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841,分390页显示 上一页 171 172 173 174 175 177 178 179 180 下一页
缘起圣道经
论力外道
数论外道
出家行道具
兴道下八祖
树提伽往昔给病道人缘
炽盛光道场念诵仪
办道
饿鬼道
餔多外道
声生者外道
声尘得道
声显者外道
弥陀成道日
佛类词典(续上)
瞋业道缘起圣道经
论力外道
数论外道
出家行道具
兴道下八祖
树提伽往昔给病道人缘
炽盛光道场念诵仪
办道
饿鬼道
餔多外道
声生者外道
声尘得道
声显者外道
弥陀成道日
瞋业道
【佛学大辞典】
(术语)十恶业道之一。(参见:善恶)
(术语)十恶业道之一。(参见:善恶)
缘起圣道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佛说缘起圣道经,一卷,唐玄奘译。方等部之摄。佛说初坐树下观十二因缘流转还灭之道理,而成正觉者。与佛说贝多树下十二因缘经同本。
(经名)佛说缘起圣道经,一卷,唐玄奘译。方等部之摄。佛说初坐树下观十二因缘流转还灭之道理,而成正觉者。与佛说贝多树下十二因缘经同本。
论力外道
【佛学大辞典】
(杂名)有外道,自负论议之力最大,名为论力。止观辅行十曰:「大论云:有外道名论力,自谓论议无与等者。其力最大,故云论力。」
(杂名)有外道,自负论议之力最大,名为论力。止观辅行十曰:「大论云:有外道名论力,自谓论议无与等者。其力最大,故云论力。」
数论外道
【佛学大辞典】
(流派)又曰数论师。唯识述记二末,言劫初有外道,名曰劫比罗Kapila,古云迦毗罗者讹也。此曰黄赤,以鬓发面色并为黄赤故。今西方之贵婆罗门种,皆黄赤色也。于时世号为黄赤色仙人。立二十五谛,论生死涅槃。其后诸门徒分为十八部。其上首名伐里沙。此翻为雨。以生于雨时故名。其雨之徒党,名为雨众外道。数论为此雨众外道中别人所作。今之金七十论是也。梵名曰僧祛Sa%m%khya%,此翻为数。即智慧之数也。数为量诸法之根本,故以立名。从数而起之论,故名数论。又论能生数,故亦名数论。其造数论及学数论之人,名为数论者。谓有外道,入于金耳国,以钹鍱腹,顶戴火盆。击王之论鼓,求与僧论议,使僧堕负。遂作七十行颂,以申数论之宗。王赏之以金。外道欲彰己令誉,名之为金七十论。彼论之长行,天亲菩萨所造也。然考天亲菩萨传,则为佛灭后九百年中频阇诃婆娑外道之事。谓此外道制僧祛论,入阿轮阇国,于正勤王处,为此论议。遂制胜。王赐以三洛沙黄金,入于频阇诃山之石窟中化为石云。天亲菩萨后闻此事,即造七十真实论,破彼外道所造之僧祛论。首尾瓦解,无有一句得立。王复以三洛沙金赏之。唯识述记四末之再说稿与之同。谓:「世亲菩萨时,东天竺有僧,与数论师之学徒论议。彼立二十五谛,说大地等之为常。僧竟不能答,王信受外道。外道为王造七十行之颂,上于王。王赐千金以显扬之。今之金七十论是也。世亲乃造第一义谛论,亦名胜义七十论,以对彼论而破彼外道。」百论疏上之中曰:「僧祛此云制数论,明一切法不出二十五谛,故一切法摄入二十五谛中,名为制数论。」
