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邱 → 邱丘”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共3748,分250页显示 上一页 214 215 216 217 218 220 221 222 223 下一页
丘庭澍(字 孟直 号 醒兰、雪兰 )
邱庭树(字 孟直 号 醒兰 )
释衍绍(字 祇园 佘 )
释德峻(字 广闻、苍岩 )
释文楷(字 志甫 号 不二 )
释法真(字 朗如 )
释真如(字 清远 李 )
申大羽(字 仪父 号 宛丘 )
释因绍(号 南溪 )
释法文(字 淡然 萧 )
释源子(字 脩源 )
吼天灿(号 放翁 )
释世璞(字 玉潜 号 茅庵 )
释自光(字 际月 )
其它辞典(续上)
释达珍(字 宝林 号 师崖 刘 )丘庭澍(字 孟直 号 醒兰、雪兰 )
邱庭树(字 孟直 号 醒兰 )
释衍绍(字 祇园 佘 )
释德峻(字 广闻、苍岩 )
释文楷(字 志甫 号 不二 )
释法真(字 朗如 )
释真如(字 清远 李 )
申大羽(字 仪父 号 宛丘 )
释因绍(号 南溪 )
释法文(字 淡然 萧 )
释源子(字 脩源 )
吼天灿(号 放翁 )
释世璞(字 玉潜 号 茅庵 )
释自光(字 际月 )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灵感篇第六之三
释达珍,字宝林,别号师崖。姓刘氏,抚州人。幼好静居,若习禅观。年二十,弃家入括苍山石门洞,依宗海染剃。因于洞口庆云峰上,飞瀑源头,结茅为庵。进院之夕,山中神镫,满放光明,圆大如斗,照曜林谷,升降流转,远映城市。官吏惊怪,遣员察验,典史姚君衔命而往。温州普明寺素庵法师,闻风问訉,遇于山中。是夜,庵前大树上,悬空数十圆光,灿如白日。素庵因谓姚君曰:“《般若记》 云:佛子出世,有大因缘。或机前显迹,自见神光。此子因缘非小,必为佛门津梁。”以偈记曰:“今此光明照烛身,菩萨信有宿生因。他年定是灵山客,拨转如来正法轮。”珍礼谢,素庵曰:“当期远大,毋久淹此。”珍以三年为请。尔后安处,亦无他异。后往普明,听讲《金刚》、《弥陀》诸经,即以头陀行修般舟三昧,饮水食澹,胁不至席。观方至高旻,受记于昭月,遂嗣法焉。乾隆二十六年,主当阳万善。三十二年,主大雄山崇福。三十八年,主狮崖弥陀。四十年,主高旻。四十二年,主北嵩岩法轮。已而退入台山,憩于华顶妙峰庵。四十五年,县令张公与绅耆合词,请住国清,就庵延揽,势不获却。其时国清,年久废朽,荒败不堪。珍至,整饬颓纲,绍隆先轨,庙貌佛乘,屹然有纪。五十一年,主大田白莲。五十二年,主黄岩庆善。廿馀年间,八坐道场。所至兴起,学侣景从,得法十馀人,皆一时柱石。以乾隆五十五年四月八日示寂。先是,弟子道宗请至国清传戒,归庵,坐说偈日:“世尊下降,老僧涅槃。指天指地,一等捏瞒。”披衣诣龛,洎然而化。寿六十,腊四十,塔于东坞,有语录数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顺天宛平人,原籍江苏长洲,字孟直,号醒兰,一作雪兰。乾隆二十七年举人,官工科给事中。山水苍秀纵横,与弟庭溶有“二凤”之称。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九十
邱庭树,字孟直,号醒兰,宛平人。乾隆壬午举人,历官工科给事中。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净读篇第八之七
