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
相关人物
休道太原师
相关人物
周宣王
《国语》卷一《周语上》
「宣王既丧南国之师,乃料民于太原。」三国吴·韦昭注:「料,数也。」
「宣王既丧南国之师,乃料民于太原。」三国吴·韦昭注:「料,数也。」
例句
汉武惭夸朔方地,周宣休道太原师。 杜牧 今皇帝陛下一诏徵兵不日功集河湟诸郡次第归降臣获睹圣功辄献歌咏
典故
相关人物
参考典故
白登围
白登道
炎汉自勒兵
相关人物
刘邦(汉高祖)
参考典故
出平城
《汉书》卷九十四上〈匈奴传〉~3753~
是时,汉初定,徙韩王信于代,都马邑。匈奴大攻围马邑,韩信降匈奴。匈奴得信,因引兵南踰句注,攻太原,至晋阳下。高帝自将兵往击之。会冬大寒雨雪,卒之堕指者十二三,于是冒顿阳败走,诱汉兵。汉兵逐击冒顿,冒顿匿其精兵,见其羸弱,于是汉悉兵,多步兵,三十二万,北逐之。高帝先至平城,步兵未尽到,冒顿纵精兵三十馀万骑围高帝于白登,七日,汉兵中外不得相救饷。唐·颜师古注:「白登在平城东南,去平城十馀里。」
是时,汉初定,徙韩王信于代,都马邑。匈奴大攻围马邑,韩信降匈奴。匈奴得信,因引兵南踰句注,攻太原,至晋阳下。高帝自将兵往击之。会冬大寒雨雪,卒之堕指者十二三,于是冒顿阳败走,诱汉兵。汉兵逐击冒顿,冒顿匿其精兵,见其羸弱,于是汉悉兵,多步兵,三十二万,北逐之。高帝先至平城,步兵未尽到,冒顿纵精兵三十馀万骑围高帝于白登,七日,汉兵中外不得相救饷。唐·颜师古注:「白登在平城东南,去平城十馀里。」
例句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李白 关山月
动询黄阁老,肯虑白登围。 杜甫 送卢十四弟侍御报韦尚书(之晋)灵榇归上都二十韵
圣主嗤炎汉,无心自勒兵。 杨凭 边塞行
合昏玄兔郡,中夜白登围。 沈佺期 关山月
虏入白登道,烽交紫塞途。 陈子昂 答韩使同在边
典故
相关人物
杨花沾泥絮
相关人物
道潜(参寥子)
《宋人轶事汇编》卷二十〈禅林〉~20~
东坡守彭城,参寥往见之。坡遣官奴马盼盼索诗,参寥作绝句,有「禅心已作沾泥絮,不逐东风上下狂」之语,东坡曰:「予尝见柳絮落泥,私谓可入诗,偶未收拾,遂为此老所先。」
东坡守彭城,参寥往见之。坡遣官奴马盼盼索诗,参寥作绝句,有「禅心已作沾泥絮,不逐东风上下狂」之语,东坡曰:「予尝见柳絮落泥,私谓可入诗,偶未收拾,遂为此老所先。」
《昭明文选》卷三十四〈七上·七发八首〉~572~
客曰:「将为太子奏方术之士有资略者,若庄周魏牟杨朱墨翟便蜎詹何之伦。使之论天下之释微,理万物之是非。孔老览观,孟子持筹而算之,万不失一。此亦天下要言妙道也,太子岂欲闻之乎?」于是太子据几而起曰:「涣乎若一听圣人辩士之言。」涊然汗出,霍然病已。
客曰:「将为太子奏方术之士有资略者,若庄周魏牟杨朱墨翟便蜎詹何之伦。使之论天下之释微,理万物之是非。孔老览观,孟子持筹而算之,万不失一。此亦天下要言妙道也,太子岂欲闻之乎?」于是太子据几而起曰:「涣乎若一听圣人辩士之言。」涊然汗出,霍然病已。
典故
相关人物
参考典故
庾薛
相关人物
庾信
薛道衡
参考典故
庾信哀
