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邱 → 邱丘”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共3873,分259页显示 上一页 250 251 252 253 254 256 257 258 259 下一页
僧大须(字 芥航 号 不不头陀 蔡 )
释慧圆( 徐 )
邱卓然次女
释体海(字 惟清 李 名 鹿野苑 )
释芳圃(号 笠云 )
释仁里(字 尊美 王 )
释心有(字 昙光 )
释续亮(字 月谷 号 梅庵 )
丘翊华(字 海山 号 潜庐 )
邱兆荣
释映冰(字 南泉 冯 )
释真源(字 崇寿 王 )
释古念(字 清一 号 幻影 舒 )
释觉海(字 慧宽 郭 )
其它辞典(续上)
释续乘(字 妙宽 )僧大须(字 芥航 号 不不头陀 蔡 )
释慧圆( 徐 )
邱卓然次女
释体海(字 惟清 李 名 鹿野苑 )
释芳圃(号 笠云 )
释仁里(字 尊美 王 )
释心有(字 昙光 )
释续亮(字 月谷 号 梅庵 )
丘翊华(字 海山 号 潜庐 )
邱兆荣
释映冰(字 南泉 冯 )
释真源(字 崇寿 王 )
释古念(字 清一 号 幻影 舒 )
释觉海(字 慧宽 郭 )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净读篇第八之八
绩乘,字妙宽,宛平人。依京西实山师出家,同治元年得戒于潭柘寺。专壹持念,始终无懈。光绪三十一年五月二十二日示寂,年七十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89 【介绍】: 清僧。江苏盐城人,字芥航,号不不头陀,俗姓蔡。年十二,入三元宫为僧。晚年居焦山定慧寺。禅修之余,兼工诗画,尤善兰竹。晚晴簃诗汇·卷一九八
大须,字芥航,盐城人。焦山僧。新续高僧传·净读篇第八之八
释大须,字芥航,晚号不不头陀。姓蔡氏,盐城人也。幼秉至性,超然麈表,因父寝疾,祷佛祈代,神监其诚,遂尔霍然,乃舍身邑中三元宫,年才十二,昙徽诣道安之岁,慧永居罗浮之时,法身无暇,学志弥笃。未几,得戒于樊汷水陆寺,褊游名胜,博访勤参,蹑屩宝华,便司职事,驻锡焦山,乃履主席。时咸丰辛酉,粤寇初平,疮痍满目,寺藏屡空,为联本山十二静室,蠲弃微嫌,布以公德。薙草崩林,崇基正表,置藏经之室,立禅诵之堂,课以文字,勉以焚修,因人诱掖,莘莘后进,乐就范围。尝谓:“说律论经,宜兼宏净土,不为高远,以浅近示人从入之途,使之深造,自然有得。故一音称物,化感顽石,卅品探微,溺拯惑水。”又谓:“佛法升坐后受众供养,未有后者不得升座以供养者,必其子孙非异人任也。今执出家无家一语,死于句下,大背佛旨。”故为其先人立后,而戚族有急,必竭瓶钵,量力为助,以故士大夫多贤之。光绪己丑五月四日示疾,入寂塔于竹林寺夹山,蒯光典为之铭,见《焦山续志》。须生平澹泊为怀,疾已以绳。至于接物处,以撝抑故,贤者敬其善力,俗众感其丰棱。禅修之馀,兼工诗画,竹阑入妙,人得一纸,珍同拱壁。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净读篇第八之八
释慧圆,姓徐氏,湘阴人也。出家时,年二十四,初两目矇胧,发心持戒,依善化护国寺,以清烦虑,虔诚诵佛,寻受具于南岳祝圣。已而反寺专志礼拜,忽焉三载,两目复明。由是化导数十百人,同修净土。庙貌佛相,一时更新。同治九年腊月八日示疾,召弟子殷殷以坚持道心为诫。明日正午合掌告众曰:“吾中品也。”含笑而逝。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邱氏,名字不详,连江晓澳人,是州司马邱卓然的次女。据史料记载,光绪年间,省城的郭柏荫(福州人,道光十二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与其父交往甚密,曾馆其家中,邱氏垂髫就学,耳染目睹,学有长进。16岁时,嫁给连江龙西铺的庠生游从衔为妻。当时,其夫与昆季从师共读,设绛帐家中,邱氏又隔着纱帘听讲近十年时间,经史皆有心得。诗风委婉动人。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兴福篇第九之十一
