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052,分204页显示  上一页  167  168  169  170  171  173  174  175  176 下一页
其它辞典(续上)
黄端伯(元公 海岸道人 )
牟道行(秉素 )
宋学道(仲明 悊阳 )
汤道衡(平子 参予 )
王道焜(昭平 )
王道元(馀量、善长 洪厓 )
赵任道
释道丘(离际 栖壑、云顶和尚 柯 )
鄢正畿(德都 亦必道人 )
颜佩韦(冤者塞道 )
恽本初(道生 香山 )
何南凤(道见 牧原和尚 )
冯来聘(道来 若楠 )
明光宗(庙号 光宗 崇天契道英睿恭纯宪文景武渊仁懿孝贞皇帝、崇天契道英睿恭纯宪文景武渊仁懿孝贞帝、明崇天契道英睿恭纯宪文景武渊仁懿孝贞帝 朱常洛 )
张弘道(抱一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5 【介绍】: 明江西新城人,字元公,自号海岸道人。崇祯元年进士,历宁波、杭州两府推官,以丁忧归。南明弘光时,授仪制主事。清军破南京,被执不屈死。有《瑶光阁集》等。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元公,建昌新城人。崇祯戊辰进士,历宁波杭州二府推官累迁礼部郎中有瑶光阁集
维基
黄端伯(?—1645年),字元公,江西承宣布政使司建昌府新城县(今江西省黎川县)人,生平好佛,尝镌私印曰「海岸道人」,明朝末年政治人物、散文家、诗人,因拒降清廷而殉国。黄端伯自幼聪敏好学,博览经史。天启四年(1624年)甲子科举人。崇祯元年(1628年)登戊辰科进士,次年授浙江宁波府推官。那时倭寇常犯浙江沿海一带,他集思广益,提出防倭十条计策,使该地倭患大为减轻。他在宁波“布衣素食,货利不撄其心”。对初次犯法者重在教育,对贿赂者则深恶痛绝。对穷书生,只要有文才,便加意勉励,给予资助和推荐。崇祯五年(1632年),因母病故,遂回故里,三年服满,改任杭州府推官。他办事干练,广知博闻,公务之余,常邀两浙学士讲学于西湖,为当地培养人才。崇祯十年(1637年),考选北上时,又逢父丧,居家七年。耳闻目睹居住在建昌(今南城县)的益王朱慈炱作威作福、穷奢极欲的种种行为,义愤填膺,上疏朝廷,列数朱在建昌“擅增兵甲”,“擅增民词,批行郡县,骗害良民”等恶行。结果,反被朱慈炱诬谄为离间亲藩。黄端伯于愤怒中弃官为僧,避居庐山。崇祯十七年(1644年),闯王李自成陷北京,崇祯帝自缢。镇守山海关的辽东总兵吴三桂引清兵入关,福王朱由崧即于南京称帝,黄端伯面北动哭,盼为国效力。经礼部尚书姜曰广推荐,授为正六品礼部仪制司主事、礼部仪制司郎中。弘光元年(1645年)五月,南京失守,朱由崧逃逸,礼部尚书钱谦益及忻城伯赵之龙等百官皆迎降,城内自杀殉国的,除了南京守备太监韩赞周以外,只有十二个人,其中高级官员仅刑部尚书高倬,其馀皆是中下级官吏以及一般读书人,故时人叹曰:“国家无事,公卿大臣享其尊荣;不幸有变,儒生小臣奋其义烈!”黄端伯在其寓所能仁寺傍门书写“大明礼部仪制司主事黄端伯不降”大字,拒不出迎。清豫亲王多铎,命兵卒将端伯押至面前,并吆喝使跪,端伯不屈。多铎拍案叱喝:“你认为弘光帝是何种人物,想为他一死?”端伯朗言:“皇帝圣明!”不愿多说一句。多铎问:“马士英何等臣属?”端伯答曰:“马士英,忠臣也!”多铎又可气又可笑,问:“马士英乃大奸臣,何得为忠?”黄端伯说:“马士英不降,拥送太后入浙江,当然是忠臣。”他指着已经剃发易服的赵之龙等人说:“这些人才是不忠不孝之人。”多铎点头良久,他问:“素闻黄先生耿介孤直,能否在大清做官?”黄端伯断然拒绝并斥责迎清失节之人,说得降臣赵之龙等人面色发赤。多铎将其关押在江宁逾四个月,其间端伯一再拒绝清廷劝降。虽然身处牢狱之中,依然谈笑如常,且作《明夷录》言:“丹心倾汉室,碧血吐秦廷”以明其志。六月十四日,清政府下令剃发,他指颈说:“我宁剃(杀)头不剃发”。八月十三日,多铎再劝端伯降,并威胁道:“不降则戳!”黄端伯誓死拒降,多铎遂命杀之。黄端伯整肃冠履,昂首引颈受刃。刽子手心惊目眩,不敢举刀,黄端伯厉声高喊:“何不刺我心!”临刑前,面北遥拜,颜色自若,观者万馀,焚香拜泣,连多铎也叹称“南来硬汉仅见此人”,“北向叩头,口呼高皇帝、烈皇帝就死”。口占绝命词曰:对面绝商量,独露金刚王。
割截无嗔恨,刀山是道场。

