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063,分205页显示  上一页  57  58  59  60  61  63  64  65  66 下一页
其它辞典(续上)
任道
宋敏修(中道 )
范迪简(道卿 )
刘夔(道元 北山居士 )
罗道成
朱贯(贯道 )
范师道(贯之 )
石介(守道、公操 世称 徂徕先生 )
王道
杨畋(乐道 )
张方平(安道 乐全居士 文定 )
范思道
邱崇道
赵抃(阅道、悦道 知非子 清献 )
李道宁

人物简介

全宋诗
任道,仁宗时人。知雒县,与文同有交(清嘉庆《汉州志》卷二○)。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赵州平棘人,字中道。宋敏求弟。仁宗庆历三年赐进士出身。官至都官郎中。与兄敏求探讨文章学问,互有发明。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南剑州剑浦人,字道卿。仁宗庆历间进士。陈襄得其文二轴,大加称贺。调官至阙下,以曾受赵抃荐,不肯一谒,识者称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建州崇安人,字道元。真宗大中祥符八年进士。历知陕州、广州,皆有廉名。河北大水,民多流入京东,夔以给事中、枢密直学士知郓州,发廪赈饥,赖以全活者甚众。累官工部侍郎,知福州、建州,以户部侍郎致仕。英宗即位,迁吏部。卒年八十三。有《晋书指掌》、《武夷山记》。
全宋诗
刘夔,字道元,自号北山居士,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真宗大中祥符八年(一○一五)进士,补广德军判官。累迁屯田员外郎、权侍御史(《武夷山志》卷一七)。历江西、两浙、淮南转运使,知陕州、广州。仁宗庆历五年(一○四五),以右谏议大夫为龙图阁直学士、知潭州,兼荆湖南路安抚使(《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五七)。皇祐元年(一○四九)知郓州(同上书卷一六六)。四年,知建州。五年,以户部侍郎致仕(同上书卷一七二)。英宗即位,改吏部侍郎。卒,年八十三。有《文选笔粹》、《刘夔应制》等,不传。《宋史》卷二九八、《武夷山志》卷一七有传。
全宋文·卷三六○
刘夔字道元,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大中祥符八年进士及第。历三司户部判官,判度支勾院,江西、两浙、淮南转运使,知陕州、知广州。所至有廉名。以右谏议大夫、龙图阁直学士知潭州,还,权判吏部流内铨、知审刑院。进给事中、枢密直学士,迁工部侍郎,知郓州、福州、建州,以户部侍郎致仕。英宗即位,迁吏部。卒,年八十三。《宋史》卷二九八有传,又见道光《重纂福建通志》卷一七五。

人物简介

全宋诗
罗道成,郴州(今属湖南)人。仁宗庆历间道士。事见《诗话总龟》前集卷四七。今录诗三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睢阳人,字贯道。官至兵部郎中致仕。为仁宗庆历末睢阳五老会之一。八十八岁以后卒。
全宋诗
朱贯,字贯道,应天府宋城(今河南商丘)人。仁宗朝,以兵部郎中分司南京。庆历末与杜衍等人为睢阳五老会,时年八十八(《睢阳五老图序》谓少王涣二岁)。事见《乐全集》卷三《请应天府致仕官王涣朱贯给俸劄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05—1063 【介绍】: 宋苏州吴县人,字贯之。范琪子。仁宗天圣九年进士。历起居舍人、同知谏院,迁兵部员外郎,兼侍御史。前后在言职,有闻即言,尝数奏枢密副使陈升之不当用,又奏数陈执中、王拱辰、李淑、王德用、程戡等罪。其言虽过,而仁宗每优容之。官终直龙图阁、知明州。
全宋诗
范师道(一○○五~一○六三),字贯之,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仁宗天圣九年(一○三一)进士。知广德县,迁知常州,召为起居舍人、同知谏院,直龙图阁,出知明州。嘉祐八年卒,年五十九。有文集五十卷(《吴郡志》卷二六),已佚。《宋史》卷三○二有传。今录诗三首。
全宋文·卷六三八