(流派)又曰数论师。唯识述记二末,言劫初有外道,名曰劫比罗Kapila,古云迦毗罗者讹也。此曰黄赤,以鬓发面色并为黄赤故。今西方之贵婆罗门种,皆黄赤色也。于时世号为黄赤色仙人。立二十五谛,论生死涅槃。其后诸门徒分为十八部。其上首名伐里沙。此翻为雨。以生于雨时故名。其雨之徒党,名为雨众外道。数论为此雨众外道中别人所作。今之金七十论是也。梵名曰僧祛Sa%m%khya%,此翻为数。即智慧之数也。数为量诸法之根本,故以立名。从数而起之论,故名数论。又论能生数,故亦名数论。其造数论及学数论之人,名为数论者。谓有外道,入于金耳国,以钹鍱腹,顶戴火盆。击王之论鼓,求与僧论议,使僧堕负。遂作七十行颂,以申数论之宗。王赏之以金。外道欲彰己令誉,名之为金七十论。彼论之长行,天亲菩萨所造也。然考天亲菩萨传,则为佛灭后九百年中频阇诃婆娑外道之事。谓此外道制僧祛论,入阿轮阇国,于正勤王处,为此论议。遂制胜。王赐以三洛沙黄金,入于频阇诃山之石窟中化为石云。天亲菩萨后闻此事,即造七十真实论,破彼外道所造之僧祛论。首尾瓦解,无有一句得立。王复以三洛沙金赏之。唯识述记四末之再说稿与之同。谓:「世亲菩萨时,东天竺有僧,与数论师之学徒论议。彼立二十五谛,说大地等之为常。僧竟不能答,王信受外道。外道为王造七十行之颂,上于王。王赐千金以显扬之。今之金七十论是也。世亲乃造第一义谛论,亦名胜义七十论,以对彼论而破彼外道。」百论疏上之中曰:「僧祛此云制数论,明一切法不出二十五谛,故一切法摄入二十五谛中,名为制数论。」
出家行道具
【佛学大辞典】
(杂语)此派举出家者宜持之道具。如金七十论下所谓:「取者一切出家行道具,具有四种:谓三杖,澡罐,袈裟,吉祥等。吉祥有五:一灰囊,二天目珠,三三缕缨身,四诸咒术章句,五以一长草安顶髻上,谓吉祥草。此五并是学道之具,能去不净,故曰吉祥。就前三种合八具也。」
(杂语)此派举出家者宜持之道具。如金七十论下所谓:「取者一切出家行道具,具有四种:谓三杖,澡罐,袈裟,吉祥等。吉祥有五:一灰囊,二天目珠,三三缕缨身,四诸咒术章句,五以一长草安顶髻上,谓吉祥草。此五并是学道之具,能去不净,故曰吉祥。就前三种合八具也。」
兴道下八祖
【佛学大辞典】
(名数)支那天台道邃以下之八祖也。即天台兴道道邃,天台至行广脩,国清正定物外,国清妙说元琇,国清高论清竦,螺溪净光义寂,四明宝云义通,四明法智智礼之八师。
(名数)支那天台道邃以下之八祖也。即天台兴道道邃,天台至行广脩,国清正定物外,国清妙说元琇,国清高论清竦,螺溪净光义寂,四明宝云义通,四明法智智礼之八师。
树提伽往昔给病道人缘
【佛学大辞典】
(传说)树提伽仓库盈实,金银具足,奴婢成行,无所乏少,其富过国王。一时国王与树提伽同车诣佛所问言:世尊,树提伽是我臣,前身有何功德,而妇女家宅过我甚?佛言:树提伽布施功德,现天上受乐也。往昔五百商主,将诸商人赍持重宝,经遇险路,于空山中逢一病道人,给草屋,厚敷床褥,给米浆米粮灯烛,乞愿天堂之报。今果得报。佛言是时布施者,今树提伽夫妇是也。时病人,今我身是也。五百商主及商人,皆得阿罗汉道。见树提伽经。
