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15,分28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避乱
逊避
避兵
避难
引避
避嫌
逃避
避寇
避雨
顾避
避尘
避贤
避宠
避祸
规避
《國語辭典》:避乱(避亂)  拼音:bì luàn
逃离乱世。《三国志。卷五二。吴书。张顾诸葛步传。诸葛瑾》:「诸葛瑾字子瑜,琅邪阳都人也。汉末避乱江东。」《三国演义》第一五回:「二人皆有经天纬地之才,因避乱隐居于此。」
《漢語大詞典》:逊避(遜避)
(1).退让;退避。 晋 葛洪 抱朴子·行品:“洁皎分以守终,不逊避而苟免者,节人也。”宋书·袁顗传:“俛眉逊避,维持内外。” 宋 曾巩 《移沧州过阙上殿札子》:“上帝眷相,大命所集,而称疾逊避,至于累月。”明史·刘宗周传:“君父变出非常,公专閫外,不思枕戈泣血,激励同仇,顾藉口镇静,作逊避计耶?”
(2).退位;禅让。北齐书·高德政传:“ 旭 ( 元旭 )云:‘五行递运,有始有终, 齐王 圣德钦明,万方归仰,臣等昧死闻奏,愿陛下则 尧 禪 舜 。’ 魏帝 便歛容曰:‘此事推挹已久,谨当逊避。’”
《漢語大詞典》:避兵
(1).谓躲避战乱而移居他处。 汉 焦赣 《易林·无妄之谦》:“东行避兵,南去不祥。” 唐 唐彦谦 《毘陵道中》诗:“百年只有百清明,狼狈今年又避兵。” 明 冯梦龙 《风流梦·杜宝移镇》:“因报马连催,虏信紧急,打发家眷往 临安 避兵。” 丰子恺 《辞缘缘堂》:“将避兵 桐庐 ,留别 杭州 诸友。”
(2).谓避开敌军。《三国演义》第三九回:“破敌未堪息战马,避兵又必赖良谋。” 凌力 《星星草》第十五章:“人皆说捻子善避兵,又怕打不着;我要说:不怕打不着,只怕打不胜。”
(3).谓避免兵器所伤。 唐 马总 意林卷四:“肉芝是万岁蟾蜍,头上有丹书八字,五月五日中时取之,以足画地则水流,带之左手则避兵。”
《國語辭典》:避难(避難)  拼音:bì nàn
逃避灾难或迫害。《三国演义》第一○回:「嵩自陈留避难,隐居琅琊。」《儒林外史》第四一回:「此时多失意之人,安知其不因避难而来此地?」
《國語辭典》:引避  拼音:yǐn bì
1.回避、躲开。《后汉书。卷三。肃宗孝章帝纪》:「方春,所过无得有所伐杀。车可以引避,引避之。」《新唐书。卷一二三。萧至忠传》:「至忠少与友期诸路,会雨雪,人引避。」
2.辞官引退以让贤者。宋。欧阳修 乞出第三劄子:「而臣以顾惜国体,既不当更与诲等辩正,便合引避去位。」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四:「或曰:『何执中尝封庆国公矣。』汤公曰:『执中不知引避,此何足为法哉!』」
《國語辭典》:避嫌  拼音:bì xián
为了怕惹人怀疑而预先避开,不参与其事。如:「王老师的学生参加这次的作文比赛,为了避嫌,所以他不参与评审。」《汉书。卷七九。冯奉世传》:「上繇下第而用谭,越次避嫌不用野王,以昭仪兄故也。」《三国演义》第五四回:「范近闻皇叔失偶,有一门好亲,故不避嫌,特来作媒。」
《國語辭典》:逃避  拼音:táo bì
闪躲一旁而不敢面对事实。如:「你一昧的逃避,也不是办法呀!」
《漢語大詞典》:避寇
亦作“ 避宼 ”。 谓为免遭寇盗侵害而避居他处。庄子·让王:“ 吴 军入 郢 , 説 ( 屠羊説 )畏难而避寇,非故随大王也。” 唐 杜甫 《遣兴》诗之一:“避寇一分散,饥寒永相望。” 清 方文 《从兄浣叟令昌化又摄临安将迁馀杭赋此赠之》诗之四:“我欲移家为避宼,他时不虑买山钱。” 清 李调元 《避炎》诗:“避炎如避寇,逐北尽投林。”
《国语辞典》:避雨  拼音:bì yǔ
躲雨。《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六:「杜氏只得冒著雨,赶道走去避雨,要等雨住再走。」《红楼梦》第五四回:「这年,王老爷打发了王公子上京赶考,那日遇见大雨,走到一个庄上避雨。」
分类:避雨
《漢語大詞典》:顾避(顧避)
顾虑避忌。魏书·良吏传·窦瑗:“ 瑗 案法推治,无所顾避,甚见讎疾。” 宋 范仲淹 《答手诏条陈十事》:“为国家诸事建明,不得顾避。”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元年:“ 竦 ( 夏竦 )任西事,依违顾避,久之无功。”
分類:顾虑避忌
《漢語大詞典》:避尘(避塵)
(1).晋书·王导传:“时 亮 ﹝ 庾亮 ﹞虽居外镇,而执朝廷之权,既据上流,拥强兵,趣向者多归之。 导 内不能平,常遇西风尘起,举扇自蔽,徐曰:‘ 元规 尘污人。’”后以“避尘”指代其事。 明 夏完淳 《大哀赋》:“但知 安石 ( 谢安 )之赌墅,何止 元规 ( 庾亮 )之避尘。”
(2).避开尘俗。 明 袁宏道 《偶成》诗:“佛大刚盈尺,山高也避尘。”
分類:避开尘俗
《國語辭典》:避贤(避賢)  拼音:bì xián
让位于贤者。如:「在交接仪式上,卸任的经理表示,为了公司更好的发展,所以避贤让位。」唐。李适之 罢相作诗:「避贤初罢相,乐圣且衔杯。」
《漢語大詞典》:避宠(避寵)
躲避帝王宠幸;避仕。晋书·李重传:“凡山林避宠之士,虽违世背时,出处殊规,而先王许之者,嘉其服膺高义也。”宋书·谢灵运传:“或避宠以辞姻,或遗荣而不仕。”
《國語辭典》:避祸(避禍)  拼音:bì huò
躲避灾害。《三国演义》第一一五回:「将军在外掌握兵权,人不能图,可以避祸。」
分類:避祸避害
《國語辭典》:规避(規避)  拼音:guī bì
设法巧妙的躲避。《儒林外史》第七回:「学生在四川三年,到处细查,并不见苏轼来考,想是临场规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