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邱 → 邱丘”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共3873,分259页显示  上一页  185  186  187  188  189  191  192  193  194 下一页
其它辞典(续上)
僧可从(无方 许 )
释普慧(喜云 )
释智源(古渊 袁 )
姚绶(公绶 谷庵、仙痴、云东逸史、云东子、兰台逸史、天田老农、上清仙吏、懒仙仙痴、紫霞碧月翁、懒他 世称 丹丘先生、沧江虹月之舟 )
释季善( 本善、季善 别称 毒峰善 )
释净伦(大巍 康 )
何乔新(廷秀、天苗 椒丘 文肃 )
释道超(云外 李 )
丘霁(时雍 )
丘山(安重 )
丘鼐(宗用 )
释德珉(伯贞、贞伯 石窗、石庵、在窗 )
释善坚(古庭 善坚 栴檀尊者 )
释怀让(本虚、不虚 )
释兴宗(一拜 )
僧可从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20—1483 【介绍】: 明僧。字无方,俗姓许,河南洛阳人。嗣嵩山,住西京定国寺。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兴福篇第九之五
释普慧,字喜云,潞人也。明天顺初至燕京,与彭城伯张守忠、惠安伯张元善、大学士李东阳万安相友善,重建西刘村寺。宗风丕振,名闻九重,赐额广济,后遂奉为初祖云。先是景泰间,有得佛像及石础于土中者,知为西刘村寺故址。宋末有刘望云者,自谓天台刘真人之苗裔,得炼气法。一日有僧号且住者过之,望云出迎。僧以佛理砭之。云深折服,执其手曰:“且为我说法。”因为之建寺曰“西刘村寺”,说法二十年。元末为兵火焚燬,荡然无遗,至是慧重为兴筑,金碧辉映,水云会萃,都闉宝坊,斯为第一。慧天姿明敏,性复沈静。虽日默默而机锋所触,犀利莫当。涅盘后,塔于玉泉山二圣庵侧。成化六年庚寅,帝遣礼部郎中孙洪谕祭于万寿戒坛,诛 曰:“尔早通释典,克特戒律。正期阐扬宗风,何遽一疾而逝。爰昭锡典,特赐以祭。尔灵有知,尚其歆兹。”弟子大海洪为立碑塔院,用垂久远。洪弟子明仁、明宗,皆能祖述宗旨,不坠禅风。 Dynasty明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兴福篇第九之五
释智源,字古渊。姓袁氏,仁和人也。七岁即欲出家,宣德己酉七月,舍入千佛寺,礼性空善受具。正统丁巳,趋京师,试经得度,领牃礼部。寻参雨庵于功德寺有契,侍香室中,转司藏钥。甲子还杭,部劄令主真珠。景泰甲戌,还住万寿。天顺戊寅,住持千佛,建宝阁饰佛相,设立石桥,浮屠僧庐楼阁,殚竭心力。时有安福八咏,名士文学,多以诗纪之。成化戊子,移住中天竺,振举倾颓,云水毕聚。甲午移住净慈,修葺大雄、应真诸殿,柱蠹者易之,像有尘晦者,金碧辉诸,且建东西坊门,以揭南山翠屏之胜。自是宗风益畅,更集名衲百馀人,愤激力参,学者多有悟入。净慈自五代潜寿而下,百代相继,事久年湮,惧无所考,乃徵名流,为文刻诸石,建亭殿左,以示来者。复创塔院于西隐,额曰“万峰深处”。癸卯春,屏烦远嚣,静阅大藏,逾年而周。盖源自甲戌以来,二十年间,四住名山,所至鼎兴,焕然改观。及领净慈,十有二载,年已七十四,腊五十四矣,乃谓弟子曰:“古德言:‘功成者退,天之道也。’吾其隐乎,来自何所,去自何所,西方极乐是吾净土。”因作寿藏,朱镛为之铭焉,具见寺志。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22—1495 【介绍】: 明浙江嘉善人,字公绶,号谷庵,自号仙痴,晚号云东逸史。天顺八年进士。授监察御史。成化初为永宁知州,解官归,筑室名丹丘,吟咏其间,人称丹丘先生。工诗画。有《云东集》。
