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中道义
【佛学常见辞汇】
中道的胜义,即离互相对立的二边,连中亦不要,绝诸对待的胜义。
中道第一义谛
【佛学常见辞汇】
简称中谛,即有就是空,空也就是有,圆融而无碍,不偏于一边。
六道轮回
【佛学常见辞汇】
六道是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这六道的众生都是属于迷的境界,不能脱离生死,这一世生在这一道,下一世又生在那一道,总之在六道里头转来转去,像车轮一样的转,永远转不出去,所以叫做六道轮回。
如实道
【佛学常见辞汇】
真如实相的道理。
见道位
【佛学常见辞汇】
菩萨完成第一阿僧祇劫之修行,始登初地,在初地入心中(每一地皆有入、住、出三心),通达少许二无我理,体会真如,乍见中道,故名见道位,又名通达位。
【三藏法数】
见道位者,即声闻初果也。谓断三界见惑,而见真空之理,故名见道也。(初果,即须陀洹也。)
缘起中道
【佛学常见辞汇】
缘起即性空,性空而能缘起,这即是中道义,中道即般若无分别慧,亦名无所得智。
道谛(二)
【佛学次第统编】
道以能通为义,正道及助道,是二相扶,能通至涅槃,故名为道。
一、正道者,实观三十七品(已见前文),三解脱门(见下文),缘理慧行,名为正道。
二、助道者,得解观中种种诸对治法,及诸禅定,皆是助道。
复次:
一、正道者,谓见谛八忍、八智,此十六心思惟。九无碍九解脱,此十八心真无漏慧,名为正道。
一、八忍 欲界与上二界四谛之理,忍可印證之智也。
一、忍可印證欲界四谛,曰四法忍:
一、苦法忍  二、集法忍  三、灭法忍  四、道法忍
二、忍可印證色界无色界之四谛,曰四类忍:
一、苦类忍  二、集类忍  三、灭类忍  四、道类忍
以此八忍,正断三界之见惑。
二、八智
一、證欲界四谛之智,曰四法智:
一、苦法智  二、集法智  三、灭法智  四、道法智
二、證上二界四谛之智,曰四类智:
一、苦类智  二、集类智  三、灭类智  四、道类智
即观八谛而正断烦恼无间道之位曰忍。既断烦恼而了解脱之位曰智。总称八忍八智。是无漏智之初也。
三、九无碍九解脱 三界有九地,九地中皆有见惑修惑。每地修惑,分为九品。先断粗大,次第断微细。每断一品之修惑,有无间道解脱道之二种。正断惑之位,曰无间道。既断惑已得解脱之位,谓之解脱道。
二、其馀方便对治诸禅三昧,及三十七品三解脱等,皆是助道,所谓三解脱门者如次。
三解脱门 解脱即自在之义也。门即能通之义,谓由此三解脱门,则能通至涅槃。
一、空 观诸法无我我所。
二、无相 男女一异等相不可得。
三、无愿 知一切法无相无所作。
此二道相扶,能通涅槃,审实不虚,即名道谛也。
道谛下四行
【佛学次第统编】
道谛下四行者:
一、道行 谓观五不受阴三十七品等道,能通至涅槃,故名道。
二、正行 谓观五不受阴三十七品等道,非颠倒法,故名正。
三、迹行 谓观三十七品等道,是一切圣人去处,故名迹。
四、乘行 谓观三十七品等道,能运行人必至三解脱,爱见等烦恼不能遮,故名乘。
道谛下四行
┌地狱………………………………┐
│饿鬼………………………………│
│畜生………………………………├四恶趣四有┐
┌欲界┤修罗………………………………┘     ├五道┐︵
│  │人……东洲…南洲…西洲…北洲……四洲四有┘  │六
│  └欲天……四王…忉利…夜摩…┐         │道
│       ┌────────┘         │︶
│       └…兜率…化乐…他化……六欲六有 ┐ ├二
┌苦  │     ┌初禅前二┐             │ │十
