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邱 → 邱丘”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共3762,分251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其它辞典(续上)
丘䜣(季春 )
商丘子晋
安丘望之(仲都 )
曹丘生
曼丘臣
梁丘贺(长翁 )
梁丘赐
梁丘临
龙丘苌
张步(文公 安丘侯 )
丘滕
刘般(伯兴 菑丘侯、杼秋侯、居巢侯 )
摄摩腾(别称 迦叶摩腾 )
陈寔(世称 陈太丘 仲弓 文范先生 )
丘季智( 灵举 )
丘䜣 朝代:西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西汉扶风人,字季春。少有大才,傲世不群。郡守召见,答以郡守所尊宠荣禄者,极于功曹,止于孝廉,皆䜣所不用。郡守异之,遂不敢屈。
全后汉文·卷五十九
䜣字季春,扶风人。
商丘子晋 朝代:西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西汉人,好吹竽。牧豕。年七十不娶。每日食老朮菖蒲根,饮水而已。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西汉京兆人,字仲都。少治《老子》,恬静不仕。成帝闻其贤,召见之,不肯。行医民间。有《老子章句》。
曹丘生 朝代:西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西汉楚人。辩士。事宦者赵谈等,与窦长君善,因长君书见河东守季布。与谈,布大悦,留为上客。后为布扬名于天下。
曼丘臣 朝代:西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西汉上郡白土人。曼丘双姓,韩王信部将。信反,败逃匈奴。臣与王黄共立故赵王后裔赵利为王,复收信散兵,与匈奴共谋攻汉,为高祖所破。后归陈豨,豨反,为汉所破,臣被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西汉琅邪诸人,字长翁。初以能心计,为武骑。从太中大夫京房受《》,由是《》有梁丘之学。宣帝求京房门人,以贺为郎。以筮有应,见幸,为太中大夫。为人小心,行事周密。官至少府。
梁丘赐 朝代:西汉

人物简介

全汉文·卷六十二
赐,为属正。兵败并战死。
梁丘临 朝代:西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西汉琅邪诸人。梁丘贺子。从施雠学《》,并传文说。为黄门郎。宣帝甘露中,奉使问诸儒于石渠阁。帝选高材郎十人从临听讲。官至少府。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新莽末吴人。隐居太末山中,王莽时连辟不至。刘玄更始初,任延为会稽都尉,遣功曹谒请,岁余乃诣府,署议曹祭酒。寻病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2 【介绍】: 东汉初琅邪不其人,字文公。新莽末,聚众据本郡。刘秀初起,遣伏隆拜步东莱太守,步杀隆。光武帝建武五年为耿弇所败,降汉,封安丘侯。不久潜逃,欲招其故众入海,为琅邪太守陈俊追杀。
丘滕 朝代:东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汉吴郡乌程人。光武帝时历任公卿。后退居乡邑,与其弟子筑室于先人故茔之侧,恬然以终。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9—78 【介绍】: 东汉宗室。彭城人,字伯兴。宣帝玄孙。笃志修行,光武建武九年封菑丘侯。章帝时官至宗正。在位数言政事,如议勿置常平仓,勿禁渔猎等,帝悉从之。
全后汉文·卷二十七
般,字伯兴,宣帝子楚孝王嚣之曾孙。建武九年封菑丘侯,就国。后徙封杼秋侯。二十年,从驾还洛,留为侍祠侯。永平初,徙封居巢侯。后征行执金吾事,兼屯骑校尉。章帝即位,以为长乐少府,迁宗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或称迦叶摩腾。东汉僧人,天竺人。尝讲《金光明经》于属国,适敌国犯境,乃躬自劝和,由此显名。明帝于永平十年遣郎中蔡愔等往天竺访求佛法。寻邀摄摩腾、竺法兰来汉,以白马驮佛经佛像至洛阳。明年,帝筑白马寺为二僧居所,合译《四十二章经》,是为我国汉译佛经及有僧寺之始。不久卒于洛阳。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一 译经科一
