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95,分20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邑庠
五邑
七邑
邑侯
奉邑
高邑
商邑
邑丞
邑吏
八邑
邦邑
十邑
邑西
公邑
邑城
《國語辭典》:邑庠  拼音:yì xiáng
科举时代称县学为「邑庠」。明。李昌祺《剪灯馀话。卷一。月夜弹琴记》:「到任三日,祇谒先圣于邑庠。」
分類:称县县学
《骈字类编》:五邑
左传公孙彊言霸说于曹伯乃背晋而奸宋宋人伐之晋人不救筑五邑于其郊曰黍丘揖丘大城钟䢴还又见两马下谁
孔平仲送朱君贶德安宰罢任
诗寻阳五邑 善政历陵令尹朱为姓
《骈字类编》:七邑
左传见九县下将又宋桓魋之宠害于公公使夫人骤请享焉而 讨之未及魋先谋公请以鞍易薄公曰不可薄宗邑也乃益鞍七邑而请享公焉以日中为期家备尽往 刘孝绰荅湘东王书见二邦下曹大家东征赋历七邑而观览兮遭巩县之多艰
《國語辭典》:邑侯  拼音:yì hóu
旧时对县令的尊称。因其主理一邑,故称为「邑侯」,如古代的诸侯。也称为「邑宰」。
分類:县令
《漢語大詞典》:奉邑
以收取赋税作为俸禄的封地。奉,通“ 俸 ”。史记·孟尝君列传:“ 文 奉邑少,而民尚多不以时与其息,客食恐不足,故请先生收责之。”汉书·沟洫志:“ 武安侯 田蚡 为丞相,其奉邑食 鄃 。”三国志·吴志·周瑜传:“ 权 拜 瑜 偏将军,领 南郡 太守。以 下雋 、 汉昌 、 刘阳 、 州陵 为奉邑。”
《骈字类编》:高邑(高邑)
后汉书郡国志常山国县高邑故鄗光武更名 班固东都赋立号高邑建都河洛
《高级汉语词典》:商邑
商都
《漢語大詞典》:邑丞
(1).县丞。 唐 卢照邻 《五悲·悲才难》:“ 王 ( 王方 )则官终於郡吏, 杨 ( 杨亨 )则官止於邑丞。”
(2).管理公主事务的官吏。
《漢語大詞典》:邑吏
地方官府的小吏。吕氏春秋·具备:“邑吏皆朝, 宓子贱 令吏二人书。吏方将书, 宓子贱 从旁时掣摇其肘。” 唐 元稹 《赛神》诗:“邑吏齐进説,幸勿祸乡原。”
《骈字类编》:八邑
诗郑谱疏见八国下将左传见三邑下于史记楚世家楚使柱国昭阳 兵而攻魏破之 襄陵得八邑诗梁昭明太子讲席 见四宝下
《漢語大詞典》:邦邑
(1).指封地。礼记·檀弓上:“谋人之军师,败则死之。谋人之邦邑,危则亡之。”
(2).指政区;地区。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原公水:“ 魏 兴,更开疆宇,分割 太原 四县,以为邦邑。” 唐 孟郊 《同溧阳宰送孙秀才》诗:“牵苦强为赠,邦邑光峨峨。” 清 李霨 《枫岭》诗:“其巔判 闽 浙 ,风土隔邦邑。”
分類:封地地区
《骈字类编》:十邑
诗弼鄘卫谱疏卫并弼鄘分为三国郑并十邑不分之者以郑在西都十邑之中无郑名又皆国小土风不异不似弼鄘之地大与卫同又先有卫名故分之也 齐语十邑为卒卒有卒帅 郑语桓公为司徒问于史伯曰王室多故余惧及焉其何所可以逃死史伯对曰其济洛河颍之间乎是其子男之国虢郐为大君若以周难之故寄孥与贿焉不敢不许周乱而弊是骄而贪必将背君君若以成周之众奉辞伐罪无不克矣若克二邑鄢蔽补丹依㽥历莘君之土也公说乃东寄孥与贿虢郐受之十邑皆有寄地 晋书地理志昔在帝尧叶和万邦制八家为邻三邻为朋三朋为里五里为邑十邑为都十都为师州十有二师焉
《韵府拾遗 齐韵》:邑西
汉书高帝纪十二年冬十月上还过沛留置酒沛宫悉召故人父老子弟佐酒乐饮极欢十馀日上欲去沛父兄固请上曰吾人众多父兄不能给乃去沛中空县皆之邑西献上留止张饮三日
《漢語大詞典》:公邑
国君的直辖地。指釆邑之外的土地。《周礼·地官·载师》:“以公邑之田任甸地。” 郑玄 注:“公邑,谓六遂餘地,天子使大夫治之。自此以外皆然。” 清 林颐山 《释赋税二》:“依司马法,车一乘,甲士三人,卒七十二人为王畿,乡遂与公邑与采地与侯国同制。”
《漢語大詞典》:邑城
县城。 清 叶梦珠 《阅世编·建设》:“邑城 正阳道院 ,俗称 水仙宫 ,因其庙内供 水仙五圣 像也。”
分類: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