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无齿邮票(无齿邮票)  拼音:wú chǐ yóu piào
四周未轧有齿孔的邮票。
《国语辞典》:有齿邮票(有齿邮票)  拼音:yǒu chǐ yóu piào
四周轧有齿孔,以利撕裁的邮票。英国于西元一八五四年首先采用,后成为各国邮票最普遍的格式。
《国语辞典》:套票  拼音:tào piào
1.电影或戏剧等演出单位,选择适当节目配组,以整套方式出售的门票。
2.由邮政总局发行,取一套邮票中不同图案的单枚组成整体,另行印制发行的邮票。
《国语辞典》:珍邮(珍邮)  拼音:zhēn yóu
珍贵难得的邮票。
《国语辞典》:邮展(邮展)  拼音:yóu zhǎn
邮票展览会。如:「邮政博物馆除定期举行邮展外,另外还有一些专题展示会。」
《国语辞典》:大全张(大全张)  拼音:dà quán zhāng
印制邮票时,将多枚邮票合印于一大张纸上,称为「大全张」。一般可分印刷全张与发售全张,其主要为适应印刷设备、配合纸张大小及邮票幅度,并因保管或计算便利。
《国语辞典》:报值挂号(报值挂号)  拼音:bào zhí guà hào
邮寄限额现金或挂号信件时,除贴足普通挂号信的邮票外,并报明内件价值,照百分率加付报值费。若有遗失,邮局就按所报的价值赔偿,称为「报值挂号」。
《国语辞典》:原图卡(原图卡)  拼音:yuán tú kǎ
带有一枚相关类似于明信片上图案的邮票和邮戳的明信片。邮票、原图、邮戳在同一面,三者互相衬托,可欣赏邮票的原图。以蒐集原图卡为主的集邮方式则称为「原图集邮」。
《国语辞典》:单位邮票(单位邮票)  拼音:dān wèi yóu piào
一般邮票通常都印有面值,单位邮票则不印货币面值,仅标示适用的邮资种类,并依邮票发行当时的标准费率收费。
《国语辞典》:发行首日(发行首日)  拼音:fā xíng shǒu rì
邮票或各类片简发售的第一天。邮政机关对票品发行首日极为重视,通常均选择具有纪念意义之日期,必要时并镌用纪念邮戳,俾加强邮票或片简发行的意义。
《国语辞典》:贴票卡(贴票卡)  拼音:tiē piào kǎ
专供黏贴邮票的卡片。以白色卡纸印制,为摺叠式,内面有黏贴邮票的方框,并附有透明胶膜。今多用护票卡,贴票卡已罕用。
《國語辭典》:附捐邮票(附捐郵票)  拼音:fù juān yóu piào
指为筹集公共建设资金所发行的邮票。面值虽包括邮资和捐资,但使用时只承认邮资部分。
《漢語大詞典》:变体票
邮票生产过程中漏检,经邮局售出的不合格邮票和其他邮资凭证。
《漢語大詞典》:士坦
英语stamp的译音。邮票。曾通行于 香港 等地的 粤 方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