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829,分389页显示  上一页  217  218  219  220  221  223  224  225  226 下一页
其它辞典(续上)
程太虚(别称 程太虚 道济大师 )
释惟俨( 弘道 )
释道行( 自在三昧 )
刘从政( 升元先生 )
柳道伦
卢道元
李师道
庞蕴(道玄、德玄 世称 庞居士 )
柳泌(杨仁力、杨仁昼 )
李逊(友道 贞 )
唐顺宗(庙号 顺宗 至德弘道大圣大安孝皇帝、至德弘道大圣大安孝帝 李诵 宣城郡王、宣王 )
孟简(几道 行第 十六 )
释道齐( 道齐 赵 )
陈寡言(大初 华林 )
道吾和尚(别称 一钵和尚、道吾休和尚 )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09 果州西充(今四川西充)人。幼好道。18岁时父母双亡,遂弃资产,入南岷山修道。宪宗元和四年(809)卒,时以为解化成仙。《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四二有传。《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顺庆府部》存其诗5首,《全唐诗外编》据之收入。
全唐诗续补遗
隋程太虚,西充人。自幼学道,精修勤苦。隐居南岷山,绝粒,有二虎侍左右。九井十三峰,皆其修炼处也。一夕,大风雨,砌下得碧玉印。每乞符祈年,印以授之,辄获丰稔。唐元和中解体,后迁神于元宫,容貌不变。宣宗命人求之,过商山,宿逆旅,蹑险有居第如公馆。青童引见,一道士自称程太虚,祖居西充。且嘱曰:「明岁君自蜀至南岷,无忘我。」及至蜀,视画像,与前见者无异。宋赐号道济大师。(《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顺庆府部》引《总志》)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六 传宗科(四)
姓寒氏。晋之缙县人。童龀俊敏。年十七。从南康湖阳西山慧照禅师落发。大历八年。依衡岳寺希操律师。受具戒。未几谒石头迁禅师。證心法。一日俨坐次。石头问曰。汝在者里作么。俨云。一切不为。头曰。恁么即闲坐也。俨曰。若闲坐即为也。头曰。汝道不为。且不为个什么。俨曰。千圣亦不识。头以偈赞曰。从来共住不知名。任运相将只么行。自古上贤犹不识。造次凡流岂可名。头尝垂语曰。言语动用勿交涉。俨云。不言语动用。亦勿交涉。头云。者里针劄不入。俨云。者里如石上栽花。头深肯之。住后看经次。柏岩云。和尚休猱人得也。俨卷却经云。日头早晚。柏云。正当午。俨之。犹有者个文彩在。柏云。某甲无亦无。俨云。汝太煞聪明。柏云。某甲只恁么。和尚尊意如何。俨曰。我跛跛挈挈。百丑千拙。且么过。有僧再参。俨问曰。阿谁。僧曰常坦。俨呵曰。前也是常坦。后也是常坦。一日院主。请俨上堂。大众才集。俨良久便归方丈。闭门。院主逐后曰。和尚许某甲上堂。为什么却归方丈。俨曰。经有经师。论有论师。律有律师。又争怪将老僧。 俨问。云岩作什么。岩曰担屎。俨曰。那个聻。岩曰在。俨曰。汝来来去去为谁。岩曰。替它东西。俨曰。何不教伊并行。岩曰。还曾檐么。俨坐次。有僧问。兀兀地思量个什么。俨曰。思量个不思量底。问曰。不思量底。如何思量。俨曰。非思量。僧问。学人拟归乡时如何。俨曰。汝父母遍身红烂。卧在荆棘林中。汝归何所。僧曰。恁么即不归去也。俨曰。汝却须归去。汝若归乡。我示汝个休粮方。僧曰。便请。俨曰。二时过堂。不将咬著一粒米。僧问。学人有疑请师决。俨曰。待上堂时。与阇黎决。至晚上堂。众集定。俨曰。今日请决疑上座。在什么处。其僧出众。俨下禅床。把住云。大众者僧有疑。便托开归方丈。僧问。祖师未到此土。此土还有祖师意否。俨曰有。僧曰。既有祖师意。又来作什么。俨曰。只为有所以来。俨看经次。僧问和尚寻常。不许人看经。为什么却自看。俨曰。我只图遮眼。僧曰。某甲还效和尚得么。俨曰。若是汝看。牛皮也须穿透。 朗州刺史李翱躬入山谒俨。俨执经卷不顾。侍者屡言。太守在此。俨终不顾。翱性褊急。怒曰。见面不如闻名。俨徐呼太守。何得贵耳而贱目。翱因谢之。问曰。如何是道。俨指上下曰。会么。翱曰。不会。俨曰。云在天水在瓶。翱述偈曰。练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我来问道无馀说云。在青天水在瓶。翱又问。如何是戒定慧。俨曰。贫道者里无此闲家具。翱良久。俨曰太守欲得保任此事。直须向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闺閤中物舍不得。便成渗漏。一夕登绝顶。时雨新霁。天色澄莹。仰见云披月出。光彩迸射。因而大笑。澧阳远在九十里外。而居人之闻其声者。如近发东西家。于是互相推问。始知其远自药山也。太和八年二月。忽大呼云。法堂倒法堂倒。众皆持物柱撑之。俨举手曰。汝不会意。乃寂。寿八十有四。腊六十建塔于院之东隅。曰化城。谥弘道。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六 传宗科(四)
