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邱 → 邱丘”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共3873,分259页显示 上一页 235 236 237 238 239 241 242 243 244 下一页
释行杲(字 汝风 张 )
释兴祥(字 桂昌 熊 )
丘象随(字 季贞 号 西轩 )
丘钟仁(字 近夫 )
邱象随(字 季贞 )
释超格(字 梦庵 丁 )
释灵睿(字 摄庵 钟 )
释书秀(字 慧宗 )
释慧海(字 水鉴 号 沙翁 谢 )
释寂舜(字 无语 )
僧超越(字 止安 王 )
释铭起(号 墨庵 起 字 仲方 )
释超方(字 独超 沈 )
释本莹(字 大云 王 )
其它辞典(续上)
释今辩(字 乐说 麦 )释行杲(字 汝风 张 )
释兴祥(字 桂昌 熊 )
丘象随(字 季贞 号 西轩 )
丘钟仁(字 近夫 )
邱象随(字 季贞 )
释超格(字 梦庵 丁 )
释灵睿(字 摄庵 钟 )
释书秀(字 慧宗 )
释慧海(字 水鉴 号 沙翁 谢 )
释寂舜(字 无语 )
僧超越(字 止安 王 )
释铭起(号 墨庵 起 字 仲方 )
释超方(字 独超 沈 )
释本莹(字 大云 王 )
人物简介
全粤诗
今辩(一六三八—一六九七),字乐说。番禺人。俗姓麦。明桂王永历十四年(一六六〇)雷峰受具,清圣祖康熙二十四年(一六八五)主海云、海幢两山。三十六年(一六九七)示寂长庆。清同治《番禺县志》卷四九有传。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遗身篇第七之二
释行杲,字汝风。姓张氏,吴门人。初依苍雪,博习经论。后参箬庵,问于夹山举风穴见南院因缘,命杲颂之,乃颂曰:“师资合处芥投针,岳未为高海未深。看去作家炉鞴在,能滑跃冶不祥金。”箬庵见之喜曰:“此则机缘,三十年来罕有契其旨者,今日始惬吾意。”遂承记莂,继席南涧。三载,退居润州静室。康熙戊午正月三日,往鹤林与天树植诀别。植曰:“新年头,何得说未后语?”杲曰:“实非戏言,朽骨火后,祈飏大江,无违我愿。”由是相别,至廿四日,邻庵火起,杲但整衣。侍者曰:“火猛且近,奈何盍速出?”杲曰:“吾时节至矣。”侍者曰:“师如是,弟子敢离左右?”遂同證火光三昧。门人依命葬之大江龙门,有《语录》一卷。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明律篇第四之四
释兴祥,字桂昌。姓熊氏,吉安人也。母㝱老僧投锡,惊寤而生。幼好静坐,性根不凡。年近富强,父母并逝。遂北游淮郡,剃度于菩提社隐名,受具于宝华山见月,寻依极乐湛一。荏苒十载,忽焉辞去,南参报恩大觉国师。凡名山大川,流览几遍。或谓:“风尘奔走与匿迹潜修,两相县殊,不知道无不在,感无不通,动即静机,事为心印,其中真谛,非可泛测。”祥胸无蕴宰,故自去来,而不方物。后还山,力般舟行百日,豁然超旷,会委逢源,不可埃岸。适有不器禅士,来自都门,谓:“念佛不离参禅,参禅不碍持戒,百千三昧不出心地一法。”祥即恍然曰:“戒体圆明,德性空寂,反观本源,空性亦灭,了无持犯,是即心地法门。若存一念见开知觉,便名破戒,况馀念耶?”器与湛一,闻言首肯,默印心许,遂居首座。自是严究毗尼,精研广律,服勤十载。甲子冬,湛一寂后,继主法席,四方缁流,喁然向化,日盈千指。祥克己以廉,接物以宽,务持大体。至于殿阁轮奂,田园增广,犹其馀也。以康熙六十年辛丑十一月八日示寂,寿八十四,坐夏四十七,传戒二十七期,塔于县北五华顶。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江苏山阳人,字季贞,号西轩,丘象升弟。拔贡生。康熙十八年举鸿博,授检讨。官至洗马。有《西山纪年集》。清诗别裁集
