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邱 → 邱丘”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共3873,分259页显示  上一页  205  206  207  208  209  211  212  213  214 下一页
其它辞典(续上)
释海华(藏林 邓 )
释函是(丽中、天然 丹霞老人 曾起莘 )
释弘觉(梦破、道闇 浩、济斐 日用 )
释大勍(仲符 边 )
释古卷(破尘 璁 )
释今儆(敬人、智藏 虬起 )
释今应(无方 许 )
释正明(养拙 常 )
僧性聪( 憨璞 明觉 )
释超况(重眉 蔡 )
释今荎(具五、田叔 龙子 )
释通醉(丈雪 李 )
方以智(密之、无可、药地 鹿起、有药枕、弘智、愚者大师、曼公、龙眠愚者、浮山愚者 大智 方以智 世称 药地和尚 )
邱履程(广生 鸿渐 )
释超志(天目 李 )
释海华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明律篇第四之四
释海华,字藏林。姓邓氏,宿人也。将娩之夕,母梦众僧受食,中有老衲,眷盼久之,迟回不去,觉而举子。知有宿因,宜祈佛果。遂求法名于里南大圣寺心融。心曰:“俗子投佛,意期荫怙,若华藏林,无畏风霜,因名字焉。”华生而岐嶷,幼有雅趣。性不嬉狎,独怀静絜。尝随母入寺,见僧威仪,恋恋不还,亲嘉其志。又感前兆,命依心融祝发。一切经典,受授不再。时有隆野,弘法夏邑,偕从与席。期毕,复之彭城。值云崖老宿,谭庄老于塔山,众多与之。华独谓:“学无内外,内外在人。欲大其心志,妙其有无。此二学可表里,而不可偏尚。吾道大成,如海纳百川,同一盐味。”众莫能易。自是周游瀛宇,循览天中。达哲邵英,悉皆访谒。凡住处案头,唯宝旧训。熟读精讨,志在力行。闻祗峰法主,阐《楞严》于古徐功德林,不惮千里。研穷数月,不能无疑。负笈南下,直指金陵,参月潭于圆觉。再绎楞严,前疑洞释。明崇祯十年丁丑冬,请戒于古林印含,喜其敏达。命司记录书翰文词,代之裁治,靡不雅鍊。时心融南询,欲华偕行。印谓华曰:“律是慧基,非智不奉。学未弥腊,岂宜他事?”猥以心命,不敢重违。同造天童密云禅师,令看父母未生前语,数月未彻。无何,心融、印含相继寂灭。华还古林,除职维那。偶提前说,顿破群疑。大清顺治三年,西竺老人居碧峰,新旧数千指,独识华于言论之表。称其戒行严密,学德俱深。壬辰春,犍椎集众,继席古林。是秋岁旱乏食,众以大豆杂充午钵。有私市麦食以供方丈者,华斥之曰:“大众忍饥,我独果腹,是陷我于不义。”侍者感悚。复躬亲劳作,实导平等。众益亲附,学徒云臻。以康熙十八年己未入灭,寿七十二,腊四十九,塔于古林后山。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七四八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人物简介

槜李诗系·卷三十三
弘觉,字梦破,仁和人,俗姓江,名浩,字道闇。少负才名,豪宕自喜。与孙元襄、胡彦远辈为忘形交,皆当时名士。尝独游郡西,乐其幽胜,遂挟琴书,挈妻子,居横山之麓,题曰蝶庵。每当风月閒夜,薄酒命醉,登望江山,徬徨起咏不辍。晚年遂弃蝶庵,从援公薙染为僧,随至平湖。后复从云门礼公受具,名济斐,号日用,往来江淮。戊子冬,坐脱于佛日寺。同社诸子建塔灵隐五寺桥之西,裒其遗稿曰:《蝶庵集》。
释大勍 朝代: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净读篇第八之五
释大勍,字仲符。姓边氏,绍兴人。髫年出家于诸暨大雄寺。及长,闻云栖道声,因渡江礼焉,深相契合,倾心净业。晚岁憩锡大善禅堂,雅好华岩,日诵一函。顺治六年十一月示疾,亲善封龛记,语属诸后事。至期起坐着衣,西向称佛而寂。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七八三