释衍绍,字祇园。姓佘氏,铜陵人。幼攻帖拈,少为名诸生。省世无常,誓愿祝发,礼九华天台山真如庵洪度得度,受戒歙县黄山云谷寺介庵。乾隆二十三年冬,参灵谷玉潜得法。助理院事十载,接主祖席。四十五年春,翠华幸寺,恩赏白金,以崇优奖。居灵谷十九载,率众勤修。年逾六旬,退休别室,专修净土,闭关二十年。嘉庆癸酉二月十日无疾而逝,世寿八十有二,有语录、诗草。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净读篇第八之六
德峻,字广闻,一字苍岩,姑苏人。出家于城中妙隐庵,参访既遍,归而闭守盘溪小灵隐。精勤数年,专课净业,定中两度见佛,遂造丈六弥陀像,刻《净土或问》,导人念佛,时赴众请,演瑜珈法,屡有徵应。所得施金,未尝启封,每出所藏,作诸善胜。乾隆二十八年九月微示喘疾,召诸学徒,环称佛名者七日,临化命众焚香,端坐不倚,垂手瞑目,年八十有五。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杂识篇第十之五
释文楷,字志甫,亦号不二,志衡山人。初出家时,依南岳清凉阿诺惺,而胸臆洒落,趋向高远,固已器之矣。惺于禅暇,究心诗文,不异老儒。楷随侍三十馀年,时有启诲,更苦志探求,遂尽传其学。复事游参,遍历江淮、吴越,使胜地风景丛从雅范,皆以奚囊贮之。今诗集有《过高旻》、《招隐》、《江天寺》诸作,可想见矣。乾隆甲戌夏,归自金陵,静居白云。与同参文畅,听松观瀑,徜徉尘外。偶尔挥翰吟啸,终以守岩穴为念。乾隆三十一年丙戍秋,为缘六法长延继华林,胜地八景,殊少题留。楷幽栖数稔,禅居多暇,作《八绝》以纪之。《独尊峰》云:“突兀势参天,岩幽林亦窅。快登此独尊,四顾群山小。”《裴休桥》云:“桥古号裴休,度来非略约。。四时涧水清,照彻行人脚。”《望日台》云:“台石矗幽岑,朝曦遥入望。扶桑忽吐红,滚滚金毬漾。”《片云石》云:“怪石列冈陵,宛如云一片。奇根本自殊,终不因风转。”《伏虎岩》云:“峭壁一𡽡崖,二虎曾自伏。犹遗哮吼音,访道人难复。”《仰天湖》云:“湓湖势俨然,山顶自开掘。祇可宕心胸,范蠡舟难越。”《呼龙潭》云:“潭深莫乱呼,只恐龙骜起。大地洒甘泉,谁知龙酿水。”《漏水岩》云:“岩下散明珠,山头悬瀑布。朝朝杂鸟语,滴滴增奇趣。”楷初学诗与文畅,同请业于𡵺嵝东林简南禅师。及庚寅夏,同门将刻楷所作诗文,而畅已先寂于白云,楷哭之哀,因并畅诗刋之,曰《合刋诗草》。畅,字不偶,亦湘人也。《春日怀文楷》诗已入《国朝诗选》。其《游西林诗》云:“伏霞尽处有青岑,曲折宁辞仄径深。崖树疏疏行古殿,厨泉悄悄界东林。采薪频入增山晓,游客希来便陆沈。不是天龙曾卫护,楼台未必到于今。”西林有峰名青岑,昔为禅林,今易数主,未能长护持也。楷、畅并有语录、诗,则昔人称为“声律正宗,不愧唐禅,亦最上乘也。”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净读篇第八之六
法真,字朗如,高安人。得度于灌溪元文,平时潜心净修,一日与禅者论及无字意,蓄疑久之,豁然有省,诣海幢,礼正月老人机语契合,遂受记莂。乾隆二十年主席海幢,提倡宗乘,兼宏净愿。晚岁谢事掩关寺之东偏,专课佛号,寒暑不懈者八年。以乾隆三十八年九月十二日示寂,先夕召弟子属身后事,及日午,自举净土文,香尽二寸而没。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兴福篇第九之十