字季贞,江南山阳人。康熙己未召试博学鸿辞,官洗马。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江苏昆山人,字近夫。康熙十八年举鸿博,以年老未与试,特赐中书舍人。有《春秋遵经集说》。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四十一
邱象随,字季贞,江南山阳人。拔贡。康熙己未召试博学鸿词,授检讨。历官洗马。有《西山纪年集》。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十四
释超格,字梦庵,姓丁氏,芜湖人。生性颖异,九岁能吟咏,长攻帖括,有声庠序閒,然非其志也。独好内典,喜趺坐,初谒梅生,闻万法归一语有省。欲出家,以亲在不果。年二十八,始投金陵清凉寺剑门落发,秉戒于宝华山见月。历诸名胜,偶登庐山五老峰,豁然悟彻,有“踏破虚空作两边”之语。时天笠主禹门,往参次,便言:破夏远来,请师一接。笠云:“未入门时吃棒了也。”遂作礼,云:“谢师指示。”笠一击云:“知恩者少。”格遂一喝,拂袖便出。笠门风孤峻,学者惮之,格横机不让,一众侧目,甫三月遂受属,笠示有“微笑争看第一枝”之偈。后笠往南涧夹山东禅,格充首座,四方来者服其机用之敏,咸亲依之,推之开化。历主嘉善东禅与慈云,及武林南涧清波,最后主京都柏林,类能以道示人,所化殊广。戊子春,感微疾,然参请酬应如常,时虽中夜危坐,犹屹然不动。六月二日,忽索浴更衣,众知不可留,因求偈,格瞪目叱之。请不已,乃曰:“南来北往也寻常,竿木随身作戏场。今日风前舒一笑,满轮明月湛清光。”说毕瞑目,时康熙戊子六月二日也。寿七十,腊四十有二。得法弟子十人,迦陵音、调梅鼎皆别有传。格应世以诚,称性说法,眼藏甚高而辨论精当,著有《五会录》、《宝伦集》,诸方莫不推重,塔于灵岩左麓。雍正九年,明鼎主柏林时,始乞和硕庄亲王为之铭,立石山陲,馀芬未沫。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净读篇第八之五
释灵睿,字摄庵。姓钟氏,临海人。年二十四,迎女之夕,猛然弃家,往天台,路逢一僧指示曰:“此往大慈,续智者一镫。”俄失所在,心异之,遂入大慈寺落发,受具。后至束瓯修《大悲忏》,有老僧手持古木香鲈,自称宋忏主慈云大师,以木垆遗睿,亦不知所往。由是虔期六期,心地发明,若有神助。睿性至孝,其父母墓在西郊外,晚筑度亲台于大固山之麓,朝夕望垄而拜。康熙己未四月将示疾,作书示友人,期以五月朔日将归去,至时诫侍僧曰:“人命将终,当击钟诵佛,增其正念。”口占偈曰:“百年聚首刹那时,分手从教任所之。仰藉普门三昧力,愿持精爽向莲地。”端居顺化。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明律篇第四之三
