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邱 → 邱丘”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共3873,分259页显示  上一页  85  86  87  88  89  91  92  93  94 下一页
其它辞典(续上)
僧德谦(世称 明招和尚 )
僧贯微(别称 贯徽 )
僧光云( 慧觉大师 世称 报慈和尚 )
僧慧救(世称 中塔和尚 )
僧竟脱(别称 敬脱 )
僧可隆( 慕容 )
僧令参(世称 翠岩和尚 永明大师 )
僧省僜(别称 文僜、省澄 世称 福先招庆和尚 净修禅师 )
僧师静(别称 大静上座 )
僧师鼐(鉴真禅师 )
僧献蕴(别称 大哥和尚 )
僧小静(别称 小静上座 )
僧晓荣( 邓 )
僧缘密( 圆明大师 圆明 )
僧远公(别称 远国 )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五代吴越时禅僧。嗣罗山道闲。后住婺州明招山,历40余年,禅语流传甚广。世称明招和尚。《景德传灯录》卷二三有传,此书及《祖堂集》收其诗偈3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明招德谦禅师。受罗山印记。靡滞于一隅。激扬玄旨。诸老宿畏其敏捷。后学鲜敢当者。尝到昭庆。指壁画问僧。那个是甚么神。曰护法善神。师曰。会昌沙汰时。何处去来。僧无对。师令问演侍者。演曰。汝甚劫中遭此难来。僧回举似师。师曰。直饶演上座。他后聚一千众。有甚用处。僧礼拜请别语。师曰。甚么处去也。次到坦长老处。坦曰。夫参学。一人所在亦须到。半人所在亦须到。师便问。一人所在即不问。作么生是半人所在。坦无对。后令小师问师。师曰。汝欲识半人所在。祇是弄泥团汉。清上座举仰山插锹话问师。古人意在叉手处插锹处。师召清。清应话。师曰。还梦见仰山么。清曰。不要上座下语。祇要商量。师曰。若要商量。堂头自有一千五百人老师在。又到双岩。岩请吃茶次曰。某甲致一问。若道得。便舍院与阇黎住。若道不得。即不舍院。遂举金刚经云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且道此经是何人说。师曰。说与不说。拈向这边著。祇如和尚。决定唤甚么作此经。岩无对。师曰。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祇如差别。是过不是过。若是过。一切贤圣皆是过。若不是过。决定唤甚么作差别。岩亦无语。师曰。噫雪峰道底。师访保宁。中路相遇。便问。兄是道伴中人。乃点鼻头曰。这个碍塞我不彻。与我拈却少时得么。宁曰。和尚有来多少时。师曰。噫洎赚我踏破一緉草鞋便回。国泰代曰。非但某甲。诸佛亦不奈何。师曰。因甚么以己方人。师在婺州智者寺。居第一座。寻尝不受净水。主事嗔曰。上座不识触净。为甚么不受净水。师跳下床。提起净瓶曰。这个是触是净。事无语。师乃扑破。师有师叔在廨院。患甚。附书来问曰。某甲有此大病。如今正受疼痛。一切处安置伊不得。还有人救得么。师乃复曰。顶门上中此金刚箭。逶过那边去也。有一僧。曾在师法席。辞去住庵一年。后来礼拜曰。古人道。三日不相见。莫作旧时看。师乃露胸问曰。汝道我有多少盖胆毛。僧无对。师却问。汝什么时离庵。曰今朝。师曰。来时折脚铛子。分付与阿谁。僧又无语。师乃喝出。师住明招山四十载。语句流布四方。将欲迁化。上堂告众嘱付。其夜展足。问侍者曰。昔释迦如来。展开双足。放百宝光明。汝道吾今放多少。侍者曰。昔日鹤林。今日和尚。师以手拂眉曰。莫辜负么。说偈曰。蓦刀丛里逞全威。汝等应当善护持。火里铁牛生犊子。临岐谁解凑吾机。偈毕安坐。寂然长往。今塔院存焉。 系曰。常言学仙须骨。学佛须缘。洞宾盖有骨有缘者耳。然非黄龙手段斩截。恐此汉未易压倒。明招悟入没量。如邓天君下视草木皆焦。所谓但知尽法不顾无民。由是知岩头门日孤冷弗振。不得如象骨老子法泽绵长矣。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一作贯徽。