古卷,字破尘。从化人。俗姓邓,原名璁。诸生。明桂王永历三年(一六四九)从天然禅师剃落,随入雷峰。因求道过苦,遂以病蜕。事见清徐作霖、黄蠡《海云禅藻集》卷二。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七八二
今儆(一六〇九—一六六九?),字敬人。番禺人。族姓陈,原名虬起,字智藏。诸生。明桂王永历十二年(一六五八)始薙落受具于雷峰。后居丹霞,因病辞归雷峰,未几坐蜕。清同治《番禺县志》卷四九有传。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七八二
今应,字无方。番禺人。俗姓许。明桂王永历三年(一六四九)出世受具,为雷峰监院。事见清宣统《番禺县续志》卷二七。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十二
释正明,字养拙,姓常氏,蒲版人。生秉异姿,澹怀世网。年踰志学,独怀幽趣。初夏日没,仰见青天,忽焉叹曰:“世界许阔,如何拘此,坏我善因!”誓心舍去。年二十,落发于南海普陀,参学金粟、黄檗。不事文学,唯以苦行,磨砺性情。一日,见僧读万峰语录,以万法归一,恍然大悟。后嗣法五峰,每当入室,如破桶底,入灭烛光,种种密印,皆悟后事。尝云:“迷因悟有,悟以迷生,迷悟两忘,圣凡路绝。“又曰:“入得三界,混于常流,识得个事,无处停留。”又曰:“有耳不闻,有口不说,历代祖师,亡锋结舌。”五峰偕之西来,付以沩山。结茅为庐,蓻粟以食,挥麈论道,宗风渐开,四方之士云集响应。主沩十馀载,尝与百人俱,顿成丛林,每藉草参禅,就䦆说法,灵祐之统,赖以不坠。顺治己丑春,知世缘将尽,留僧伽黎属门人慧山,栩然入化,塔于沩山前阜。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10—1666 【介绍】: 清僧。福建顺昌人,俗姓连,字憨璞。年十五出家,戒行高峻,得法于长庆百痴元。历主杭州庆福、京师海会等寺。顺治帝曾召见问法,赐号明觉。有语录。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十三
释超况,字重眉,姓蔡氏,同安甪里人也。夙根神颖,髫龄就塾,虽抱儒经,已具佛性。因投龙池岩礼惟云为师,勤习净行,弗惮寒暑。年二十一,始从披剃。掩关三载,拜诵《华严》致诚百万,又阅藏教中有云能三日不食七日不食者,俱力行之。但日夜思谛,终非究竟。有禅客自金粟至,具道费隐棒喝接人最直捷法门。况闻之,喜曰:“吾固疑有是,可效春蚕作茧,徒自缚乎?”即破关而出。日夕咨参,未有入处,适雪峰亘从罗山至龙池,与之盘桓。一日,问曰:“如何是第一义?”况拟议,峰便掌云:“这钝置阿师。”况云:“请师道。”峰才启唇,况遂以手掩之,峰乃笑云:“向汝道了也。”况亦爽然有省,然胸臆犹滞。偶过戏场于人丛中,见其举首向上,鼻孔一一俱见唇上,觉碍滞之胸涣尔解释,遂作偈曰:“二十年来被孰瞒,刚才放下便平安。早知鼻孔在唇上,总不者中觅易难。”乃诣黄檗隐元处随众参请,不露锋铓。明年出岭,叩金粟费隐,亦默契之。时值严冬,潜颖众中,自居樵汲,手足冻皴,亦不暇恤。尝有偈曰:“牯牛无贯四方周,放去收来得自由。蹄角虽然未显露,分明触处便昂头。”时年二十八,始受具。明年春,还闽途中,作偈有“今朝踏破芒鞋底,赤脚迢迢入闽山”之句。归则仍就龙池,键关三稔。后值雪峰出主芙蓉,一日,问:“薰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汝作么生?”况但云:“仲夏酷烦,幸自珍重。”雪峰默许之。未几,受峰付属,即旋泉南居清溪贵湖龙安,寺为唐清豁禅师退隐旧址,编茅为屋,翛然自得。