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176,分79页显示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7  18  19  20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遗台
遗却
遗曲
遗象
遗徽
遗烬
遗札
遗志
遗矢
遗算
遗公
遗谱
遗育
遗宅
遗影
《漢語大詞典》:遗台(遺臺)
古代留下的土筑高坛。 金 元好问 《光武台》诗:“岿然此遗臺,落日荒烟重。” 元 刘因 《登金荆轲山》诗:“遗臺古树空崔嵬,平芜落日寒烟堆。” 元 黄溍 《晚泊钓台下》诗:“四山环一水,遗臺故巑岏。”
分類:留下高坛
《漢語大詞典》:遗却(遺卻)
亦作“ 遗却 ”。 遗失;丢却。 唐 崔国辅 《长乐少年行》:“遗却珊瑚鞭,白马骄不行。”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四:“时将军 王杲 ,副总管 曹怀舜 等惊退,遗却麦饭,首尾千里,地上尺餘。”高子遗书·大学首章广义附录一:“但自‘天子’以下二条,正发扬有本末之义,不合遗却‘知止’一条。” 郭沫若 《黑猫》四:“所可厚非的是再演出的这些古习仅存其残骸,遗却了它的精髓。”
分類:遗失
《漢語大詞典》:遗曲(遺曲)
指前代遗留下来的乐曲。晋书·乐志上:“至 景初 元年,尚书奏,考览 三代 礼乐遗曲,据功象德,奏作《武始》《咸熙》《章斌》三舞,皆执羽籥。”新唐书·礼乐志十二:“独其餘声遗曲传人间,闻者为之悲凉感动。” 清 郑燮 《真州杂诗》之六:“《后庭》遗曲江边唱,又听 隋 家《清夜游》。”
《漢語大詞典》:遗象(遺象)
见“ 遗像 ”。
《國語辭典》:遗像(遺像)  拼音:yí xiàng
1.死者生前的照片或肖像。如:「国父遗像」。《儒林外史》第四八回:「只见中间奉著灵柩,面前香炉、烛台、遗像、魂幡。」
2.当物体移去或闭眼时,物像仍存在瞬间的现象。也称为「后像」。
《漢語大詞典》:遗徽(遺徽)
死者生前的美好德行。 宋 岳珂 愧郯录·追册后:“是时, 郭后 正位中宫, 仁宗 追念遗徽,特崇位号。”
《漢語大詞典》:遗烬(遺燼)
(1).指燃烧后剩下的灰烬。 唐 元稹 《茅舍》诗:“遗烬一星然,连延祸相嫁。” 宋 苏辙 《高斋》诗:“楼殿 六朝 遗烬后,江山百里旧城中。”
(2).比喻残存之人。 晋 常璩 《华阳国志·后贤志》:“诚自审量,边荒遗烬,犬马老甚,非左右机纳之器。”《宋书·恩倖传·徐爰》:“今皇运洪休,灵威遐慑,蠢尔遗烬,惧在诛剪。”《魏书·中山王英传》:“便当乘威藉响,长驱 吴 会 ,翦拉遗烬,截彼东南也。”
(3).犹遗骸。 清 叶名沣 桥西杂记·左忠贞公死后事:“﹝ 张尔歧 ﹞则谓先生尽节后,两僕奉其遗烬而南。”参见“ 遗骸 ”。
《國語辭典》:遗骸(遺骸)  拼音:yí hái
死者的骸骨。《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三:「刘安住气倒在地多时,渐渐苏醒转来,对著父母的遗骸,放声大哭。」
《漢語大詞典》:遗札(遺札)
遗书,死者留下的书札。 唐 白居易 《唐故虢州刺史赠礼部尚书崔公墓志铭》:“况奉遗札,託为斯;且惭且陋,不敢辞让。” 宋 宋祁 《张文定公行状》:“富家子与壻分财不协,诣府廷辩,壻曰:‘彼先子有治命,壻七子三。’因出遗札,子不能举其契。”《花月痕》第四五回:“次日 荷生 因秃头来求,差健弁齎着 痴珠 遗札南回。”
寄信。 清 顾炎武 《酬陈生芳绩》诗:“百里相思路阻紆,每承遗札讯何如?”