西竺人也。善大小乘。素以佛法游化诸国。尝至一小国。而大国来侵。腾为讲金光明经以却之。于是声振五天。永平七年辛卯。帝梦金人佩日光飞于殿廷。旦问其臣王遵傅毅曰。此何祥哉。傅毅进曰。周昭王二十四年四月八日。常星不现。太史苏由记之曰。西国圣人有所谓佛者生焉。千年之后声教乃至。陛下所梦殆其神乎。于是遣蔡愔秦景等十八人。西求所梦者。至大月氏国。遇腾与俱。以十年甲午至洛阳。献释迦像并贝叶诸经。诏馆于鸿胪寺。设所献于南宫清凉台。并关阳显节陵上。而祠拜焉。后于洛之西雍门外。别营白马寺。以徙居之。白马者。西方相传谓。昔有恶王欲尽毁诸塔庙。而王之白马忽绕塔悲鸣。王悟遂停毁。人赖其德。故塔庙之建。类多以白马名焉。寺则因摩腾始居鸿胪寺而名也。帝尝幸其寺。腾进曰寺东何馆。帝曰昔地忽隆起如阜。夷之复然。夜有光怪。民以圣冢呼之。疑其为洛阳地神也。故祀之至今。腾曰噫非也。子。读中印土金藏诠曰。如来示灭百年。阿怒伽王造八万四千宝塔。填佛舍利其中。耶舍尊者以手掩日。出种种光。遍虚空界。役诸鬼神捧塔。同时而葬。葬东支那土者十有九处。此其一也。帝大惊。即驾幸圣冢。有圆光现冢上。三身现光中。侍卫呼万岁。帝且喜且悲曰。非西来大士。朕安知大圣垂祐哉。诏受制度于腾而塔其上。塔九成。高五百尺。越明年。光又现。天香郁然。于塔顶有金色手尺许。如出琉璃中。驾至拜赡。而光随步武旋绕。自午及申而灭。时梵僧伽摩罗等九人适至。礼而叹曰。我于竺乾所见者三处。今复获见此。非缘幸耶。没于洛阳所住寺。
神僧传·卷第一
释摩腾。本中天竺人也。美风仪解大小乘经。常以游化为任。往天竺附庸小国讲金光明经。会敌国侵境。腾惟曰。经云。能说此法为地神所护。使所居安乐。今锋镝方始。曾是为益乎。乃誓以忘身。躬往和劝。遂致二国交欢。由是显誉。逮汉永平中明帝夜梦金人飞空而至。乃大集群臣以占所梦。通人傅毅奏曰。臣闻西域有神。其名曰佛。陛下所梦将必是乎。帝以为然。即遣郎中蔡愔博士弟子秦景等。往天竺寻访佛法。愔等于彼遇见摩腾。要还汉地。腾誓志弘通不惮疲苦。冒涉流沙至于雒邑。明帝甚加赏接。于城西门外立精舍以处之。汉地有沙门。自腾始也。但大法初传未有归信。故蕴其深解无所宣述。后卒于雒阳。有记云。腾译四十二章经一卷。初缄在兰台石室第十四间中。腾所住处。今雒阳城西雍门外白马寺是也。相传云。外国有王尝毁破诸寺。唯招提寺未及毁坏。夜有一白马绕塔悲鸣。即以启王。王即停坏诸寺。因改招提以为白马。故诸寺立名。多取则焉。
高僧传·卷第一 译经上
摄摩腾。本中天竺人。善风仪。解大小乘经。常游化为任。昔经往天竺附庸小国讲金光明经。会敌国侵境。腾惟曰。经云。能说此经法。为地神所护。使所居安乐。今锋镝方始。曾是为益乎。乃誓以忘身。躬往和劝。遂二国交欢。由是显达。汉永平中。明皇帝夜梦金人飞空而至。乃大集群臣。以占所梦。通人傅毅奉答。臣闻西域有神。其名曰佛。陛下所梦将必是乎。帝以为然。即遣郎中蔡愔博士弟子秦景等。使往天竺寻访佛法。愔等于彼遇见摩腾。乃要还汉地。腾誓志弘通不惮疲苦冒涉流沙至乎雒邑。明帝甚加赏接。于城西门外立精舍以处之。汉地有沙门之始也。但大法初传未有归信。故蕴其深解无所宣述。后少时卒于雒阳。有记云。腾译四十二章经一卷。初缄在兰台石室第十四间中。腾所住处。今雒阳城西雍门外白马寺是也。相传云。外国国王尝毁破诸寺。唯招提寺未及毁坏。夜有一白马。绕塔悲鸣。即以启王。王即停坏诸寺。因改招提以为白马。故诸寺立名。多取则焉。
高僧摘要·道高僧摘要卷一
本中天竺人。善解大小乘经。常游化为任。昔经往天竺附庸小国。讲金光明经。会敌国侵境。腾唯曰。经云能说此法。为地神所护。使所居安乐。今锋镝方始。曾是为益乎。乃誓以忘身。躬往和劝。遂二国交欢。由是显誉。逮汉永平中。明皇帝。夜梦金人。飞空而至。乃大集群臣。以占所梦。通人传毅奉答。臣闻西域有神。其名曰佛。陛下所梦将必是乎。帝以为然。即遣郎中蔡愔。博士弟子秦景等。使往天竺。寻访佛法。愔等。于彼。遇见摩腾乃要还汉地。腾誓志弘通。不惮疲苦。冒涉流沙。至乎雒邑。明帝甚加赏接。于城西门外。立精舍以处之。汉地有沙门之始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4—187 【介绍】: 东汉颍川许人,字仲弓。少为县吏,有志好学,县令邓邵使受业太学。除太丘长,修德清静,百姓以安。党锢祸起,人多逃避求免,寔自请囚禁。遇赦得出。居乡闾,累征不就。卒于家,海内往吊者三万余人。谥文范先生。与子纪、谌,并著高名,时号“三君”。
全后汉文·卷六十三
寔,字仲弓,颍川许人。少为县吏都亭刺佐,后为督邮,复为郡西门亭长,转功曹。司空黄琼辟选理剧,补闻喜长,复再迁除太丘长。坐党事逮捕,遇赦。灵帝初,大将军窦武辟为掾属,后复坐党事免。累徵不起。中平四年卒,年八十四,私谥曰文范先生。
丘季智 朝代:东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汉云中人,名灵举,以字行。为郭泰所识,得以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