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邱 → 邱丘”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共4571,分305页显示  上一页  143  144  145  146  147  149  150  151  152 下一页
其它辞典(续上)
释道英( 胡 )
释道𤤶(此庵 )
释德淳(山堂 )
释德富( 谢 )
释德会(蓬庵 何 )
释德明(别称 圆觉律师 )
释顿悟( 蔡 )
释法本(别称 柳律师 )
释法淳(圆智 )
释法明( 黑漆光菩萨 世称 明法华 )
释法平(元衡 怡云野人 )
释法骞( 施 )
释法泉( 佛慧 )
释法泰(佛性 李 )
释法因(净名 )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道英,泉州(今属福建)人。俗姓胡。觉照子琦禅师法嗣(《补续高僧传》卷八)。今录诗二首。
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道英。俗姓胡。师邑子也。有闻于师而嗣焉。见地稳密。说法无蹊径。直跻最上。中下之机。少能遘会者。尝作偈云。南北东西住险𡾟。古岩寒桂冷依依。无人到我经行地。明月清风拟付谁。又云。每把葫芦碗放欹。从教天下浪猜疑。秋风摆落园林后。始信寒松格不卑。
释道𤤶 朝代: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五四○一
道𤤶,号此庵,乾道间住湘山报恩光孝禅寺。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德淳,号山堂,信州上饶(今属江西)人。住隆兴府泐潭寺。为南岳下十六世,大沩月庵善果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二一、《五灯会元》卷二○有传。今录诗二首。

人物简介

大明高僧传·卷第八 习禅篇第三之四
释德富。保定易县谢氏子也。年七岁力求出家。父母感异梦遂舍入兴圣寺。依真空和尚薙发受具戒。力究大法。一日经行次忽大悟。自是名播丛林。宋皇庆初万山寿和尚奉旨大兴水陆斋会请师开堂说法。七众咸集。师方升座说偈。忽于座上放大光明。遍照空际现诸瑞相。良久方隐闻于朝廷赐通辩大师之号并金僧伽黎衣。及后示灭有白光顶出照耀四达。荼毗得舍利数十颗。建塔。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七
释德富,姓谢氏,易人也。年七岁力求出家,父母感异梦,遂舍入兴圣寺依真空薙发,受具戒,力究大法。一日经行次忽大悟,自是名播丛林。宋皇庆初,万山寿方大兴水陆斋会,请富开堂说法,七众咸集。富方升座说偈,忽于座上放大光明遍照空际,现诸瑞相,良久方隐。事闻于朝,赐“通辩大师”之号,并金僧伽黎衣。及后示灭,有白光从顶出,照耀四达,茶毗得舍利数十颗,建塔焉。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德会,号蓬庵,俗姓何,重庆府(今重庆)人。住南康军云居寺。为南岳下十六世,石头自回禅师法嗣。《五灯会元》卷二○有传。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明律篇
圆觉律师。德明者。住金陵能仁寺。际遇太宗召见。赐紫衣并御容。及罗汉像以归。律声振江以南。求法人望之而归。真宗嗣位。复赠以诗章。有精勤演律达真风。释子南禅道少同之句。二师道行。在当时必表表一方。竟尔失传。仅于断镌残刻间得其名。不得言其详也。惜哉。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顿悟,赵州(今河北赵县)人。俗姓蔡。事见《青琐高议》别集卷六。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明律篇
柳律师者。是盖持律而苦行者也。蜀开县大觉寺。有柳律师行碑剥落。其剥落未尽者。犹可摹而为言。师名法本。临江乡人。自幼神秀颖异。父母惟师一子。尤爱重之。甫七岁。举动如成人。一日忽告父母曰。儿久处尘寰。俗缘未释。今欲弃僧为僧。愿二亲莫以儿为念。父母苦止之。继之以泣。师乃绝粒不食。父母惧。姑从之。遂削发。入山绝迹。不踵家门。勤修苦行。日夕不辍。年及十五。经律论藏。无不该览。远近咸瞻礼之。常处厚。与师为方外交。时就请教。年九十九。一日告众曰。缘业殆尽。吾将西归。汝辈宜自勉。端坐而化。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法淳(此据《嘉泰普灯录》,《五灯会元》作惠淳,且以为号),号圆智。住临安府灵隐志。为青原下十四世,长芦道和禅师法嗣。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三一三○
法明,得度于崇福寺,精通《法华经》,人称明法华。赐号黑漆光菩萨。见《补续高僧传》卷一九。
补续高僧传·感通篇