人物简介

维基
牟道行(1585年—?),字秉素,四川叙州府宜宾县人。生于万历乙酉年(1595年)六月十一日辰时。万历四十三年(1618年)乙卯科四川乡试举人,天启五年(1625年)乙丑科进士,授中书舍人,崇祯三年考选,授吏部主事,历稽勋司、验封司、考功司,五年三月升考功司员外郎,调文选司员外郎,九月升稽勋司郎中。后定居高县,崇祯十七年甲申,张献忠入蜀,逃至云南。
宋学道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维基
宋学道(1585年—1645年),字仲明,号悊阳,直隶广平府永年县人,民籍,明朝官员。庚子顺天府乡试第一百二十九名举人,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庚戌科会试一百三十一名,第三甲第二百九名进士。刑部观政。授山西长子县知县,四十三年本省同考,四十四年考察。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左迁河南按察司照磨。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镇江府丹阳人,字平子。汤三才子。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历南昌、东昌知府,有吏才。崇祯中,官至右佥都御史,巡抚甘肃。有《礼记纂注》。
维基
汤道衡,字平子,别号参予,直隶镇江府丹阳县军籍。万历四十年(1612年)壬子科应天乡试举人,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丙辰科进士,擢户部主事,管理太仓银库,出知南昌府,天启三年以失银被逮下狱,后以无确证得释。补归德府同知,改东昌府知府,所至有惠政。擢山东武德道,崇祯四年六月,升山东提学副使。礼部考核第一,升右佥都御史,巡抚甘肃,以军功荫一子世袭锦衣卫百户。母老乞归,卒。衡有吏才,能治繁剧,在南昌,厅事前为屋数楹,令讼者居之,一宿而决。
王道焜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5 【介绍】: 明浙江钱塘人,字昭平。天启元年举人。崇祯时历南平知县,迁南雄同知。会光泽民变,改知光泽县,剿抚兼施,迅即平定。清兵陷杭州,自缢死。曾与赵如源同编《左传杜林合注》五十卷。

