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邱 → 邱丘”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共3873,分259页显示 上一页 178 179 180 181 182 184 185 186 187 下一页
释儒施(字 大力 )
释三峰(字 于密 号 汉月 )
释沙明(字 照渊 )
释善信(字 无疑 吴 )
释深有(字 无念 )
释升(字 日南 号 照庵 )
释思敏(字 彻空 张 )
释思明(名 启华 号 思明 )
释斯承(字 景山 )
释斯德(号 晚岩 )
释通乘(号 石车 )
释通忍(号 朝宗 )
释通章(字 闇然 号 慧越 )
释惟政洪济大师(号 松云 名 惟政 )
其它辞典(续上)
释如意(字 宝峰 )释儒施(字 大力 )
释三峰(字 于密 号 汉月 )
释沙明(字 照渊 )
释善信(字 无疑 吴 )
释深有(字 无念 )
释升(字 日南 号 照庵 )
释思敏(字 彻空 张 )
释思明(名 启华 号 思明 )
释斯承(字 景山 )
释斯德(号 晚岩 )
释通乘(号 石车 )
释通忍(号 朝宗 )
释通章(字 闇然 号 慧越 )
释惟政洪济大师(号 松云 名 惟政 )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净读篇第八之四
释如意,字宝峰,蜀人也。入滇以五利起家,已而改服为僧,依止会城大德寺,礼佛三十馀年,足所跪处,石为之穿。时直指李柄慕其精勤,亲叩法要,遐迩谒者,几无虚日。如意勌于津梁,携徒无候,退隐伏牛。年八十馀,说偈谢去。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净读篇第八之三
又有儒施,字大力,宜良人也。本所庵弟子。初入鸡足,四林密茂,人迹罕到,乃辟地结茅。山中初无习静者,建立静室,自儒施始。性素朴直,行止敦厚,有古人风。本修苦行,更习禅那,晚年兼以净土导人,孳孳不勌。将示寂日,自云:“见西方一池,生大莲花,水清蕖碧,花叶无数,一花一人,端坐其中,已亦与焉。”欢欣无既,因合掌向西而逝。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九
释三峰,字于密,亦号汉月,梁溪苏氏子也。年十五出家,越十年受具戒于灵谷古心。时古心参禅说戒,绕座数百人,见峰来大喜曰:“此子乃法中王,岂但我座前子乎?”居一年辞去,古心亲送之曰:“灵谷有灵,汝当再至。”峰回顾者三,乃往。三峰后参天童为首座,年四十受天童衣拂,法弟子遍江浙。自此灵谷宗派皆承三峰矣。
人物简介
槜李诗系·卷三十二
沙明,字照渊,海盐人。善画,住秀水三塔寺。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遗身篇
善信。字无疑。苏州嘉定吴氏子也。年二十九。削染为僧。不识一字。惟事禅那入玄墓。参万峰和尚。忽有得。谓众曰。我自出家以来。胁不至席。今日始了当矣。未几。示微疾。索浴入龛。毕于弹指间。歘然火起。自焚其身。是盖得道急于入灭者也。或赞之以偈曰。一念才空万境忘。更无馀事可商量。翻身永入火光定。惊倒灵山老药王。出轮回又入轮回。究竟何曾有去来。昨夜冰河中发𦦨。虚空烧作一堆灰。新续高僧传·遗身篇第七之一
释善信,字无疑。姓吴氏,嘉定人也。年二十九出家上海施水庵,依智德为师。初不识字,唯特佛号。久之,教以经论,便能了悟。一日索浴入龛,歘然火起,自焚其身。寺僧为起塔绘像。
人物简介
高僧摘要·法高僧摘要卷二