槜李诗系·卷十
绶,字公绶,嘉兴人(或云嘉善人,误。),天顺甲申进士,为御史,巡盐两淮,钩剔积弊。淮饥,画策赈民。以耿介忤当道,出知江西永宁县,母老辞归。所居大云里东饶水木,作室曰丹丘,又作沧江虹月之舟,浮泛吴越间。粉窗翠幕,拥僮奴设香茗,弹丝吹竹,宴笑弥日。书画妙绝一时。初号谷庵,又号云东子、兰台逸史、天田老农、上清仙吏、懒仙仙痴、紫霞碧月翁,并著人间,唯丹丘先生为尤显。所蓄书画最富。恐遭回禄,搆地一方,洿为池,池中筑台,台上营室,夜不通火。一日大雷雨,火作,姚方踞厕,闻报,急叩所藏古迹,应者曰:皆火矣。姚惊惋,遂不能起,得疾卒。平生慕张贞居之为人,所见片纸只字,无不收藏。尝得其铁冠与遗像,为撰句曲外史小传,搜辑其遗文以序之,又伐石树碑于其墓。著有大易天人合旨及谷庵集。诗颇清丽,不著一尘,其流风遗韵,为时叹羡,宜矣。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公绶,嘉善人。天顺甲申进士,授监察御史谪知永宁县有榖庵集
明诗纪事·丙签·卷十
绶字公绶,嘉善人,处士黻子。天顺甲申进士,授监察御史,谪永宁知县。有《谷庵集》十卷。 杨循吉《松筹堂集》:姚公缓解官归,所居在大云里东,饶水竹,作室曰丹丘,啸咏其中,人称丹丘先生。又作沧江虹月之舟,游泛吴、越间。善书,法钟、王,劲婉咸妙,画初学水墨,后进学唐品,得古意。 《四友斋丛说》:嘉兴姚云东工诗喜画,善临摹,其临赵松雪、王叔明二家画,墨气皴染皆妙,闲写梅道人竹石,亦萧洒可爱。 《六砚斋笔记》;姚云东小景,好作沙坳水曲、孤钓独吟:其阔幅《重林远汀》,著四五渔船而已。此公壮岁入中台,不及揽辔骖鸾。晚年好道,向平之愿蚤毕,三山五岳之屐悬而未试。直以逸趣自写胸中而已,未可以文、沈作略概之也。 《书史会要》:姚绶书类张伯雨。 《槜李诗系》:谷庵庵诗颇清丽,不著一尘,书画妙绝一时。初号谷庵,又号云东子、兰台逸史、天田老农、上清仙吏、懒他、仙痴、紫霞碧月翁,并著人间,唯丹丘先生为尤显。平生慕张贞层之为人,所见片纸只字,无不收藏。尝得其铁冠与遗像,为撰《句曲外史小传》。《铁冠歌》云:「昔为柱史冠铁冠,螭头兀立霜风寒。归来野服山林下,不类峨然铁冠者。句曲外史人中仙,此冠已馀二百年。绣斑蚀铁铁欲穿,棱棱巧制钢色妍。黄篾楼中想应贮,玉钩楼边旧行处。二仪三纲浪得名,竹箨鹿皮无此清。芙蓉吐花金玉并,铁叶细薄不易成。外史星坛月明夜,醮礼茅君鹤曾借。出尘风度向谁弹?坐看瑶池碧桃谢。予号逸史云之东,发已种种今成翁。冠平冠乎磨冷铁,今铁曷能如古烈。君不见,古铁性烈今不如,作冠宁住仙人居。流落四海幸属予,著之稻我青霞裾。」 田按:云东逸史,画胜于书,书胜于诗。

人物简介

皇明名僧辑略
