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052,分204页显示  上一页  84  85  86  87  88  90  91  92  93 下一页
其它辞典(续上)
赵大全(全道 )
李冲(道卿 )
王宗道(与文 怡斋 )
张道(用叟 )
许复道(从道 鍊庵 )
杨权(正夫 )
赵伸夫(信道 )
完颜珣(庙号 宣宗 继天兴统述道勤仁英武圣孝皇帝、继天兴统述道勤仁英武圣孝帝、金继天兴统述道勤仁英武圣孝帝 别称 金宣宗 吾睹补 升王 )
徐似道(渊子 竹隐 )
赵希道
曾槃(乐道 )
任道生
王文贯(贯道 )
赵扩(庙号 宁宗 法天备道纯德茂功仁文哲武圣睿恭孝皇帝、法天备道纯德茂功仁文哲武圣睿恭孝帝、宋法天备道纯德茂功仁文哲武圣睿恭孝帝 别称 宋宁宗 嘉王、英国公、平阳郡王、鄂王 )
陈楠(南木 世称 陈泥丸 朴 )
赵大全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六三五八
赵大全,字全道,潼川(治今四川三台)人。由袁起岩荐,曾任简州教授。绍熙三年,为隆庆府学教授。开禧元年,任国子博士。见《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二之二○,嘉庆《四川通志》卷一四九。
李冲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六九一四
李冲,字道卿,侯官(今福建福州)人。登庆元五年进士第,为汀州司户参军。历浙东路提点刑狱司干办公事,迁国子录、国子监簿。因病卒于临安,年六十八。见真德秀《国子监主簿李公墓志铭》(《真西山集》卷四五),《淳熙三山志》卷三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庆元鄞县人,徙居奉化,字与文。王文贯弟。宁宗嘉定元年进士。为江东提刑司干官。嗜古人之学,时出奇见。有《易说指图》、《三礼说》、《书说》、《观颐悟言》等。
全宋诗
王宗道,字与文,号怡斋,奉化(今属浙江)人。宁宗嘉定元年(一二○八)进士。为江东提刑司干官。清光绪《奉化县志》卷二三有传。

人物简介

全宋诗
张道,字用叟,侯官(今福建福州)人。宁宗庆元中在太学与杨宏中等六人上疏,忤韩侂胄,羁管太平州。嘉定元年(一二○八)诏褒,官知太和县。事见《宋史》卷四五五《杨宏中传》、《宋元学案》卷九七《县令张先生道》。

