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邱 → 邱丘”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共3763,分251页显示 上一页 200 201 202 203 204 206 207 208 209 下一页
释今音(字 梵音、湛师 曾 起霖 )
释大守(字 无易 )
释本画(字 天岳 号 寒泉子 萧 )
释祥晖(字 瑞林 孙 )
释超志(字 天目 李 )
僧在柯( 徐 字 半山 )
僧洪储( 李 字 退翁 )
邓大临(字 起西 号 丹丘 )
释今岩(字 山品 李 )
释自扃(字 道开 号 闿庵 周 )
僧福慧( 叶 字 思修 )
释今全(字 目无 许 )
释本㒥(字 远庵 陆 )
释行帜(字 法幢 林 增志 )
其它辞典(续上)
释今沼(字 铁机、自昭 炜 )释今音(字 梵音、湛师 曾 起霖 )
释大守(字 无易 )
释本画(字 天岳 号 寒泉子 萧 )
释祥晖(字 瑞林 孙 )
释超志(字 天目 李 )
僧在柯( 徐 字 半山 )
僧洪储( 李 字 退翁 )
邓大临(字 起西 号 丹丘 )
释今岩(字 山品 李 )
释自扃(字 道开 号 闿庵 周 )
僧福慧( 叶 字 思修 )
释今全(字 目无 许 )
释本㒥(字 远庵 陆 )
释行帜(字 法幢 林 增志 )
人物简介
全粤诗
今沼(一六二一--一六六五),字铁机。番禺人。天然禅师族侄。原姓曾,名炜,字自昭。诸生。明桂王永历十二年(一六五八)迎天然老人返雷峰。十四年开戒,与石鉴禅师同日受具,命司记室,寻升按云堂。随杖居东官芥庵,益自淬励。一夕坐亡,卒年四十五。有全集行世。清同治《番禺县志》卷四九有传。
人物简介
全粤诗
今音(?—一六六一),字梵音。番禺人。俗姓曾,原名起霖,字湛师。诸生。天然禅师从弟。明桂王永历九年(一六五五)于栖贤登具,十二年(一六五八)随天然老人还雷峰。十五年,游罗浮,坐化华首台上。著有《古镜遗稿》一卷。事见清宣统《番禺县续志》卷二七。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净读篇第八之四
又大守,字无易,婺源张氏子。亦得法于寄,专事净业,继主掷钵院,多所创作,缁规清肃,晨昏钟鼓,课诵不间,登坛施平等法食,尤多格冥之验。顺治辛卯坐化。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十二
释本画,字天岳,别号寒泉子,姓萧氏,蕲春人。幼性聪慧,年方四周,听塾师诵书,随声咿唔,曰:“我亦能诵。”试之果然。因令从读,日数百言,颖异迈俦。稍长,随父避寇匡卢,恍然旧游,白父出家,就大林慧剃染,锐志苦学。偶尔婴疾,乃礼诵习禅,以资静摄。因阅镫录“藏身处灭踪迹,没踪迹处莫藏身”,怀疑不已。一日晓起,宿鸟飞鸣,有省。时往参雪峤信于开先,问:“某也坠地二十年,未知坠地事。”机语契合,从兹服膺。后依山翁忞于布木台,会天童密云示寂,相随过四明,乃于龛前受具足戒。明年,忞继席,尝于侍立次,问:“大慧谓:参禅贵得命根断,若命根未断时如何?”忞喝曰:“汝识何为命根!”乃豁然而悟。后再参信于云门,书云门大树授之。又参箬庵问于夹山、玉林琇于大雄,皆器重之。忞往台州广润时,招画至,忞即升座告众,授以衣拂。后结茅于黄石岩,三年移牧石庵,首开法于龙门。迁海会,历杭之佛日清流,越之平阳,尝再至焉,为日最久。康熙丙子,延居天童,年已七十六矣。圣祖南巡,赐宸翰石砚诸物至山,画对使赋诗,恭谢盛典。癸未冬,营寿藏于东谷。乙酉春,搆归来庵退休,命弟子伟载乘主院事。是冬,书偈云:“辞世向谁辞,西方太远哉?不如遗蜕葬山阿,日听长松响天籁。”伏枕数日,吉祥而逝,寿八十五,腊七十三。有《六会语录》及《牧石吟诗卷》《直木堂》《晚云楼》诸集。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明律篇第四之五
