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063,分205页显示  上一页  37  38  39  40  41  43  44  45  46 下一页
其它辞典(续上)
僧道翊
僧道潜( 慈化定慧禅师 )
冯道幕客
国道者
姜道隐
刘海蟾( 哲、操 元英、铉英、宗成 海蟾子 明悟弘道真君 )
卖药道人
僧道溥( 弘教大师 世称 睡龙和尚 )
僧道闲( 法宝禅师 世称 罗山和尚 )
僧道寻
释善道(世称 木平和尚 真寂禅师 木瓶 )
王道古(别称 雀儿王 )
王道求
韦道丰
释道圆
僧道翊 朝代:吴越

人物简介

武林西湖高僧事略
师名道翊。不知何许人。石晋天福四年。卓庵天竺山西北。草衣木食。高行绝尘。一夕见前峰有光烛天。迹其所起。视之。得异木焉。人莫能名之者。师乃取之。命匠者孔仁谦刻为观音大士像。夜梦白衣人曰。雕像已就。明日有僧自洛阳来。随身有古佛舍利。当求之。已而僧果至。如其梦求之。得舍利三颗。纳于大士顶门。自是灵异大著。吴越时。忠懿王始一新道场而奉之。宋天圣中。诜寂二僧。又迁殿东南直乳窦峰。治平二年。郡守蔡公襄表其事上之。曾鲁公奏赐灵感观音院额。 赞曰。 大士心光  奇木斯寓  众胡不见  心不应故 师心佛心  同体显露  现白衣身  永福皇祚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61 【介绍】: 五代时僧。蒲津人,俗姓武。少诣临川,僧净慧一见以为法器。后又谒法眼禅师文益。寻结庐衢州古寺,阅《大藏经》。后周世宗显德初,钱俶迎入西府,受菩萨戒,赐号慈化定慧禅师,居慧日永明院。
武林西湖高僧事略
师名道潜。河中府人。姓武氏。初谒清凉法眼。一见异之。许入室。一日问曰。子参请外看甚么经。师曰。华严。法眼曰。总别同异成坏六相是何门摄。师曰。世出世间一切法皆具六相。法眼曰。空具六相否。师不能答。法眼曰。子却问我。师如语而问。法眼曰。空。师言下开悟。法眼曰。子作么生会。师云。空。法眼然之。后因四众士女入寺。法眼曰。律中道隔壁闻钗钏声即名破戒。今睹金银朱紫杂遝。是破戒否。师曰。好个入路。法眼曰。子向后有五百毳徒。而为王侯所重在。师寻辞往三衢古寺阅藏经。钱忠懿王命入府受菩萨戒。署慈化定慧之号。周显德元年。建慧日永明寺。请师居之。为开山始祖。众常五百。果符法眼之记。永明至宋改名净慈。 赞曰。 嶷嶷法器  孕灵河嵩  空华严相  绍法眼宗 名闻霸府  冕玉致恭  永明祖令  杲日当空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八 传宗科
蒲津武氏子。美容姿。躯干颀硕。匈有七黑子。若魁斗幼依中条山栖岩大通院真寂禅师。薙染。既明戒检。入雁门五台山睹文殊大士。自尔遍历禅会。及见临川崇寿益禅师。顿了心地。阅藏典于衢之古刹。而文殊复现妙相于宴坐中。及诣鄞礼育王塔。见舍利红色。行悬钟外。潜悲喜交集。于是光文大师汇征请于山斋。行普贤忏法三七日。感遍吉降瑞。其所御象鼻。枕道场所。吴越王钱氏迎之入府。授菩萨戒造大伽蓝。慧日永明。以居之。仍宠以慈化定慧禅师之号。月别给俸示优礼也。建隆二年辛酉九月十八日示疾而终。将入棺。白光昼发。十月茶毗于龙井。收舍利无算。有屠者。自以罪恶不可忏悔。展襟向火聚。请求不得。则死于火。斯须获七粒。 开宝庚午。天台韶国师。建塔以葬。癸酉塔顶时起白光。其机缘语句具载传灯录。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五代时人。冯道镇南阳时,有酒户投状乞修孔庙,幕客题诗状后。《全唐诗》收此诗。出自宋李颀《古今诗话》。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八 摄念科(二)
隐居庐山双溪院。禅诵之暇。独务灌园。蔬则一听他人采掇。不为禁。或问其故。曰我以无心种。彼以无心取。彼我皆无心。而物之存于中者。可既乎。则天地吾园。风霜雨露吾灌矣。吾又何劳哉。修睦僧正闻而韪之。赠以诗曰。入门空寂甚。真果出家儿。有行鬼不见。无心人谓痴。久之终。葬山中。