人物简介

全宋诗
许复道(一一六二~?),字从道,号鍊庵,义乌(今属浙江)人。宁宗嘉定十年(一二一七)进士,时年五十六。为淮西总领所干官,以通直郎致仕。清康熙《金华府志》卷一六、《金华贤达传》卷五有传。今录诗四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盱江人。少聪颖不群。闻张真牧有道行,往从之,得“九返”之术,有“逢江莫行,至沱则止”之说。后舟次九江江沱觜,顿悟,结茅修炼其中。度宗咸淳中封通慧孚惠真人。
全宋诗
杨权(一一六二~一二四○),字正夫,旴江(今江西南城)人。道士。理宗嘉熙四年卒,年七十九(明嘉靖《九江府志》卷一四)。
赵伸夫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六七六二
赵伸夫(一一六二——一二二二),字信道,平江府常熟(今江苏常熟)人,魏悼王七世孙。以恩补承信郎,监南岳庙。中绍熙元年进士,主处州松阳县簿。调绍兴府观察推官,知江都县,知楚州,除军器少监,右曹郎官,直秘阁,升宝谟阁、知庐州。又直敷文阁、两浙转运判官,以直龙图阁知宁国府。嘉定十五年卒,年六十一,赠秘阁修撰。见袁燮《秘阁修撰赵君墓志铭》(《絜斋集》卷一七)。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63—1224 【介绍】: 即金宣宗。金朝皇帝,女真完颜部人,本名吾睹补,改名珣。世宗孙。本封升王,至宁元年,为纥石烈执中所立,改元贞祐,后改兴定、元光。在位时蒙古军深入,贞祐二年,自中都南迁于汴。河北郡县,相继沦陷。遣使向蒙古求和,不允。又南开宋衅,西启夏侮,均无所得。辖境之内,各族起义频繁,豪强割据自保,已成瓦解之局。在位十二年。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台州黄岩人,字渊子,号竹隐。孝宗乾道二年进士。力学工诗。为吴江尉,受知于范成大。历官权直学士院,迁秘书少监。一日闻弹疏,即翩然引去。后官至朝散大夫、江西提点刑狱。有《竹隐集》。
全宋诗
徐似道,字渊子,号竹隐,黄岩(今属浙江)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进士。为吴江尉(《万姓统谱》卷七),知太和县。宁宗庆元三年(一一九七)主管官告院(《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一之七)。出知郢州(《嘉定赤城志》卷三三)。开禧元年(一二○五)召除礼部司封郎官兼翰林权直,二年迁秘书少监、起居舍人(《宋中兴学士院题名》),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南宋馆阁续录》卷九),旋罢。嘉定四年(一二一一)为江西提刑,建言检验尸伤当据《格目》标准公开进行,杜绝差讹(《宋会要辑稿》刑法六之七、《宋史·刑法志》)。有《竹隐集》十一卷,已佚。明万历《黄岩县志》卷六、清嘉庆《太平县志》卷一一有传。 徐似道诗,据《贵耳集》、《诗人玉屑》等书所录,编为一卷。
全宋文·卷五八四三
徐似道,字渊子,号竹隐,台州黄岩(今属浙江台州)人。乾道二年进士,为吴江尉。庆元中主管官告院,历知郢州、太常寺丞、礼部司封郎官。开禧初为起居舍人,权直学士院,擢秘书少监。嘉定间累官朝散大夫,提点江西刑狱。有《竹隐集》藏于家。见《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三之二五、七三之三六、七四之三二,嘉定《赤城志》卷三三。
赵希道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庆元二年(1196)任严州知州。嘉定元年(1208)任嘉兴府知府。嘉定二年(1209)任淮南东路提举常平茶盐等事。