释祥晖,字瑞林。姓孙氏,天津人也。方在娠时,母感异徵,私祷弥勒院得举子。六岁随祖母王氏诣院礼佛,虽在龆龄,触事通晓。近听梵音,辄形喜跃。祖母知有宿根,不堕麈劳。久之,入里之无量院,礼济舟薙染。教习经论,髣如记忆。年二十,诣宝华受具于定庵。三载安居,专精律部,研究止持。壬午春,辞定南下,兼慕禅学。历普陀、天童、育王、显圣诸刹,凡浙中名匠,莫不参谒。闻济舟病,招之北还。明年过柏林遇独超,痛领钳锤,方得了悟。壬辰春,从檀波来瑞应,命掌监院。律法大弘,寺声复振,皆晖唱导之力也。丙申,将登五台。口偈有云:“摩尼宝积光辉满,定向无人觅处逢。”盖文理通彻,自成妙旨,非徒眈吟咏可以企及。辛丑,檀波寂灭,继主瑞应。十载精勤,以律持躬,内外肃然。康熙庚戌 ,京师地震,殿宇倾颓,乃竭资修葺如故。复构法云、金汤二宇。壬子夏五月二十五日辛巳,示微疾,集聚诫曰:“尘劳幻影,推穷莫测。稍涉安排,即成大错。随缘所遇,莫生节目。谨持斯语,莫或怠息。”言讫坐化。春秋五十有二,腊二十有六,塔于都城德胜门外古塔之右。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十二
释超志,字天目,姓李氏,青浦人也。父文所,母许氏。夙怀道念,秉性祥柔,及生超志,异香满室,邻里庆之。方在髫年,夜梦祖墓幻成栖阁,离离辉映,有老人指曰:“中紫金上座者,尔祖也。”自此,知有仙佛境想。又夏夜乘凉,露坐,忽见天裂,中如浮舟,霞光灿烂,闪烁夺目,惊为异瑞。明崇祯甲申,天下改革,海内多故,喟然曰:“吾无济世才,青紫非吾愿。”乃别其亲,飘然作水云游。戊子,从亮融剃度,冬于栖真林野受具足戒,时年二十三。己丑,参罗汉自閒,一见相契,充为侍司。庚寅,执巾瓶,随至崇明慈济寺,寻登堂集众,付以大法,嗣住天台崇法寺。甲午夏,访雁荡玉甑名胜,遂抵永嘉,礼无相师塔,谒密印法幢,过仙岩,徘徊林麓,若不能去。久之,挂笠渔潭天王寺。万兵宪代尚读其语录,称叹不已,因赠以诗,诗云:“花香鸟语小窗南,灌顶醍醐我自酣。长怪东南两天目,精灵幻出老瞿昙。”遂与尚总镇好仁、潭瑞令希闵、李中丞光春合词请住仙岩,时荒垣坏壁,草没人胫,仅左屋数椽,乃提楖栗一枝入山选胜。戊戌浴佛日,有以腥酒乱清规者,超志诫之弗听,突有虎从丛薄中跃出,众始惊溃。志以禅律兼化,乌藤白拂,玉律金科,随机接引而道风四鬯,灵应响臻。三十年来,佛卢禅肆,复阁纡寮,辉生林壑,晨钟暮鼓,轨则青严,与东南诸名蓝相伯仲矣。寺后偪岩嵌石,状若龙虎森列,乃凿壁剜山,入地数级,甃砌其下以为静室,寂后其弟子奉灵骨藏焉,王锡琯为之铭。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在柯,俗姓徐,字半山,宣城人,顺治时为僧。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僧。明末清初江南兴化人,俗姓李,字退翁。明亡出家,称继起大师。久居苏州灵岩寺。顺治间参与抗清复明斗争。每逢明亡纪念日,必素服焚香北向而拜,二十八年如一日。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末清初江苏常熟人,字起西,号丹丘。江阴黄繁祺弟子。清顺治间随师参加抗清斗争,赴崇明募兵。兵败后,葬繁祺讫,为道士,遍游江湖而终。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七八二
今岩,字山品。番禺人。俗姓李。明桂王永历元年(一六四七)从天然禅师脱白,居雷峰。十二年(一六五五)度岭,游天台,住灵隐,遍参诸方。礼继起禅师,嗣临济宗。事见《海云禅藻集》卷二。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杂识篇第十之四
释自扃,字道开,号闿庵。姓周氏,吴人。出家虎邱,诗如石田,画宗巨然,师事苍雪彻、汰如河,通贤首、慈恩二宗旨,归讲《圆觉》于虎邱,讲《涅槃》于华亭,讲《楞伽》于武塘,妙义云委,如瓶泻水。顺治壬辰六月,自槜李归虎邱东小庵,属疾数日,邀苍公坐榻前,手书诀别。有曰“一事无成,五十二载。一场懡㦬,双手拓开。”志气清明,字画端好,歛衣端容,掷笔而逝。塔在庵右,其徒文圭谒虞山钱谦益,为撰塔铭。
人物简介
简介