《國語辭典》:遗志(遺志)  拼音:yí zhì
生前未能实现的理想或目标。如:「他继承了父亲的遗志。」
《漢語大詞典》:遗矢(遺矢)
(1).犹拉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廉将军 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 司马贞 索隐:“谓数起便也。矢一作屎。” 毛泽东 《送瘟神》诗之一:“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
(2).语本 汉 贾谊 《过秦论上》:“ 秦 无亡矢遗鏃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后以“遗矢”指战争中的细微的耗损。《宋书·臧质传》:“ 广莫 之军,曾无遗矢,重关自开,伪众已溃。”南史·梁纪上·武帝上:“公御此乌集,陵兹地险,费无遗矢,战未穷兵。” 唐 陈子昂 《为乔补阙论突厥表》:“不敢惕然有出师之意,然而未有遗矢之费。”
《漢語大詞典》:遗算(遺算)
亦作“ 遗筭 ”。亦作“ 遗笇 ”。 失算;失策。三国志·吴志·三嗣主传论 裴松之 注引 晋 陆机 《辨亡论上》:“谋无遗算,举不失策。”一本作“ 遗諝 ”。北齐书·幼主纪:“﹝ 高纬 ﹞遂自以策无遗算,乃益骄纵。” 唐 郭震 《论去四镇兵疏》:“伏愿省择,使无遗筭,以惠百姓也。” 唐 郑子春 《北岳庙碑》:“谋无遗笇,人不劳止。” 宋 田锡 《论军国机要朝廷大体》:“虽举必成功,动无遗筭,然臣请陛下,或展郊禋之礼,或行封禪之仪。” 宋 朱熹 《列岫望西山最正殆无毫发遗恨滕王秋屏皆不及也因作此诗》之二:“妙处毫髮间,商略无遗筭。” 郭沫若 《北伐途次》十二:“这儿自然有一个心理上的遗算。大家以为敌人一定会要背城借一地出城迎战,但那知敌人是骇怕了的。”
分類:失算失策
《漢語大詞典》:遗公(遺公)
唐 代拾遗官的别名。 宋 洪迈 容斋四笔·官称别名:“拾遗为小諫,又曰遗公。”
分類:拾遗
《漢語大詞典》:遗谱(遺譜)
指前代留下的乐谱、茶谱、棋谱等。 元 耶律楚材 《冬夜弹琴颇有所得乱道拙语三十韵以遗犹子兰》:“仓忙兵火际,遗谱不及録。” 元 陈樵 《三泉》诗:“ 江夏 茶经有遗谱, 南磳 水乐变新声。” 明 谢肇浙 《五杂俎·人部二》:“ 弈秋 、 杜夫子 、 王抗 、 江虨 、 王积薪 ,滑能之技,不知云何?即其遗谱,亦无復传者矣。”
《漢語大詞典》:遗育(遺育)
(1).遗胄;后裔。书·盘庚中:“乃有不吉不迪,颠越不恭,暂遇姦宄,我乃劓殄灭之,无遗育,无俾易种于兹新邑。” 王引之 经义述闻·尚书上:“今案‘育’读为‘胄’,《尧典》‘教胄子’,説文《周官·大司乐》注并引作‘教育子’。《周官》释文曰:‘育音胄。’是古‘育’‘胄’同声而通用。説文曰:‘胄,胤也。’‘无遗育’即无遗胄。《周语》曰:‘ 晋怀公 无胄。’是其证也。” 清 戴名世 《谢烈妇传》:“俟妹举子,吾当杀之,以絶 谢氏 遗育。”
(2).犹言遗延生长。语本《书·盘庚中》:“无遗育。” 孔 传:“育,长也。言不吉之人当割絶灭之,无遗长。”。《后汉书·臧洪传》:“有渝此盟,俾坠其命,无克遗育。”《三国志·魏志·高柔传》:“ 晃 及妻子叛逆之类,诚应梟县,勿使遗育。” 元 程钜夫 《平云南碑》:“夫以 大理 之昬迷旅拒,虐我使人,若奋其武怒,俾无遗育可也。”
(3).谓遗弃不育。
(4).指残存的生物。 明 叶子奇 草木子·克谨:“兼之中原连年旱蝗,野无遗育,人无食,捕蝗为粮。”
《漢語大詞典》:遗宅(遺宅)
(1).故居;旧宅。 宋 苏辙 《屈原塔》诗:“ 屈原 遗宅 秭归山 ,南宾古者 巴子国 。” 清 孙枝蔚 《吊张文昌遗宅》诗:“ 歷阳 遗宅今如此,莫问新居在 洛中 。”
(2).留存故居。 明 何景明 《郢中》诗:“人亡异代空遗宅,岁暮他乡独倚楼。”
《漢語大詞典》:遗影(遺影)
(1).谓留下影子。 晋 陆机 《挽歌诗》之一:“帷袵旷遗影,栋宇与子辞。”
(2).指遗留下的影子。 晋 陶潜 《九日闲居》诗:“往燕无遗影,来雁有餘声。” 宋 陈与义 《幽窗》诗:“高鸟度遗影,风扉语移时。”
(3).犹遗像。 南朝 梁 沈约 《瑞石像铭》:“爱其贞恒之性,嘉其可久之姿,莫若图玅像於檀香,写遗影於祗树。” 唐 刘长卿 《夜宴洛阳程九主簿送杨三山人往天台寻智者禅师隐居》诗:“云龕闭遗影,石窟无人烟。” 周立波 《苏联红军博物馆》:“她的遗体还留在那儿的雪里,红军拨开积雪,拍了一张照片,这是她的最后的遗影。”参见“ 遗像 ”。
《國語辭典》:遗像(遺像)  拼音:yí xiàng
1.死者生前的照片或肖像。如:「国父遗像」。《儒林外史》第四八回:「只见中间奉著灵柩,面前香炉、烛台、遗像、魂幡。」
2.当物体移去或闭眼时,物像仍存在瞬间的现象。也称为「后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