宋高僧传·卷第三十 杂科声德篇第十之二
释国道者。未知何许人也。器凝淳粹行敦高迈。块然独处翩翩在形器之上矣。参学收广欲歇孤征。爱庐山秀异。誓隐沦以求其志。考筑草舍灌园植蔬。任山中居人揃取。或问其故。答曰。贫道无心而种无心而舍也。验此见知实达道之上流矣。修睦僧正恒倾意奉重。诗赠国公云。入门空寂寂。真个出家儿。有行鬼不见。无心人谓痴。后终于院。葬于双溪山原。有小浮图焉。今以国字呼之。为名邪姓邪。未得详焉。
姜道隐 朝代:五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汉州人。隐居绵竹山,不与人交往,人称“野人”。研究庄老家言,且工丹青,善绘龙及山水松石。有《笔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燕山人,一说燕地广阳人。名哲,字元英,一作铉英,号海蟾子;一说名操,字宗成。曾事燕主刘守光为相。好黄老之学,后弃官隐居华山、终南山。传得道仙去,道家以为全真道北五祖之一。元世祖至元六年封为明悟弘道真君。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姓名不详,五代楚人。《全唐诗》存诗1首,出陶谷《清异录》卷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僧。福州福唐人,俗姓郑。出家于宝林院。嗣雪峰义存。泉州刺史王延彬迎住五峰,奏赐号弘教大师。后住泉州睡龙山,世称睡龙和尚。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俗姓郑,福州福唐(今福建福清)人。五代闽时禅僧。出家于宝林院。嗣雪峰义存。泉州刺史王延彬迎之住五峰,奏赐号弘教大师。后住泉州睡龙山,世称睡龙和尚。《祖堂集》卷一一、《景德传灯录》卷一九有传,并录其诗偈2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僧道闲 朝代:五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僧。福州长溪人,俗姓陈。初于龟山出家,受戒后,游诸方。参石霜庆诸,未契法意,转参岩头全豁,服其心传。王审知请居福州罗山,赐号法宝禅师,世称罗山和尚。卒于山。
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罗山道闲禅师。长溪陈氏子。出家龟山。年满受具。遍历诸方。尝谒石霜。问。去住不宁时如何。霜曰。直须尽却。师不契。乃参岩头。亦如前问。头曰。从他去住。管他作么。师于是服膺。闽帅饮其法味。请居罗山。号法宝禅师。僧辞保福。福问。甚处去。曰。礼拜罗山。福曰。汝向罗山道。保福秋间上府朝觐大王。置四十个问。头问。和尚忽若一句不相当。莫言不道。僧举似师。师呵呵大笑曰。陈老师自入福建道洪塘桥下一寨。未曾见有个毛头星现。汝与我向从展道。陈老师无许多问头。祗有一口剑。一剑下有分身意。有出身路。不明便须成末。僧回举似福。福曰。我当时也祗是谑伊。至秋入府。师特为办茶筵请福。福不赴。却向僧曰。我中间曾有谑语。恐和尚问著。僧归举似。师曰。汝向他道。猛虎终不食伏肉。僧又去。福遂来。临迁化。上堂集众良久。展左手。主事罔测。乃令东边师僧退后。又展右手。令西边师僧退后。乃曰。欲报佛恩。无过流通大教。归去也珍重。言讫莞尔而寂。 系曰。岩头门下得法者。传灯现录六人。而二彦一闲最著。僧统仅传瑞岩彦。而玄泉彦与闲师不载。予故表之。使知黄龙明招二公所自出也。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五代时禅僧。住潭州龙会寺。《景德传灯录》卷三〇收歌1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僧。