明末清初临济宗僧。渝州(四川)长寿人,俗姓叶。字思修,后改野竹。二十二岁时,父母双亡,乃参谒东明晓,依其落发出家。三十岁于独山天竺庵遇龙门之雪林,受其指示,礼谒龙门之山晖完璧禅师而得法,于万寿院受具足戒,后辞返独山。康熙(1662~1722)初年,开法于昆明嵩山院,学侣数千。康熙二十六年,时年六十五,于长松院受山晖付嘱。历住云南府慈云院、蒙化府竹林院、顺宁府云州五福院及树宗山善法院、富民县卧龙山法华院、征江府潞南州弥勒院。上记诸寺刹均在云南。后以乱起,不知所终。有嵩山野竹禅师语录十四卷、嵩山野竹禅师后录八卷行世。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十三
福慧野竹者,亦蜀之长寿人,得法砖镜,本天童正派。康熙初至滇,闳法于昆明嵩山寺,众数千指,士庶皈依恐后,诸方宗仰,极一时法会之盛。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七八二
今全,字目无。番禺人。俗姓许。明桂王永历七年(一六五三)脱白受具,继无方应公为监院。事见《海云禅藻集》卷二。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杂识篇第十之四
释本㒥,字远庵。姓陆氏,昆山人也。襁褓即孤,依母与兄,因感嫂亡尸动惧而告母求出尘。世母曰:“我昔见天童僧行不凡,汝果有志,可往从之。”即依命剪发径投天童。时明崇祯壬午六月初七,值密云退休通玄,欲往求度。俄阻危疾,既闻密逝,山翁道忞继席,遂从薙度,前后追随,历经八刹,服勤一纪,其间钳锤炉韛,艰苦备尝,受付嘱于昆山安禅庵。清顺治十二年冬,就维扬宝积院请。明年四月,始入院示众。僧问:“春风吹大野,万物尽光新。为复法尔如然,为复神通妙用?”㒥云:“脱壳乌龟飞上天。”僧云:“一声幽鸟云天外,霭霭山光翠欲流。”㒥云:“郤被风吹别调中。”僧云:“青帝不劳常作主,迥然不逐四时凋。”㒥云:“如何是‘不逐四时凋’底句?”僧礼拜,㒥便喝。㒥尝至巴陵𡚓禅人统四众,就普济庵请。小参:“不传之道,回绝雕镌,松直棘曲,鹤白乌玄。山僧不是无玄可说,无妙可宣,不欲强生节目,诳惑闾阎,简直说一句究取父母未生前机缘。”寻应湘阴神鼎之请,始为开法,迁主天童,凡十二载,移蛟川之瑞岩,未几继席平阳山,翁示寂,应鄞白云之请,寻复归瑞岩。康熙癸亥秋入寂,世寿六十有一。著有前后《语录》、《诗集》数卷。其《被衲歌戏赠兀庵大师》者,词曰:“千丝织,万丝缀,通身是眼百杂碎。秋云卷处波纹开,荷芰幅边柳线脆。剪尽烟霞补不全,历穷天地不知岁。粪扫衣,何森秀,凤毛麟腋俱落后。领头袖底自玲珑,文彩纵横欺绵绣。非全襕,真越格,千圣不传谁争得?珍衣不换老瞿昙,护持那费迦叶力。不入众,宁随色,非青非白非黄黑,挂松时上绿苔痕。梳风不染红尘迹。或时蒙,或时披,世事如麻总不知。不特御寒还御任。数日炙,与风吹。谁为伴,谁为邻,棕鞋竹杖与蒲轮。竹杖他时化龙去,渠能解作弥天云。”诗境禅心,道通为一。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兴福篇第九之八
释行帜,字法幢。姓林氏,瑞安人也,原名增志。明崇祯戊辰进士,官中允。甲申,李自成犯阙,抗节不屈,酷刑几毙。贼败,乃间关南旋。及闻大清定鼎燕京,知事不可为,遂薙发为僧,时年已五十四。初读书兴善寺,即契禅衲。馆头陀山密印寺,即唐宿觉道场也,古殿将倾,隐怀兴复志。日与僧摩相讲习,益知有向上事。及作令蒲圻,御史黄宗昌见僧摩有宗门三关语,因问之曰:“儒亦有三关乎?”曰:“有。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者,初关也;吾有知乎哉,无知也者,二关也;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字者,三关也。”宗昌怿然,结契弥厚。及改僧服,居吕峰山,更厉切磋,究心生死。尝具夙愿,再造密印祖庭,卒达所志。事多玄感,详载《重兴碑记》。壬辰,曳履过四明,登雪窦,拜石奇僧受具足,且付以法焉。乙未,入大梅山,访汉尉梅子真迹。钃秽剪荆,新唐僧法常旧观,盖八百馀年荒庭。至是乃得与诸佛子披霜立雪,本分提持,远近趋跄,渐成丛林。苒荏六载,复还东瓯。庚子冬,开垆密印。丙午,应括苍净觉请,以密印付多子无。丁未夏季,示微疾,舟还陀峰,八月十二日,对众说偈曰:“七十五年间打鬨,总无奇特出常伦。而今撒手悬厓去,一任诸方说幻真。”悠然而逝,著有《语录》若干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