麻城熊氏子。往五台伏牛。遍扣名宿。至庐山参大安。安曰。汝号甚么。师曰无念。安曰。那个是无念。师茫然。回山对友说。数年行脚事。友曰。何不问你自己。师曰。如何是自己。曰拿物非手。吃饭非口。一夕闻哭笑二声相触有省。入龙湖。同卓吾居士。到驷马山。有讲主至。士问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主讲罢。士对师曰。试说看。师拟对。士将师膝上一推曰。者个聻。师豁然。偈曰。四十馀年不住功。穷来穷去转无踪。而今穷到无依倚。始悔从前错用功。僧问如何是道之体。师曰。满口道不著。曰四大离散时如何。师竖起拳曰。者个不属四大。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僧。字日南,号照庵。工画,尤善音律。举止狂荡不拘,酒肉声色不讳。年八十余,染风疾饿死。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护法篇第五之二
释思敏,字彻空。姓张氏,睢人也。早岁就读,有志超尘,礼师永寿,落发金台。割爱栖真,缘理明要。参烟霞于南山,求印可于西蜀。利济居心,大法自在。尝于荆南挂锡普仰,遍探三藏,深究一乘,披览玄文,见《起世因本经》,再四玩味,研穷奥旨,斟酌颇多。以是经为世尊于舍婆城迦利罗石室中,从禅定起,因诸比丘疑世界成立散坏安住诸事而问。世尊以四量心,观根受法而答也。谓一切世界,各随业力而起成就。考其大略,谓三界之中,总有三十八种众生;十虚之中,多谭百亿千端苦乐。凭十善则世界成住,造十恶则劫数坏空。三界弥纶,水火风坏而复成。三劫周遍,刀、疫、饥极而复善。明晦相推,寒暑更递。转一气而坤乾圆融,见一心而法界齐彰。故经云:三界无别法,唯是一心作。揭其秘钥,的示于人。诚足统摄万汇,同归一源。思敏既经研讨,慨竭悃忱,重镘诸梓。以广其传,乃属邃庵而序之。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杂识篇第十之三
释思明者,剑川向湖村赵氏子,本名启华。以诸生试高等,食廪饩,将贡太学,而明亡。因入宝岩披薙,自号思明,以寄意焉。往来三迤间,行脚无定,晚出黔蜀,不知所终。所著诗曰《一衲吟草》,已佚。独鸡(足)山传其《题壁》一律云:“浮杯万里涉烟波,白衲团团破似蓑。龙象个中知己少,江湖方外故人多。几年行脚谁能识,一曲阳春独自歌。到处随缘堪挂锡,无边风景寄松萝。”
人物简介
槜李诗系·卷三十三
斯承,字景山,海盐慈会寺僧。
人物简介
槜李诗系·卷三十二
斯德,号晚岩,海盐天宁寺僧。有《金粟斋稿》。
人物简介
高僧摘要·品高僧摘要卷三
号石车。金华朱氏子。二十六岁。依天真为僧。云门禀具。阅六祖不思善公案。有省。遍参知识。后谒天童于金粟。童问。那里来。师曰云门。童曰。几时起身。师打圆相。童曰。莫乱统。师曰。千里同风。今日特来。亲领痛棒。童曰。既千里同风。又来作么。师翘左足。童曰未在。师翘右足。童曰错也。师曰。风吹别调中。童休去。入室次。童举手曰。我手何似佛手。师拂袖便出。次继席金粟。上堂。诸佛出世。为一大事因缘。达磨西来。指人见性成佛。金粟不谙老婆禅。祇要诸人棒下见血。若也恁么会得。触处逢渠。纤毫不立。垂手人间。和光化物。既然触处逢渠。且道渠是阿谁。毫釐有差。天地悬隔。喝一喝。
人物简介
高僧摘要·品高僧摘要卷三
号朝宗。常州陈氏子。弱冠出家。谒天童于金粟。茫无所入。遍礼诸方。后随童赴育王请。寺碑有刻大千禅师垂语云。山中猛虎。以肉为命。何故不食其子。被童逼拶。坐卧不安。经两旦。蓦然除去鲠胸之物。趋见童下。语曰。惟人自肯乃方亲。童曰。亦未在。师笑曰。和尚只做得大千儿孙。便出。已而闻童自答曰。自肉食不尽。方省悟未在之旨。住后上堂。僧问狗子佛性。赵州因甚道无。师曰。一字入公门。九牛拔不出。居士问。如何是百姓日用而不知。师曰。上大人丘乙己。士不觉失笑。师乃大笑曰。元来是你家常茶饭。士无语。又居士阅语录。至敛手哭苍天处。笑问曰。他当时为甚么哭。师曰。你今为甚么笑。曰弟子解他这一哭不得。师曰。你今还解得你这一笑么。曰我笑他这一哭。师曰。他正哭你这一笑。
人物简介
槜李诗系·卷三十二
