯午仲《汉州三贤堂序》)。退居十五年,当元丰五年卒。有《止止先生宇文公集》(《鹤山大全集》卷五五《止止先生宇文公集序》),已佚。《宋史》卷四五八有传。全宋文·卷一六四七
宇文之邵(一○二九——一○八二),字公南,绵竹(今四川绵竹)人。嘉祐二年举进士,为文州曲水令。会神宗即位求直言,乃上疏陈时政之弊,凡数千言。疏奏不报,遂求致仕,以太子中允归,自强于学,不易其志。司马光、范镇等人盛誉之,以为「位下而言高,学富而行笃」。著有《止止先生宇文公集》二十二卷。见《宋史》卷四五八《隐逸中》,《南轩文集》卷三四,《鹤山大全集》卷五五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3 【介绍】: 宋高邮人,字茂诚。仁宗嘉祐二年进士。博学强记,尤长于诗。为人恭俭孝友,敏于吏事。登第十余年,官止于州县,穷死无嗣。苏轼哀之,集其文为之引。全宋诗
邵迎(?~一○七三),字茂诚,高邮(今属江苏)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神宗熙宁六年卒。事见《东坡全集》卷三四《邵茂诚诗集叙》。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河南人。邵雍异母弟。少于雍二十余岁。孝谨好学,事兄如父。卒年三十三。全宋诗
邵睦(一○三六~一○六八),河南(今河南洛阳)人,邵雍异母弟。一生未仕,卒于神宗熙宁元年,年三十三。事见《闻见录》卷二○。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郁林州博白人,字端夫。仁宗嘉祐间进士。神宗熙宁九年,以植州录事参军改武职,为供备库使,移知廉州,有政声。尝献平边十策,又疏论时政得失。累迁检校散骑常侍,兼御史大夫。善属文,工诗。与陶弼赓和,有《李陶集》。全宋诗
李时亮,博白(今属广西)人。仁宗嘉祐中举进士(《宋诗拾遗》卷六)。神宗熙宁九年(一○七六)以桂州录事参军改供库副使知廉州(《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七五)。元丰五年(一○八二)由知钦州改琼州(同上书卷三二八)。今录诗三首。全宋文·卷一八三八
李时亮,字端夫,白州博白(今广西博白)人,嘉祐中进士。熙宁九年以植州录事参军改武,为供备库使,移知廉州。元丰五年知琼州,有政声,尝献平边十策,又疏时政得失。累迁检校散骑常侍,兼御史大夫。善属文尤长于诗,与陶弼赓和,称《李陶集》。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七五、二八八、三二八,《宋诗纪事》卷二一、《元祐党人传》卷九。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邵叶,晋陵(今江苏常州)人。神宗元丰二年(一○七九)进士(《咸淳毗陵志》卷一一)。尝知新昌县(《豫章集》卷一一《筠州新昌瑞芝亭记》)。今录诗二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建州瓯宁人,字梦得。历知蒙州。侬智高犯境,师服籍帑储而藏之,独佩州印以守。改知邵武军,后以职方郎中致仕。哲宗元符中卒,寿百岁。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南剑州顺昌人,初名醇,字好德。博学工文。神宗元丰八年进士。知崇安时,刘□尚布衣,邵待之以国士,人服其知人。迁福清县丞,清慎方正,大兴学校。以疾归,从学者负笈云集。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邵伯温(一○五七~一一三四),字子文,洛阳(今属河南)人。雍子。哲宗元祐中以荐授大名府助教,调潞州长子县尉。绍圣初,章惇为相,欲用之,避不就,监永兴军铸钱监。徽宗时,知陕州灵宝县,政和间徙芮城县(民国《芮城县志》卷八)。丁母忧,服除,主管永兴军耀州三白渠公事。除知果州,擢提点成都路刑狱,利州路转运副使。晚年提举太平观。高宗绍兴四年卒,年七十八。著有《邵氏闻见录》、《辨诬》等。《宋史》卷四三三有传。今录诗八首。全宋文·卷二七八○
邵伯温(一○五七——一一三四),字子文,洛阳(今河南洛阳)人,雍子。元祐二年,以荐特授大名府助教,调潞州长子县尉。绍圣时不用章惇荐,仅得监永兴军铸钱监。徽宗即位,以日食求言,上书请复旧制、解元祐党锢等,为时所忌,出监华州西岳庙。久之,知陕州灵宝县,徙芮城县,主管耀州三白渠公事。除知果州,擢提点成都路刑狱,除利州路转运副使、提举太平观。绍兴四年卒,年七十八。著有《河南集》、《闻见录》二十卷(存)等。《宋史》卷四三三有传。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二五二七
邵权,元祐三年以宣德郎知歙州休宁县事。又,杭州司理邵权,尝以验狱小不如法,转运使劾奏以为不职,诏两浙提点刑狱杨景略覆案,景略具本末独保證之,邵权得免(见苏颂《龙图阁待制知扬州杨公墓志铭》,《苏魏公文集》卷五六),或即其人。
人物简介
全宋诗
林邵,字才中,福州福清(今属福建)人,概子,颜兄。仁宗嘉祐四年(一○五九)进士。英宗治平间知南新县(《元丰类稿》卷四五《天长县君黄氏墓志铭》)。哲示元祐三年(一○八八),提点河西路刑狱(《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一二),徙知光州(同上书卷四一四)。绍圣四年(一○九七),为淮南转运副使(同上书卷四九三)。元符间官吏部郎中(同上书卷五一一)。徽宗崇宁四年(一一○五),知颍昌府(《宋会要辑稿》选举三三之二四)。终宝文阁直学士。谥正肃(清乾隆《福清县志》卷九)。事见《淳熙三山志》卷二六。今录诗三首。全宋文·卷二○三一
林邵,字才中,福州福清(今福建福清)人,槩子。嘉祐四年进士。元祐初,权开封府推官;三年,提点河北西路刑狱,寻坐狱空不实,降知光州;五年,为荆湖南路提刑;次年,召为都官员外郎。绍圣初为户部郎中,历太常少卿、淮南转运副使。元符中,官吏部郎中。崇宁中,为光禄卿;四年,加集贤殿修撰,知颍昌府。进显谟阁直学士,终宝文阁直学士、金紫光禄大夫。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一二、四一四、四六○、四九○、四九三、五一一,《宋会要辑稿》职官五一之六、选举三三之二四,《淳熙三山志》卷二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常州宜兴人,字圣规。神宗熙宁六年进士。为监察御史。时王安石行新法,忌司马光,一日语之曰:劾去司马,大官可立待。材毅然曰:君实正人也,可厚诬之乎?遂自劾归。后历知越州,终鸿胪卿。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开封咸平人,字祖德。登进士第。神宗元丰中,历任大理评事、监察御史等。哲宗时,累官殿中侍御史。与杨畏合攻苏颂、刘挚、范纯仁,乞进用章惇、安焘、吕惠卿。章惇为相,擢侍御史,进刑部侍郎。后出知蔡州。卒年四十八。全宋文·卷二三五四
来之邵,字祖德,开封咸平(今河南开封)人。登进士第,由潞州司理参军为刑部详断官。元丰中改大理评事,七年,御史中丞黄履荐为监察御史。哲宗时为太府丞,提举秦凤常平、利州成都路转运判官。入为开封府推官,复拜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绍圣初,章惇相,擢为侍御史,进刑部侍郎,以直龙图阁出知蔡州。卒,年四十八。《宋史》卷三五五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