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骈字类编》:两邦(两邦)
宋 苏轼 次韵滕元发、许仲涂、秦少游 两邦旌纛光相照,十亩锄犁手自亲。
《漢語大詞典》:迷邦
论语·阳货:“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 何晏 集解引 马融 曰:“言 孔子 不仕,是怀其宝也;知国不治而不为政,是迷邦也。”后因以“迷邦”指不肯从政,隐居不仕。《周书·儒林传·沈重》:“若居形声而去影响,尚迷邦而忘观国,非所谓也。” 唐 刘禹锡 《故荆南节度推官董府君墓志》:“居数岁,投老於南 荆 ,迷邦纵性,委和从化。” 明 王錂《春芜记·访友》:“岂终怀宝迷邦,谩説灌园避世。”
《漢語大詞典》:邦礼(邦禮)
有关国家礼治之事。书·周官:“宗伯掌邦礼,治神人,和上下。” 孔 传:“春官卿宗庙官长,主国礼治,天、地、神祇、人鬼之事及国之吉凶。”
《國語辭典》:异邦(異邦)  拼音:yì bāng
外国。《论语。季氏》:「邦人称之曰君夫人,称诸异邦曰寡小君。」
分類:外国
《骈字类编》:二邦
刘孝绰答湘东王书李固之荐二邦徐珍之奏七邑威怀之道兼而有之 王粲赠文叔良诗二邦若否职汝之由
《漢語大詞典》:丧邦(喪邦)
亡国。论语·子路:“一言而丧邦,有诸?” 宋 苏轼 《上皇帝书》:“其心本生於患失,而其祸乃至於丧邦。”
分類:亡国
《漢語大詞典》:邦治
古指掌建邦的六典以佐王治邦国。泛指国家的政事。书·周官:“冢宰掌邦治,统百官,均四海。” 孔 传:“天官卿称太宰,主国政治,统理百官,均平四海之内。”周礼·天官·冢宰:“乃立天官冢宰,使帅其属而掌邦治,以佐王均邦国。” 郑玄 注:“邦治,王所以治邦国也……故《大宰职》曰:掌建邦之六典,以佐王治邦国。”
《韵府拾遗 江韵》:固邦
㠪僧孺文动一议可以固邦兴国
《漢語大詞典》:邦图(邦圖)
邦邑图经。 宋 苏轼 《夷陵县欧阳永叔至喜堂》诗:“清篇留峡洞,醉墨写邦图。” 王文诰 辑注:“《夷陵图经》后有公题处。”
《國語辭典》:乱邦(亂邦)  拼音:luàn bāng
政治或社会极不安定的邦国。《论语。泰伯》:「危邦不入,乱邦不居。」也称为「乱国」。
《漢語大詞典》:邦杰(邦傑)
见“ 邦桀 ”。
《漢語大詞典》:邦桀
亦作“ 邦杰 ”。 诗·卫风·伯兮:“伯兮朅兮,邦之桀兮。” 郑玄 笺:“桀,英桀,言贤也。” 孔颖达 疏:“杰者,俊秀之名人。”后因以“邦杰”指国中俊秀杰出的人才。 汉 焦赣 《易林·谦之师》:“邦桀载役,道至 东莱 。百僚具举,君王嘉喜。” 唐 宋之问 《范阳王挽词》之一:“贤相称邦杰,清流举代推。” 唐 岑参 《故仆射裴公挽歌》之一:“盛德资邦杰,嘉謨作世程。”
《漢語大詞典》:本邦
故乡;故国。后汉书·蔡邕传:“昔 韩安国 出自徒中, 朱买臣 出於幽贱,并以才宜,还守本邦。”资治通鉴·晋海西公太和四年:“要当与卿共定天下,告成 岱宗 ,然后还卿本邦,世封 幽州 ,使卿去国不失为子之孝,归朕不失事君之忠。”
分類:故乡故国
《韵府拾遗 江韵》:新邦
魏书高祖纪诏以河南七州牧守多不奉法致新邦之民莫能上达遣使者观风察狱黜陟幽明
《漢語大詞典》:外邦
(1).指地方州郡。 宋 曾巩 《襄州谢到任表》:“备名儒馆,十有三年,然而三易外邦,五回星岁。”
(2).古代诸侯国称本国以外的邦国,或泛指中原地区以外四方的少数民族地区。 清 周亮工 《书影》卷六:“今所在地下得玉肫金狗之类,此皆古者以赂外邦之奇货也。见 郭璞 穆天子传注。”按,穆天子传卷二“黄金之鹿,白银之麕” 郭璞 注:“今所在地中得玉肫金狗之类,此皆古者以赂夷狄之奇货也。”
(3).指外国。 清 夏燮 中西纪事·粤东要抚:“国家气运所关、所虑,一蹶不振,从此为外邦所轻。” 冰心 《我的朋友的母亲》:“你为着一个异种外邦的女人,就连家庭也不顾了,亏得你平常还那样孝顺。”
《漢語大詞典》:邦储(邦儲)
国库,国家的蓄藏。 唐 李峤 《晚秋喜雨》诗:“济窘邦储发,蠲穷井赋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