通章,字闇然,号慧越,桐乡密印寺竹寮之门人。
人物简介
东国僧尼录·名僧
惟政 松云洪济大师 壬辰变后。为义僧将。阵于岭南。倭将清正。要与相见。松云入倭营。贼众列立数里。枪釰如束。松云无怖色。见清正从容谈笑。清谓松云曰。贵国有宝乎。松云答曰。我国无他宝。唯以汝头为宝。清曰。何谓也。答曰。我国购汝头。金千斤邑万家。非宝何。清正大笑。 倭奴自壬辰后。不敢通和。至癸卯来请信使。人皆愤惋。而朝廷恐其生□。遣山人往试贼情。山人遍□别章于[打-丁+普]绅间。余赠之曰。盛世多名将。奇功独老师。舟行鲁连海。舌聘陆生辞。变诈夷无厌。羁縻事恐危。腰间一长釰。今日愧男儿(芝峰类说)。 万历壬辰。居金刚山榆店寺。倭兵大至。与同舍僧。避冠深谷间。有僧往觇。倭入榆店寺。缚居僧数十人。索金银诸宝。不出将杀之。惟政闻之。欲往救之。僧皆挽之曰。吾师欲为同舍僧救其死。其慈悲莫大。然探虎口将虎须无益。只取祸耳。惟政不从。入乱兵中。傍若无人。倭兵怪之。至沙门。诸倭或坐或卧。釰戟交锻。故不拜揖。不顾眄。不留行。曳筇挥手而入。倭熟视而不之禁。历山影楼。至法堂下。僧皆缚在两庑下。见惟政而泣。惟政不之顾。有倭在禅堂外治文书。如军目者。政立观。倭兵亦不禁呵。观其文字不可晓。直上法堂。诸倭将皆列椅而坐。惟政乘手不为礼。彷徨纵观之如痴人。有一将以文字问曰。尔解字否。惟政曰。粗解文字。又问之曰。尔国尊七祖乎。惟政曰。有六祖。焉有七祖。曰愿闻之。即列书六祖视之。倭将大异之曰。此寺有金银诸宝。尔可尽出之。不然当杀之。惟政曰。我国不宝金银。只用米布。金银诸宝。举一国所罕有。况山之僧。只事供佛。菜食草衣。或绝粒餐松。或乞食村闾以为生。岂有蓄金银之宝。旦观将军能知佛事。有六祖。佛法全以慈悲不杀为上。今观无罪愚僧。缚在庑下。责以珍货。彼一筇千山。寄食民间。以度朝夕者。虽刲身粉骨。岂有一寸宝。愿将军活之。诸倭传示其书动色。顾下卒云云。下卒趍下堂。尽解两庑二十馀僧。惟政又挥袖曳筇而出。倭将以大字书大板。挂沙门曰。此寺有知道高僧。诸兵勿更入。即罢兵而去。自此倭兵更不入榆店寺。朝廷除政僧将。统营入道僧军。出入倭阵。以游说为任。尝入贼阵。见倭将清正。清正曰。尔国何宝最贵。惟政曰。吾国无所宝。所宝惟将军之首也。清正强笑。而中实惮之。乱既定。奉朝命入日本国。家康以云绵子二万斤与之。辞不得。尽与对马岛主橘智正而归。及朝廷重修庙阙。政鸠一国僧军以助役(于于野谭)。 壬辰之乱。倡义击倭。虏获甚多。上特拜僧大将。名满两国。乱定后。源家康为日本关白。请信使于我朝。人皆愤惋。而朝廷恐生边衅。送惟政于日本。以试贼情。倭素重其名。欲试其节。胁之使降。政曰。吾奉命于吾王。通使于邻国。尔等不宜侵凌。吾膝不可为汝屈。倭又大炽炭火。烈若红炉。使政投入火中。政不动颜色。立向火边。若将跃入者。天忽下雨如注。火即自灭。倭见之以为神。遂罗拜曰。天佑如此。大师真生佛也。即以金轿舁之。自是虽如厕时。辄舁奉之将送。关白问以大师所欲。吾必敬承。试言之。政曰。山人本无欲。唯愿还我国佛画一帧。关白曰。敝国虽小。尚多重宝。何舍此而取彼。政曰。此佛甚灵。可以祈风祷雨。可以禳灾致祥。故愿还也。关白以下齐声言曰。大师亦能呼风唤雨。何必求还佛帧。政不复强迫而归。自是倭奴不敢复喝。至今购得松云笔迹。必以重价贸之。惟恐失之云。 大丘八公山。古有一道买大[绲-比+月]八疋。于燕市。联作一幅。欲画丈六金身为帧。周行八道。广募能画者。数年不得。适值枫岳僧大张水陆。僧俗咸聚。无虑数千人。化主僧遍告大众。愿得画佛手。莫有应者。坐末疲癃一僧。应募自出。与之偕归。斋沐而请。僧曰。此事满三十日乃成。吾处于佛殿隐身而为之。慎勿觇视。涂其四壁。使无孔隙。只存纳饭一窍。三日一纳。而纳时亦勿邪睇。犯主僧依其言不敢窥。至二十九日。自料虽未满一日。画必已就。暂流眄而视之。画师大惊。掷笔起立曰。画不就矣。即有黄雀。出自饭孔而飞去。影响寂然。化主僧怪而入视之。画佛已就。而一足未就。仍画著鸟迹而去。即以其帧挂于桐华寺。凡有水旱疾疫。