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三气(三氣)
(1).指太初、太始和太素之气。 唐 吴筠 《高士咏·混元皇帝》:“玄元九仙主,道冠三气初。” 前蜀 杜光庭 《忠州谒禹庙醮词》:“三气肇胎,九元裁质。”按,《广雅·释天》:“太初,气之始也,生於酉仲,清浊未分也。太始,形之始也,生於戌仲,清者为精,浊者为形也。太素,质之始也,生於亥仲,已有素朴而未散也。三气相接,至於子仲,剖判分离,轻清者上为天,重浊者下为地,中和为万物。”参阅《易纬·乾凿度》。
(2).指天、地、人之气。《宋书·礼志一》:“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以应天地三气三色。”《小学绀珠·艺文·三坟》引 汉 马融 曰:“三气,天、地、人之气。”
(3).道教语。指太阴、太阳、中和之气。《太平经·名为神诀书》:“太阴、太阳、中和三气共为理,更相感动,人为枢机,故当深知之。”
(4).道教语。指上中下三丹田之气。《黄庭内景经·呼吸》:“留胎止精可长生,三气右徊九道明。” 梁丘子 注:“三气,谓三丹田之气。”
(5).中医指六气中的第三气,即暑气,属于相火。《医宗金鉴·运气要诀·六气胜复歌》“邪气有餘必有復,胜病将除復病萌”注:“时有常位者,谓胜之时在前,司天天位主之;自初气以至三气,此为胜之常也。”
(2).指天、地、人之气。《宋书·礼志一》:“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以应天地三气三色。”《小学绀珠·艺文·三坟》引 汉 马融 曰:“三气,天、地、人之气。”
(3).道教语。指太阴、太阳、中和之气。《太平经·名为神诀书》:“太阴、太阳、中和三气共为理,更相感动,人为枢机,故当深知之。”
(4).道教语。指上中下三丹田之气。《黄庭内景经·呼吸》:“留胎止精可长生,三气右徊九道明。” 梁丘子 注:“三气,谓三丹田之气。”
(5).中医指六气中的第三气,即暑气,属于相火。《医宗金鉴·运气要诀·六气胜复歌》“邪气有餘必有復,胜病将除復病萌”注:“时有常位者,谓胜之时在前,司天天位主之;自初气以至三气,此为胜之常也。”
《漢語大詞典》:解形
(1).脱身。《后汉书·王昌传》:“朕, 孝成皇帝 子 子舆 者也。昔遭 赵氏 之祸,因以 王莽 篡杀,赖知命者将护朕躬,解形河滨,削迹 赵 魏 。” 李贤 注:“解形犹脱身也。”
(2).分解形体。 晋 王嘉 《拾遗记·晋时事》:“东方有解形之民,使头飞於南海,左手飞於东山,右手飞於西泽,自脐以下,两足孤立。至暮,头还肩上,两手遇疾风飘於海外,落玄洲之上,化为五足兽,则一指为一足也。”
(3).道教语。犹尸解。 唐 陈子昂 《体玄先生潘尊师碑颂》:“遂解形而遗世,乘白云以上宾。” 前蜀 杜光庭 《仙传拾遗·张子房》:“ 子房 佐 汉 ,封 留侯 ,为大司徒。解形於世,葬於 龙首原 。”
(4).犹解脱。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三》:“欲以此金铸铜佛送 西山 潭柘寺 供养,冀仰託佛佑,早得解形。”参见“ 解脱 ”。
(2).分解形体。 晋 王嘉 《拾遗记·晋时事》:“东方有解形之民,使头飞於南海,左手飞於东山,右手飞於西泽,自脐以下,两足孤立。至暮,头还肩上,两手遇疾风飘於海外,落玄洲之上,化为五足兽,则一指为一足也。”
(3).道教语。犹尸解。 唐 陈子昂 《体玄先生潘尊师碑颂》:“遂解形而遗世,乘白云以上宾。” 前蜀 杜光庭 《仙传拾遗·张子房》:“ 子房 佐 汉 ,封 留侯 ,为大司徒。解形於世,葬於 龙首原 。”
(4).犹解脱。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三》:“欲以此金铸铜佛送 西山 潭柘寺 供养,冀仰託佛佑,早得解形。”参见“ 解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