释体海,字惟清。姓李氏,孝感人也。生感神奇,器宇不群。自甘素茹,遂托空门。同治时受戒于汉阳归元寺,遍游名蓝,历抵宗匠,如定念、观心、青光、宝悟诸老宿,咸许入室,垆鞲所施,机锋敏捷,定慧交融。尝登九华,把茅以栖,已而舍去。浮海诣补陀,还游两浙,挂锡大雄。虽足迹半天下,而无所留滞。后于天宁老人穷五家宗旨,得大解脱,随心自在。光绪七年,旋楚卜地于汉皋仁里,得善士信心,为之筑基,初名鹿野苑。四海英才闻风而至,檀越施予,有感必应,曾不数年,一片荒坏,化为宝坊,事若神功,因更其称曰“圆照寺”。俄而归元缁众迎海首席,一日示众有“若识白祖旨,后面翠微峰”之语,盖接引初机,显指实地也。由是道誉远流,名闻京国,龙泉主僧慕其高风,遣使相迓,遂陟首都,阐扬心印,一音唱演,四众归怀,佛日再中,不可言喻。海知报缘将尽,幻质匪坚,乃重诣五台,再访二林。十五年春,言旋汉皋,诸刹交迎,俱辞不赴,示恙湘馆,说偈而逝。偈曰:“说法本无法,传心本无心。一切幻化境,见物即见心。”时光绪十五年六月二十四日也,春秋五十有五。
人物简介
湘雅摭残
号笠云,久居岳麓,工诗善书,名重东南。曾云游苏浙杭,人为营寺湖上,榜曰“留云”,意欲留笠云于杭也。所著《听香禅室诗集》,王湘绮序谓其诗初学苏陆,律格高深,澈悟大乘,不滞言迹。近作大改格律,尤长五言。王逸梧祭酒题词,亦有“一编自拥江山气”之誉。其为当代所推重如此。新续高僧传·护法篇第五之三
释芳圃,字笠云,江宁陈氏子。幼即披薙于长沙黎仙庵。性聪颖过人,读书妙解义理,尤工书法,喜赋诗以畅禅机。复有志名山,负担跋涉,虽历险阻亦无惧怯。光绪初元,继席虎岑,与山长徐树钧相往还。结麓山莲杜,唱和无虚夕,由是声称,啧啧公卿间。已而复主上林杲山。会曾太傅祠成,召僧居之,佥曰非笠云不可。既处省垣,文宴日盛。湘中名宿,若王湘绮、郭筠仙皆与酬答,词翰㦽然。庚申更游上杭姑苏,历览名胜,吊古遣怀,间有述作。仁和徐太史花农,素钦高望,雅企芳躅,甫闻其至,走简迎之,相见甚驩,为卜西湖孤山,修复宝成寺以处之。乃工作方兴,而笠云还湘。太史因𤗒其室曰“留云”以寄意焉。笠云亦感念。己丑重至江南,颇寻旧约。扶筇缓步,拾级登临,名蓝胜迹,多有题咏,具见诗集。壬辰夏,始还故居。发箧遥吟,检拾馀稿,藉愉晚岁。及戊戌政变,事言庞杂,新说盛行,竞立学堂,强侵寺院,摧残教宗,以夺僧产,将无所不至,笠云甚忧之。值倭僧水野梅晓,寻法南岳,道出长沙,久慕道声,径来参叩。咨询之馀,为述日本佛乘,随潮流之转移,与国运以俱新,种种业力,不外兴学。欲谋保护教纲,畅弘佛旨,无出此者。笠云颇为之动。明年遂假开福寺创立僧学,并设佛会,推笠云董之,而夺攘之风稍息。乙巳春,又以水野之言,兴浮海之叹,率门人筏喻道香航瀛东渡,著有《东游记》。凡所经见东西两京,佛寺僧学,及扶桑风景,政教习俗,莫不言之甚悉。而与倭人题跋诗篇甚富,索书者纸素满前,日不暇给。方訉归期,而倭僧百十相留不舍。及将别时,请其敝履存为遗迹,景慕之殷,于斯可见。既归,了知教之隆替,在乎继起有人。于是培植后生,宏奖新进,以为己任。而麓峰荫禅诸子,扇其馀风,联翩东渡,为僧侣游倭之渐云。笠云以光绪戊申年示寂,寿七十有二,戒腊六十,所著有《听香禅室诗集》若干卷。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净读篇第八之八