《北史》卷八十三《文苑传·庾信传》
陈氏乃请王褒及信等十数人。武帝唯放王克、殷不害等,信及褒并惜而不遣。寻徵为司宗中大夫。明帝、武帝并雅好文学,信特蒙恩礼。至于赵、滕诸王,周旋款至,有若布衣之交。群公碑志,多相托焉。唯王褒颇与信埒,自馀文人,莫有逮者。
陈氏乃请王褒及信等十数人。武帝唯放王克、殷不害等,信及褒并惜而不遣。寻徵为司宗中大夫。明帝、武帝并雅好文学,信特蒙恩礼。至于赵、滕诸王,周旋款至,有若布衣之交。群公碑志,多相托焉。唯王褒颇与信埒,自馀文人,莫有逮者。
《北史》卷三十六《薛辩传》附《薛道衡传》
子道衡,字玄卿。六岁而孤,专精好学。年十岁,讲左传,见子产相郑之功,作国侨赞,颇有词致,见者奇之。其后才名益著。齐司州牧、彭城王浟引为兵曹从事。尚书左仆射杨愔见而嗟赏,授奉朝请。吏部尚书陇西辛术与语,叹曰:「郑公业不亡矣!」河东裴谳目之曰:「鼎迁河朔,吾谓『关西孔子』,罕遇其人,今复遇薛君矣!」武成即位,兼散骑常侍,接对周、陈二使。武平初,诏与诸儒修定五礼,除尚书左外兵郎。陈使傅縡聘齐,以道衡兼主客郎接对之。縡赠诗五十韵,道衡和之,南北称美。魏收曰:「傅縡所谓以蚓投鱼耳。」待诏文林馆,与范阳卢思道、安平李德林齐名友善。复以本官直中书省,寻拜中书侍郎,仍参太子侍读。齐后主之世,渐见亲用,与侍中斛律孝卿参预政事。道衡具陈备周之策,孝卿不能用。
子道衡,字玄卿。六岁而孤,专精好学。年十岁,讲左传,见子产相郑之功,作国侨赞,颇有词致,见者奇之。其后才名益著。齐司州牧、彭城王浟引为兵曹从事。尚书左仆射杨愔见而嗟赏,授奉朝请。吏部尚书陇西辛术与语,叹曰:「郑公业不亡矣!」河东裴谳目之曰:「鼎迁河朔,吾谓『关西孔子』,罕遇其人,今复遇薛君矣!」武成即位,兼散骑常侍,接对周、陈二使。武平初,诏与诸儒修定五礼,除尚书左外兵郎。陈使傅縡聘齐,以道衡兼主客郎接对之。縡赠诗五十韵,道衡和之,南北称美。魏收曰:「傅縡所谓以蚓投鱼耳。」待诏文林馆,与范阳卢思道、安平李德林齐名友善。复以本官直中书省,寻拜中书侍郎,仍参太子侍读。齐后主之世,渐见亲用,与侍中斛律孝卿参预政事。道衡具陈备周之策,孝卿不能用。
例句
北朝荣庾薛,西汉盛严徐。 常衮 晚秋集贤院即事寄徐薛二侍郎
典故
元家道保
《全唐诗》卷四百五十一〈和微之道保生三日〉
相看鬓似丝,始作弄璋诗。且有承家望,谁论得力时。莫兴三日叹,犹胜七年迟【案:予老微之七岁。】。我未能忘喜,君应不合悲。嘉名称道保,乞姓号崔儿。但恐持相并,蒹葭琼树枝。
相看鬓似丝,始作弄璋诗。且有承家望,谁论得力时。莫兴三日叹,犹胜七年迟【案:予老微之七岁。】。我未能忘喜,君应不合悲。嘉名称道保,乞姓号崔儿。但恐持相并,蒹葭琼树枝。
《神仙传》卷四
张道陵者,沛国人也,本太学书生,博通五经,晚乃叹曰:「此无益于年命!」遂学长生之道,得黄帝九鼎丹法……乃与弟子入蜀住鹄鸣山,著作道书二十四篇。乃精思炼志,忽有天人下……乃授陵以新出正一明威之道,陵受之能治病,于是百姓翕然奉事之以为师……后陵与升长三人皆白日冲天而去。
张道陵者,沛国人也,本太学书生,博通五经,晚乃叹曰:「此无益于年命!」遂学长生之道,得黄帝九鼎丹法……乃与弟子入蜀住鹄鸣山,著作道书二十四篇。乃精思炼志,忽有天人下……乃授陵以新出正一明威之道,陵受之能治病,于是百姓翕然奉事之以为师……后陵与升长三人皆白日冲天而去。