上堂 诸大德。既来这里相从贫道参禅。究明生死。须依贫道家风行持。他后决不相赚。各各俱要屏息身心诸缘。一心向道。追复百丈以前释迦老子所行头陀之行。是谓家风。此之苦行头陀。经中具载。请自检看。然虽今人难比古人。且请于中行得一半。庶亦得瞻头陀苦行之少分矣。不可似今时学者。全不问著。甘作无惭愧人。佛法驴年会得。只如世尊当时。饥则领众持钵入城乞食。归则各处岩穴之间。后来赵州谂和尚三十年不开口。告人不杂用心。匾担山和尚唯餐象栗过日。丹霞然和尚一生只个布裘。更看芙蓉楷和尚。不发疏簿。不请化主。一生唯事淡泊。此诸尊宿。俱是行头陀苦行家风。所以一个个魁垒秀出于当时。而千古之下为世所尊上。诸大德。若依此苦行。而行持久之。不移不易。则僧问如何是佛。云门道乾屎橛。管取呵呵大笑。尝有僧问。如何是和尚家风。答曰。前江潮急鱼行涩。后岭松高鸟泊难。下座。 上堂。僧问昔高峰和尚示众云。海底泥牛衔月走。岩前石虎抱儿眠。铁蛇钻入金刚眼。昆崙骑象鹭丝牵。此四句内。有一句能杀能活。能纵能夺。若人点检得出。许你一生参学事毕。不知是那一句。师云。待你悟即向你道。会么。僧云不会。师云。不见道你有主杖子。我与你主杖子。你无主杖子。我夺却你主杖子。下座。 开示五羊深禅人 若了自心本来是佛者。一切惟假名。况复诸三有。傥尔于斯直下不能领略。别无方便。但将吾所付之念佛公案。用心提撕。单单参究。以期彻悟。精进不懈。勇猛无怯。务要讨个明白而后已。欲上参时。先须拌舍世间恩爱利名等事。使身心洒落。虚融淡泊。切切以了生死大事为己重任。抖擞精神。看这念佛底是谁。要在这谁字上著到。深下疑情。疑这念佛底是谁。故谓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良哉言也。你若才有切切之心。疑情重也。话头自然现前。绵绵密密。净念相继。凝定身心。回光返照。执而持之。勿令间断。一念不生。前后际断。目前空牢牢地。胸中虚碧碧地。澄澄湛湛。卓卓巍巍。到此唤作生灭灭已。寂灭为乐。正好再见真善知识。扫除悟迹。别立生涯。不受天下老和尚舌头颟。然后水边林下。保养圣胎。待时龙天推出。方可为人也。 嘱大川关主 欲作吾家真种草。要须直下坐断圣凡情量。不守灵鉴虚明。廓亡自他。当体不顾。亦不作无己知解。自然本体露现。如大日轮升于虚空。无处不照。正恁么时。若有个承当底人。则不能于那事相应。此是佛祖自證三昧。比比不相知。各各不相到。唤作大事因缘。空生身子睥睨不著。三贤十圣。只为圣心未忘。见性如隔罗縠。饶你才并马鸣。解齐龙树。亦只得一生两生不失人身。此是根思夙净。闻之即解。去道逾远。况小智薄德浮浅之学者乎。又如慧可大师。无书不解。无经不通。到初祖面前一词不措。方觅安心。从斯一切放下。心如墙壁。至于立雪断臂犹不肯可。及乎瞥地一下。则礼三拜依位而立。始曰汝得吾髓。此岂造次。近世学者心粗。认指为月。天地悬殊。自既错解。将此印證后昆。一盲引众盲。为害非细。或者谓我已坐禅。得个安乐处。身心轻安。更无异念。直是灵灵不昧。了了常知。于生死岸头已得不疑。只未会古今差别公案。是何言欤。盖因邪师法眼未明。妄据师位。以方便为真实。是非不辨。认个湛不摇处作空劫那边事。岂非认奴作郎。殊不知湛入合湛。是识边际。永嘉云。损法财。灭功德。莫不由斯心意识。古德云。诸佛说心。为破心相。令知心相元是虚妄。今人认心是道。深违佛意。又增戏论。殊乖大体。或者云。一切皆空。有甚正悟处。此是断见外道。或者云。一切无著。自然无碍。此是掩耳偷铃。自屎不觉臭。或者云。斋戒明白。清净无染。自然不堕恶趣。此是住相布施。三途业因。或者云。大悟不拘于小节。任意浮沈。随处腾腾。便是快活道人。此是常见外道。阐提痴汉。或者云。但一切人如死人去。更有甚事。此是白日寐语。誇谈马角。岂不见道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或者云。