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存想
(1).想象;想念。 汉 王充 《论衡·订鬼》:“凡天地之间有鬼,非人死精神为之也,皆人思念存想之所致也。”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惑溺》:“ 韩寿 美姿容, 贾充 辟以为掾, 充 每聚会, 贾 女於青璅中看见 寿 ,説之,恒怀存想,发於吟咏。” 唐 杜甫 《寄张十二山人彪三十韵》:“存想青龙秘,骑行白鹿驯。”
(2).思忖、思量。《水浒传》第二八回:“ 武松 看在眼里,暂回房里来坐地了,自存想。”《儒林外史》第一回:“正存想间,只见远远的一个夯汉,挑了一担食盒来。”
(3).道家谓修真须渐进,一曰斋戒,二曰安处,三曰存想,四曰坐忘,五曰神解。凝心反省,谓之“存想”。见 唐 司马承祯 《天隐子·渐门》。
(2).思忖、思量。《水浒传》第二八回:“ 武松 看在眼里,暂回房里来坐地了,自存想。”《儒林外史》第一回:“正存想间,只见远远的一个夯汉,挑了一担食盒来。”
(3).道家谓修真须渐进,一曰斋戒,二曰安处,三曰存想,四曰坐忘,五曰神解。凝心反省,谓之“存想”。见 唐 司马承祯 《天隐子·渐门》。
《漢語大詞典》:凤篆(鳳篆)
(1).道家所用的文字。也称云篆、凤文。 唐 李商隐 《赠华阳宋真人兼寄清都刘先生》诗:“玉检赐书迷凤篆, 金华 归驾冷龙鳞。” 朱鹤龄 注:“《古今篆隶文体》:‘凤篆, 白帝 朱宣氏 有凤鸟之瑞,文字取以为象。’《三洞经》:‘道家字曰云篆,曰天书,曰龙章,曰凤文。’”
(2).引申为道家的经书。 前蜀 杜光庭 《众修甲子醮词》:“考龙胎石室之经,披凤篆琅函之要。”《云笈七籤》卷六:“龙章凤篆,显至理之良詮;玉简金书,引还元之要术。”
(3).对古文字的美称。 唐太宗 《帝京篇》之二:“玉匣啟龙图,金绳披凤篆。”一本作“ 鸟篆 ”。 宋 赵文度 《赠梦英大师》诗:“携筇何日别 长沙 ,凤篆功夫世所嘉。”
(2).引申为道家的经书。 前蜀 杜光庭 《众修甲子醮词》:“考龙胎石室之经,披凤篆琅函之要。”《云笈七籤》卷六:“龙章凤篆,显至理之良詮;玉简金书,引还元之要术。”
(3).对古文字的美称。 唐太宗 《帝京篇》之二:“玉匣啟龙图,金绳披凤篆。”一本作“ 鸟篆 ”。 宋 赵文度 《赠梦英大师》诗:“携筇何日别 长沙 ,凤篆功夫世所嘉。”
《漢語大詞典》:呼噏
亦作“ 呼翕 ”。
(1).呼气和吸气。 南朝 宋 周朗 《报羊希书》:“呼噏以补其气,缮嚼以辅其生。”
(2).吸入,摄取。《三国志·吴志·楼玄传》:“﹝陛下﹞勤心好道……呼翕清淳,与天同极。” 晋 陆机 《列仙赋》:“列仙玄妙……呼翕九阳,抱一含元。”
(3).道家导引吐纳的养生术。后用指长生。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诗之三十:“乘云招 松 乔 ,呼噏永矣哉。”
(4).一息之间,形容顷刻之间。《晋书·忠义传·王豹》:“密祸潜起,輒在呼噏。”
(5).犹吞吐。形容气盛势大。《后汉书·朱穆传》:“当今中官近习,窃持国柄……运赏则使饿隶富於 季孙 ,呼噏则令 伊 颜 化为 桀 跖 。” 明 宋濂 《跋三官祠记》:“公执文章政柄,呼噏一世。”
(1).呼气和吸气。 南朝 宋 周朗 《报羊希书》:“呼噏以补其气,缮嚼以辅其生。”
(2).吸入,摄取。《三国志·吴志·楼玄传》:“﹝陛下﹞勤心好道……呼翕清淳,与天同极。” 晋 陆机 《列仙赋》:“列仙玄妙……呼翕九阳,抱一含元。”
(3).道家导引吐纳的养生术。后用指长生。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诗之三十:“乘云招 松 乔 ,呼噏永矣哉。”
(4).一息之间,形容顷刻之间。《晋书·忠义传·王豹》:“密祸潜起,輒在呼噏。”
(5).犹吞吐。形容气盛势大。《后汉书·朱穆传》:“当今中官近习,窃持国柄……运赏则使饿隶富於 季孙 ,呼噏则令 伊 颜 化为 桀 跖 。” 明 宋濂 《跋三官祠记》:“公执文章政柄,呼噏一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