范师道(一○○五——一○六三),字贯之,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天圣九年举拔萃科,为抚州判官,后知广德县、通判许州,累迁都官员外郎,至道中擢为御史。嘉皊初,以忤宰相刘沆,出知常州,徙广南东路转运使,改两浙,迁起居舍人、同知谏院、管勾国子监。迁兵部员外郎,兼侍御史知杂事,出知福州。入为三司盐铁副使,加直龙图阁,知明州。嘉皊八年卒,年五十九。师道前后在言责,有闻即言。有奏议二十卷、文集五十卷。见《宋史》卷三○二本传,《吴郡志》卷二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05—1045 【介绍】: 宋兖州奉符人,字守道,一字公操,学者称徂徕先生。仁宗天圣八年进士。历郓州观察推官、南京留守推官,迁镇南节度掌书记。丁忧,躬耕徂徕山下,教授《易经》。服除,入为国子监直讲,从学者甚众。庆历中,荐为太子中允,直集贤院,作《庆历圣德颂》颂扬新政人物。旋通判濮州,未赴卒。为文有气,主张道统文统合一说,反对佛老和骈文。有《徂徕集》。
全宋诗
石介(一○○五~一○四五),字守道,一字公操,兖州奉符(今山东泰安东南)人。尝讲学徂徕山下,学者称徂徕先生。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释褐郓州观察推官。景祐元年(一○三四)调南京留守推官,三年代父远官嘉州军事判官,旋以母丧归泰山。庆历二年(一○四二)召为国子监直讲。四年,擢直集贤院,不久通判濮州,未赴。五年卒,年四十一。有《徂徕石先生文集》二十卷,其中卷一至卷四为诗。事见《欧阳文忠公集》卷三四《徂徕先生墓志铭》,《宋史》卷四三二有传。 石介诗四卷,以清光绪十年刊潍县张次陶藏影宋本为底本。校以清康熙五十五年燕山石氏刻本(简称石本),康熙四十九年徐肇显刻本(简称徐本),清乾隆五十七年剑舟居士钞校本(浙江图书馆藏,简称剑本)等。
词学图录
石介(1005-1045) 字守道,一字公操。兖州奉符(今山东泰安东南)人。尝讲学徂徕山下,学者称徂徕先生。仁宗天圣八年进士,庆历二年召为国子监直讲,四年擢直集贤院。《宋史》卷四三二有传。有《徂徕石先生文集》二十卷。
全宋文·卷六一八
石介(一○○五——一○四五),字守道,一字公操,兖州奉符(今山东泰安)人。天圣八年登进士第,历郓州观察推官、南京留守推官、镇南掌书记、嘉州军事判官。丁母忧归。居丧期间,开馆讲学于家乡徂徕山下,学者因称徂徕先生。庆历二年服除,召入为国子监直讲,主盟上庠。著《庆历圣德颂》,讴歌范仲淹庆历新政。变法旋告失败,介不自安,求放外,得通判濮州。未及赴任,于庆历五年卒。介为北宋颇具影响之思想家,师事孙复,推尊韩愈所倡之「道统」,力倡古文运动,排佛、老,反杨亿。自编其文为《徂徕集》,又著有《唐炮》、《三朝圣政录》、《易解》等。事迹见欧阳修《徂徕石先生墓志铭》(《欧阳文忠公文集》卷三四),《宋史》卷四三二本传。
王道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庆历六年(1046)任封州知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07—1062 【介绍】: 宋沂州新泰人,字乐道。出生将门。第进士。累迁大理寺丞、知岳州。仁宗庆历间为殿中丞、提点湖南刑狱,镇压瑶族唐和起事。侬智高起事时,除广南东、西路体量安抚、经制贼盗,以兵败连贬知鄂州、光化军、邠州。后复为起居舍人、河东转运使,累官龙图阁直学士、知谏院。有《新泰集》。
全宋文·卷六六二
杨畋(一○○七——一○六二),字乐道,沂州新泰(今山东新泰)人。进士及第,授并州录事参军。历知岳州、湖南提点刑狱、知随州,累官起居舍人、知谏院。以经制湖南贼盗无功降官。后起为河东转运使、三司户部副使,迁吏部员外郎。嘉祐中,擢天章阁待制,判吏部流内铨,知制诰。进龙图阁直学士,复知谏院。嘉祐七年卒,年五十六。畋出将家,折节喜学问,为士大夫所称。有《新泰集》二十卷。《宋史》卷三○○有传,又见王安石《新泰集序》(《临川集》卷八四),苏辙《杨乐道龙图哀辞叙》(《栾城集》卷一八),《楚纪》卷五二。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07—1091 【介绍】: 宋应天宋城人,字安道,号乐全居士。仁宗景祐元年举茂才异等科,复中贤良方正科。历知昆山县,通判睦州。西夏入犯,上平戎十策。历知谏院,论建甚多,主与西夏讲和。累进翰林学士,拜御史中丞,改三司使。出知数州府。英宗治平中召拜翰林学士承旨。神宗即位,拜参知政事,反对任用王安石,极论新法之害。以太子少师致仕。既告老,而论事益切,于用兵、起狱尤反复言之。卒谥文定。有《乐全集》。
全宋诗