五代楚时诗僧。居武陵,与齐己为友,酬唱甚频。又入武顺节度使马希振幕府为客。事迹见《白莲集》。《诗话总龟》卷二引《续归田录》存其与马希振联句诗。《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僧。泉州莆田人。初于福州玄沙院出家。后嗣长庆慧棱。闽主迎请住福州报慈院,赐号慧觉大师。世称报慈和尚。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泉州莆田(今福建莆田)人。五代闽时僧。初于福州玄沙院出家。后嗣长庆慧棱。闽主迎请其住福州报慈院,赐号慧觉大师,世称报慈和尚。《祖堂集》卷一二、《景德传灯录》卷二一有传。《祖堂集》卷一三录存其诗偈1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泉州莆田(今福建莆田)人。五代闽时禅僧。出家于龟洋山。后嗣玄沙师备。住福州中塔寺,世称中塔和尚。闽王奏赐紫衣。《祖堂集》卷一一有传。此书录其诗偈2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一作敬脱。五代时禅僧。嗣云门文偃。后住郢州临溪。《景德传灯录》卷二二有传,卷二九收诗偈5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僧。俗姓慕容。初应进士试,与桑维翰为同学。负志气,多忤维翰。屡试,皆不第。历后唐、后晋两朝,犹在场屋。时维翰已入相,尤加挫阻。遂弃举而出家为僧。后曾至江陵,谒荆南主高从诲献诗。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俗姓慕容。初应进士试,与桑维翰为同学。负志气,多忤桑维翰。屡试而不第。历后唐、后晋两朝,犹在场屋。时桑维翰已入相,尤加挫阻。遂出家为僧。后曾至江陵,献诗于荆南主高从诲。事迹见《诗话总龟》前集卷二五引《天下大定录》。《全唐诗》存诗2句,小传云字了空,住福州东禅院,系将《景德传灯录》卷二一所载同名之另一僧事迹附入。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湖州(今属浙江)人。吴越时禅僧。嗣雪峰义存。归住明州翠岩,世称翠岩和尚。吴越钱王请其住杭州龙册寺,赐号永明大师。卒年不详。《祖堂集》卷一〇、《景德传灯录》卷一八有传,并存其诗偈3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僧。泉州仙游人。俗姓阮。初于本州出家,历参众禅师,未契机缘,终嗣保福从展。寻往游吴越,归住泉州招庆寺,世称福先招庆和尚。为郡守所礼,赐号净修禅师。曾为《祖堂集》撰序,又撰《泉州新佛新著诸师颂》一卷。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一作省澄、文僜。俗姓阮,泉州仙游(今福建仙游)人。初于本州出家。历参众禅师,皆未契机缘,终嗣保福从展。寻往游吴越,归住泉州招庆寺,世称福先招庆和尚。为郡守所礼,赐号净修禅师。卒年不详。《祖堂集》卷一三、《景德传灯录》卷二二有传。二书存其诗偈7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五代吴越时禅僧。嗣玄沙师备。后住天台山国清寺,历30余年不下山,博综三学,时谓大静上座。卒于寺。《景德传灯录》卷二一有传,并录其诗偈1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国清寺师静上座。始遇玄沙和尚。示众云。汝诸人。但能一生如丧考妣。吾保汝。究得彻去。师乃蹑前语问曰。只如教中。不得以所知心。测度如来无上知见。又作么生。玄沙曰。汝道究得彻底所知心。还测度得及否。师从此信入。后居天台。三十馀载不下山。博综三学。操行孤立。禅寂之馀。常阅龙藏。遐迩钦重。时谓大静上座。尝有人问曰。弟子每当夜坐。心念纷飞。未明摄伏之方。愿垂明诲。