某人虽不会道。奈何死得好。有坚固子。此是梦中说梦。僧问古德云。大死底人却活时如何。答云。不许夜行。投明须到。且无你用心处。你若古今见尽。迷悟情消。则常转法轮。一切时出生。一切时灭度。贫道痛以慧命危甚。若一丝九鼎之悬。观今玄绍之徒。槩似儿戏之所为耳。但要诳得入手则已。岂知吾祖有行解相应。名之曰祖之诫乎。亦是为师者不审学者之才器堪否。而苟图收拾门人之私。致招法门之辱累也。如子顺大川禅人。自舍缘入道。于真定金台二处掩关。下得定力之功。而本地光明未发。故南询师匠决择。怀香礼余。呈似工夫次第。余知做到湛不摇处。犹未出他识阴区宇。此是静想不脱。所以己见不明。殊知劳虑永断。得法界静。即彼静解为自障碍。要知得在神静。失在物虚。错认定盘星。且喜没交涉。此是大解脱门自在三昧。须是尘劳不染。静妙不收。步步活鱍鱍地。宛转无穷。闹浩浩处识得。方始八面玲珑。七穿八穴。子更下那一步工夫。一日如桶底脱。则知如上葛藤尽是为蛇画足。虽然。要作大法器。建立门庭。直须久依吾住。再向那边更那边打数百个悬空觔斗归来。始得智过于师。方堪传受。岂不见道雪后始知松柏操。事难方见丈夫心。 行实撮略 季善。祖贯凤阳人。随任生于广东之雷阳。父吴姓。母钟氏。十七岁出家。初遇源明和尚请益。蒙受无字公案。嘱云须发大愿以自护持。我便发愿。若生死不了。大事未明。遗弃修行。贪著名利。死堕阿鼻地狱。受苦无量。(云云)蒙念长老送入关。关中不设卧床。安一凳。誓不倒身。以悟为则。睡魔沈重。垂头眠著。不觉半夜。因去坐凳。立誓不坐。昼夜行立。忽靠屋柱睡著。又立愿不近墙壁。辽空经行。(云云)一朝闻钟声。忽说偈云。沈沈寂寂绝施为。触著无端吼似雷。动地一声消息尽。髑髅粉碎梦初回。(云云)汝等果能依我修行。须要具我如是诚信决烈。如是守戒行持。如是勇猛精进。如是打七炼磨。如是剋期取證。如是禅定解脱。如是次第觉触。如是信解悟入。如是寻师印可。如是涵养淘汰。如是待时为人。还有一重如是。直待案山点头。即向汝道。 示徒悟玄 诚哉此事。见则便见。拟思则白云万里。况如之若何。汝欲决要明此一件大事。须著做直捷工夫。能向一毫头上安身立命。做教久久。则便得一念不生前后际断矣。若得真到此地。则旷劫不明之事当下分明。犹如哑子梦见亲娘。与人说不得。亦复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方可水边林下保养圣胎。待时龙天推出。扶持末运。接续祖灯。广化众生。同成正觉。其或未然。只须将我所付念佛公案贴在鼻端上。不许执在一边。须向一切处常目在之。勿使须臾失其照顾。疑个念佛底是谁。于这一句绵绵密密。直教首尾一贯逼拶将去。如不得力。再加个毕竟念佛底是谁。傥被散乱昏沈之魔搅扰。或有间断。莫容滞久。如鸡抱卵。若冷却。其窠子无出头期矣。工夫绵密之喻无如此也。傥宿有灵骨。得个觉触处。切不可自许。须见本色宗匠。入他炉鞴受他煅炼出来。真伪浅深一一得知。更不存其悟迹。做个无事无为底自在道人。所以道金屑眼中翳。衣珠法上尘。己灵犹不重。佛祖是何人。到这里但有纤毫悟理未忘。佛法玄微去之未尽。皆堕法尘见刺之圈䙌。诚哉此事。乃无大极大底大事。真能欺贤压圣。岂可辄作容易想而不慎乎。至嘱。 袾宏曰。关内行持。可谓大强勇猛精进矣。乐閒逸而坐关者惕诸。