《后汉书》卷七十五《刘焉传》附《张鲁传》
鲁字公旗。初,祖父陵,顺帝时客于蜀,学道鹤鸣山中,造作符书,以惑百姓。受其道者辄出米五斗,故谓之「米贼」。
鲁字公旗。初,祖父陵,顺帝时客于蜀,学道鹤鸣山中,造作符书,以惑百姓。受其道者辄出米五斗,故谓之「米贼」。
例句
病老正相仍,忽逢张道陵。 卢纶 送道士郤彝素归内道场
典故
相关人物
支遁马
相关人物
支道林
《世说新语》上卷上《言语》
「支道林常养数匹马。或言道人畜马不韵,支曰:贫道重其神骏。」南朝梁·刘孝标注引《高逸沙门传》:「支遁字道林,河内林虑人,或曰陈留人,本姓关氏。少而任心独往,风期高亮,家世奉法。尝于馀杭山沈思道行,泠然独畅。年二十五始释形入道。年五十三终于洛阳。」
「支道林常养数匹马。或言道人畜马不韵,支曰:贫道重其神骏。」南朝梁·刘孝标注引《高逸沙门传》:「支遁字道林,河内林虑人,或曰陈留人,本姓关氏。少而任心独往,风期高亮,家世奉法。尝于馀杭山沈思道行,泠然独畅。年二十五始释形入道。年五十三终于洛阳。」
例句
枥嘶支遁马,池养右军鹅。 孟浩然 宴荣二山池
《國語辭典》:有道 拼音:yǒu dào
1.称有学问有道德的人。《礼记。礼器》:「昔先王尚有德,尊有道。」汉。张衡〈西京赋〉:「招有道于侧陋,开敢谏之直言。」
2.有学问道德。《周礼。春官宗伯。大司乐》:「凡有道者、有德者,使教焉。」《史记。卷一二四。游侠列传。序》:「此皆学士所谓有道仁人也,犹然遭此菑,况以中材而涉乱世之末流乎?」
3.政治清明、天下太平。《论语。卫灵公》:「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金瓶梅》第四八回:「值圣明有道之世,老翁在家康健之时。」
4.汉代举士科目之一。《后汉书。卷六八。郭符许列传。郭太》:「司徒黄琼辟,太常赵典举有道。」
5.合理。如:「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公羊传。桓公十一年》:「行权有道,自贬损以行权,不害人以行权。」
6.书函中常用作对人的敬称。
2.有学问道德。《周礼。春官宗伯。大司乐》:「凡有道者、有德者,使教焉。」《史记。卷一二四。游侠列传。序》:「此皆学士所谓有道仁人也,犹然遭此菑,况以中材而涉乱世之末流乎?」
3.政治清明、天下太平。《论语。卫灵公》:「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金瓶梅》第四八回:「值圣明有道之世,老翁在家康健之时。」
4.汉代举士科目之一。《后汉书。卷六八。郭符许列传。郭太》:「司徒黄琼辟,太常赵典举有道。」
5.合理。如:「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公羊传。桓公十一年》:「行权有道,自贬损以行权,不害人以行权。」
6.书函中常用作对人的敬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