释书秀,字慧宗,直隶通州人也。幼悟幻泡,即厌樊笼。因仰空门,便依精舍习止教观,若温旧读。时金陵宝华山见月《四分妙解》,一时宗匠,向导后进,指破迷津。秀抠𪗋趋承,遂隶门下。久之,知为法器,乃授记别,衔命主苏州凤凰山狮林寺,摄衣升座,讲木叉律,容止端严,词辩清畅,瞻仰日众,信受益坚。大司寇翁公铁庵,亦归依受戒,请讲楞严,敷衍微言,阐扬秘赜,七处徵心,一语指掌,妙旨新辞,使人意领,曲鬯旁达,足晓未悟。既扫支离之习,亦无汗漫之谭,故闻旨心通,如开茅塞,见理精审,若披云雾。见月尝题额示之曰“徵心律院”,盖纪实也。曾驻锡于枫江慈泰寺,西园戒幢律院,昆山放生玉泉诸刹,皆不久处,还守本山。以康熙三十八年己卯九月三日示寂,舂秋五十有六,僧腊三十有五,塔于寺右穹隆山下。其徒有灵跃、淳朴,皆律门领袖云。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兴福篇第九之八
释慧海,字水鉴,别号沙翁。姓谢氏,兴国人也。少无俗氛,常怀逸志。年二十,始披缁进具。后精严戒律,遨游洛北,讲肄经论,究穷妙旨,颇能敷说。然以生死事重,语言文字终非上乘,遂看本来面目,探入幽窅,苦莫能得,沈闷无聊。一朝饭后,划然廓悟,乃谒径山容,复有增长。次金粟琇、禹门微、虎岩忞,互相发明。后于吴兴灵山敬,遂禀法焉。顺治戊戌,飞锡荆南,尝叹像教陵夷,古刹湮灭,慨然以兴废自期。偶因通志载有天王寺,不知其误也,略致访求,御路旁有天王社者,慧海以为即古天王寺旧址,百计经营,尅日鼎新。其实荆但有天皇,志载天王者,即皇之伪也。盖天王为古代有天下之号,犹天子也,内典称曰帝释。慧海以为天王者,即四大天王之义乎。而《正名录》且辩之甚晰,兹不具也。康熙壬寅,受仪徵地藏寺请,至则重建殿堂,轮美奂美。复历主荆门之铁佛,鄂渚之黄龙,汉阳之栖贤。二十年中,六坐道场。后寂于天王。著有《语录》四卷,《寺志》二卷,尤工诗词唱和,多名流而无传集。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净读篇第八之五
又寂舜,字无语,洱海陈氏子。年十四依鸡足彻庸薙染,侍读五载。后行脚富民,居慈胜后山,隐静四十馀年,足不下山,履止端严,志尚净洁,神龙潜伏,水患不兴,雄雉驯化,栖止座席。康熙庚申,无疾安祥,拈偈而逝。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明律篇第四之三
释超越,字止安,姓王氏,大兴人也。夙抱清怀,雅欲离俗。年逾三十,始越尘嚣。胜福寺海云为之祝发,受圆具于戒台寺道光。动静尊严,德行坚定,日有恒课,不牵外缘,入夜焚香,趺坐静修,自摄其心。康熙三十三年,寺毁于火,赐帑重修,将建栋时,有一木初拟置左,众欲右之,舁不能升。超祝之曰:“我右汝也不?”数人舁之以去。住持照福见其诚感木石,知有自来。尝于圣祖游幸时,从容奏对,称超品度,比之仙露明珠,帝亦为之嘉赏。己卯,照福寂。后奉命继席。明年与诸山长老赴畅春园,将觐天颜,适虎圈有虎怒唬,威势狞狞,众莫敢近。超突前曰:“汝由性㬥,故堕虎身,今犹不改,性必终迷,汝伏,吾为汝说三皈可得解脱耳。”虎遂驯服,说毕,帖然曳尾而去。生平奇迹,此类甚多,恐涉怪诞,不以语人。寂于康熙四十一年八月三日,春秋六十有一,僧腊二十七,塔于寺左。超精行戒律,日益严密,有“北方律虎”之目。
人物简介
槜李诗系·卷三十三
铭起,号墨庵,文学沈中畏孙。原名起,字仲方。于东禅寺出家,好游览,著书甚富。尝曰:“明之亡,不亡于流寇,而亡于厂卫。”因撰明书,绝笔于成化十二年秋,始设西厂,又《学园集》八卷,续集一卷,《宗门近钞》二卷。康熙壬戌病殁,越明年,曾学使王孙葬于东禅寺之东南隅。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十三