释仁里,字尊美。姓王氏,邵阳人也。生性淳朴,幼失恃怙,早岁祝发青云山。年二十,受具于岐山恒志。志宗规严厉,不稍宽假仁乘戒俱,急冤亲等,慈杜多行,成道誉渐著。光绪初,邵北缁素于白云岩辟创毗卢寺,迎仁主之。此地林壑幽险,风气浑噩,未几禅侣蒸蒸竟成丛席。邵城东有点石庵者,自颛愚禅师开化后已,百有馀年,风雨剥落,栋宇将倾。庵众乞仁主持,再弘悲愿,不数稔殿阁巍巍,照耀山谷。丁未冬传戒于毗卢,得新学一百九十馀人,诱掖孜孜不倦津梁。独以寺无大藏,学子虽勤,莫窥秘要。庚戌夏,诣阙请经,绕道名山,再经霜雪,始达京都。时寄禅敬安主天童,邀之入山度夏,及其行也。并勖以诗,多叙其平生懿行,有可采者,略云“多生忍辱运悲深,刀割香涂不动心。蚤虱纷纷来乞食,舍身为彼立丛林。”盖仁尝蚤蛩满衣,或为去之。仁笑谢曰:“我已舍身,为彼立丛林,奈何迁去,违我本愿。”又,“锡杖绳床手自将,广行方便作津梁。欲知德被䖵虫细,看取随身漉水囊。”仁恐水中有虫,先以纱囊漉之,始饮故云。又,“闻师行脚宿山庵,饥吃拳头味亦甘。月出窥园犹拔草,令人思念每生惭。”仁尝行脚至一庵投宿,拒而不纳,棒喝随之。仁竟怡然顺受,月出犹为之除草。庵主感悟向之礼谢。其居点石也,每苦乏绝,而仁四来不拒一粒同餐,禅诵自若,故诗又云:“点石庵中苦异常,平居十日九无粮。唯将一滴𣍘溪水,散作醍醐上味尝。”寄禅赠诗十四章,多不备录,录其纪实者。仁虽专心持念,而禅景清超,亦时动吟兴。《除夕》云:“清间佳趣在林泉,淡薄风光不世缘。瓦灶通烧松火煖,砂铛烂煮菜根鲜。从来处富争浓艳,自古居贫淡爨烟,输我山僧忘岁月,不知明日又新年。”癸丑腊初,偶有不适静坐,二十日,沐浴更衣,合掌西向,一声佛号,遽辞尘世。癸丑岁十有二月二十三日巳时也,寿七十有五,腊五十有五,塔于庵左。仁坚忍精进,形容枯寂,口期期若不能言,而笔下洒洒千言立就,长坐不卧者,五十馀年。冬夏一衲,不蓄私财。参父母未生前句得悟后,即翘心净土,四十年不二心力,故说法示众以念佛为指南云。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净读篇第八之八
又心有,字昙光,亦燕山人,进具于潭柘者也。寂于光绪三十四年六月朔日,年七十。生平戒行芳洁,生死同参,尤以洗除尘垢,为净修法门,故数十年,勤持佛号,念兹在兹,无少间坠,直至纯熟,圆明自见。今同侣中,多能道其精诣云。
人物简介
简介
字月谷,号梅庵,富民永安庄人,岩栖(释庆有)弟子。同治、光绪年间接岩栖法师住持昆明华亭寺。有《梅庵诗草》一卷,收入《云南丛书》。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丘翊华,字海山,号潜庐,福建上杭人。
人物简介
维基
邱兆荣,福建省福州府长乐县人,同进士出身。光绪六年(1880年),参加庚辰科殿试,登进士三甲第172名。同年五月,著交吏部掣签,分发各省以知县即用。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净读篇第八之八
释映冰,字南泉。姓冯氏,湘潭人。年十六,出家于长沙百隆寺,具足于岳麓万寿寺。后主杲山,中兴禅林,道誉远敷,更历寺院,莫不革新,化为丛席。退居天井山,四十馀年,专修净土。光绪八年壬午冬十月十日示微疾,呼其徒曰:“吾居此仅七日耳。”徒唯唯,以冰从无大病,未之深信。至期五鼓,沐浴更衣,端坐偈曰:“六十馀年苦相连,一句弥陀在眼前。今日辞去娑婆界,径往西天。”合掌又曰:“真登般若船,寻本得源,踏破虚空白云巅,拈来须弥一轮月,果满功圆。”寂时,年六十有五。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遗身篇第七之二
释真源,字崇寿。姓王氏,大兴人也。赋质孱弱,幼而多病,因许舍身,祈佛福佑。遂尔靃然,初依广渠城阖隆安寺隆起祝发。同治四年,受具于都城南法源寺宝珠。既娴律度,止作兼持,仪容秩秩。晚岁专志净修,翘首西方,礼诵不辍,自期安养。会庚子之变,九国联军进逼都城,两官西狩,海内骚然。初,拳徒倡乱,雠视祆教,多假佛寺以处党侣。故联军入京,擒斩拳民,焚毁寺宇,而隆安与焉。当火起时,寺众纷纷避去。源独慨然曰:“忘身为教,代有高人,不尚苦行,谁明弘旨?且学佛所以了生死,澈心性。此而不决,生复何为?不如壹念西方,与佛俱尽。”竟證火光于毗卢殿中,时年五十有四。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十六
