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坠驴
 
驴失脚
 
陈抟驴背
  
白驴遗迹
  
坠驴客
 
陈抟坠驴
 
先生坠驴

相关人物
陈抟


《宋人轶事汇编》卷五〈陈抟种放魏野杨朴穆修郭忠恕江直木〉~77~
华山隐士陈抟,字图南,唐长兴进士,游四方,有大志,隐武当山,诗云:「他年南面去,记得此山名。」本朝张邓公士逊改南面为南岳,题其后云:「苏壁题诗志何大?可怜今老华图南。」抟尝乘白骡,从恶少年数百人,欲入汴州,在途闻艺祖登极,大笑堕骡曰:「天下于是定矣。」
《邵氏闻见录》卷七~69~
华山隐士陈抟,字图南,唐长兴中进士,游四方,有大志,隐武当山诗云:「他年南面去,记得此山名。」本朝张邓公改「南面」为「南岳」,题其后云:「藓壁题诗志何大,可怜今老华图南。」盖唐末时诗也。常乘白骡,从恶少年数百,欲入汴州。中途闻艺祖登极,大笑坠骡曰:「天下于是定矣。」
典故
澹台公正
 
子羽遗迹

相关人物
澹台灭明


《论语注疏·雍也》~53~
子游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尔乎?」曰:「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
《史记》卷六十七〈仲尼弟子列传〉
澹台灭明,武城人,字子羽。少孔子三十九岁。

例句

澹台千载后,公正有遗名。 封孟绅 赋得行不由径

子羽有遗迹,孔门传旧声。 张籍 省试行不由径

典故
二江遗迹


《史记》卷二十九〈河渠书〉~407~
自是之后,荥阳下引河东南为鸿沟,以通宋、郑、陈、蔡、曹、卫卫卫,与济、汝、淮、泗会。于楚,西方则通渠汉水、云梦之野,东方则通沟江淮之閒。于吴,则通渠三江、五湖。于齐,则通菑济之閒。于蜀,蜀守冰凿离碓,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馀则用溉忴,百姓飨其利。至于所过,往往引其水益用溉田畴之渠,以万亿计,然莫足数也。唐·张守节《史记正义》引《括地志》云:「大江一名汶江,一名管桥水,一名清江,亦名水江,西南自温江县界流来。」又云:「郫江一名成都江,一名市桥江,亦名中日江,亦曰内江,西北自新繁县界流来。二江并在益州成都县界。任豫《益州记》云『二江者,郫江、流江也』。《风俗通》云『秦昭王使李冰为蜀守,开成都县两江,溉田万顷。神须取女二人以为妇,冰自以女与神为婚,径至祠劝神酒,酒杯澹澹,因厉声责之,因忽不见。良久,有两苍牛斗于江岸,有閒,辄还,流汗谓官属曰:「吾斗疲极,不当相助耶?南向腰中正白者,我绶也。」主簿刺杀北面者,江神遂死』。《华阳国志》云『蜀时濯锦流江中,则鲜明也』。」
《漢語大詞典》:道士坠驴(道士墜驢)
宋 邵伯温 《闻见前录》卷七载: 五代 末隐士 陈抟 ,乘骡去 汴州 ,途中听到 赵匡胤 登极作皇帝的消息,大笑坠骡说:“天下从此定矣。”遂入 华山 为道士。后因以“道士坠驴”为乱世结束,天下趋于太平的典故。 清 丘逢甲 《四迭秋怀韵》之八:“道士坠驴天下定, 香孩 夹马 圣人生。”
《漢語大詞典》:骑驴倒堕(騎驢倒墮)
典出 宋 邵伯温 《闻见前录》卷七:“ 华山 隐士 陈摶 ……常乘白骡,从恶少年数百,欲入 汴州 。中途闻 艺祖 登极,大笑坠骡曰:‘天下於是定矣。’遂入 华山 为道士。”后以“骑驴倒堕”形容太平之世。 清 钱谦益 《徐大于王闻诏枉诗见贺奉答》之二:“骑驴倒堕君休笑,圣世今真作幸人。”
分類:太平平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