人物简介

维基
王道元(1585年—?),字馀量,一字善长,别号洪厓,浙江湖州府乌程县人。父王豫,官福建佥事。万历三十四年(1606)丙午科应天府乡试第一百二十二名举人,连捷三十五年(1607年)丁未科会试第三名,廷试三甲一百六名进士。礼部观政,本年授苏州府学教授,四十年升国子监助教,四十一年升官工部主事,四十三年为山西考官。历员外郎、郎中。天启二年三月,升为山东布政使司右参政,疏理盐法,三年调南京工部都水司郎中,四年升广东布政使司岭南道左参政。六年八月,升江西按察司按察使,再升本省右布政使。七年五月,转左布政使。崇祯元年正月,被弹劾削职为民闲住。崇祯三年起复补广东右布政使、高肇兵备道,巨寇刘香倡乱九莲山,道元徵兵与虔抚潘曾纮、总兵郑飞黄协力征剿,香就缚。又擒贼陆彦博等,招抚万余人,升迁福建左布政使,镌职归。起补广东参政,九莲诸山寇起,剿抚互行,逾年乞归卒。
赵任道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简介
朝鲜人。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七四七
道丘(一五八六—一六五八),字离际,晚号栖壑。顺德人。俗姓柯。开山云顶,因号云顶和尚。从碧崖剃染,礼法性寺寄庵大师受圆具戒。后访六祖新州故址,道经端州,入主法庆云寺,为鼎湖开山之祖。清光绪《广州府志》卷一四一有传。
鄢正畿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6 【介绍】: 明福建永福人,字德都,号亦必道人。诸生。明亡,隐迹深山,作诗明志。后自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苏州府吴县人。市井小民。天启六年,魏忠贤遣缇骑至苏州捕原吏部主事周顺昌。吴民愤怒,号冤者塞道,执香乞命者数万人。旗尉语不逊,众益愤,击毙一人。事后,佩韦等五人挺身就缚,论大辟。临刑,皆延颈就刃,曰我等好义,非乱也。监司张孝流涕而斩之。吴人感其义,合葬之虎丘旁,题曰五人之墓。其地即巡抚毛一鹭为魏忠贤所建生祠原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86—1655 【介绍】: 明末清初江南武进人,字道生,后改名香,号香山。崇祯间举贤良方正。授中书舍人,不就。善画能诗。有《画旨》、《汝阴集》。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五六四
何南凤(一五八七—一六五一),字道见。兴宁人。明神宗万历四十三年(一六一五)举人。性最颖异,十五食饩,即落发逃禅,父心吾明经苦留之,乃还俗,领举人。会试燕京,遇黄山普门禅师,谈论相契,遂决意出家。游齐鲁吴越山水,访朱蓼水相国于聊城,访支宁瑕、周开鸿、任采石诸子于嘉善,禅盟诗社,遍相印證,远近皈依者甚众,号牧原和尚。尝居平远文殊、龙川石岭、罗浮祥云、萧岩同峰,及闽之汀杭诸刹,晚栖豫章普济,其徒迎归兴宁。明桂王永历五年正月,忽作偈别大众,复还普济,六月六日,沐浴更衣,端坐而逝,年六十四。有《讱堂馀稿》。所著诗文语录,散行于世,康熙间,所刻诸稿多佚,邹慕山、明经涛,刊其诗文一卷,曰《讱堂馀稿》。近人罗香林《兴宁二十五家诗选》有传。事又见清咸丰《兴宁县志》卷三。何南凤诗,以罗香林辑《兴宁二十五家诗选》之《讱堂诗选》为底本。
冯来聘 朝代:明末

人物简介

维基
冯来聘(1588年—?),字道来,号若楠,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人。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庚子科浙江乡试举人,天启二年(1622年)壬戌科进士。吏部观政,三年授山东潍县知县,四年本省同考,七年本省同考,崇祯元年考选,授江西道御史,丁忧归。后复官山东道御史。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88—1620 【介绍】: 即朱常洛。明朝皇帝。神宗长子。万历二十九年,立为皇太子。四十八年七月,于神宗死后,以遗诏罢矿税、榷税及监税宦官。八月朔,即位,改明年为泰昌元年。旋即患病,月底,服鸿胪寺丞李可灼所进红丸。次日即死。子朱由校(熹宗)即位,用廷臣议,以万历四十八年八月后为泰昌元年。
张弘道 朝代:明至南明

人物简介

维基
张弘道(?—17世纪),字抱一,大名府长垣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张弘道是崇祯元年(1628年)的进士,获授寿光知县,遣散被白莲教扇惑的人民,之后调任兰阳,兴建砖城,政平讼理;迁官刑部主事、郎中。戚继光的宗子以弃城被议处死,张弘道为他辩白;调任职方,外任河北副使,升河南参政。开封被包围,他提出策略拒守,并乞求援军。之后朝廷召任他为光禄卿和太仆少卿,后事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