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栖神(棲神)
亦作“栖神”。
(1).凝神专一。为道家保其根本,养其元神之术。《淮南子·泰族训》:“今夫道者,藏精於内,栖神於心,静漠恬淡,讼繆胸中。”《晋书·阮籍传》:“ 籍 尝於 苏门山 遇 孙登 ,与商略终古及栖神导气之术。” 南朝 梁 陶弘景 《真诰·运象二》:“为道者常渊澹以独处,每栖神以游闲。” 唐 吴筠 《游仙》诗之三:“百关弥调畅,方寸益清越。栖神合虚无,洞览周恍惚。”
(2).谓死后安息。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汝水》:“左右深松列植,筠柏交荫, 尹公度 之所栖神处也。” 宋 赞宁 《宋高僧传·习禅·太毓》:“九月合朔,色相不动而示灭于山之院,享年八十,僧腊五十八……十月,栖神于院之庭,从其宜也。”
(3).指止息,安居。 明 汪道昆 《高唐梦》:“神女请坐。闻神女栖神 高唐 之上,那 高唐 风景若何?”
(4).犹入定。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习禅·帛僧光》:“ 光 於南山见石室,乃止其中,安禪合掌,以为栖神之处。”
(1).凝神专一。为道家保其根本,养其元神之术。《淮南子·泰族训》:“今夫道者,藏精於内,栖神於心,静漠恬淡,讼繆胸中。”《晋书·阮籍传》:“ 籍 尝於 苏门山 遇 孙登 ,与商略终古及栖神导气之术。” 南朝 梁 陶弘景 《真诰·运象二》:“为道者常渊澹以独处,每栖神以游闲。” 唐 吴筠 《游仙》诗之三:“百关弥调畅,方寸益清越。栖神合虚无,洞览周恍惚。”
(2).谓死后安息。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汝水》:“左右深松列植,筠柏交荫, 尹公度 之所栖神处也。” 宋 赞宁 《宋高僧传·习禅·太毓》:“九月合朔,色相不动而示灭于山之院,享年八十,僧腊五十八……十月,栖神于院之庭,从其宜也。”
(3).指止息,安居。 明 汪道昆 《高唐梦》:“神女请坐。闻神女栖神 高唐 之上,那 高唐 风景若何?”
(4).犹入定。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习禅·帛僧光》:“ 光 於南山见石室,乃止其中,安禪合掌,以为栖神之处。”
《漢語大詞典》:妙有
(1).道家指超乎“有”和“无”以上的原始存在。《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太虚辽廓而无阂,运自然之妙有。” 李善 注:“妙有谓一也。言大道运彼自然之妙一,而生万物也……《老子》曰:‘道生一。’ 王弼 曰:‘一,数之始而物之极也。’谓之为妙有者,欲言有,不见其形,则非有,故谓之妙;欲言其无,物由之以生,则非无,故谓之有也。斯乃无中之有,谓之妙有也。” 唐 李白 《九华山联句》:“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
(2).佛教指非有之有。与非空之空的“真空”相对。 南朝 梁 萧统 《令旨解法身义》:“寄以名相,故説妙有,理絶名相,何妙何有。”《景德传灯录·荷泽大师〈显宗纪〉》:“湛然常寂,应用无方,用而常空,空而常用。用而不有,即是真空;空而不无,便成妙有。”
(2).佛教指非有之有。与非空之空的“真空”相对。 南朝 梁 萧统 《令旨解法身义》:“寄以名相,故説妙有,理絶名相,何妙何有。”《景德传灯录·荷泽大师〈显宗纪〉》:“湛然常寂,应用无方,用而常空,空而常用。用而不有,即是真空;空而不无,便成妙有。”
《漢語大詞典》:小天
(1). 唐 时吏部侍郎之别称。 唐 孙棨 《北里志·王团儿》:“有女数人,长曰 小润 ,字 子美 ,少时颇籍籍者。小天 崔垂休 变化年溺惑之,所费甚广。”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海叙不遇》:“ 罗袞 以小天倅大秋。”
(2).道家所称洞天的别称。 南朝 梁 陶弘景 《许长史旧馆坛碑》:“大天之内,復有小天三十六所。” 元 张雨 《范以善云林清远馆》诗:“安用乘流三万里,小天元在 积金峯 。”
(3). 元 陈绍叔 所制测天仪之名。《元诗纪事》卷四一引 明 何乔远 《闽书》:“ 陈绍叔 ,字 克甫 ……又别制器,象天体,虚中而髹之。上刻周天度数,填以鈿蠃,揭南北二极,凡天河、星宿,皆列其中。其制度精微,名曰‘小天’。”
(2).道家所称洞天的别称。 南朝 梁 陶弘景 《许长史旧馆坛碑》:“大天之内,復有小天三十六所。” 元 张雨 《范以善云林清远馆》诗:“安用乘流三万里,小天元在 积金峯 。”
(3). 元 陈绍叔 所制测天仪之名。《元诗纪事》卷四一引 明 何乔远 《闽书》:“ 陈绍叔 ,字 克甫 ……又别制器,象天体,虚中而髹之。上刻周天度数,填以鈿蠃,揭南北二极,凡天河、星宿,皆列其中。其制度精微,名曰‘小天’。”