雪峰至泉昭庆,况充首座,立僧秉拂,发挥宗乘,旨趣亹亹,倾动四来。继席南山,千指围绕,三冬学足,启迪尤多。闵司马子奇请住隆寿,兵燹之馀,寺宇凋残,而近寺兵众杂处,尤难调摄,况躬率行道,接以等慈,莫不倾服,丛席改观。历十数载,忽尔辞退,请还旧山,留之不得。无何,世局变更,郡城内外,几频危殆,人始知其先见云。以康熙十四年乙卯三月二十六日示寂,寿六十有六,腊三十有四,塔于青林之麓,释超弘为之志铭,称其知鉴莹朗而器量舍弘,人莫窥其涯际,时以为知言。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七八二
今荎,字具五。今从弟。俗姓李,原名龙子,字田叔。明思宗崇祯十二年(一六三九)举人。兄弟皆从天然禅师讲学课艺,明桂王永历十五年(一六六一)薙染受具。事见清宣统《番禺县续志》卷二七。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十四
释通醉,字丈雪,姓李氏,内江人。生性冲澹,意气洒然。幼时母携入寺,见金像巍焕,慨焉兴感,愿谓母曰:“他日我亦如此。”父母知非凡物,礼古字山清然落发。尝读《法华经》乃至举一手或复小低头皆以成佛道,因默忖曰:“成佛若是其易耶?”乃上峨湄,欲得證悟,闻金粟密云门庭孤峻,卓有古风。复举“僧问:云门如何是佛?门云:乾矢橛。”聆之如石碍胸,直入西山参鉴随,而随不重机锋转语,一味平实,因圆戒法。癸酉冬,仍归古字,掩关山阿,读诸家语录,镇日如痴。会灵筏来自江南,言破山明荷金粟衣钵入蜀,负笈从之,谒明于万峰,入室叩请,明曰:老僧不参禅,祗 爱伸脚眠。正疑闷间,一夜方下榻,到著鞋不上,以手纳之,忽然猛省,遂呈所见。与明游白兔亭,观瀑布,以丈雪字之,书偈曰:“画断苍崖倒碧岑,纷纷珠玉为谁倾。拟将钵袋横栏住,只恐蟠龙丈雪冰。”乃入记室。丙子秋,造天童见密,夜闻版鸣,声震山谷,忽大彻悟,更回万峰,见而印可,复受之偈曰:“现身恶世可深藏,莫遂周胡严李张。只待兔冰蛇吐火,始拈柏子祝吾香。”由是力振颓纲,于烽烟浩莽中往来秦蜀。康熙癸卯,还集昭觉,兵燹之后,荒凉满目,而故址依然,意图恢复。作诗自见,诗曰:“廿年偶尔见华阳,屡跋荒榛覆古梁。小径淡分烟影石,幽岩初醒月华香。惊人野鸟间歌啸,科首残黎牧大荒。极目天涯无点翳,惭抛汗雨洒危疆。”至乙巳,殿宇落成,果符蛇火之语。复有诗云:“俄乘愿海到蚕丛,瓦砾 翻成释梵宫。祗 为聚沙作佛塔,常伸只手撮虚空。长裙扫地山河动,短杖支云日月红。工成正拟垂帘卧,何期外有扣门翁。”当康熙甲辰,时秉钧者以汤若望圣眷方隆,煽其左道,有沙沃之变,闻玉林国师密楮达部,欲保全大雄报恩。通醉遗书责之云:“既应一国之宠,当此魔强法弱之时,正宜挺身利济,宁谧诸山,焉得重己刹而轻他寺乎?”其严正类是。晚岁休息于佚老关,癸酉七月沐浴趺坐,作真归告,示寂。有《语录》十卷、《里中行》一卷、《青松诗集》一卷、杂著文二卷,寿八十四,腊七十八,荼毗得舍利无数,塔于寺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11—1671 【介绍】: 明末清初江南桐城人,字密之,号鹿起。入清为僧,名大智,字无可,别号有药枕、弘智、愚者大师等。少为复社名士。明崇祯十三年进士,官检讨。弘光时为马士英、阮大铖中伤,逃往南海,以卖药自给。永历时任左中允,遭诬劾。清兵入粤后,在梧州出家。学问广博,于礼乐律数声音文字书画药卜,无不析其旨趣,尤精于科学和哲学,重视“质测”,意即实验。与利玛窦交往甚密,通晓当时西方科学知识,对神学多所批评。所著有《通雅》、《物理小识》、《药地炮庄》、《东西均》、《浮山集》等。
晚晴簃诗汇·卷一九五
弘智,字无可,别字药地,桐城人,本姓方,名以智,字密之。明崇祯庚辰进士,官检讨。初为报恩寺僧,后开法于青原山。有《浮山集》。
词学图录