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季善。祖凤阳人。随任生于广东之雷阳。父姓吴。母钟氏。稚小以佛事为儿戏。十七出家。初投源明和尚。明示以无字公案。嘱云。须发大愿。以自护持。师便发愿。若生死不了。大事未明。遗弃修行。贪著名利。死堕阿鼻地狱。受苦无量。正统八年。入闽参无际。闭关力究。关中不设卧床。安一凳。誓不倒身。以悟为则。昏沉来。因去凳立。誓不坐不近墙壁。辽空径行。一朝闻钟声忽悟。说偈云。沉沉寂寂绝施为。触著无端吼似雷。动地一声消息尽。髑髅粉碎梦初回。见蒙隐楚山二老。又见月溪。溪印可之。天顺庚辰。赵氏建西湖三塔寺。请师开山。继兴天目昭明。继兴吴山宝莲。继兴南山甘露成化。庚子。掩关石屋寺。壬寅。慈云岭有寺。曰天真。僧宗纲。请师兴建。事竣。即掩关杜人事。师一生苦功。无与伦比。虽得相应。而勒持弥督。涵养淘汰。至老无替。有四十馀年秪掩关之句。示寂后。真身覆以缸龛。藏天真石洞中。门人辑师言论行实。为三会语录云。
续武林西湖高僧事略
师讳本善。祖凤阳人。随任生于广东之雷阳。父姓吴。母钟氏。稚小以佛事为儿戏。十七岁出家。初投源明和尚请益。明示以无字公案。正统八年入闽参无际师。闻钟声有省。次见蒙隐。次见楚山。次见月溪。溪印可之。从前打七掩关。晓夜无怠。历尽百倍苦功。乃得大彻。复蒙古庭重授衣拂。天顺庚辰。赵氏建西湖三塔寺。请师开山。继兴天目昭明。继兴吴山宝莲。继兴南山甘露。成化庚子。掩关石屋寺。壬寅。慈云岭有山曰登云。寺曰天真。僧宗纲请师兴建。事峻。即掩关杜人事。涵养陶汰。有四十馀年祇掩关之句。示寂后。门人悟深戒新等。辑师言论行实名昭明甘露天真三处语要录云。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净伦,昆明人,康氏子。父讳泰,母何氏,宣德丁未诞生。师幼即超卓不凡,正统庚申出家礼太华无极泰和尚,受禅学。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大巍,昆明康氏子。成化中,于都门开建万福禅寺。晚住锡五台。有《竹室集》。
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净伦。号大巍。师门人中之皎皎者。针芥投于浮山。道化被于南服。黄慎轩太史辉。极其叹美。谓。古庭大巍。皆宗门开士。有远录公之遗风焉。 尝以诗寓道。山居吟云。无事山房门不开。土阶春雨绿生苔。此心将谓无人委。幽鸟一声何处来。
新续高僧传·杂识篇第十之三
释净伦,字大巍。姓康氏,昆明人也。幼性敏慧,卓越不凡。明正统庚申,礼大华无极泰出家,受禅学。戊辰,谒大方天顺。癸未,参古庭于浮山。一日问答间,偶呈偈曰:“丛林处处播春风,此日寻师到别峰。末后声前句非句,写在山河大地中。”庭喜遂入室授法,为临济二十四世。薄团深稳,极尽玄妙。成化乙酉,卓锡都城,创万福禅林,宗风鬯懋,缁白来者无虚日。癸卯,登五台。弘治庚戌,复游五台,壬子,归竹室,闭户读藏,薰室自脩,所著有《竹室集》、《多宗门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27—1502 【介绍】: 明江西广昌人,字廷秀,号椒丘,何文渊子。景泰五年进士。授南京礼部主事。为刑部郎中,捕治锦衣卫卒,拒都指挥袁彬请嘱,由是知名。成化间,以河南按察使助都御史原杰招抚南阳流民,亲入山谷劝说,附籍者甚众。历山西巡抚、刑部侍郎。孝宗嗣位,辅臣万安、刘吉忌其刚正,出为南京刑部尚书。既而入为刑部尚书,有所施为,辄遭刘吉阻格,又遭忌者中伤,遂致仕归。博学多闻,为诗多援据典故。有《元史臆见》、《周礼集注》、《勋贤琬琰录》、《椒丘文集》。
