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邱 → 邱丘”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共3873,分259页显示  上一页  135  136  137  138  139  141  142  143  144 下一页
其它辞典(续上)
丘耒(少潜 )
释相了( 行录 宋 )
闾丘适
丘崇(宗卿 忠定、文定 )
僧宝公( 武 )
释法应(宝鉴 )
释善喜(颐庵 )
释惟谨(雪庵 )
释行霆(镜庵 )
释彦岑(圆极 )
释祖朗( 李 )
闾邱公显
释元聪(蒙叟 蒙庵 佛智 朱 )
释祖先( 破庵 )
释净全(无用 翁 )
丘耒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海州朐山人,字少潜。丘砺孙。以荫为于潜县簿。高宗绍兴中知海盐县,兴起学宫,筑捍海堤二十里。民有宿逋,检县藏得羡余,悉为代输。郡有疑狱,率为平反。迁将作丞。除知台州等地,不赴。仕终朝奉大夫。卒年五十六。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相了。义州宋氏子。生有奇瑞。儿时。行必直视。坐必跏趺。一日。闻祖父诵赋。至秦皇汉武不死何归。亟问死归何处。祖异之。语其父曰。此子非尘俗中人。可令出家。遂从师落发。游讲。通华严圆觉等经。机思明敏。阐发精当。颇为同学宗仰。因读圆觉。至修多罗教如标月指处。忽尔动疑曰。经既为标。月何所在。吾将问之诸方知识也。乃腰包。见清安月公。又访咸平定公。复走绵州。谒大明诱公。皆不契。诱公曰。汝缘不在此。懿州崇福超公。汝师也。必为子发其奥。遽谒超公。公一见处以首职。虽殷众务。而究研益力。至寝食都废。一日。因居士请益超公。俱胝一指公案。师立座隅。忽问曰。俱胝一指头禅。受用不尽。未审。和尚禅有多少。公与一喝。师于喝下领旨。身心脱空。如处琉璃宝月间。快爽不自胜。呈偈云。窥破浮云月色寒。偶然顿歇髑髅乾。通身光透威音外。普应群机作大缘。公为弹指印之。未几。公以老而退。师受命补其处。迁松林。徙惠安。又移潭柘。转主竹林。师性恬退。虽屡踞大刹。皆迫于不得已。松林潭柘。至弃众而逃。人物色得之拥而去。师竟不得自主也。居恒自叹古人藏身无迹。己不能如之。为进道之累。且禀性贞纯。慈不忤物。平生未尝略起嗔恚。纵遇呵毁。而容色不易。所至唯信缘甘分。不务营饰。非理道之要。行之有益于性命身心者。勿自处。亦勿以处人。此皆昭著可言者。如其潜德密行。殆非人所能知之。以泰和三年。书偈危坐而化。寿七十。腊六十二。茶毗。有百千蝴蝶。自烈𦦨中飞出。化祥云五色。现于空界。牙齿不坏。附遗骨而瘗于龙泉古寺。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六
释相了,原名行录,姓宋氏,义州弘政里人。生性质直,举止端重,行必正视,坐即跏趺。髫年闻祖父诵赋,至秦皇汉武不死何归,相了便问:“死归何处?”祖异之。语其父日:“此子非尘俗中人。”令依郡之大嘉福寺祚师落发,九岁得度,习《华严》、《圆觉》诸经,神机颖悟,发于妙龄。历诸讲肆,同学相钦。咸平石城继请讲授,开诱不倦。一日,忽念:“经云脩多罗教,如标月指,经既为标,月何所在?”寻闻辽阳禅刹有大导师,单传佛心,不立文字,乃罢讲席,径往清安访月公,不契。遂造咸平见定公,复往锦州大明参诱公,命掌记室,久之亦无所得。诱曰:“汝缘不在此,懿州崇福超老人,明州嫡嗣也,可往依之,必为子发其奥耳。”乃拜辞,遽谒超公。一见曰:“丛林主来何暮?”命掌维那。一日,问:“俱胝一指头禅受用不尽,未审和上有多少?”超应声一吹,相了忽然有省,如披云见月,欣跃无量,呈颂曰:“窥破浮云月色寒,狂心顿歇髑髅乾。