│谛…三┤  ┌初禅┤    ├二有……………┐     │ │五
│  界│  │  └大  梵┘       │     │天│有
│   │  │二禅………………一有……………│     ├道┘
│   │色界┤三禅………………一有……………├四禅七有 │
│   │  │  ┌四禅前三┐       │     │
│   │  └四禅┤无  想├三有……………┘     │
│   │     └那  含┘             │
│   └无色界…空处…识处…无所有处…非非想处…四空四有┘

│            欲界      色界      无色界
│          ┌──┴──┐ ┌──┴──┐ ┌──┴──┐
│          苦 集 灭 道 苦 集 灭 道 苦 集 灭 道
│          │ │ │ │ │ │ │ │ │ │ │ │
│       ┌身─○─┼─┼─┼─○─┼─┼─┼─○─┼─┼─┼
│       │  │ │ │ │ │ │ │ │ │ │ │ │
│       │边─○─┼─┼─┼─○─┼─┼─┼─○─┼─┼─┼
│      五│  │ │ │ │ │ │ │ │ │ │ │ │
│     ┌利┤见─○─○─○─○─○─○─○─○─○─○─○─○
│     │使│  │ │ │ │ │ │ │ │ │ │ │ │
│     │ │戒─○─┼─┼─○─○─┼─┼─○─○─┼─┼─○
│     │ │  │ │ │ │ │ │ │ │ │ │ │ │
│     │ └取─○─○─○─○─○─○─○─○─○─○─○─○
│ ┌ 见惑┤    │ │ │ │ │ │ │ │ │ │ │ │
│ │   │ ┌贪─○─○─○─○─○─○─○─○─○─○─○─○
│ │   │ │  │ │ │ │ │ │ │ │ │ │ │ │
四谛┤ │   │ │瞋─○─○─○─○─┼─┼─┼─┼─┼─┼─┼─┼
│ │   │五│  │ │ │ │ │ │ │ │ │ │ │ │
│ │   └钝┤痴─○─○─○─○─○─○─○─○─○─○─○─○
│ │    使│  │ │ │ │ │ │ │ │ │ │ │ │
│ │     │慢─○─○─○─○─○─○─○─○─○─○─○─○
│ │     │  │ │ │ │ │ │ │ │ │ │ │ │
│ │     └疑─○─○─○─○─○─○─○─○─○─○─○─○
│集│        十 七 七 八 九 六 六 七 九 六 六 七
├谛┤        └──┬──┘ └──┬──┘ └──┬──┘
│ │          三十二     二十八     二十八
│ │           └───────┬───────┘
│ │                 八十八使
│ │   ┌贪  欲……五趣杂居地┐       ┌上 上
│ │   │     ┌离生喜乐地│    ┌上品┤上 中
│ │   │瞋    │定生喜乐地│九地各┐│  └上 下
│ │思  │   色…┤离生喜乐地│九品 ││  ┌中 上
│ └惑…四┤痴    └舍念清净地├   ├┤中品┤中 中
│    使│     ┌空无边处地│共成八││  └中 下
│     │     │识无边处地│十一品┘│  ┌下 上
│     └慢  无色┤无所有处地│    └下品┤下 中
│           └非非想处地┘       └下 下
├灭谛
│   ┌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
│   │四正勤……已生恶令永断…未生恶令不生…┐