张方平(一○○七~一○九一),字安道,号乐全居士,应天宋城(今河南商丘)人。仁宗景祐元年(一○三四),举茂材异等,为校书郎,知昆山县。又举贤良方正,迁著作佐郎、通判睦州。召直集贤院,俄知谏院。历知制诰,权知开封府,御史中丞,三司使。加端明殿学士、判太常寺。坐事出知滁州,顷之,知江宁府,入判流内铨。以侍讲学士知滑州,徙益州。复以三司使召,迁尚书左丞、知南京。未几,以工部尚书帅秦州。英宗立,迁礼部尚书,知郓州,还为翰林学士承旨。神宗即位,除参知政事,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又转徙中外,以太子少师致仕。哲宗元祐六年卒,年八十五。赠司空,谥文定。有《乐全集》四十卷。事见《东坡后集》卷一七《张文定公墓志铭》。《宋史》卷三一八有传。 张方平诗四卷,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乐全集》为底本,校以清吴兴陶氏抄本(简称陶本,藏北京图书馆),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清抄季锡畴校本(简称季本)。又据《栾城集》等辑得集外诗,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七八二
张方平(一○○七——一○九一),字安道,号乐全居士,应天宋城(今河南商丘)人。少颖悟,景祐元年举茂材异等,宝元元年又中贤良方正。西夏叛,上《平戎十策》。历知谏院、知制诰,进翰林学士,拜御史中丞、三司使。出知杭、益等州府,十易藩镇。英宗召拜翰林学士承旨。神宗即位,除参知政事,寻以父忧免。服阕,以观文殿学士留守西京,又历数郡。极论新法之害。数请老,元丰二年以太子少师致仕,元祐六年卒,年八十五,谥文定。深识三苏父子,故苏轼终身敬事之。有《乐全集》四十卷(存)、《玉堂集》二十卷、《注仁宗乐书》一卷。见王巩《张公行状》(《乐全集》附录),《宋史》卷三一八本传。
范思道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庆历七年(1047)任明州知州。
邱崇道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庆历七年(1047)任常州知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08—1084 【介绍】: 宋衢州西安人,字阅道,号知非子。仁宗景祐间进士。仕州县,以治绩召为殿中侍御史。弹劾不辟权幸,人称“铁面御史”。出知睦州,移梓州路转运使,改益州路。召为右司谏,以言事罢知虔州,历度支副使、河北都转运使。英宗时改知成都府。所至以宽简为治,以奉俭闻。神宗即位,除参知政事。因反对新法,出知杭州,徙青州,再知成都府,复知越州、杭州,致仕。卒谥清献。有《清献集》。
全宋诗
赵抃(一○○八~一○八四),字阅道(一作悦道),号知非子,衢州西安(今浙江衢县)人。仁宗景祐元年(一○三四)是士,除武安军节度推官。历知崇安、海陵、江原三县,通判泗洲。至和元年(一○五四),召为殿中侍御史。嘉祐元年(一○五六),出知睦州,移梓州路转运使,旋改益州。召为右司谏,因论事出知虔州。英宗即位,奉使契丹,还,进河北都转运使。治平元年(一○六四),出知成都。神宗立,以知谏院召还,秋,擢参知政事。熙宁三年(一○七○),因反对青苗法去位。历知杭州、青州、成都、越州,复徙杭州。元丰二年(一○七九)二月,以太子少保致仕。退居于衢。七年卒,年七十七。谥清献。有《清献集》十卷。事见《东坡集》卷三八《赵清献公抃爱直之碑》,《宋史》卷三一六有传。 赵抃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清献集》(十卷,其中诗五卷)为底本,校以宋景定元年陈仁玉刻元明递修十六卷本(其中诗七卷,简称陈本,书藏北京图书馆)、明成化七年阎铎刊本(简称阎本,藏上海图书馆)、明嘉靖四十一年杨准序汪旦刊本(简称杨本,藏华东师大图书馆)、一九二二年赵氏仿宋重刊本(简称赵本)等。新辑集外诗,编为第六卷。
全宋文·卷八八二
赵抃(一○○八——一○八四),字阅道,号知非子,衢州西安(今浙江衢州)人。景祐进士,累官至殿中侍御史,弹劾不避权倖,京师目为「铁面御史」。请知睦州,移梓州路转运使,改益州。召为右司谏,因弹奏陈旭奸邪,罢知虔州。召为侍御史知杂事,改度知副使、河北都转运使。治平中知成都。神宗立,召知谏院,未几擢参知政事。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熙宁三年罢,出知杭州。历知青州、成都府、越州,再知杭州,以太子少保致仕。元丰七年卒,谥清献。施政宽简,为世称道。纂《成都古今集记》三十卷等,著文集十六卷。见苏轼《赵清献公神道碑》(《东坡集》卷三八),《宗统编年》卷二一,《宋史》卷三一六有传。
李道宁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皇祐元年(1049)任泸州知州,七月在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