通身光透威音外,普应群机作大缘。”超印可,乃更名相了。自是,机峰超逸,缁素倾仰,因更遁去,隐云峰间,禅悦自乐。然令名振飞,德芬远播,懿州连帅敦讲开法崇福,北京留司具疏迁住松林,龙象云归,人天感慕。东京留守曹王向其道风,请居大惠安六稔,规范肃清。但性乐闲寂,倦于应对,遂夜遁闾山宁国寺,枕石眠云,作终焉之计。金明昌时,会潭柘虚席,功德主岐国大长公主恭请住持,四年又晦迹天王小刹。冀国公抑居竹林,相了尝愧名为道累,息影无计,未经岁,退居城隈古寺。龙泉闻知复迎颐老,乃欣然从之曰:“吾将终老此山。”泰和三年十月终,忽示疾,至期索笔书偈曰:“三十馀年说法弄巧成拙,临岐更为诸人重重漏泄,本来无法与人,依旧清风明月。”偈毕,右胁而寂,寿七十,腊五十二。荼毗日,有百千蝴蝶自烈焰中出,祥云五色遍见空中,牙齿不毁,门人收灵骨树石塔焉。相了禀性纯净,加之慈恕,心不忤物,一生未尝略起瞋恚,纵遇呵毁,容色不易,盖心如大地,八风不能动也。嗣法者三人,道积、相崇、善惠各行道一方云。
闾丘适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六三九二
闾丘适,孝宗时岳州临湘(今湖南临湘西北)人。见光绪《湖南通志》卷三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35—1208 【介绍】: 宋江阴军人,字宗卿。孝宗隆兴元年进士。丞相虞允文奇其才,奏除国子博士。迁太常博士,出知秀州华亭县,修复捍海堰。光宗时,擢焕章阁直学士、四川安抚制置使兼知成都府,以吴氏世掌兵权为忧,请得便宜行事。吴挺死,奏选他将代之,遂革除世将之患。知庆元府,与韩侂胄议北伐,谓不宜侥幸轻举。为江淮宣抚使,淮北兵败后,扼守庐、和二州。寻拜签书枢密院事、督视江淮军马。后以江淮制置大使兼知建康府,拜同知枢密院事。卒谥忠定。
全宋诗
丘崇(一一三五~一二○八),字宗卿,江阴(今属江苏)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调建康府观察推官,历知华亭县、吉州,召除户部郎中,迁枢密院检详文字。为接伴金国贺生辰使,被劾不礼金使奉祠。起知鄂州,移江西转运判官,提点浙东刑狱,知平江府。淳熙十三年(一一八六)移帅绍兴,十四年改两浙转运副使(《嘉泰会稽志》卷二),以忧去。光宗即位,擢四川安抚制置使兼知成都府。宁宗嘉泰三年(一二○三)知庆元府(《宋宰辅编年录》卷二○)。四年,改知建康府、江淮宣抚使,寻拜签书枢密院事兼督视江淮军马。以忤韩侂胄奉祠。开禧三年(一二○七),复知建康府。嘉定元年,拜同知枢密院事,旋卒,年七十四(《宋宰辅编年录》卷二○)。谥文定(《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九九)。有《丘文定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已佚,《文定公词》一卷传世。《宋史》卷三九八有传。今录诗十三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金僧。磁州人,俗姓武。慧性超绝,胸次不凡。世宗大定初于滏阳造仰山寺,殿宇华丽,柱上作金蟠龙像。忽有人题诗柱上:“人道斑鸠拙,我道斑鸠巧,一根两根柴,便是家园了。”宝公大悟,即入西山,结茅以居。后遍历诸山,住□峪宝岩寺。一夕,安坐而逝。
新续高僧传·兴福篇第九之二
又宝公,姓武氏,磁州人,慧性超绝。大定初,于滏阳造仰山寺,殿宇华丽,柱上作金龙蟠之。忽有题句于柱上云:“人道斑鸠拙,我道斑鸠巧。一根两根柴,便是家缘了。”宝公见之大悟,即入西山,诘茅以居。后遍历名山,住𡶵峪宝严寺。一夕大风震地,端坐而逝。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五八二七