(传说)树提伽仓库盈实,金银具足,奴婢成行,无所乏少,其富过国王。一时国王与树提伽同车诣佛所问言:世尊,树提伽是我臣,前身有何功德,而妇女家宅过我甚?佛言:树提伽布施功德,现天上受乐也。往昔五百商主,将诸商人赍持重宝,经遇险路,于空山中逢一病道人,给草屋,厚敷床褥,给米浆米粮灯烛,乞愿天堂之报。今果得报。佛言是时布施者,今树提伽夫妇是也。时病人,今我身是也。五百商主及商人,皆得阿罗汉道。见树提伽经。
炽盛光道场念诵仪
【佛学大辞典】
(书名)一卷,宋遵式撰。记炽盛光佛顶法之坛场及念诵之法。
(书名)一卷,宋遵式撰。记炽盛光佛顶法之坛场及念诵之法。
办道
【佛学大辞典】
(术语)修行也。敕修清规侍者进退曰:「随众办道。」
(术语)修行也。敕修清规侍者进退曰:「随众办道。」
饿鬼道
【佛学大辞典】
(界名)道者道路之义。造饿鬼业因者所行之道路,故曰饿鬼道。五道或六道之一。
【佛学常见辞汇】
造作饿鬼业因的人所走的道途,是五道或六道之一。
【佛学次第统编】
饿鬼亦遍诸趣,有福德者,作诸处神;无福德者,居不净处,常受饥饿,其苦无量,谄诳心意。作下品五逆十恶者,感此道生,其寿量以人间一月为一日,寿五百岁。有云寿命不定,极长者七万岁。其种类亦多差别,大别可分为三种九类:
一、无财鬼一种分三类,言无财者,以不得饮食故。
一、炬口 谓于口中,常出猛燄。
二、针咽 头腹如山,咽喉如针。
三、臭口 口如臭尸。
二、少财鬼一种分三类,言少财者,以少得饮食故。
一、针毛 身毛如针,还自刺身,出血而食。
二、臭毛 身毛臭秽。
三、大瘿 项中有瘿,以手抉脓,还自食故!
三、多财鬼一种分三类,言多财者,以多得饮食故。
一、得弃 常得弃食。
二、得失 常得遗失之食。
三、势力 此一又分为三:
一、夜叉 又名药叉,译作勇健暴恶贵人。有三种:一在地,二在虚空,三在天。
二、罗刹 一名罗刹娑,译作可畏食人鬼。恶鬼之通名也。
三、毗舍阇 译作啖精鬼,食人精气之鬼也。
【三藏法数】
饿鬼道有三种。一谓罪业极重者,积劫不闻浆水之名。其次者,但伺求人间荡涤脓血粪秽。又其次者,时或一饱。即造作恶业众生,由悭贪故,生于此道,故名饿鬼道。
【三藏法数】
谓此鬼类,羸瘦丑恶,见者畏惧,穷年卒岁,不遇饮食,或居海底,或近山林,乐少苦多,寿长劫远。由昔悭贪所报,获此身也。
【三藏法数】
谓此道或居海底,或在人间山林中,或似人形,或似兽形,不得饮食。业重者,饥火炎炎,不闻浆水之名;次者,伺求人间荡涤脓血粪秽;轻者,时薄一饱,是名饿鬼道。
(界名)道者道路之义。造饿鬼业因者所行之道路,故曰饿鬼道。五道或六道之一。
【佛学常见辞汇】
造作饿鬼业因的人所走的道途,是五道或六道之一。
【佛学次第统编】
饿鬼亦遍诸趣,有福德者,作诸处神;无福德者,居不净处,常受饥饿,其苦无量,谄诳心意。作下品五逆十恶者,感此道生,其寿量以人间一月为一日,寿五百岁。有云寿命不定,极长者七万岁。其种类亦多差别,大别可分为三种九类:
一、无财鬼一种分三类,言无财者,以不得饮食故。
一、炬口 谓于口中,常出猛燄。
二、针咽 头腹如山,咽喉如针。
三、臭口 口如臭尸。
二、少财鬼一种分三类,言少财者,以少得饮食故。
一、针毛 身毛如针,还自刺身,出血而食。
二、臭毛 身毛臭秽。
三、大瘿 项中有瘿,以手抉脓,还自食故!