初谒乐普元安,后嗣盘龙可文。住袁州木平山,世称木平和尚。南唐中主待以师礼,迎至金陵供养。法眼文益有诗相赠。卒谥真寂禅师。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南唐时禅僧。初谒乐普元安,后嗣盘龙可文。住袁州木平山,世称木平和尚。南唐国主待以师礼,迎请供养。法眼文益有诗相赠。卒谥真寂禅师。《景德传灯录》卷二〇有传,并录其诗偈1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补续高僧传·感通篇
木平和尚。不知何许人。游戏江浒。语言无度。踪迹诡异。人不能测识。李后主。尊为圣师。尝挂木瓶杖头。一日赴内斋坐。顷忽不见。后主问曰。和尚何在。因引瓶自蔽。应曰。某在此澡浴。后主拜之。木平曰。陛下见群臣。勿言臣在瓶中浴。后主笑曰。和尚见人。亦勿道吾拜汝。尝出入禁中。他日从登百尺楼。后主问其制度佳否。对曰。尤宜望火。初不谕其意。后数年。木平卒。淮甸大扰。烽火交驰。后主尝于是登望。以占动静。后主素爱庆王。问木平寿命。曰年七十。是岁病亡。年十七。盖反语耳。为建寺宫侧居之。奉事隆笃焉。本名木瓶。后讹为木平。或云。木平山名。师居处也。法眼禅师赠诗云。木平山里人。貌古言复少。相看陌路同。论心秋月皎。坏衲线非蚕。助歌声有鸟。城阙今日来。一沤曾已晓。为大宗匠所与。木平故个中人。盖混迹以警世者也。
王道古 朝代:五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人。工绘四时雀竹。时称雀儿王。
王道求 朝代:五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人。工画佛道鬼神人物畜兽。始仿周昉,后学卢楞迦,当时名手皆叹服。
韦道丰 朝代:五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江夏人。善画人物、寒林,运思奇僻,经年累月,方成一图,成则惊人。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道圆,南雄(今属广东)人。少时曾学于积翠庵,后住南安军雪峰,为南岳下十二世,黄龙南禅师法嗣。事见《五灯会元》卷一七。今录诗二首。
全粤诗·卷二四
释道圆,南雄人。早年依黄檗积翠庵慧南,后住大庾云封寺,为南岳下十二世,黄龙南禅师法嗣。事见宋释正受《嘉泰普灯录》卷四、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一七。诗二首。
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道圆。南雄人也。性纯至。少游方。虽饱参未大通透。闻南禅师居黄檗积翠庵。往依之。一日燕坐下板。闻两僧举百丈野狐因缘。一僧曰。只如不昧因果也。未脱得野狐身。一僧应声曰。便是不落因果。亦何曾堕野狐身耶。圆悚然。异其语。不觉身起上庵头。过涧忽大悟。见南公。叙其事。未终涕交颐。南公令就侍者榻熟睡。忽起作偈曰。不落不昧。僧俗本无忌讳。丈夫气宇如王。争受囊藏被盖。一条楖栗任纵横。野狐跳入金毛队。南公大笑。久之。又作风幡偈曰。不是风兮不是幡。白云依旧覆青山。年来老大浑无力。偷得忙中些子閒。云庵老人。常手疏此二偈。大称赏之。谓其机锋不减英邵武。后出世住大庾云封寺。莫知所终。
新续高僧传·译经篇第一之一
又道圆者,沧州人,既从僧服,便志西方,后晋天福中,负簦西迈,在涂十二年,足迹所届,遍五印度,复居其间,阅六春秋,还经于阗,与其国使偕至于宋。乾德三年冬,达于京师,以佛舍利一、水晶器、贝叶梵经四十筴来献,太祖召问所历山川道里及其风俗,圆颇疆识,一一指陈,应对如响,太祖嘉之。时立译经院,诏与梵僧同事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