法应,号宝鉴。淳熙二年住池州报恩光孝禅寺。集《禅宗颂古联珠通集》四十卷(存)。
释善喜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五三八三
善喜,号颐庵,孝宗时僧。曾为嘉兴常教寺住持,又住姑苏宝幢寺。著作现存《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复古记》六卷,《注同教问答》、《评金刚錍》、《辨非集》、《斥谬》各一卷,俱见《续藏经》。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惟谨,号雪庵,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孝宗乾道、淳熙间僧。事见《东瓯诗存》卷四五、《宋诗纪事》卷九三。今录诗五首。
释行霆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五七一七
行霆,孝宗时福州僧人,号镜庵,著有《圆觉经类解》八卷、《重编诸天传》二卷,今存。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彦岑,号圆极,台城(今南京市)人。住太平州隐静寺。为南岳下十六世,云居法如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二一、《五灯会元》卷二○有传。今录诗六首。
全宋文·卷六二七一
彦岑,字圆极,台州仙居(今浙江仙居)人,孝宗时僧。嗣南康云居寺法如禅师。后历主大刹,终于常州华藏道场。有语录二十卷行于世。见《嘉泰普灯录》卷二一,《五灯会元》卷一八、二○,《丛林盛事》卷上,《续传灯录》卷三三。
释祖朗 朝代: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净读篇第八之二
释祖朗,姓李氏,蓟人也。蚤岁出家,清操自矢。金大定中,历主崇寿、香林诸寺。真祐间,赐号“圆通大师”。日诵弥陀几万声,年七十有四,将示寂,告其徒曰:“吾缘尽矣。”其徒讶之。踰七日,口占偈曰:“咄者皮袋,常为患害。继祖无能,念佛何赖?来亦无来,去亦无碍。四大五阴,一时败坏。且道犹有不败者乎?”良久云:“浮云散尽月升空,极乐光中常自在。”遂跏趺而卒。
闾邱公显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淳熙二年(1175)任黄州知州。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元聪(一一三六~一二○九),字蒙叟,号蒙庵,赐号佛智,福州长乐(今属福建)人。俗姓朱。年十九去儒入释,从龟峰僧璘游。璘殁,从晦庵慧光学。慧光殁,往见密庵咸杰于焉居,见且庵守仁于长芦,见瞎堂慧远于灵隐,见水庵宗一于净慈,见谁庵宗演于高亭,见佛照德光于光孝,见复庵可宗于保安,以證其所得。密庵迁径山,元聪为第一座,声名益起。年四十,自光孝开堂,为晦庵嗣。后住庐山云居九年。又历住长芦、雪峰、径山。宁宗嘉定二年卒,年七十四。事见《后乐集》卷一八《径山蒙庵佛智禅师塔铭》。今录诗九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36—1211 【介绍】: 宋僧。广安人,俗姓王,字破庵。嗣华藏,历住卧龙、荐福、灵岩、穹窿、资福等寺,后为广寿慧云寺开山住持。六坐道场,皆王公巨卿所请,时甚荣之。
全宋诗