师答曰。汝将纷飞心。以究纷飞处。究之无处。则纷飞之念何存。返究究心。则能究之心安在。又能照之智本空。所缘之境亦寂。寂非寂者。无能寂之人。照非照者。无所照之境。境智俱寂。心虑安然。外不寻枝。内不住定。二途俱泯。一性怡然。此乃还源要道也。师因睹教中幻义。乃述一偈。问诸学流。偈曰。若道法皆如幻有。造诸过恶应无咎。云何所作业不忘。而藉佛慈兴接诱。时有小静上座。答曰。幻人兴幻幻轮围。幻业能招幻所治。不了幻生诸幻苦。觉知如幻幻无为。二静上座。并终本山。今国清寺遗踪在焉。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五代吴越时禅僧。嗣雪峰义存。闽王曾请其于清风楼斋坐。后住越州诸暨越山,号鉴真禅师。《祖堂集》卷一一、《景德传灯录》卷一九有传,并录其诗偈3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僧献蕴 朝代:五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僧。京兆人。嗣青林师虔。初住南岳,后迁夹山。道出潭州时,楚王延入天册府,供养数日。于夹山开堂授徒。后以土人乱起,迁襄州,创石门寺,再振玄风。应机对答,多云“好大哥”,时称大哥和尚。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平不详。五代吴越时禅僧。住天台山国清寺,为上座僧。与师静并称二静。后卒于寺。《景德传灯录》卷二一载其事迹,存诗偈1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国清寺师静上座。始遇玄沙和尚。示众云。汝诸人。但能一生如丧考妣。吾保汝。究得彻去。师乃蹑前语问曰。只如教中。不得以所知心。测度如来无上知见。又作么生。玄沙曰。汝道究得彻底所知心。还测度得及否。师从此信入。后居天台。三十馀载不下山。博综三学。操行孤立。禅寂之馀。常阅龙藏。遐迩钦重。时谓大静上座。尝有人问曰。弟子每当夜坐。心念纷飞。未明摄伏之方。愿垂明诲。师答曰。汝将纷飞心。以究纷飞处。究之无处。则纷飞之念何存。返究究心。则能究之心安在。又能照之智本空。所缘之境亦寂。寂非寂者。无能寂之人。照非照者。无所照之境。境智俱寂。心虑安然。外不寻枝。内不住定。二途俱泯。一性怡然。此乃还源要道也。师因睹教中幻义。乃述一偈。问诸学流。偈曰。若道法皆如幻有。造诸过恶应无咎。云何所作业不忘。而藉佛慈兴接诱。时有小静上座。答曰。幻人兴幻幻轮围。幻业能招幻所治。不了幻生诸幻苦。觉知如幻幻无为。二静上座。并终本山。今国清寺遗踪在焉。
僧晓荣 朝代:吴越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俗姓邓,温州(今属浙江)人。吴越时禅僧。何时出家不详。后住杭州龙册寺。《五灯会元》卷一〇有传,并收录晓荣诗偈1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五代时禅僧。嗣云门文偃。后住朗州德山,赐号圆明大师。《景德传灯录》卷二二有传。《云门匡真禅师广录》卷下录其诗偈11首,皆颂云门禅旨之作。《天圣广灯录》卷二一收为其门人鼎州普安山道禅师所作,《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全粤诗·卷一九
释缘密,号圆明。韶州云门释文偃法嗣,为青原下七世。后住鼎州德山。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一五有传。诗十二首。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一作远国,误。五代前蜀时僧人。前蜀亡后,作诗哀之。事迹及诗皆见《鉴诫录》卷五,《全唐诗外编》据之收入。
全唐诗补逸
远公,前蜀僧。诗一首。(《全唐诗》无远公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