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55,分204页显示 上一页 15 16 17 18 19 21 22 23 24 下一页
释阿道
元恂(字 元道、宣道 )
高谦之(字 道让 崇爵开阳男 康 )
卢道约(字 季恭 )
郦道慎(字 善季 )
郦道约(字 善礼 )
陈道谭(名 陈谈先 )
释道凭( 韩 )
高道穆( 恭之 字 道穆 龙城侯、安喜县公 )
孙道登
徐文盛(字 道茂 )
庾道
李瑾(字 道瑜 策文 )
元玄(字 彦道 陈郡王 平 )
其它辞典(续上)
释道珍释阿道
元恂(字 元道、宣道 )
高谦之(字 道让 崇爵开阳男 康 )
卢道约(字 季恭 )
郦道慎(字 善季 )
郦道约(字 善礼 )
陈道谭(名 陈谈先 )
释道凭( 韩 )
高道穆( 恭之 字 道穆 龙城侯、安喜县公 )
孙道登
徐文盛(字 道茂 )
庾道
李瑾(字 道瑜 策文 )
元玄(字 彦道 陈郡王 平 )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七 摄念科
未详何许人。初于庐山。习弥陀观。尝于定中。见人乘舟。行大海中。曰欲之阿弥陀佛国。珍因求载。其人曰。未作净土业。岂可得哉。当时意谓。营治浴室。念阿弥陀经。为净土业也。出定如所意作之。绵历岁月。忽有白银台。降于其房之山池上。人莫知之也。独记其事于经函底。及卒之夕。半山如列数千炬。望者以为异。后又偶获经函底所记故迹。始复审其往生之验。 又法归禅师。襄阳汉阴人。久习禅业。尝于定中有神人。请游庐山。然庐山者。平生未尝识者也。及出定乃造焉。则树石寺塔。宛如定中所见。遂结宇以住。即今之峰顶寺是也。甘露峰亦此山之别峰。昔慧景禅师方示灭。手握两指。虽伸之复屈。论者以为此證二果之验。且山之草木。皆被甘露。峰因以名。三德一时。至今为山中盛事。兹并记之。续高僧传·卷第十六 习禅初
释道珍。未详何人。梁初住庐山中。恒作弥陀业观。梦有人乘船处大海中。云向阿弥陀国。珍欲随去。船人云。未作净土业。谓须经营浴室并诵阿弥陀经。既觉即如梦所作。年岁绵远。及于房中小池降白银台。时人不知。独记其事安经函底。及命过时。当夕半山已上如列数千炬火。近村人见谓。是诸王观礼。旦就山寻。乃云珍卒。方委冥祥外应也。后因搜检经中方知往生本事。遂封记焉用示后学。时此山峰顶寺有法归禅师者。本住襄阳汉阴。出家昧静为务。感梦有神来请。遂往庐山游历诸处。忽然惊觉。乃寻梦而往。但庐山者生来不到。及至彼处树石寺塔宛如前梦。方知为庐山神之所请也。依而结宇晨夕继业。遂终山舍。时又有慧景禅师者。清卓出类不偶道俗。狐行林阜。禅慧在宗。及其终后。乃返掘两指。人有捋者虽伸还屈如前故传所纪。获二果矣。当景卒旦。山峰松树并雨甘露。今名甘露峰是也。生常感二鸟依时乞食。及其没后绝迹此山。斯之三德。道扇梁朝树铭山阿。各题芳绩矣。
人物简介
海东高僧传·卷第一
释阿道。或云本天竺人。或云从吴来。或云自高句丽入魏。后归新罗。未知孰是。风仪特异。神变左奇。恒以行化为任。每当开讲。天雨妙花。始新罗讷祇王时。有黑胡子者。从句高丽至一善郡。宣化有缘。郡人毛礼。家中作窟室安置。于是梁遣使赐衣著香物。君臣不知香名及与所用。乃遣中使赍香遍问中外。胡子见之称其名目曰。焚此则香气芬馥。所以达诚于神灵。所谓神圣不过三宝。一曰佛陀。二曰达摩。三曰僧伽。若烧此发愿。必有灵应。时王女病革。王使胡子焚香表誓。厥疾寻愈。王甚喜。酬赠尤厚。胡子出见毛礼。以所得物赠之。报其德焉。因语曰。吾有所归请辞。俄而不知所去。及毗处王时。有阿道和尚。与侍者三人。亦来止毛礼家。仪表似胡子。住数年无疾而化。其侍者三人留住读诵经律。往往有信受奉行者焉。然按古记。梁大通元年三月十一日。阿道来至一善郡。天地震动。师左执金环锡杖。右擎玉钵应器。身著霞衲。口诵花诠初到信士毛礼家。礼出见惊愕而言曰。曩者高丽僧正方来入我国。君臣怪为不祥。议而杀之。又有灭垢玭从彼复来。杀戮如前。汝尚何求而来耶。宜速入门。莫令邻人得见。引置密室。修供不怠。适有吴使以五香献原宗王。王不知所用。遍询国中。使者至问法师。师曰以火烧而供佛也。其后偕至京师。王令法师见使。使礼拜曰。此边国高僧何不远。而王因此知佛僧可敬。敕许斑行。又按高得相诗史。曰梁氏遣使曰。元表送沈檀及经像。不知所为。咨四野。阿道逢时指法。相注云。阿道再遭斩害。神通不死。隐毛礼家。则梁吴之使莫辨其详。又阿道之迹多同黑胡子。