释祖先(一一三六~一二一一),号破庵,广安新明(今四川广安)人。俗姓王。幼丧父母,从罗汉院僧德祥出家。出峡依澧州德山涓禅师落发。遍参诸方,历谒沩山行、虎丘瞎堂远、净慈月堂昌、双林水庵、乌巨密庵等禅师。后归蜀,历住果之清居、梓之望川、夔门卧龙山咸平等寺。又出峡,历住常州荐福、真州灵岩、平江秀峰、临安广寿慧云、平江穹窿山福臻、湖州凤山资福等寺。宁宗嘉定四年卒,年七十六。为南岳下十八世,密庵杰禅师法嗣。有《破庵祖先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所附宗性撰《行状》。 祖先诗,以辑自《语录》及他著的偈颂及《语录》中单编的偈赞合为一卷。
大明高僧传·卷第八 习禅篇第三之四
释祖先字破庵。广安王氏子也。幼岁出家力参祖道。夜不安寝。一衲随身。闻密庵大弘临济之宗。遂腰包参谒。密庵知是大器深加锥拶。一日密庵上堂示众。忽有省。后密庵住灵隐。命师分座。偶有道者问曰。猢狲捉不住时奈何。师曰。用捉作什么。如风吹水自然成文。有讲楞严座主。求示。师说偈曰。见犹离见非真见。还尽八还无可还。木落秋空山骨露。不知谁识老瞿昙。时有石田法薰参师。举世尊拈花迦叶微笑话诘之。薰对曰。焦砖打破连底冻。赤眼撞著火柴头。师颔之。后出世为嗣法焉。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五
释祖先,字破庵,广安王氏子也。幼岁出家,力参祖道,夜不安寝,一衲随身。闻密庵大宏临济之宗,遂往参谒,密庵深加勘发。一日,密庵上堂示众,忽有省。后密庵住灵隐,命之分座,偶有道者问曰:“猢狲捉不住奈何?”先曰:“用捉作甚么?如风吹水,自然成文。”有讲《楞严》座主求示,先说偈曰:“见犹离见非真见,还尽八还无可还。木落秋空山骨露,不知谁识老瞿昙。”时有石田法薰往参,先举世尊拈花迦叶微笑话诘之,薰对曰:焦砖打破连底冻,赤眼撞著火柴头。先颔之,后付以法。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净全(一一三七~一二○七),号无用,俗姓翁,诸暨(今属浙江)人。年二十出家,后师宗杲,祝发受戒。累典大刹,最后住庆元府天童寺。宁宗开禧三年卒,年七十一。为南岳下十六世,径山宗杲禅师法嗣。《五灯会元》卷二○、《宝庆会稽续志》卷六有传。今录诗七首。
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净全。越州诸暨人。姓翁氏。世业农。少与父兄躬耕。凡至林壑泉石间。必宴坐忘归。人异之。甫冠即出家。师授以经典。略无所解。乃幡然入径山。谒妙喜。喜问汝有何能。曰。能打坐。又问打坐何为。曰。若问何为。直是无下口处。喜奇之。师生长田家。朴野而无缘饰。目不知书。人呼为翁木大。一日集众采椒。师与焉。同辈戏之云。汝试作一摘椒颂如何。师即应声云。含烟带露已经秋。颗颗通红气味周。突出眼睛开口笑。这回不恋旧枝头。众大惊。自是刮目。有檀越以一度僧牒施妙喜。命给度一人。喜令侍者十辈。各探筹卜其分。缘师得之。九人者不平。更相谇语。果命复探之。师再获。若是三探三得之。遂祝发受戒。拙庵光居灵隐。俾典宾。混源密。主净慈。命分半座。师志在晦藏。无应世念。然天资夙成。不假师授。虽不识一丁。而吐辞发语。形为偈颂。老师宿学。所不能及。尚书尤公袤。宝文王公厚之。丞相钱公象祖。皆与师为方外交。尝自赞曰。匙挑不上个村夫。文墨胸中一点无。曾把虚空揣出骨。恶声嬴得蒲江湖。因自号无用。累典大刹。最后住四明之天童。开禧三年示寂。世寿七十一。僧腊四十五。窆全身于寺之西。 混源密。嗣晦庵光。光嗣妙喜。则密乃师之侄行。而不以分座。为嫌要之古人阐化扬道。肝肠是务。不拘拘于形迹间。故可贵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