三、多财鬼一种分三类,言多财者,以多得饮食故。
一、得弃 常得弃食。
二、得失 常得遗失之食。
三、势力 此一又分为三:
一、夜叉 又名药叉,译作勇健暴恶贵人。有三种:一在地,二在虚空,三在天。
二、罗刹 一名罗刹娑,译作可畏食人鬼。恶鬼之通名也。
三、毗舍阇 译作啖精鬼,食人精气之鬼也。
【三藏法数】
饿鬼道有三种。一谓罪业极重者,积劫不闻浆水之名。其次者,但伺求人间荡涤脓血粪秽。又其次者,时或一饱。即造作恶业众生,由悭贪故,生于此道,故名饿鬼道。
【三藏法数】
谓此鬼类,羸瘦丑恶,见者畏惧,穷年卒岁,不遇饮食,或居海底,或近山林,乐少苦多,寿长劫远。由昔悭贪所报,获此身也。
【三藏法数】
谓此道或居海底,或在人间山林中,或似人形,或似兽形,不得饮食。业重者,饥火炎炎,不闻浆水之名;次者,伺求人间荡涤脓血粪秽;轻者,时薄一饱,是名饿鬼道。
餔多外道
【佛学大辞典】
(流派)天竺外道之一种。涂灰外道也。慈恩寺传四曰:「餔多之辈,以灰涂体,用为修道。遍身艾白,犹寝灶之猫狸。」梵Bhu%tika。
(流派)天竺外道之一种。涂灰外道也。慈恩寺传四曰:「餔多之辈,以灰涂体,用为修道。遍身艾白,犹寝灶之猫狸。」梵Bhu%tika。
声生者外道
【佛学大辞典】
(流派)三十外道之一。(参见:外道)附录。
(流派)三十外道之一。(参见:外道)附录。
外道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于佛教外立道者。为邪法而在真理之外者。资持记上之一曰:「言外道者,不受佛化,别行邪法。」天台净名疏一之本曰:「法外妄解,斯称外道。」三论玄义上曰:「至妙虚通,目之为道。心游道外,故名外道。」圆觉经集注中曰:「心行理外,故名外道。」梵网经上曰:「天魔外道,相视如父母。」法华经譬喻品曰:「未曾念外道典籍。」圆觉经曰:「汝善男子,当护末世是修行者,无令恶魔及诸外道恼身心。」外道之种类不一。百论有「二天三仙」,四宗论及入大乘论有「四外道」,维摩经,涅槃经等有「六师」,唯识论有「十三外道」,瑜伽论有「十六外论师」,外道小乘涅槃论有「二十种」,大日经有「三十种」,涅槃经,僧祇律等有「九十五种」,华严经,智度论等有「九十六种」。以下逐项详说之。
【佛学常见辞汇】
于佛教以外立道,或道外之道,称为外道,亦即真理以外的邪教。
(术语)于佛教外立道者。为邪法而在真理之外者。资持记上之一曰:「言外道者,不受佛化,别行邪法。」天台净名疏一之本曰:「法外妄解,斯称外道。」三论玄义上曰:「至妙虚通,目之为道。心游道外,故名外道。」圆觉经集注中曰:「心行理外,故名外道。」梵网经上曰:「天魔外道,相视如父母。」法华经譬喻品曰:「未曾念外道典籍。」圆觉经曰:「汝善男子,当护末世是修行者,无令恶魔及诸外道恼身心。」外道之种类不一。百论有「二天三仙」,四宗论及入大乘论有「四外道」,维摩经,涅槃经等有「六师」,唯识论有「十三外道」,瑜伽论有「十六外论师」,外道小乘涅槃论有「二十种」,大日经有「三十种」,涅槃经,僧祇律等有「九十五种」,华严经,智度论等有「九十六种」。以下逐项详说之。
【佛学常见辞汇】
于佛教以外立道,或道外之道,称为外道,亦即真理以外的邪教。
声尘得道
【佛学大辞典】