姓杨。桂阳人。南岳般舟道场出家。游学钟陵默有證入。得自在三昧。俄就澧阳西南山中。营小室以居。布衲蒲鞋。或坐或寐。无所滞虎豹杂处床榻间未几。忽有辇材橐费。愿大搆缮以施者。其栋宇之盛。未旬浃已备。既辞去。问其名氏爵里于人。而卒无知者。然后意其为神助云。顷又太守以郡治之开元寺。固召居之。即告终。元和十五年。寿六十九。
宋高僧传·卷第二十 感通篇第六之三
释道行。姓杨。桂阳人也。自生已来神府聪利肌体冰雪如也。年甫十二心誓慕道。于南岳般若道场受学。于钟陵求诀。自默證法号自在三昧。由此布纳蒲鞋用资残息而已。就澧阳西南伐木为室。方丈而居。虎豹多伏于床榻之间。后有赍材殖为营堂宇。曾未浃旬一皆周具。视之寂无人焉。始知鬼神舍材输力也。太守苦召居州治开元寺。未久元和十五年终。年六十九。焚舍利建塔焉。
刘从政 朝代:中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53—830 【介绍】: 唐道士。河南缑氏人。家世奉道。幼辞亲修道,历事河内张通玄、中岳邢归一,后栖居王屋山,修习十二年。应诏入京,敬宗躬执弟子礼,赐号升元先生。文宗初东归。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河东(今山西永济西)人。德宗贞元间进士。《全唐诗》存诗1首。
全唐文·卷六百十五
道伦。贞元中进士。
卢道元 朝代:

人物简介

全唐文·卷九百二十八
道元。贞元时人。学道于寒栖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19 【介绍】: 唐时高丽人。李师古异母弟。师古死,为留后。王师讨蔡,师道使人烧河阴仓、断建陵桥以援蔡。又使人杀武元衡、伤裴度。蔡平,讽令割地质子,师道上书以军不协为解。帝怒,诏诸军进讨。师道昏庸,政事皆决于群婢,终为部将刘悟所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衡州衡阳人,字道玄。嗜佛法,曾谒僧人石头。因厌贪俗,沉家财于洞庭,鬻竹器以为生。后居襄阳,世称庞居士。工诗。有《诗偈》。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字德玄,衡州衡阳(今湖南衡阳)人。自幼笃信佛教。德宗贞元初,先参谒石头希迁、丹霞天然,后谒马祖道一,谈禅相契,遂为其在俗弟子。世称庞居士。北行至襄阳,初住东岩,后迁郭西小舍。有一女相随,常制竹漉篱,售以为生。为山南东道节度使于頔所礼敬。约卒于宪宗元和三年(808)以前。生平见《祖堂集》卷一五、《景德传灯录》卷八、《唐诗纪事》卷四九。好作诗偈,以宣扬禅理,规诫世人,文字较通俗。凡作300余篇。《新唐书·艺文志三》著录《庞蕴诗偈》3卷,不存。《续藏经》收有《庞居士语录》3卷,除记其语录行事外,有诗偈1卷,凡200余首。《全唐诗》仅收7首。其余《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20 【介绍】: 唐道士。本名杨仁力。少习医药,言多诞妄。宪宗元和中,因李道古、皇甫镈之荐征入禁中。言天台多灵药,愿为长吏以求。十三年,授台州刺史,赐金紫。泌驱民采药,岁余一无所得,举家入山谷。有司捕送京师,仍待诏翰林。宪宗服泌药,日益烦燥,遂为宦官所杀。穆宗即位,以泌付京兆府杖死。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20 本名杨仁力,一作杨仁昼。少习医术,言多诞妄。宪宗元和十三年(818)宰相皇甫镈荐之,诏居兴唐观炼药。自称能致灵药于天台山,十一月诏权知台州刺史。岁余无所得,遂举家逃入山中。浙东观察使捕送京师,复使待诏翰林。十五年正月宪宗服其药躁怒,为宦官所弑。穆宗即位,下诏处死。生平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全唐诗》存诗2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61—823 【介绍】: 唐赵郡人,字友道。登进士第。累拜池、濠二州刺史,政绩殊尤,迁越州刺史兼御史大夫。为政以均贫富、扶弱抑强为己任,所至称理,宪宗特许不择时奏对,并迁户部侍郎。历山南东道节度使、京兆尹、忠武节度使。终刑部尚书。卒赠右仆射,谥贞。
全唐文·卷五百四十六
逊字友道。赵郡人。客居荆州。第进士。元和中累除京兆尹。改国子祭酒。检校礼部尚书。为忠武军节度使。长庆元年进检校吏部尚书。徙凤翔。入为刑部尚书。三年卒。年六十三。赠尚书右仆射。谥曰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61—806 【介绍】: 即李诵。唐朝皇帝。德宗长子。德宗建中元年立为太子。贞元二十年,病风且喑。二十一年正月即位,任用王叔文等,革新政治,罢官市,出宫女及教坊女乐九百人。因久疾不愈,在位八月,为宦官俱文珍等所迫,传位太子,自称太上皇。次年卒,谥至德大圣大安孝皇帝。