法明。莫详族氏。示迹于莱州。即墨县之荆沟村。以试经。得度于郡之崇福寺。师以读诵为行。于读诵中。惟精法华。心念口演。无非是也。时人称之。为明法华。所至利生拔苦。无不获济。人仰之。如珠王药树焉。每游州邑聚落间。遇孕妇垂产。危难莫测之际。师入其家。为讲药草喻品。或安乐行品。即获无恙举之。如掇于无子之家。讲普门品。或普贤劝发品。所求即遂。且具德慧之相。又有木客木筏。为风涛所败。奔命求援于师。师示以观世音号。俾其至诚急诵。遂获安流而达其所。如此非一。人心所向。莫不应之如影响。奉之如神明。后值岁大旱。祷吁不应。民忧惶无措矣。师命众聚柴为棚。曰。为诸君捐身以致雨。众跪拜哀号。师即登棚。火从顶出。歘然而炽。弹指顷雨至大霔。三日而止。焰在雨中。亦不息灭。如日之数。既霁观之。见师真身危坐灰烬中。曾无少损。黑而有光。奇矣。有司以闻于朝。赐号黑漆光菩萨。仍诏漆其身。迎归京师。大慈寺以永瞻奉云。有赞之者曰。开普济门。应众生器。一月众水。光无不被。觉天之云。大地甘雨。等慈无缘。均沾苦窳。树精进幢。火寒冰热。虚空赞扬。万象听说。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法平,字元衡,号怡云野人,嘉禾(今浙江嘉兴)人。初受度即参妙喜师,为书记,后居天童寺,曾住象山延寿院。陆游有诗寄之。有语录集稿二卷,已佚。《宝庆四明志》卷九有传。今录诗三首。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法骞,俗姓施,泉州(今属福建)人。住隆寿院。为青原下九世,隆寿逸禅师法嗣。事见《五灯会元》卷八。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法泉,俗姓时。随州(今属湖北)人。住金陵蒋山,号佛慧,深谙内典,丛林谓之泉万卷(《罗湖野录》卷三)。乃青原下十一世,云居舜禅师法嗣。多为名士敬崇,与苏轼等有交往,赵抃曾师事之。晚年诏住大相国智海禅寺,未赴而卒。事见《五灯会元》卷一六、,新续高僧传》四集卷一一。今录诗十一首。
全宋文·卷二○○五
法泉,俗姓时,随州(治今湖北随州)人。住蒋山太平兴国寺,赐号佛慧。晚年奉诏住大相国智海禅寺。能为诗,与东坡为方外友。见《补续高僧传》卷一○。
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法泉。随州时氏子。住持蒋山寺。经营辛苦。以成就丛林。与苏东坡。为方外友。坡舟行至金陵。阻风江浒。师迎之至寺。坡云。如何是智海之灯。师随以偈答之。曰。指出明明是甚么。举头鹞子新罗过。从来这碗最稀奇。会问灯人能几个。坡欣然。以诗答之。今日江头天色恶。炮车云起风欲作。独望钟山唤宝公。林间白塔如孤鹤。宝公骨冷嗔不闻。却有老泉来唤人。电眸虎齿霹雳舌。为予吹散千峰云。南来万里亦何事。一酌曹溪知水味。他年若画蒋山图。仍作泉公唤居士。师住衢之南禅。赵清献公抃。日亲之。师未尝容措一词。后典青州。宴坐闻雷而悟。临薨遗师书曰。非师平日警诲。至此必不得力矣。师悼以偈曰。仕也邦为瑞。归欤世作程。人间金粟去。天上玉楼成。慧剑无纤缺。水壶彻底清。春风瀫水路。孤月照云明。师晚年奉诏住大相国智海禅寺。因问众曰。赴智海。留蒋山。去就孰是。众皆无对。师索笔书偈云。心是心非徒儗议。得皮得髓谩商量。临行珍重诸禅侣。门外千山正夕阳。书毕而逝。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一
又法泉,字佛慧,随州时氏子,居太平兴国寺,经营辛苦,多所修建,以成丛林。与苏东坡友善,晚奉诏住大相国智海禅寺。问众曰:“赴智海,留蒋山,去就孰是?”众未及对,泉书偈曰:“非心非佛徒拟议,得皮得髓漫商量。临行珍重诸禅侣,门外千山正夕阳。”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法泰,号佛性,俗姓李,汉州(今四川广汉)人。住鼎之德山,邵之西湖及谷山道吾,敕居潭州大沩。为南岳下十五世,圆悟克勤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一四、《五灯会元》卷一九有传。今录诗七十一首。
大明高僧传·卷第五 习禅篇第三之一
释法泰号佛性。汉州李氏子。僧问。理随事变该万有而一片虚凝。事逐理融等千差而咸归实际。如何是理法界。师曰。山河大地。曰如何是事法界。师曰。万象森罗。曰如何是理事无碍法界。师曰。东西南北。曰如何是事事无碍法界。师曰。上下四维。上堂渺渺邈邈十方该括。坦坦荡荡绝形绝相。目欲视而睛枯。口欲谈而词丧。文殊普贤全无伎俩。临济德山不妨提唱。龟吞陕府铁牛。蛇咬嘉州大像。吓得东海鲤鱼直至如今肚胀。上堂忆昔游方日获得二种物。一是金刚锤。一是千圣骨。持行宇宙中气岸高突兀。如是三十年用之为准则。而今年老矣。一物知何物掷下金刚锤击碎千圣骨。抛向四衢道不能更惜得。任意过浮生。指南将作北。呼龟以为鳖。唤豆以为粟。从他明眼人笑我无绳墨。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一
释法泰,字佛性,汉川李氏子。僧问:“理随事变,该万有而一片虚凝;事逐理融,等千差而咸归实际,如何是理法界?”泰曰:“山河大地。”曰:“如何是事法界?”泰曰:“万象森罗。”曰:“如何是理事无碍法界?”泰曰:“东西南北。”曰:“如何是事事无碍法界?”泰曰:“上下四维。”上堂:“渺渺漠漠,十方该括,坦坦荡荡,绝形绝相。目欲视而睛枯,口欲谈而词丧。文殊、普贤全无伎俩,临济、德山不妨提倡。龟吞陜府铁牛,蛇咬嘉州大象,吓得东海鲤鱼,直至如今肚胀。”上堂:“忆昔游方,日获得二种物,一是金刚锤,一是千圣骨,持行宇宙中,气岸高突兀,如是三十年用之为准则,而今年老矣。一物知何物?掷下金刚锤,击碎千圣骨,抛向四衢道,不能更惜得,任意过浮生,指南将作北,呼龟以为鳖,唤豆以为粟,从他明眼人,笑我无绳墨。”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法因,住庐州长安寺,号净名。为青原下十二世,法云秀禅师法嗣。《五灯会元》卷一六有传。今录偈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