《漢語大詞典》:玄元
(1).谓天地未分时的混沌一体之气。亦泛指天宇,天空。《淮南子·本经训》:“当此之时,玄元至碭而运照。” 高诱 注:“玄,天也;元,气也。碭,大也。”一本作“ 玄玄 ”。
(2).道家所称为天地万物本源的道。《晋书·李玄盛传》:“涉至虚以诞驾,乘有舆於本无,禀玄元而陶衍,承景灵之冥符。” 唐 李白 《感时留别从兄徐王延年从弟延陵》诗:“玄元包橐籥,紫气何逶迤。”
(3).指 老子 。 唐 初追号 老子 为“太上玄元皇帝”,简称“玄元”。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五》:“伏惟太上皇帝陛下,道继 玄元 ,业纘皇极。” 元 史九敬先 《庄周梦》第二折:“若能参透诗中意,尽在 玄元 一卷书。” 清 金农 《老子祠李花》诗:“玉鈿雾縠休轻比,恐污 玄元 七叶孙。”参见“ 玄元皇帝 ”。
(2).道家所称为天地万物本源的道。《晋书·李玄盛传》:“涉至虚以诞驾,乘有舆於本无,禀玄元而陶衍,承景灵之冥符。” 唐 李白 《感时留别从兄徐王延年从弟延陵》诗:“玄元包橐籥,紫气何逶迤。”
(3).指 老子 。 唐 初追号 老子 为“太上玄元皇帝”,简称“玄元”。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五》:“伏惟太上皇帝陛下,道继 玄元 ,业纘皇极。” 元 史九敬先 《庄周梦》第二折:“若能参透诗中意,尽在 玄元 一卷书。” 清 金农 《老子祠李花》诗:“玉鈿雾縠休轻比,恐污 玄元 七叶孙。”参见“ 玄元皇帝 ”。
《漢語大詞典》:道风(道風)
(1).道德风操。 南朝 宋 谢灵运 《庐山慧远法师序》:“於昔 安公 ,道风允被。” 南朝 梁武帝 《罢凤凰御书诏》:“朕君临南面,道风盖闕,嘉祥时至,为媿已多。” 宋 宋祁 《赐皇弟允迪让恩命不允批答》:“朝涣既颁,何执常谦,欲遂素守,道风虽亮,允令难稽。”
(2).谓超凡脱俗的风貌。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义解三·慧持》:“ 远 , 持 兄弟也。绰绰焉,信有道风矣。”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五:“予坐客未识司直者,见其蓬髩电目,面作松鳞,癭处頷左……已而道风披扬,绪论亹出。”
(3).谓诸凡道家之教义及其生活实践等。 南朝 宋 朱广之 《谘顾道士〈夷夏论〉书》:“僕夙渐法化,晚味道风,常以崇空贵无,宗趣一也。”
(2).谓超凡脱俗的风貌。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义解三·慧持》:“ 远 , 持 兄弟也。绰绰焉,信有道风矣。”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五:“予坐客未识司直者,见其蓬髩电目,面作松鳞,癭处頷左……已而道风披扬,绪论亹出。”
(3).谓诸凡道家之教义及其生活实践等。 南朝 宋 朱广之 《谘顾道士〈夷夏论〉书》:“僕夙渐法化,晚味道风,常以崇空贵无,宗趣一也。”
《漢語大詞典》:大一
古代道家用语。谓大到极点而囊括一切。《庄子·天下》:“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 成玄英 疏:“囊括无外,谓之大也;入於无间,谓之小也;虽復大小异名,理归无二,故曰一也。”
(1).天地未分前混沌之元气。《礼记·礼运》:“是故夫礼,必本於大一,分而为天地,转而为阴阳,变而为四时。” 孔颖达 疏:“必本於大一者,谓天地未分混沌之元气也。”
(2).指原始朴素状态。《荀子·礼论》:“故至备,情文俱尽;其次,情文代胜;其下,復情以归大一也。” 杨倞 注:“虽无文饰,但復情以归素质,是亦礼也。”
(3).指太古时代。《荀子·礼论》:“贵本之谓文,亲用之谓理,两者合而成文,以归大一,夫是之谓大隆。” 杨倞 注:“大一谓太古时也。”
(4).指天。《庄子·徐无鬼》:“大一通之,大阴解之。” 成玄英 疏:“一是阳数。大一,天也,能通生万物,故曰通。”
(1).天地未分前混沌之元气。《礼记·礼运》:“是故夫礼,必本於大一,分而为天地,转而为阴阳,变而为四时。” 孔颖达 疏:“必本於大一者,谓天地未分混沌之元气也。”
(2).指原始朴素状态。《荀子·礼论》:“故至备,情文俱尽;其次,情文代胜;其下,復情以归大一也。” 杨倞 注:“虽无文饰,但復情以归素质,是亦礼也。”
(3).指太古时代。《荀子·礼论》:“贵本之谓文,亲用之谓理,两者合而成文,以归大一,夫是之谓大隆。” 杨倞 注:“大一谓太古时也。”
(4).指天。《庄子·徐无鬼》:“大一通之,大阴解之。” 成玄英 疏:“一是阳数。大一,天也,能通生万物,故曰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