│道  │     ┌─────────────┘
└谛…三┤     └…已生善令增长…未生善令得生
十│四如意足……欲…念…进…慧
七│五根……信…进…念…定…慧
道│五力……信…进…念…定…慧
品│七觉支……择…进…喜…除…舍…定…慧
└八正道……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
┌───────────────┘
└…正精进…正念…正定
┌别┐
┌苦谛┤ ├苦苦……坏苦……行苦
│  └通┘
│  ┌业……不善业……善业……不动业
│集谛┤
│  └烦恼………………见…………爱
又│  ┌有馀涅槃
四┤灭谛┤
谛│  └无馀涅槃
│   ┌正道……三十七品……三解脱门
│ ┌甲┤
│ │ └助道…………种种对治及禅定
│ │          ┌四法忍……苦法忍…集法忍…灭法忍…道法忍
│道│      十┌八忍┤
└谛│     ┌六┤  └四类忍……苦类忍…集类忍…灭类忍…道类忍
│ ┌正  │心│  ┌四法智……苦法智…集法智…灭法智…道法智
│ │道…三│ └八智┤
│ │  十┤    └四类智……苦类智…集类智…灭类智…道类智
│ │  四│   ┌九无碍
└乙┤  心└十八心┤
│       └九解脱
│   ┌三十七品
└助道 ┤三解脱门……一、空…二、无相…三、无作
└其馀方便对治诸禅三昧
┌苦谛下四行……一无常行…二苦行…三空行…四无我行
│集谛下四行……一集行……二因行…三缘行…四生行
十六行┤灭谛下四行……一尽行……二灭行…三妙行…四出行
└道谛下四行……一道行……二正行…三迹行…四乘行
明十二因缘之三道
【佛学次第统编】
忧悲苦聚,是为三世。合明十二因缘,是十二因缘,有三种道。
一、烦恼道   二、业道   三、苦道
是三道,更互为因缘。从无始已来,生死不绝,至于今身,若不修观智,未来流转,忧悲苦恼,无有边际。若修观智,则无明灭,乃至老死忧悲苦恼皆悉灭也。譬如千年闇室,若不置之一灯,其室方将永闇。若置之一灯,则故闇皆灭,新闇不生也。
道定二戒
【佛学次第统编】
戒由道定二义上,分之为二:
一、道共戒 三乘之圣者,至见道修道之位,而发无漏道。故与无漏智共,自发防非止恶之戒体,戒体亦无漏也。
二、定共戒 行人修持色界之四禅定,故与彼定心共,身中自生防非止恶之戒体。此定有漏,故戒亦有漏也。
入道四行
【佛学次第统编】
正宗记云入道四行:达摩大师谓二祖可大师曰:「夫入道多途,要而言之,不出理行而已。」
一、谓理入者,则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但为客尘妄想所覆,不能显了。若舍妄归真,则圣凡一等,无有分别。
二、若以行入者,乃有四等:
(一)报冤行 凡修道之人,若受苦时,当念我往昔劫中,弃本逐末,流浪诸有,多起冤憎,违害无限。今虽无犯,是我宿殃恶业果熟,所以甘心忍受,都无怨恨。作是观时,与理相应,体冤进道,是名报冤行。
(二)随缘行 谓众生无我,皆由业转,苦乐齐受,皆从缘生。若得胜报荣誉等事,皆是过去宿因所感,缘尽还无,何喜之有!得失从缘,心无增减,喜风不动。冥顺于道,故名随缘行。
(三)无所求行 谓愚人长迷,处处贪著。智者悟真,安心无为。万有皆空,无所希冀。三界久居,犹如火宅。有身皆苦,谁得所安?若了达者,息念无求。经云:「有求皆苦,无求乃乐。是则无求真为道行,故云无所求行。」
(四)称法行 谓性净之理,因之为法,此理众相皆空,无染无著,无此无彼。故经云:「法无有我,离我垢故。」智者信解此理,应当称法而行。法体无悭,于身命财行檀舍施,心无悭惜,达解三空,自利利他,庄严菩提之道。为除妄想,修行六度,而无所行,故名称法行。