人物简介

全宋诗
曾槃,字乐道,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几孙。官监户部赡军乌盆酒库(《渭南文集》卷三二《曾文清公墓志铭》)。宁宗嘉定元年(一二○八)以事罢工部郎官(《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三之四三)。
全宋文·卷五八○○
曾槃,字乐道,河南府(今河南洛阳)人,几之孙,逢之子。官工部郎官,嘉定元年十二月以言者劾其凶狠放罢。见《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三之四二,《宋诗纪事》卷六二。
任道生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开禧二年(1206)任封州知州。
王文贯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庆元鄞县人,字贯道。理宗宝庆二年进士。为真州教授,除宗学谕。通经学,尤精《毛诗》,从游者尝有数百人。
全宋文·卷七七八四
王文贯,字贯道,鄞县(今浙江宁波)人。早嗜学,从乡儒余端臣游。登宝庆二年进士第,为真州教授,除宗学谕。精通《毛诗》,从学者达数十人。见《至正四明志》卷二,《宋元学案》卷六四,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二七,《宋元学案补遗》卷六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68—1224 【介绍】: 即宋宁宗。光宗次子。淳熙十六年封嘉王。绍熙五年,孝宗死,光宗称疾不出执丧,赵汝愚、韩侂胄等因定策立其为帝。次年,罢赵汝愚,禁道学,专任韩侂胄。嘉泰中弛禁,复诸贬者官。开禧二年,下诏攻金。因战局不利,向金求和,杀韩侂胄,增岁币绢银,与金约为伯侄之国。后史弥远专国,一反前期之政。在位三十一年。
全宋诗
宋宁宗(一一六八~一二二四)赵扩,光宗次子。孝宗乾道五年(一一六九),授右千牛卫大将军。淳熙五年(一一七八),封英国公。十二年,封平阳郡王。十六年,进封嘉王。光宗绍熙五年(一一九四),受禅即皇帝位。嘉定十七年卒,年五十七,谥法天备道纯德茂功文哲武圣睿恭孝皇帝,庙号宁宗。在位三十年,建元庆元、嘉泰、开禧、嘉定。事见《宋史》卷三七至四○《宁宗纪》。今录诗十一首。
全宋文·卷六八八九
宋宁宗赵扩(一一六八——一二二四),光宗第二子。乾道五年,授右千牛卫大将军。淳熙五年,迁明州观察使、封英国公;十年,始预朝参;十二年,迁安庆军节度使,封平阳郡王;十六年,封嘉王。绍熙五年,孝宗死,光宗称疾不出执丧,宰相留正以疾辞去,赵汝愚、韩侂胄遂定策立为帝,逼光宗退位。初任赵汝愚为相,未几,韩侂胄专政,罢赵汝愚等,禁道学。嘉泰中弛禁,复诸贬者。时议北伐,追封岳飞为鄂王,追夺秦桧王爵。开禧二年下诏北伐。然东、中战场宋军受挫,西帅吴曦叛,遂向金求和。金人邀以诛首谋,杨皇后遂与史弥远等谋杀韩侂胄。嘉定元年与金订立和议:与金世为伯侄之国,增岁币,函韩侂胄、苏师旦首畀金,易淮陕侵地,国体以亏。自后史弥远专政,朝纲日坏,国势日衰。嘉定十七年闰八月卒,年五十七。在位三十年,年号四:庆元、嘉泰、开禧、嘉定。见《宋史》卷三七至四○《宁宗纪》,《两朝纲目备要》卷三至一六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69—1211 【介绍】: 宋道士。惠州博罗人,字南木,号翠虚。相传得太乙金丹诀,以捻土噀水为人治病,人称“陈泥丸”。或云尝提举道录院。后归罗浮山,相传能驱狐鞭龙,浮笠济湍,显示诸种神异。有《翠虚妙悟集》。
全宋诗
陈楠(?~一二一三),字南木,号翠虚,惠州博罗(今属广东)人。初以盘栊箍桶为业。后从薛道光受金丹之道,尝以泥丸治病,人称陈泥丸。徽宗政和间,擢提举道录院事。入罗浮山,以丹法授白玉蟾。宁宗嘉定六年入水而逝。有《翠虚篇》一卷传世。事见《静馀玄问》、《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四九。 陈楠诗,以影印明正统刊《道藏》太玄部《翠虚篇》为底本。参校《道藏精华录》第八集所收清董德宁辑本(简称《精华录》)。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全粤诗·卷二六
陈楠(? — 一二一三),一名朴,字南木,号翠虚,博罗人。初以盘栊箍桶为业,后从薛道光受太乙刀圭金丹法诀,又遇黎姥山神人得景霄大雷琅书。尝以泥丸治病,人称陈泥丸。宋徽宗政和间,擢提举道录院事。后归罗浮山,以道法行于世。授丹法于白玉蟾。宋宁宗嘉定六年四月十四日,赴潭州鹤会罢,在漳州梁山与一箍桶老儿犄角,入水而逝。有《翠虚篇》一卷传世。事见《静馀玄问》,元赵道一《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四九、明黄佐纂修嘉靖四十年刊《广东通志》卷六四有传。
全宋文·卷六○六一
陈楠,字南木,号翠虚子,家世为琼州(治今海南海口)人,一说惠州博罗(今广东博罗)人。幼年师事毗陵禅师薛道光,受太乙火符之法。丹道既成,复归桑梓,以箍桶为业,混迹民间。常撮土为丸,为人治病,故世称「陈泥丸」。后隐于罗浮山。嘉定初游黎母山,遇道人传以太乙雷法,楠以授之白玉蟾,遂行于世。著有《翠虚篇》一卷(存)。道教奉为南宗第四祖。见白玉蟾《翠虚真人得法记》(正统道藏《道法会元》卷一○八),又参《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四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