全唐文·卷五十五
帝讳诵。德宗长子。上元二年生。始封宣城郡王。大历十四年六月进封宣王。十二月立为皇太子。贞元二十一年正月即位。七月。以疾令皇太子监国。八月。传位皇太子。元和元年正月。上尊号曰应乾圣寿太上皇。是月崩。年四十六。谥曰至德大圣大安孝皇帝。庙号顺宗。大中三年。加谥至德宏道大圣大安孝皇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24 【介绍】: 唐德州平昌人,字几道。孟诜曾孙。擢进士、宏辞科。累迁仓部员外郎。宪宗元和中拜谏议大夫。出为常州刺史,疏水溉田。召为给事中,累迁户部侍郎,加御史中丞。坐赃,左迁太子宾客,分司东都。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23 字几道,排行十六,郡望德州平昌(今山东商河县西北),祖籍汝州梁县(今河南汝州),寓居吴中。德宗贞元七年(791)登进士第,又登博学宏辞科。累官至司封郎中。宪宗元和四年(809)超拜谏议大夫、知匦事。以论事忤旨,出为常州刺史。历浙东观察使、户部侍郎、山南东道节度使。坐贿赂宦官,罢为太子宾客、分司东都。穆宗即位,贬吉州司马。卒于太子宾客分司任。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及《咸淳毗陵志》卷七。《全唐诗》存诗7首。《全唐诗续拾》补2首。
全唐文·卷六百十六
简字几道。德州平昌人。举进士。登宏词科。元和中累官太子宾客分司东都。长庆三年卒。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八 證悟科(二)
钱唐赵氏子。少年聪敏。读书校庠中。宿儒以为能。一日立道旁。见僧分卫。行诵净名经。闻而喜之曰。此语岂世俗所能道哉。即延其僧归为设食。问所居何寺。曰定水。齐因请父母从之出家。年十七进具。习毗尼法。复究华严经义于灵隐寺学禅定。脩杜多。行。于天竺寺尝趺坐石窟中。忽钜蟒出其旁。为吞噬状。则燕嘿自如。与虎豹麋鹿杂处。尤驯扰。山椒乏水。以杖卓地泉觱沸。贞元二十一年。众请讲华严经。时方冻洹。或得异华于冰雪中。状若芙蓉。熠爚发光采。观者叹美。久之终于山寺。
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九 杂科声德篇第十之一
释道齐。俗姓赵氏。钱塘人也。幼而察慧器度浩然。入于庠序经籍淹通。偶立当衢见僧分卫行讽净名经。冥然喜之。且召入家设食。问僧为居何寺。答曰。定水伽蓝。因请父母出家。母曰。吾生汝时梦手擎日月。尝占是梦。云贵子有五等之分。脱或舍家。吾无望矣。由是往定水从师。年十七进具习毗尼法。复投灵隐寺学华严经义。自尔于天竺寺修习禅定行杜多行。其山有石窟。齐于中坐。忽巨蟒矫首唅呀为吞噬之状。愀然不动。时有虎豹近于石室。群鹿时时驯扰。又山椒乏水。以锡杖剟地其泉迸流。实供其用。贞元二十一年。四方学者劝请讲华严经。时雪飘飞。忽生华二本。状若芙蕖。熠爚光发。观者嗟叹见所未见。齐道誉惟馨。其节俭恶衣恶食人所不胜。后终于山寺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道士。越州诸暨人,字大初。隐居天台山玉霄峰,号曰华林。天台科法有遗阙者,拾补之,而不躬行。居常以琴酒自娱。能诗,每吟咏,放情自任。卒,年六十四。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字大初,越州诸暨(今浙江诸暨)人。中唐时道士,隐居于玉霄峰。常以琴酒自娱,每吟咏则放情自适。卒年64岁。有诗10卷,已佚。事迹见《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四〇、《三洞群仙录》卷六。《全唐诗》存诗2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僧。约中唐前后在世。作有长篇歌行《一钵歌》,以俚俗文辞阐扬佛理,劝世警俗,唐五代时流传颇广。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法名不详。约为中唐时僧人。作有长篇歌行《一钵歌》,以俚俗文辞阐扬佛理,劝世警俗,唐五代流传甚广。事迹见《宋高僧传》卷一一。《鉴诫录》卷一〇、《景德传灯录》卷三〇皆收《一钵歌》,但文字差异较多。《全唐诗外编》录此诗。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晚唐禅僧。嗣前关南道常,又曾游德山宣鉴门下。后仍住襄州关南。《祖堂集》卷一九、《景德传灯录》卷一一有传。《祖堂集》及《景德传灯录》卷三〇存歌1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