必祷此佛。神验如响。壬乱时。倭奴窃偷而去。松云以此请还。而竟不得(并旬五志)。 大师自经倭变之后。隐遁于伽倻山海印寺。甲辰正月二十三日。遭法师西山涅盘。奔丧至京郡扬根娱嫔驿。被上命招。未由奔表。乘驲至京师。上下教曰。咨尔惟政。狂彼倭𡨥。采我仇雠。而六载兵尘。万民忧苦。予心不安。尔其往见倭酋。详探贼情。因通和好而还也。太师拜命而退。即治行李。是年春三月初四日启程。具威仪[咒-几+尤]服资装。礼待之节。一依使臣前例。二十日至东莱。候风登舟渡海。自对马岛。复开洋前进。数月而达倭都。倭人盛仪以待。去都三十里。设锦绣步幛。左右列立金银屏。屏间尽写倭国人所制诗辞。大师于道上瞥然看过。悉记其诗。及至馆。与倭接伴使。论其国中诗品。辄能尽诵屏间诗。无一差错。使者惊异之。告于其王。其王欲诚其道术。掘坑十馀丈。以要象毒蛇充入坑中。布琉璃其上。使郡形毕露。有若纵横于流水之面者。令人𢥠然。邀大师入坐。大师亦疑其为水。掷念珠知其琉璃。而后入坐。倭益服其智。翌朝将见于倭王。倭王立铁马以通路。其下炽炭火四围。使大师缘铁马而入。大师即西向默祷。青天白日。有片云来自朝鲜。大雨旋下。炭火皆灭。倭君臣见者。莫不惊怖。曰此神僧也。生佛也。辄以上品金辇舁入内庭。设大宴师事之。言所皆从。大师托以盘游郡国。赏玩山川。周游倭境。尽探其国物情人心。至乙巳四月将还。倭王及群臣上下。各奉货宝以为赆。大师悉却不受。首言交和宁国之事。以求清正之头。次及刷还我国被虏人民。倭君悚然。即令刷出。壬癸以来被虏者。男女并三千馀口。具舟粮以送。使与俱还。七月十三日还京祗肃。上大加褒赏。特赐一品秧。大师不得已入谢恩命。留三日乞退还。入伽倻山云(僧就惠所记)。 甲辰春。倭人橘智正来。恳乞通信。命僧总摄惟政。往日本详探贼情。政渡海托以盘游诸国。玩赏山川。倭人益奇之。肩舆邀请。殆无虚日。及至大坂。首言交和宁国之事。次及刷还我人之言。家康以为。壬辰之役。吾实未见。两国无事。相安太平。不亦可乎。即令刷出被虏人民。使与俱还。但以要时罗事敀曲。惟政曰。我国与日本。虽是万世不忘之雠。而交邻之约素不负汝。一倭有何关胜败。而兵退之后。谋杀往来之使乎。其年某月。要酋回自中原。我国如前接待。同年某月日护送予釜山。今已累年。日本以此归咎。是必讳隐要开衅隙。不然。扁舟沧海。应有漂溺之患耳。倭首等犹以为然。更不言及要政再来。乙巳四月。惟政将还。先以历探倭情。具报朝廷。兼请回泊之日。宜令舟师诸将。聚屯釜山。以壮军容。俾严护行诸倭之瞻视云云。是日统制使李庆浚。领舟师赴釜山。风送未及。竟误师期。惟政以刷还人三千馀口。付季庆浚。使之从便分送。庆浚分付诸船将听其所愿。船将等利其男女争先恐后。絷之维之。甚于抢掳。或问所系。而不能答。则并称己奴。美女则缚其夫投海。而任作己物。如此者非一。怨声传播。天高听卑。即罢李庆浚。以李云龙代之。因令各道水使。摘发边将之恣行者。水使等视以文具。竟不发告云进(士赵庆男经乱录)。 瓶锡空山。索然若枯死木灰。何其静也。一日杖釰而起。斫贼如麻。何其勇也。吾不信佛氏之有体而无用也(赵显命撰真赟)。 僧将惟政。方欲修葺龙起山城。而患其私力不足。令本道巡察使。随便助力。且觅给种子使。惟政率其军百馀。屯田山下。以为积粟之[言*(〡/下)]事(惩毖录)。 巳五月。僧将松云。还自日本。刷还被掳人口一千馀名。分载四五十船。与倭人橘智正同还。松云一名惟政。任姓。密阳人。先世士族。至松云出家为僧。颇能诗。善真草。有名丛林中。壬辰住金刚山。一日倭兵乱入。寺僧奔窜。松云独凝坐不动。倭异之。环立合掌致敬而去。其秋余在安州。通文各道。无论僧俗。令起兵勤王。文到。松云展文佛榻上。率其类涕泣。遂收僧兵千馀入平壤。结阵于林原坪。连与倭战。自是长在军中。又尝再入清正营中论说。意气激烈无畏慑。前年朝廷命往日本。托以游山。探贱中消息。人皆危之。松云恬然无难色。主是乃还(西厓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