六道报境
【佛学次第统编】
三界 欲、色、无色。
三有 即三界。
六道 地狱、畜生、饿鬼、修罗、人、天。
六凡 即六道。
九地 杂居、乃至非想。
九有 即九地。
二十五有 略。
地狱 八寒、八热、十六游增等。
八寒地狱 疱、乃至白莲花等八。
八热地狱 等活、乃至阿鼻等八。
十六游增小狱 黑沙、乃至寒冰等十六。
饿鬼 无财、少财、多财。
无财鬼 炬口、针咽、臭口。
少财鬼 针毛、臭毛、大瘿。
多财鬼 得弃、得失、势力。
势力鬼 夜叉罗刹毗舍阇。
修罗 畜、鬼、人、天。
四洲 北俱卢、西牛贺、东胜神、南胆部。
四轮王 金、银、铜、铁。
十仙 地行、乃至绝行。
二十八天 六欲天、十八色天、四无色天。
六欲天 四王、乃至他化。
四王天 持国、增长、广目、多闻。
忉利天 善法堂,东南西北各八。
十八色天 初、二、三、四、禅。
初禅三天 梵众、梵辅、大梵。
二禅三天 少光、无量光、光音。
三禅三天 少净、无量净、遍净。
四禅九天 无云、乃至色究竟九天。
无色四天 空、识、无所、非想。
人生难得,大道难闻
【俗语佛源】
四十二章经》说:「人身难得,中国难生,佛法难闻。」又《福盖正行所经》卷二说:「纵得人身,不生中
国,诸根不具,或于佛法心不爱乐,或复生彼无佛世界。」佛教认为,这就是众生要脱离生死烦恼的「三难」。后转化为俗语「人生难得,大道难闻」,谓来到世间做人不容易,而能听到大道、真理就更难了。意在劝人珍惜有限而难得的人生,要从善修行。如清·孔尚任《桃花扇》第四十出:「(上)人生难得,大道难闻。(拜坛介)弟子丁继之稽首了。」再举两个变式。如《西湖二集》卷七:「从来道:人身难得,至道难闻。奉劝修行之人切不可有一毫贪著之心、饺恨之念,错走了道儿,再救不转。」又如《金瓶梅词话》第三九回:「员外又问:『你等打斋听经,有何功德?』众人言语:『人生在世,佛法难闻,人身难得。』」 (李明权)
六道轮回
【俗语佛源】
轮回,梵语Samsara,又译为轮转、流转。轮回的原始思想产生于古印度婆罗门教,而佛教则发展了这一理论,谓「轮回」的主体是虚妄的「执持识」,「轮回」的动力是「业感」,「轮回」的结束是「解脱」。佛教认为,一切众生从「无始」以来,即在「六道」中轮回,循环往复,如车轮旋转不息,造善业得乐报,如天、人二道,造恶业得苦报,如地狱、饿鬼、畜生等「恶道」。正如《观佛三昧经》卷六所说:「轮回六趣,如旋火轮。」「六趣」即「六道」,是生死轮回的六个去处:地狱、饿鬼、畜生、天、人、修罗。俗语中常用「六道轮回」。如元·李寿卿《度抑翠》第一折:「我著你脱离生死,免却六道轮回。」又如元·无名氏《蓝采和》第一折:「则你那六道轮回怎脱免,使不的你九伯风颠。」反映出生死轮回、因果报应之说在民间影响之大。(李明权)
头头是道
【俗语佛源】
原是禅语,指开悟以后的境界:心境融合,内外打面一片,乃至吃饭穿衣、挑水打柴、一举一动、开口闭口,无一事不与「妙道」冥合。所谓「头头是道,法法本圆成」(《续传灯录·慧力洞源禅师》)。世间唯诗家与禅家相近,因此诗家亦用「头头是道」来形容通灵入妙的「化境」,亦称「禅趣」。宋·严羽《沧浪诗话》指出,学诗有「三节」功夫,「及其透彻,则七纵八横,信手拈来,头头是道矣」。又宋·胡仔在《茹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二二中称誉杜甫《红樱桃》诗谓:「此诗如禅家所谓信手拈来,头头是道者。」后亦用「头头是道」谓语言、举动左右逢源,无一不合规矩。如清·沈复《浮生六记·闺房记乐》:「其癖好与余同……一举一动,示之以色,无不头头是道。」(李明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