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068,分138页显示  上一页  46  47  48  49  50  52  53  54  55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褒斜道
道庵
道臣
道调
道藩
道费
道阶
道巾
道诀
道送
道茀
踏道
首道
述道
逆道
《漢語大詞典》:褒斜道
古道路名。因取道 褒水 、 斜水 二河谷得名。二水同出 秦岭 太白山 : 褒水 南注 汉水 ,谷口在今 陕西省 勉县 褒城镇 北, 斜水 北注 渭水 ,谷口在今 陕西省 眉县 西南。通道山势险峻,历代凿山架木,于绝壁修成栈道,旧时为 川 陕 交通要道。汉书·沟洫志:“其后人有上书,欲通 襃斜道 及漕,事下御史大夫 张汤 。 汤 问之,言:‘抵 蜀 从故道,故道多阪,回远;今穿 襃斜道 ,少阪,近四百里。’” 宋 王应麟 困学纪闻·考史六:“ 襃斜道 、故道: 襃水 通 沔 ,在 兴元府 襃城县 ; 斜水 通 渭 ,在 京兆府 武功县 。故道今 凤州 梁泉县 。”亦省作“ 襃斜 ”。史记·货殖列传:“然四塞,栈道千里,无所不通,唯 襃斜 綰轂其口。” 唐 韩愈 《李公墓志铭》:“贩者负入 襃斜 ,船循 渭 而下,首尾相继不絶。” 明 唐顺之 《题赠乔佥事兼为乃翁封君寿》诗:“为郎几岁歷 金华 ,还闻建节度 褒斜 。”参阅元和郡县志·兴元府·褒城县
《漢語大詞典》:道庵
寺庙。多为尼姑所居。 明 冯梦龙 《风流梦·协谋发墓》:“你説这道庵,因何置?是 杜南安 前所为。”
《漢語大詞典》:道臣
使臣。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外国·顺义王:“此三王名号,亦係庙堂所创,以示覊縻,而阶勋为正一品,尤为妥当,使 隆庆 间亦冠於 顺义王 之上,则虏酋决不敢争礼欲如代王体统,以致道臣受其折辱矣。”
分類:使臣
《國語辭典》:道调(道調)  拼音:dào diào
1.乐曲名。为唐代的宫廷音乐,与道教典礼或内容有关的乐曲。也称为「道曲」。
2.唐代燕乐二十八调中,七宫的一种。也称为「道调宫」。
《漢語大詞典》:道藩
指铨选人才和考察官吏的机构。 唐 邵说 《筌蹄赋》:“犹蹄在兔,兔既获而蹄可以忘;犹筌在鱼,鱼既烹而筌可以息。亦何异游道藩者挥 郢 匠之斤,御道枢者削 公输 之墨。”
《漢語大詞典》:道费(道費)
路费;盘缠。 宋 洪迈 《夷坚丁志·荆山客邸》:“家在海外,相去五千里,仅有少物以给道费,一夕失之,必死於道路,不归骨矣。”
分類:路费盘缠
《漢語大詞典》:道阶(道階)
宋 代崇奉道教,官府给道士分等分级,并配以品秩。谓之“道阶”。《宣和遗事》前集:“ 政和 四年春正月,置道阶品秩,凡二十六等。”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中:“ 政和 四年,詔置道阶,自六字先生至鉴义,凡二十六等,崇奉道教,其权舆於此歟!”
《漢語大詞典》:道巾
道士的软帽。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骂筵》:“袖出道巾,黄绦换介。”
分類:道士软帽
《漢語大詞典》:道诀(道訣)
道教之秘诀。 隋 卢思道 《升天行》:“寻师得道诀,轻举厌人群。” 唐 张说 《道家四首奉敕撰》之三:“金炉承道诀,玉牒启玄机。”
分類:道教秘诀
《漢語大詞典》:道送
引领护送。汉书·张骞传:“ 騫 曰:‘为 汉 使 月氏 而为 匈奴 所闭道,今亡,唯王使人道送我,诚得至,反 汉 , 汉 之赂遗王财物不可胜言。’” 颜师古 注:“道,读曰导。”
分類:引领护送
《漢語大詞典》:道茀
野草塞路而难于通行。国语·周语中:“火朝覿矣,道茀不可行。” 韦昭 注:“草秽塞路为茀。”后泛指路途不通。 唐 段成式 《好道庙记》:“是时陆擅蛇虎,水制蛟螭,道茀路絶,一境相恐。”《花月痕》第十一回:“ 痴珠 多情人,既深毁室之伤,復抱堕楼之痛。牵萝莫补,剪纸难招,明知乌鸟伤心,鴒原急难,而道茀难行,力穷莫致。”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破恶声论》:“岂其道茀不可行,故硕士艰于出世。”
《漢語大詞典》:踏道
(1).犹探路。《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 子胥 辞王已了,便即徵发天兵……搦生手(先)锋,乃先踏道。”《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先锋踏道疾如风,即至 黄河 东北岸。”
(2).台阶。 宋 庞元英 文昌杂录卷三:“诸军将校分入殿庭,北向立;朝堂引赞官、引弹奏御史二员入殿门内踏道下,当殿向北立。”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驾诣郊坛行礼:“坛高三层七十二级,坛面方圆三丈许,有四踏道。正南曰午阶,东曰卯阶,西曰酉阶,北曰子阶。”
分類:台阶探路
《漢語大詞典》:首道
旧时称省治所在的道。亦指该道的道员。《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七回:“到得那里时,只见藩臺以下,首道、首府、首县,都在那里,还有保甲局总办、委员,黑压压的挤满一花厅。”
《分类字锦》:述道
文心雕龙孟轲膺儒以磬折庄周述道以翱翔
分类:
《漢語大詞典》:逆道
(1).违背事理。晏子春秋·外篇下十:“且夫见色而忘义,处富贵而失伦,谓之逆道。” 唐 颜真卿 《守政帖》:“吾去岁中言事得罪,又不能逆道苟时,为千古罪人也。”
(2).指叛逆的行为。《史记·李斯列传》:“今 高 有邪佚之志,危反之行,如 子罕 相 宋 也;私家之富,若 田氏 之於 齐 也。兼行 田常 、 子罕 之逆道而劫陛下之威信,其志若 韩玘 为 韩安 相也。” 汉 王符 潜夫论·衰制:“愚君闇主,託坐於左,而姦臣逆道,执轡於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