明诗纪事·乙签·卷十九
乔新字廷秀,一字天苗,江西广昌人,冢宰文渊子。景泰甲戌进士,授南礼部主事。改刑部,历员外、郎中,迁福建按察副使,改河南。擢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山西,迁刑部侍郎,进尚书。卒赠太子少傅,谥文肃。有《椒丘集》三十二卷。 (《双槐岁钞》:成化庚子,内阁刘吉丁外艰,诏赍以羊酒宝钞,起复视事如故。吉三上疏辞,托贵戚万喜得不允,陈编修音上书劝其力辞,吉不答,人无改言者。吉每谈笑对客,殊无戚容。丁来,今上新政,科道交纠,万安,尹直以、次罢遣。吉独不动,虑科道言之,乃倾身阿结,昏夜款门?蕲免弹劾,建言欲超迁科道,待以不次之位。弘治改元,风雹发自天寿山,毁瓦伤物,震惊陵寝,上戒谕群臣修省,遣官祭告。于是左春坊庶子兼翰林侍读张升疏言应天之实,当以辅导之臣为先。今天下之人敢怒而不敢言者,以奸邪尚在枢机之地也。因数吉十罪,且谓李林甫之蜜口剑腹,贾似道之牢笼言路,合而为一。科道交章劾升,指为轻薄小人。上命谪升南京工部员外郎。其同乡何乔新赠以诗曰:「乡邦交谊最相亲,忍向离筵劝酒频。抗疏但求裨圣治,论思端不忝儒臣。自怜石介非狂士,任诋西山是小人。暂别銮坡非远谪,莫将辞赋吊灵均。」由是人目吉为「刘棉花」,以其耐弹也。 田按:尚书诗温雅有则,泽古者深,与凡响自别。)
维基
何乔新(1427年—1502年),字廷秀,江西广昌县人,官至刑部尚书,谥文肃。父亲何文渊,是永乐十六年进士,授御史,历任山东、四川等地的巡按御史。何乔新为何文渊的第三子,母亲揭氏。何乔新生于明宣宗宣德二年(1427年),景泰五年(1454年)登进士第,景泰七年,授礼部主客司主事。天顺元年(1457年),父亲何文渊过世,完成丁父忧、丁母忧。一说天顺二年(1458年),何文渊的弟子揭稽上奏,举发何乔新等诸不法事,并逼其父自尽乔新反控揭稽在镇守广东时,曾代黄竑撰写易储之疏章。。日后何乔新再起为刑部陕西司主事。宪宗成化四年(1468年),出任福建按察副使,历官河南按察使、湖广右布政使,有政绩。成化十六年(1480年),为右副都御史,同年11月赴晋任山西巡抚。成化十九年八月乙丑,户部侍郎李衍、刑部侍郎何乔新巡视边关。成化二十年(1484年)被明廷召回拜为为刑部右侍郎,奉命前往山西赈灾。成化二十一年春正月乙巳,明廷派遣侍郎李贤、何乔新、贾俊去陕西、山西、河南等地赈饥荒之灾。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八月,孝宗继位,万安、刘吉忌之,外放至南京。孝宗弘治元年(1488年)正月,吏部尚书王恕举荐为刑部尚书,时人以「父子尚书」为美谈。刘吉叫唆御史邹鲁诬陷,弘治四年八月(1491年)辞官归里。弘治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二日(1503年1月19日)卒。正德十一年(1516年),追赠太子太保,次年追谥文肃。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九