何哉。然自永平至大通丁未。凡四百十馀年。句高丽兴法已百五十馀年。而百济已行一百四十馀年矣。若按朴寅亮殊异传。云。师父魏人崛摩。母曰高道宁。高丽人也。崛摩奉使高丽。私通还魏。道宁因有身诞焉。师生五稔有异相。母谓曰。偏𧙖之子。莫若为僧。师依教。即于是日剃发。十六入魏。觐省崛摩。遂投玄彰和尚。受业十九年。归宁于母。母谕曰。此国机缘未熟。难行佛法。惟彼新罗今虽无声教。尔后三十馀月有护法明王御宇。大兴佛事。又其国京师有七法住之处。一曰金桥天镜林(今与轮寺)。二曰三川岐(今永兴寺)。三曰龙宫南(今皇龙寺)。四曰龙宫北(今芬皇寺)。五曰神游林(今天王寺)。六曰沙川尾(今灵妙寺)。七曰婿请田(今昙严寺)。此等佛法不灭前劫时伽蓝墟也。汝当归彼土。初传玄旨。为浮屠始祖。不亦美乎。师既承命子之声。出疆而来寓新罗王阙西里(今严庄寺是也)时当味邹王即位二年癸未矣。师请行竺教。以前所不见为怪。至有将杀之者。故退隐于续村毛禄家。今善州也。逃害三年。成国宫主病疾不愈。遣使四方。求能治者。师应募赴阙。为疗其患。王大悦问其所欲。师请曰。但创寺于天镜林。吾愿足矣。王许之。然世质民顽。不能归向。乃以白屋为寺。后七年始有欲为僧者。来依受法。毛禄之妹名史侍。亦投为尼。乃于三川岐立寺曰永兴。以依住焉。味雏王崩后。嗣王亦不敬浮屠。将欲废之。师还续村。自作墓入其内。闭户示灭。因此圣教不行于斯卢。厥后二百馀年。原宗果兴像教。皆如道宁所言。自味雏至法兴凡十一王矣。阿道出现年代前却如是其差舛。并是古文不可取舍。然若当味雏时。已有弘宣之益。则与顺道同时明矣。以其中废而至梁大通乃兴耳。故并出黑胡子元表等。叙而观焉。 赞曰。自像教东渐。信毁交腾。权舆光阐。代有其人。若阿道。黑胡子。皆以无相之法身。隐现自在或先或后。似同异。若捕风搏影。不可执迹而定也。但其先试可而后启行。始逃害而终成功。则秦之利方。汉之摩腾。亦无以加焉。易曰。藏器待时。阿道之谓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83—497 【介绍】: 北魏皇族,废太子,字元道,后改字宣道。孝文帝长子。太和十七年立为太子。不乐南迁,常私穿胡服。太和二十年,孝文帝幸嵩山,恂手刃中庶子高道悦,欲与左右轻骑逃往平城,未逞。孝文帝还,废为庶人。后以谋逆罪赐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渤海蓨人,字道让。高崇子。少以孝闻,袭爵,释褐奉朝请,加宣威将军。孝明帝孝昌初为河阴县令,损益政体,有当官之称。尝疏奏侍臣戚属请托官曹,擅作威福,亏风坏政。诸宠要疾之,乃启太后迁谦之为国子博士。后李神轨谗于胡太后,赐死。朝士莫不哀之。全后魏文·卷五十三
谦之字道让,渤海蓨人。袭父崇爵开阳男,除奉朝请,加宣威将军,正光中为奉车都尉、廷尉丞,孝昌初行河阴县令,寻除正,迁国子博士,历铸钱都将长史,为李神轨所陷,下狱赐死。永安中赠营州刺史,谥曰康,有《凉书》十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86—543 【介绍】: 北魏范阳涿人,字季恭。卢道虔弟。起家员外郎,累迁司徒属、幽州大中正。东魏孝静帝天平中,为高岳长史。兴和末除卫大将军、兖州刺史,在州颇得民和。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87—524 【介绍】: 北魏范阳涿县人,字善季。郦道元四弟。涉历史传,有干略。自奉朝请以功累转至骁骑将军,出为正平太守,治有能名。迁长乐相。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87—549 【介绍】: 北魏范阳涿县人,字善礼。郦道慎弟。起家奉朝请,迁冠军将军、司徒咨议参军。颇爱琴书。性多造请,好以荣利干谒。晚历东莱、鲁郡太守。
人物简介
简介
陈道谭,(?-548年),又名陈谈先,南梁吴兴郡长城县下若里人,陈文赞的长子。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一 义解科