释古念,字清一,晚号幻影,姓舒氏,钟祥人。始自髫龀,即存远度。家贫无养,佣作取给。年才逾冠,父母俱逝,感斯惨毒,深悟业系,遂投邑中文昌阁出家。所居僻左,师友乏绝。尝得古德语录数篇,潜寻幽旨,不营俗务。复随方行脚,止于天目,寺主广福一见,断为伟器,遂留参究,多所策发,既而福问如何是西来意。念沈吟久之,福因谓曰:“汝盍反诘,当代汝答。”念从容作礼曰:“道在己躬,岂容旁贷?”福喜曰:“能如是,真法王子也。顾佛旨高坚邃远,非一蹴能跻,汝勉旃。”退归禅室,凝心栖虑,行止若痴,累旬兼月,未有所得。一日宴坐,闻香版声,偶尔感悟,执虑顿殒,五官百骸如土委地,从是一念不生,前后际断,乃起求證,遂获印可。然犹遍习禅观,精进不懈。三衣一钵,游憩胜境,金山、九华皆所栖止,东南禅侣具知念矣。光绪二十年,仰台山灵迹,杖锡孤征,不远千里陟秘魔崖,爱其幽隐,依林结宇,殆将终焉。岁值大旱,群请祷雨,念曰:“吾守此庵,祗知念佛,复何神异,重劳祈请。”乃持珠端坐,须臾雨至,四野沾足,人多德之。居台六年,来游京国,始至龙泉,博览经论。会联军入京,两宫西狩,夷酋骄横,胜地名蓝,多遭蹂躏,惟念所在,戎马绝踪。灵感既昭,光耀斯发。问道之众,室无所容。有内监聆其誉问,奉金三百,郤而不纳。其他檀施亦多屏谢。故身无长物,居止之地,惟置一榻,败絮单衾,而风范凝然。虽公卿造访,言词峻洁,略无假借。非僻之流,赌其神宇,莫不改容。晚居西城广济寺,道闻日高,远近归依,千有馀众。乃就所居研讲经论,遍应众心,随所叩问,百轨千涂,片语洞然,窦开障抉。一时文彦,多舍其夙业,愿闻真啼,相从不去。丙辰十月,方设水陆道场,犹登座说法。七日会散,正容端坐,专待众别,时环而侍者,百有馀人。启目周视,庵然坦化。寿七十四,僧腊五十,塔于大阳山。初闽中有鼓山耀灵禅师者,远来五台,立谈之间便如夙契,别时以破衲相赠,御之经年,初未留意,偶于裂缝中露一纸牃,展视则曹洞世系,应相传授。盖耀灵默识,密付有深心焉。念亦感动,以福本临济嗣法在前,遂兼承两宗。斯亦禅林逸闻,未忍放失者也。著有《宗镜捷要》四卷,长沙方表为之传。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兴福篇第九之十一
释觉海,字慧宽。姓郭氏,临清人也。生而岐嶷,赋性聪颖。髫年多病,瘦骨嶙嶙。因甘澹泊,不茹辛腥。稍长,锐志读书,而厌绝尘嚣,超然有轶俗之致,父母知有夙缘,不以世务督责,送之大佛寺礼阔然禅师祝发。研心经咒,深求佛旨,谨身清净。年二十一,始发足游参,遍𠪾名胜,因诣京西潭柘山岫云寺,禀尸罗于心纯。同治癸卯授书记,更诵《法华》、《楞严》、《维摩》、《报恩》诸经,旁及《三坛仪范》。历教授阇黎,训诫后学,悉中规矩。复思禅宗教义,奥旨弘深,不得良师,未易窥测。负笈京师贤良寺,任以维那,益加精进。未几,慈云眷念,召之还山,證果倍蓰。光绪戊子年,传授衣钵,继席领众,宏济之怀,孜孜不倦,传戒十坛,津梁益远,深味古德语。重修天王、观音、龙王、药师诸殿,及厅堂、朝房、静室、石路、龙潭塔院,馀力复及下院翊教寺后阁,轮奂并美,金碧交映。晚岁见阜城门外海潮观音庵,年久荒废,颓垣破宇,惄焉伤之,发愿兴起,倾囊万金,鸠工庀材,杰然崇构,光彩一新,皆觉海之功,历历可徵者。宣统三年秋冬之交,示微恙,乃传席觉正,养疴静室。一日诫众曰:“道在心不在事,法由己非由人。当勉力,以达神用。”人以为解脱之词也。明年春二月,疾甚,念佛西去,世寿七十,僧腊五十,弟子建窣堵波于山之南塔崖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