释道超,字云外,姓李氏,安平人也。生有夙根,幼怀高志。当辞亲入山日,家人为具牲醴饯别,超蹙然曰:“既欲出尘,当除腥秽,如此俗习,尚不能远,何论他耶?”或为譬解强之,竟不食。礼开元秋鉴为师,年二十入京师,依大功德寺祖渊,职藏三载,心迹皎然。后游东浦,参无际、月溪二老,授以无字公案。染疾还山,状甚沈瘵,祷于观世音,夜梦白衣授赤丸使呑之,惊寤而嘻。是日,果有老人负囊至,疗之而愈。一日,看《黄檗语录》殊有会心,憾无明眼提撕,莫由省觉。复又自念,如来六年苦行方得成道,乃思辟榖,唯钦水乐饥,一意参穷。历十八日,而身心轻莹,如有悟入。时太守熊公以开元日壤,命超掌院事,窜匿山谷,求之再四,始为一出。及熊卒,乃复辞去。参绝尘于秀林,尘问佛祖关要,超即事酬答,辩若泻流,尘印可之,犹自以为未也。乃谒泽忠于栖真,机缘符契,方得无疑。自尔归来,息影山阿,独处兀坐,千日为期。明天顺壬午,开元缺席,推选未当,久悬不决,闻于郡丞孔公,孔命使持简请超莅止,超益深遁。至成化甲午,翻然归院,为众说戒。已而度夏天,立岩中,忽焉示疾。临终书偈曰:“天地之数,五十有五。邈焉中立,超佛越祖。本无生灭,何用指注。击碎虚空,何处不遇。要行便行,著甚分付。”掷笔坐化,时成化十一年五月十八日也。茶毗窆灵骨旧塔,有《云外语录》一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江西鄱阳人,字时雍。天顺四年进士。成化中为苏州知府。性颖利强记,意度恢廓,治未一年,百废毕举。
维基
丘霁(1431年—?),字时雍,江西鄱阳县人。进士出身。山东乡试第十八名。天顺四年(1460年)庚辰科会试第四十八名,殿试登进士第三甲第四十九名。擢拜刑部主事,升黄州知府。成化五年(1469年)六月丁父忧。服阕,八年(1472年)起补苏州知府。

人物简介

维基
丘山(1431年—?),字安重,福建兴化府莆田县人。进士出身。福建乡试第六十二名。成化二年(1466年)丙戌科会试第九十五名,殿试登进士第三甲第八十三名。
丘鼐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丘鼐(1432年—1498年),字宗用,江西广信府贵溪县人。景泰甲戌进士。初姓周。江西乡试第九十八名举人。景泰五年(1454年)登甲戌科进士。授行人司行人,历升刑部员外郎、郎中,出为山西按察司副使,理刑榆林,改福建,历升四川按察使、右左政使,召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总督漕运兼抚淮凤等府。弘治二年(1489年),言者劾其职升太骤,进由李孜省降陕西副使、抚治汉中,随即改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四川,致仕。弘治十一年(1498年)四月甲申日卒。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德珉,字伯贞,号石窗。嘉兴人。洪熙间,住虎丘寺。工诗。
槜李诗系·卷三十一
德珉,字贞伯,号石窗,又号石庵,嘉兴人,弘治初祝发苏州虎丘后为径山第七十九代禅师耽文證果趺坐而化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伯贞,嘉兴人。洪熙间虎丘寺僧后住径山
新续高僧传·杂识篇第十之三