释真如,字清远。姓李氏,利川人,世守农田。襁褓时,姊负之堕峭壁中,而悬藤护之,竟无恙。少与群儿,登金山之巅,戏曰:“此处当建梵宇。”后果如其言,创金沙寺。稍长,竟脱白于金沙寺。有月祖者,与真如同出李氏,从父行也。寻于寺中受具足戒。年二十,随月祖朝五台,至雒阳病殆,野老延圃治之而愈,频行谓之曰:“后当弘法利生,善自护持。”珍重别去。过保阳,参宗庆长老,与制府梁公肯堂一见,而知为法器。入都往来法华、铁山诸寺,会长椿主人还天目,延之主席。寺有苦井,化为醴泉,时人叹异,惊为瑞应。声誉蒸蒸,而名巨乡,若朱文正圭、戴文端衢亨、阮文达元、蒋副宪祥墀、陈侍郎嵩庆诸子,皆乐与酬答,咨问法语。而张船山、吴兰雪、蒋笙阶,又以诗偈唱和,无虚日。蔡君镜舫,号称善人,见长椿院宇就圯,出橐重修,比及三年,殿寮彩绚,而主人亦归自天目。真如退息寿佛寺,众与俱往,蔡君即请主其寺。又三年,始得城南古刹于荒烟蔓草间,并得寺契于张氏。蔡君复为鸠工庀材,佛阁、僧房、厨库、廊垣,次第落成,乃移锡住之,时嘉庆十年正月也。居久之,恐修持或懈,宗风未隆,乃发十大愿,揭之寺壁,有僧不出寺,寺不募缘之语。又谓明心悟道,禅那为宗,而读《华严》始知富贵,瞻法相乃见精诚。于是退处静室,阅藏数春,而宗教一贯矣。已而南游高旻、天宁、金山,至天目而还。盖自中兴龙泉,已四十二年矣,寂于道光乙巳三月九日,寿七十有二,腊五十有七,塔于寺院。著有《语录》及《弥陀偈》,其发人深省者有云:“念头空处更须空,到得空空处处通。若是有些空不了,茫茫业识乱如蓬。”
人物简介
简介
朝鲜人,字仪父,号宛丘。
人物简介
简介
六榕寺僧,号南溪。乾隆间在世。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杂识篇第十之四
又法文,字淡然。姓萧氏,沙人也。依天宁常青披剃,参圆玉得法。乾隆时,继席鼓山。能属文,擅诗名,有《诗集》行世。
人物简介
简介
庐峰寺僧,字脩源。乾隆间在世。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兴福篇第九之十
吼天,亦号放翁。曾主大沩,后住宗镜,六座道场,为湘中老宿。读书通性命之旨,以词赋著称。楚黔之间,所与游者,皆一时达人。莲其高弟也,乾隆三十二年,吼天寂讣至,莲哭之哀,上供云:“龙门山水路迢迢,水自低兮山自高。痛观万卉皆垂泪,恰似心田插下刀。”读此可知其慨矣。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净读篇第八之六
世璞,字玉潜,号茅庵,乌程沈氏子。四岁出家,二十受具。得法于绪,既继斯席,不涉世缘,专志持诵。十年中蒙赐石刻梅花,淳化阁帖以辉山寺。寂于乾隆丁酉六月十七日年五十一,亦有语录,诗稿数卷。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十五
释自光,字际月,常宁人也。幼性恬淡,志在山水,超然尘表。年十八就县中七佛庵得度,时康熙己未岁也。受具后参游至蜀,初憩蓉城。复依昭觉潜,潜示以晴空云迹,水曲风痕,无中觅有,虚里寻空,总括万象,为唯一之密机,了性之玄猷。光闻声即悟,获授心印。于是励行祖道,警发末学,仰厥风徽,莫不悦怿。及年登大耋,精勌神疲,退隐彭县广行寺,更锡化成院。寂于乾隆四十五年庚子,寿百有二岁。先夕夜半晏坐丈室,召诸弟子问曰:“今月何在?”曰:“在天心。”“古月何在?”众莫能对。光莞尔,命笔偈曰:“宇宙原无坏,幻质本非坚。夜沈星畔月,依旧照山川。”掷管垂目而寂,弟子道魁为铭其塔,塔在化成院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