释超方,字独超,姓沈氏,武进人。母氏徐,怀素履絜,义训惟谨,故超方生而岐凝,举止端详,居恒跌坐,不异老僧。年二十,从大莲克闲芟染,圆具华山见月。后入资福参灵机,愤志大事,胸次了然,犹以未尽阃奥,继往径山坐枯木禅三年。时,天笠在镇江竹林以书招之,笠有大名,慎许可,独见超方如合水乳,便受付属为临济三十三世,出主金坛东禅、武陵南涧、临安东天目山阴宝寿。康熙三十八年,诏住京都柏林,逾年辞归,赐金经衣钵。世宗方在藩邸,分府城东,企其清妙,尝与往还谭论法要,甚相契合。归后六年,以康熙庚寅嘉平月八日示寂,寿六十八,腊四十八,宪庙闻之,不胜嗟悼。明年辛卯,遣官建塔,且镌铭焉,篆额书丹皆出宸翰,文具《山志》,灵骨藏于山阴宝寿山。超方高颡深目,虎视鹤行,平居寡言笑,钳锤森严,不以辞色假人,诸方老宿见者莫不悚慄。历数大刹,四方衲子云蒸辐辏。所著《语录》一卷,宪庙为之序,其略曰:“原夫道昉鹫山,法开鹿野。伽林书贝,义学于是敷条,师座拈花,禅宗为之发颖。然而,自周及汉,大乘仅显夫新头,由魏迄梁,妙谛未传于震旦。自海州遥洎,嵩室弘开,揭净体之光明,示无心之元寂。于是智镫续耀,朗月连辉。法信六传,至临济而门庭益广,派流千别,惟滹沱之瓶钵堪珍。自唐以来,于今转盛。独超方禅师者,幼钟福慧,长涉文华。厌世网之沈迷,慷慨别父,缘夙因之深厚,勇决寻师。珠毓难生,席设何尝著胁,墙遮慧可,雪来都至埋腰。恒因苦以悟空,遂离尘而證道。高提祖印,明湖之草木增荣,远振宗风,赤县之人天引领。共迎桑宿,来主柏林。暮鼓朝钟,数百众之军持翕集;擎拳竖拂,三千界之道信争来。变定水于迷津,回岐途为觉路。积成公案,录自支那。现教外之圆通,脱人间之撰迷。精求弁简,愿属制文。余忝列藩维,沃叨宸眷。拱薇坦以北陌,适兰若为南邻。数以诗礼之馀间,来与菩提之胜会。恒河比貌,警语频承。吾岫闻经,梵音罕谱。潜符冥冥,颇量测以靡涯,崇委殷殷,欲迁言而不得。懵个中之宾主,赘门外之言诠。玉带镇山,何妨一笑,金栖在望,伫喻三禅。”又著《净土格言》一卷,并行于世。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十二
释本莹,字大云,姓王氏,重庆人。幼清警绝俗,年十九,依莲城镇国师剃度,已受具戒于德山嵩,踰年往参破山,随命给侍。值山迁化,门徒散处,莹慕江南之胜,乃出三峡,度潇湘,历金陵,溯钱塘,所至丛林耆宿靡不参请。康熙初,海宇载宁,佛法复兴,宏觉国师提唱平阳。庚戌春,莹走谒之,一见契合,执役五载,遂授衣拂。已而闻雁山奇秀,欲住诛茅,偶因失道回憩江心,顾瞻释迦古像,恍若再来,私谓“此地为真歇了祖道场,荒芜五百馀载,傥再立刹竿,吾愿毕矣。”寺有住持,曰元奇,一见契若水乳,走恳当道,请主院事。时变乱初平,物力维艰,堂庑倾圯,从事修饰,所费实繁,但把茅覆顶,道以人传,徒事铺张,亦为物碍,乃涂泥编竹,斗室萧然,败衲破罂,吟咏自得。客至,清谈竟日,夜则焚香跌坐而已。癸巳冬,返杭之东园。东园者,莹旧隐处也,居园三年,忽告众曰:“我西归矣。”众惊问故,莹莞尔曰:“缘尽则行,何常之有?”说偈而逝,偈曰:五十一年,惺惺寂寂。日面月面,山青水碧。乙丑正月二十六日也。年五十有一,腊三十有二,荼毗收舍利无算。弟子元日迎灵骨,塔于永嘉莲花峰下,周天锡为之铭,文具《山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