德珉,字伯贞,号在窗,嘉兴人。洪熙间住虎邱,工诗。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善坚。姓丁氏。永乐甲午。生于滇城南郭。其夜红光异香。充盈户室。十岁入五华寺。礼宗上人为师。易名善贤。十九参柏岩禅伯。自是习坐不辍。岩异之。勉持观音名号。宣德二年。巡按御史张公善相。谓诸老宿曰。此子。非凡间人。三十后当佩祖印。诸德宜善视之。庚戌走金陵。谒无隐道和尚。示师万法归一话。力究数年。偶阅圆觉经。至身心俱幻。划然自释。云。离此身心。谁当其幻。目前境物。非我之留。死去生来。安可息也。乙卯抵贵州拥萝山。因入蜀。胁不至席者数年。遂大悟。正统间。无际奉诏住隆恩。师袖香见之。获印记。付信衣拂子。更号古庭。天顺间。住浮山。从化者众。师之玄言妙行。不获悉纪。观师所著閒閒歌。则知其槩矣。歌曰。君不见我閒处。我閒閒处閒閒馀。叠嶂重峦锁碧居。松头每夜银蟾晖。放出清光炤我闺。望高巅见远水。千山万山何已矣。环烟四绝境空如。坐卧繇吾心自主。閒中閒谁理会。山中更有深深地。雨过山青色更佳。满岩烟雾多苍翠。禅欲参道欲学。不学不参惟快活。绝无人事与相关。雅有鸟猿声聒聒。这閒翁何所据。年来日去谁相似。聪明知解没些儿。破衲蒙头惟一味。君不知我閒趣。万论千经徙指注。世尊良久落人机。见影追风犹累坠。不无无何有有。一见明星颠倒走。铁牛日午过秦川。木马追风夜半吼。间自在身几几。百年之事一弹指。富贵功名总属空。古今多少皆如此。众生心诸佛性。生生死死何时定。老胡掘地陷人坑。似与钵盂安把柄。閒中閒说向人。但得心安莫虑贫。眼空四海无相识。唯见依依岭畔松。閒散诞忒蹉跎。未尝开口念摩诃。总是閒情閒不过。大平无事且閒歌。又有山云水石集。盛行于世。暮年返滇。建归化禅林。以弘治六年癸丑七月二十日迁化。肉身如生。四众龛而奉之。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九
释善坚,字古庭,姓丁氏,滇城南廓人也。诞生之夜,红光盈室,异香弥户,邻里惊叹。甫及龀龄,便乞出家。年当就傅,入五华寺礼慈宗为师,命名善贤。初习禅观,坐持不辍,慈甚异之,勉诵圣号。年十六,走金陵谒无际,示万法归一语,参究精诚,兀兀达旦,胁不至席。一日,看《圆觉经》至身心俱幻处,砉然自释,因太息曰:“离此身心,谁当其幻。”年十九,复礼柏岩,更名善坚。逾年,受具足于古杭戒坛。明正统十年,始造金台,乃恍然曰:“目前境界,非我所留,死去生来,安可息也。”遂尔心地豁明。寻复参无际,證明大事,一见,喜曰:“吾法自子大行于世。”赐号“古庭”,付之法服,为临济二十三世。且命之曰:“先师慧命,勿令断绝。”坚聆其言,如怖惊雷,两手掩耳,頫首而退。后住锡皖桐浮渡山华严寺,大兴法会,道望日崇。已而返滇,建归化寺,滇南禅风由此复振。尝移母柩就葬,拈香遥咒,冀得超登,俄而祥云弥空,冉冉西向,久之方息,见者惊愕,叹为诚感。以明弘治六年癸丑七月二十日,集众说偈,瞑然而逝。年八十馀,腊七十。立塔寺南,滇人敬礼至今不衰,明季谥曰栴檀尊者。今更名法幢寺。所著有语录、名山云水诸集。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字本虚,越人。成化间住四明天童寺。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不虚,一云字本虚,住四明天童寺
释兴宗 朝代: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净读篇第八之三
释兴宗者,大理人。忘其族姓,童年出家。明成化间,始游黔中,止永祥寺,日诵《法华经》,一字一拜,无一夕间,持此四十年,膝所著处,木版为穿,人呼“拜经师”。年七十,克期鸣鼓,告众而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