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068,分138页显示  上一页  29  30  31  32  33  35  36  37  3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嘉道
伏道
赞道
道华
议道
改道
道佛
道训
道了
道志
耽道
无足道
月道
虚道
么道
《骈字类编》:嘉道
汉书董仲舒传陛下有明德嘉道悯世俗之靡薄悼王道之不昭故举贤良方正之士论谊考问将欲兴仁谊之休德明帝王之法制建太平之道也
《漢語大詞典》:伏道
(1).暗道,隐秘的通道。《西游补》第七回:“未来世界中,又有一条伏道,通矇瞳世界。”
(2).指利用地形埋伏军队以袭击敌人的策略。 宋 苏洵 《权书上·攻守》:“大山峻谷,中盘絶径,潜师其间。不鸣金,不挝鼓,突出乎平川以衝敌人腹心者曰伏道。”
《漢語大詞典》:赞道(贊道)
辅佐政教。《文选·王俭〈褚渊碑文〉》:“出参太宰军事,入为太子洗马;俄迁祕书丞,赞道槐庭,司文天阁。” 张铣 注:“赞,佐也;槐庭,三公位也;谓为太宰参军是为佐道也。”
《漢語大詞典》:道华(道華)
谓纷华盛丽的意念。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养气:“夫三皇辞质,心絶於道华;帝世始文,言贵於敷奏。”
分類:华盛意念
《漢語大詞典》:议道(議道)
(1).议论大道;探讨治国之道。礼记·表记:“是故君子议道自己,而置法以民。” 孔颖达 疏:“好仁之法,须恩惠及人,当恕己而行,故君子谋议道理,先自己而始。” 宋 强至 《回徐州知府赵尚书书》:“宣风巨屏,方尊外牧之权;议道中台,行贰上公之旧。” 明 徐学谟 《归有园麈谈》:“耻恶衣食者,未足议道;美其宫室者,必损令名。”
(2).拟议取道。明史·宦官传一·王振:“ 振 初议道 紫荆关 ,由 蔚州 邀帝幸其第,既恐蹂乡稼,復改道 宣府 。”
《國語辭典》:改道  拼音:gǎi dào
1.改变前进的路线。如:「前方修路,车辆改道。」
2.更改制度或措施。汉。刘向《说苑。卷七。致理》:「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阿。」
《漢語大詞典》:道佛
道教与佛教的合称。宋书·竟陵王诞传:“天公去年与道佛共议,欲除此间民人,道佛苦諫得止。” 南朝 齐 周颙 《难张长史〈门论〉》:“道佛两殊,非鳬则一。” 唐 冯神德 《上释在道前表》:“今乃定道佛之尊卑,抑沙门之拜伏。”
分類:道教佛教
《漢語大詞典》:道训(道訓)
谓道之准则。《后汉书·儒林传下·谢该》:“博通群蓺,周览古今,物来有应,事至不惑,清白异行,敦悦道训。” 晋 葛洪 抱朴子·勗学:“渐渍道训,成化名儒。”宋书·江夏文献王义恭传:“闇薄纂统,实凭师范,思尽虔恭,以承道训。”
分類:准则
《韵府拾遗 筱韵》:道了
杜荀鹤诗道了亦未了言閒今且閒
分类:道了
《漢語大詞典》:道志
言志;表达情志。 唐 权德舆 《〈唐使君盛山唱和集〉序》:“至於营合道志,咏言比事,有久敬之义焉。”
引导、劝导其心志向善的方面发展。礼记·礼器:“先王之制礼也,以节事,脩乐以道志。” 郑玄 注:“劝之善也。” 陆德明 释文:“道音导。”
《漢語大詞典》:耽道
(1).谓乐守圣贤之道。 晋 张华 《励志诗》:“研精耽道,安有幽深。”
(2).指爱好道术。 唐 谷神子 《博异志·崔玄微》:“ 天寳 中,处士 崔玄微 洛苑 东有宅,耽道,饵木伏苓三十载。因药尽,领童僕入 嵩山 採之。”
《漢語大詞典》:无足道(無足道)
不值得说;不值一提。《穀梁传·隐公二年》:“吾 伯姬 归于 纪 ,故志之也。其不言使,何也?逆之道微,无足道焉尔。” 明 李贽 《复邓石阳书》:“弟异端者流,本无足道者也。”
《漢語大詞典》:月道
(1).月球环绕地球作椭圆运动的轨道。又称白道。 宋 沈括 梦溪笔谈·象数一:“黄道与月道,如二环相叠而小差。”元史·历志一:“出入赤道,为日行之轨者,黄道也。所谓白道,与黄道交贯,月行之所由也。”
(2).借指天空。 唐 王勃 《九成宫东台山池赋》:“骤冲情於月道,飞峻赏於烟墟。”
《漢語大詞典》:虚道
空泛无用的说教。《商君书·农战》:“今民求官爵,皆不以农战,而以巧言虚道,此谓劳民。”韩非子·制分:“是以虚士立名於内,而谈者为略於外,故愚怯勇慧相连而以虚道属俗而容乎世,故其法不用,而刑罚不加乎僇人。”
《漢語大詞典》:么道
犹言如此说、这样说。 宋 陆游 《送佛照光老赴径山》诗:“报恩一句作么道,常遣山林见太平。”《元典章·圣政一·振朝纲》:“官人每各处行将文书去者,么道,圣旨了也。”元史·泰定帝纪二:“今我的姪皇帝生天了也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