(术语)观音之圆通也。楞严经,佛对二十五圣,各问圆通门,观音最后答以音声圆通。经六曰:「我今白世尊:佛出娑婆界,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声,欲取三摩提,实以闻中入,离苦得解脱。」是观音自说闻佛所说声尘之说法而圆通得道也。后文殊判诸圣之圆通,以之为圆通至极。是佛之教体,虽涉六尘,而如娑婆世界之众生,为耳根最利之众生,佛以声尘为教体,八万之法藏是也。故观音亦以声为圆通之至法。是为最适娑婆世界之机根者,故文殊特赞称之。
(术语)观音之圆通也。楞严经,佛对二十五圣,各问圆通门,观音最后答以音声圆通。经六曰:「我今白世尊:佛出娑婆界,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声,欲取三摩提,实以闻中入,离苦得解脱。」是观音自说闻佛所说声尘之说法而圆通得道也。后文殊判诸圣之圆通,以之为圆通至极。是佛之教体,虽涉六尘,而如娑婆世界之众生,为耳根最利之众生,佛以声尘为教体,八万之法藏是也。故观音亦以声为圆通之至法。是为最适娑婆世界之机根者,故文殊特赞称之。
声显者外道
【佛学大辞典】
(流派)三十外道之一。(参见:外道)附录。
(流派)三十外道之一。(参见:外道)附录。
外道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于佛教外立道者。为邪法而在真理之外者。资持记上之一曰:「言外道者,不受佛化,别行邪法。」天台净名疏一之本曰:「法外妄解,斯称外道。」三论玄义上曰:「至妙虚通,目之为道。心游道外,故名外道。」圆觉经集注中曰:「心行理外,故名外道。」梵网经上曰:「天魔外道,相视如父母。」法华经譬喻品曰:「未曾念外道典籍。」圆觉经曰:「汝善男子,当护末世是修行者,无令恶魔及诸外道恼身心。」外道之种类不一。百论有「二天三仙」,四宗论及入大乘论有「四外道」,维摩经,涅槃经等有「六师」,唯识论有「十三外道」,瑜伽论有「十六外论师」,外道小乘涅槃论有「二十种」,大日经有「三十种」,涅槃经,僧祇律等有「九十五种」,华严经,智度论等有「九十六种」。以下逐项详说之。
【佛学常见辞汇】
于佛教以外立道,或道外之道,称为外道,亦即真理以外的邪教。
(术语)于佛教外立道者。为邪法而在真理之外者。资持记上之一曰:「言外道者,不受佛化,别行邪法。」天台净名疏一之本曰:「法外妄解,斯称外道。」三论玄义上曰:「至妙虚通,目之为道。心游道外,故名外道。」圆觉经集注中曰:「心行理外,故名外道。」梵网经上曰:「天魔外道,相视如父母。」法华经譬喻品曰:「未曾念外道典籍。」圆觉经曰:「汝善男子,当护末世是修行者,无令恶魔及诸外道恼身心。」外道之种类不一。百论有「二天三仙」,四宗论及入大乘论有「四外道」,维摩经,涅槃经等有「六师」,唯识论有「十三外道」,瑜伽论有「十六外论师」,外道小乘涅槃论有「二十种」,大日经有「三十种」,涅槃经,僧祇律等有「九十五种」,华严经,智度论等有「九十六种」。以下逐项详说之。
【佛学常见辞汇】
于佛教以外立道,或道外之道,称为外道,亦即真理以外的邪教。
弥陀成道日
【佛学大辞典】
(杂语)十五日也。五祖戒禅师配三十佛于三十日,俗所谓缘日也。
(杂语)十五日也。五祖戒禅师配三十佛于三十日,俗所谓缘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