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068,分138页显示  上一页  114  115  116  117  118  120  121  122  123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道德品质教育
道碴
道不相谋
盗亦有道
道傍苦李
道傍之筑
道傍筑室
道边苦李
道不的
道不掇遗
道不举遗
道不拾遗
道曹
道德评价
道德认识
《漢語大詞典》:道德品质教育
德育内容之一。影响和促进受教育者的道德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习惯的形成与发展的教育。在中国学校日常工作中主要指学生守则教育,学校常规纪律训练,遵守社会公德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培养,以及养成谦虚、谨慎、诚实、正直、勇敢、勤劳、俭朴等优良品质。
《國語辭典》:道碴  拼音:dào chá
在兴筑铁路时铺于路基之上,用以埋藏轨枕之物料,如碎石、砾石等。
《漢語大詞典》:道砟
铺在铁路路基上面的石子。
《國語辭典》:道不相谋(道不相謀)  拼音:dào bù xiāng móu
语本《论语。卫灵公》:「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指思想志趣不相同,无法一起讨论或共事。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八。内阁》:「疏诋新郑最丑,二公道不相谋,相去亦三十馀年。」
《國語辭典》:盗亦有道(盜亦有道)  拼音:dào yì yǒu dào
要成为一个大盗,也有其须具备的才能与原则。语出《庄子。胠箧》:「故蹠之徒,问于蹠曰:『盗亦有道乎?』」后指盗贼也有一定的规矩与原则,不随意盗窃他人财物。《新唐书。卷八五。王世充等传。赞曰》:「其间亦假仁义,礼贤才,因之擅王僭帝,所谓盗亦有道者。」《初刻拍案惊奇》卷三:「英雄从古轻一掷,盗亦有道真堪述。」
分類:道义
《國語辭典》:道傍苦李  拼音:dào páng kǔ lǐ
生长在道路旁边的李子,因为苦涩而无人要采摘。典出《晋书。卷四三。王戎传》。后引申为人所弃。《幼学琼林。卷四。花木类》:「道傍苦李,为人所弃。」
《漢語大詞典》:道傍之筑(道傍之築)
喻无法成功的事。语出诗·小雅·小旻:“如彼筑室于道谋,是用不溃于成。” 郑玄 笺:“如当路筑室,得人而与之谋所为,路人之意不同。故不得遂成也。” 明 李贽 《西征奏议后语》:“於时 梅侍御 客生 独荐 李成梁 ,又不合当事者意,復成道傍之筑。”
分類:成功
《漢語大詞典》:道傍筑室(道傍築室)
语出诗·小雅·小旻:“如彼筑室于道谋,是用不溃于成。” 郑玄 笺:“如当路筑室,得人而与之谋所为,路人之意不同。故不得遂成也。”后比喻杂采各家之说。 宋 郑樵 《〈通志〉总序》:“后世众手修书,道傍筑室,掠人之文,窃钟掩耳,皆 固 之作俑也。”
《漢語大詞典》:道边苦李(道邊苦李)
典出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雅量:“ 王戎 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 戎 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后以喻庸才,无用之才。 宋 姜夔 《永遇乐·次韵辛克清》词:“云霄直上,诸公衮衮,乃作道边苦李。”
分類:庸才无用
《漢語大詞典》:道不的
见“ 道不得 ”。
《國語辭典》:道不得  拼音:dào bù dé
说不得、不可以说。元。孔文卿《东窗事犯》第二折:「祝神祇,礼忏会,休只管央及俺菩提,道不得:『念彼观音力。』」也作「道不的」。
《漢語大詞典》:道不掇遗(道不掇遺)
同“ 道不拾遗 ”。 新唐书·东夷传·高丽:“降、败、杀人及剽劫者斩,盗者十倍取偿,杀牛马者没为奴婢,故道不掇遗。”
《漢語大詞典》:道不举遗(道不舉遺)
同“ 道不拾遗 ”。 新唐书·阚稜传:“部兵皆羣盗,横相侵牟, 稜 案罪杀之,虽亲故无脱者,至道不举遗。”新唐书·南蛮传下·诃陵:“至 上元 间,国人推女子为王,号‘悉莫’,威令整肃,道不举遗。” 明 罗曰褧 咸宾录·南夷志一·爪哇:“至 上元 间,国人推女子为王,号 悉莫 ,威令整肃,道不举遗。”
《國語辭典》:道不拾遗(道不拾遺)  拼音:dào bù shí yí
财物遗失在路上,无人会据为己有。形容社会风气良好,人民安居乐业。《韩非子。内储说下》:「仲尼为政于鲁,道不拾遗,齐景公患之。」《资治通鉴。卷二。周纪二。显王十四年》:「吾臣有种首者,使备盗贼,则道不拾遗。」也作「路不拾遗」、「路无拾遗」。
《漢語大詞典》:道曹
犹道官。 康有为 《大同书》辛部第五章:“道曹,凡各处讲道劝善之事,而修魂鍊性之人归其掌焉。”
分類:道官
《漢語大詞典》:道德评价
依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标准对他人和自己的行为进行善恶、荣辱、正当或不正当等道德价值的评论和断定。通过赞扬、褒奖或批评、谴责,激励人们扬善弃恶。
《漢語大詞典》:道德认识
对道德现象、道德关系、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认识。包括道德经验的积累,道德价值概念的形成,道德理论知识的学习,道德判断力的提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