姓韩。平恩人。年十二。依贵乡邵寺出家。始习维摩经。一闻即忆。后学涅槃。复寻成实。尤于禅观有所向慕。既遍历漳淦伊洛。以访其指趣。乃于少林寺。摄心长坐者八夏。于是问道之侣。披荆而至矣。逮乎光师弘扬戒本。因往听之。允惬大乘。深副期愿。留十年。阐化赵魏。涅槃华严四分。皆手不举笔。目不寻文。吐辞清爽。洞会诠旨。有若亲證。故京师语曰。凭师法相上师文句。言其俱绝世也。或有以其辩比身子。信哉。天保十年三月七日。终于邺城西南宝山寺。寿七十有二。初誓生安养。临终独见光明满室。来者尤闻有异香气。寺旧有大钟二。至是其一亦小触而破。且凭家门富豪。而乞食自资。素出衣冠之裔。而袒肩洗净。胫臂无服。兼以不待文字语言之饰。而弘唱莫及。其造诣可量哉。续高僧传·卷第八 义解篇四
释道凭。姓韩。平恩人。十二出家。投贵乡邵寺。初诵维摩经。自惟历览日计四千四百言。一闻无忘乃通数部。后学涅槃略观远节。复寻成实。初听半文便竖大义。聪明之誉无羡昔人。致使遐迩闻风咸思顶谒。七夏欲讲涅槃。惟曰。文一释异。情理难资。恐兼虚课谤法诚重。八夏既登遂行禅境。漳滏伊洛遍讨嘉猷。后于少林寺摄心夏坐。问道之僧披榛而至。闻光师弘扬戒本。因往听之。涉悟大乘深副情愿。经停十载。声闻渐高。乃辞光通法弘化。赵魏传灯之美。罕有斯焉。讲地论涅槃花严四分。皆览卷便讲。目不寻文章疏本无。手不举笔而开塞任情。吐纳清爽。洞会筌旨。有若證焉。故京师语曰。凭师法相上公。文句一代希宝。斯言信矣。时人以其口辩方于身子也。以齐天保十年三月七日。卒于邺城西南宝山寺。春秋七十有二。将终之前。大钟两口小触而破。康存之日愿生安养。故使临终光寻满室。凭独见之。异香充庭大众同美。初凭之处道。弘护居心。经律遽讲。福智双习。骨族血亲往来顿绝。势贵豪家全无游止。而乞食自资少所恒习。袒肩洗净老而弥固。胫臂无服生死齐焉。兼以心缘口授杜于文相者古今绝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89—530 【介绍】: 北魏渤海蓨人,名恭之,以字行。高崇子。学涉经史所交皆名流俊士。御史中尉元匡引为御史,纠劾不避权豪。后以兄高谦之被害,心不自安,乃托庇于长乐王元子攸(即孝庄帝)。及子攸即位,除太尉长史,中书舍人。元颢进逼,帝从道穆计北度河,得尔朱荣助得还洛阳。以功,除御史中尉。道穆外执直绳,内参机密,谏争尽言,无所顾忌。孝庄永安三年,尔朱兆、尔朱世隆入洛,虑祸托病去官,寻为世隆所杀。全后魏文·卷五十三
恭之字道穆,谦之弟,以字行。熙平中,广平王匡引为御史。正光中除奉朝请,迁太尉铠曹参军,出为萧宝夤行台郎中。孝昌中,以兄谦之遇害,变姓名避难。孝庄即位,征为尚书三公郎中,加宁朔将军兼吏部郎中,封龙城侯,除太尉长史,领中书舍人,加前军将军,除中军将军、给事黄门侍郎,进封安喜县公。元颢平,除征南将军、金紫光禄大夫、御史中尉、兼黄门。及尔朱荣死,加卫将军,假车骑将军、大都督、兼尚书右仆射、南道大行台,寻除车骑将军,为尔朱世隆所杀。太昌中赠雍州刺史。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彭城吕人。孝庄帝永安初为梁将所擒,面缚临刃,令其招降乡曲,不从被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549 【介绍】: 南朝梁彭城人,字道茂。世仕魏为将,梁武帝天监初,随父率众南归。大同末为宁州刺史。太清初闻侯景乱,募数万人以抗。萧绎以为秦州刺史,加都督,授以东讨侯景之任。后因城陷,妻为侯景所获,乃与景密通信使。事泄,下狱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颍川人。仕梁,历右中郎将。与夏侯道迁俱入魏。历览书传,善草隶书,轻财重义。至洛阳,甚贫困。积二十余年未仕。孝明帝正光中,为饶安令。罢县,客游齐鲁间。东魏孝静帝天平中卒于青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90—528 【介绍】: 北魏陇西狄道人,字道瑜。李韶子。为清河王元怿参军事,转著作郎,迁通直散骑侍郎,典领仪注。孝明帝崩,瑾制谥策文。遇害于河阴。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宗室,鲜卑族,字彦道。常山王拓跋遵玄孙。以节俭知名。孝庄帝时为洛阳令,前废帝即位,上表乞葬孝庄帝,时议善之。孝武帝即位,依法举劾帝腹心孙腾,时人为之忧,帝重其强正,封临淄县子。后从帝入关,封陈郡王,仪同三司,加开府。卒谥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