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17,分35页显示 上一页 9 10 11 12 13 15 16 17 18 下一页
邵经国
邵美中
邵阳父
邵餗( 冲素居士 )
章才邵(字 希古 )
邵大受
邵宏渊
戴之邵(字 才美 )
邵骥(字 德称 )
黄邵
姚邵
邵若愚(号 本来子 )
邵輶
林邵
其它辞典(续上)
邵祁邵经国
邵美中
邵阳父
邵餗( 冲素居士 )
章才邵(字 希古 )
邵大受
邵宏渊
戴之邵(字 才美 )
邵骥(字 德称 )
黄邵
姚邵
邵若愚(号 本来子 )
邵輶
林邵
人物简介
简介
绍兴十八年(1148)任荆湖北路转运判官。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邵经国,永嘉(今浙江温州)人。与楼钥同时。
人物简介
简介
未详。
人物简介
简介
未详。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润州丹阳人。素有节行,精于篆书,为范仲淹所称许。王琪守润州,荐于朝,赐号冲素居士。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简介
邵宏渊,南宋将领,在宋孝宗即位之后,与李显忠一起主持“隆兴北伐”。邵宏渊为人争强好胜,心胸狭隘,与李显忠不和。很快,宋军在安徽宿州的符离(今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符离镇)惨败,被迫签订了屈辱的“隆兴和议”,割让了秦州(今甘肃天水)、商州(今陕西商洛)、唐州(今河南唐河县)、邓州(今河南邓州)、海州(今江苏连云港)、泗州(今江苏盱眙)六个州。可以说,隆兴北伐的失败,邵宏渊要负很大责任。全宋文·卷四三七八
邵宏渊,大名(今河北大名)人。少从军,用韩世忠荐,授閤门舍人,历殿前司左军统领、荆湖北路兵马钤辖、殿前司前军统制、侍卫步军司左军统制、池州都统制等。绍兴末,与金人战于真州,大捷。隆兴初,与李显忠不协,遂致宿州之役丧师。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五六、一七五、一八三、一九五,《宋史》卷三六七《李显忠传》,《南宋书》卷三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吉州安福人,字才美。寓鹿门山。高宗绍兴末京西招讨吴琪招其充忠义军破虏统制,之邵率所募千人入西京,修葺北宋诸帝陵,创置永安军,收复郑州等地。日与敌战,屡胜,终以兵粮不继而归。全宋诗
戴之邵,字才美,吉州(今江西吉安)人。少贫,佣书于里中富豪。高宗时,知均州兼管内安抚。罢官归,旋起知雷州。事见《夷坚志·支甲》卷八。全宋文·卷五四一四
戴之邵,字才美,吉州安福(今江西吉安西北)人。少家贫好学,倜傥有豪气。绍兴末,吴珙招充忠义破敌统制,之邵遂率所募千馀人入西京,修葺诸陵,创置永安军,收复郑、密等州,屡战屡胜,以兵粮不继而归。高宗授以右承务郎。隆兴间擢知均州,乾道中知雷州。有惠政。历太府丞、刑部郎官,将漕荆襄,卒。见《夷坚志》甲卷八,曹勋《松隐集》卷八,《宋史全文》卷二四下,《明一统志》卷五六,雍正《江西通志》卷七六,雍正《广东通志》卷三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30—1193 【介绍】: 宋婺州兰溪人,字德称。孝宗乾道二年进士。累擢善化令,摄衡山、安化,皆称治。知开化县,荒岁赈恤有方。迁大理寺丞,应诏论役法、税契、刑法、科举,皆中时弊。平生嗜学,晚年以疾出知南安军,犹掇拾司马光《资治通鉴》所不载者,为《南北申鉴》。全宋文·卷五四○四
邵骥(一一三○——一一九三),字德称,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人。登乾道二年进士第,调隆兴府丰城尉。历知衢州开化县,大理寺丞,知大宗正丞,权尚书都堂郎官,出知南安军。转大宗正丞,再出知南安军。绍熙四年卒,年六十四。有文集三十卷。见魏了翁《知南安军宗丞都官邵公墓志铭》(《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七五)。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六四三二
黄邵,淳熙十六年以奉议郎知袁州。见正德《袁州府志》卷一六。
人物简介
简介
绍兴三十一年(1161)任京西南路转运判官。绍兴三十一年(1161)任大理寺丞。绍兴三十二年(1162)任鄂州知州。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邵輶,高宗绍兴三十二年(一一六二)为新城主簿(明万历《新城县志》卷四)。后知昆山县(明嘉靖《昆山县志》卷五)。今录诗二首。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四九六二
林邵,隆兴二年为宗正丞。见《宋会要辑稿》职官二○之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