方以智(1611-1671) 字密之,号曼公,又号鹿起、浮山愚者,逃禅以后名行通、无可、五老、弦智、愚者、墨历、木立、药地、极丸、浮庐等。安庆人。崇祯十三年进士,任翰林院检讨。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著述百余种,最著者《通雅》、《物理小识》,又有《药地炮庄》、《东西均》哲学著作,又有《浮山文集》、《博依集》、《易余》、《一贯问答》、《切韵源流》、《流寓草》、《周易图象几表》、《性故》、《学易纲宗》、《诸子燔痏》、《四韵定本》、《内经经络》、《医学会通》等。
维基
方以智(1611年—1671年11月9日),字密之,号曼公,又号鹿起,别号龙眠愚者,出家后改名大智,字无可,别号弘智,人称药地和尚,直隶桐城县(今安徽省桐城市)人,明末清初学者、思想家、科学家。祖父方大镇,曾任万历朝大理寺少卿,治《易经》、《礼记》,著述宏富。父亲方孔炤,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进士,崇祯朝官至湖广巡抚。方以智幼禀异慧,六岁知文史,博览群书。早年随父宦游,至四川嘉定、福建福宁、直隶、燕京等地,见名山大川,与西洋传教士毕方济与汤若望交往,并阅西洋之书。与冒襄、侯方域、陈贞慧,合称明季四公子。崇祯七年(1634)桐城民变,方孔炤留守,方以智随家人避居南京。崇祯十二年(1639年)举己卯科应天乡试举人,崇祯十三年(1640年)联捷进士,授翰林院检讨,李自成入北京后,受到了严刑拷打。不久李自成兵败山海关,方以智趁乱逃往南方。入南明永历朝,除经筵讲官,因伪书案被免职。自行参加抗清活动,兵败后出家为僧,改名换姓,人称“药地和尚”。因“粤案”被清廷押解北上,赴南昌省狱,又押往广东对案,十月初七日行至江西万安惶恐滩头,想起宋朝末年文天祥事迹,自沉于江殉国。一说坐化。据说,以智浮沉江湖抗清时,在社会底层,推动了秘密结社天地会的发展。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密之,桐城人。崇祯庚辰进士,授翰林检讨,有《浮山全集》。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二十五
邱履程,初名广生,字鸿渐,成都人。顺治辛卯举人。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十二
释超志,字天目,姓李氏,青浦人也。父文所,母许氏。夙怀道念,秉性祥柔,及生超志,异香满室,邻里庆之。方在髫年,夜梦祖墓幻成栖阁,离离辉映,有老人指曰:“中紫金上座者,尔祖也。”自此,知有仙佛境想。又夏夜乘凉,露坐,忽见天裂,中如浮舟,霞光灿烂,闪烁夺目,惊为异瑞。明崇祯甲申,天下改革,海内多故,喟然曰:“吾无济世才,青紫非吾愿。”乃别其亲,飘然作水云游。戊子,从亮融剃度,冬于栖真林野受具足戒,时年二十三。己丑,参罗汉自閒,一见相契,充为侍司。庚寅,执巾瓶,随至崇明慈济寺,寻登堂集众,付以大法,嗣住天台崇法寺。甲午夏,访雁荡玉甑名胜,遂抵永嘉,礼无相师塔,谒密印法幢,过仙岩,徘徊林麓,若不能去。久之,挂笠渔潭天王寺。万兵宪代尚读其语录,称叹不已,因赠以诗,诗云:“花香鸟语小窗南,灌顶醍醐我自酣。长怪东南两天目,精灵幻出老瞿昙。”遂与尚总镇好仁、潭瑞令希闵、李中丞光春合词请住仙岩,时荒垣坏壁,草没人胫,仅左屋数椽,乃提楖栗一枝入山选胜。戊戌浴佛日,有以腥酒乱清规者,超志诫之弗听,突有虎从丛薄中跃出,众始惊溃。志以禅律兼化,乌藤白拂,玉律金科,随机接引而道风四鬯,灵应响臻。三十年来,佛卢禅肆,复阁纡寮,辉生林壑,晨钟暮鼓,轨则青严,与东南诸名蓝相伯仲矣。寺后偪岩嵌石,状若龙虎森列,乃凿壁剜山,入地数级,甃砌其下以为静室,寂后其弟子奉灵骨藏焉,王锡琯为之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