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遒劲(遒勁)  拼音:qiú jìng
强劲有力。常用来描述文章、书画的风格、笔法。《老残游记》第三回:「笔力甚为遒劲,上题『大风张风』四字。」也作「遒健」。
《漢語大詞典》:遒人
古代帝王派出去了解民情的使臣。书·胤征:“每岁孟春,遒人以木鐸徇于路。”左传·襄公十四年:“故《夏书》曰:‘遒人以木鐸徇于路。’” 杜预 注:“遒人,行人之官也……徇於路,求歌謡之言。”三国志·蜀志·郤正传:“故矇冒瞽説,时有攸献,譬遒人之有采于市閭,游童之吟咏乎疆畔,庶以增广福祥,输力规諫。” 唐 元稹 《进诗状》:“故自古风诗至古今乐府,稍存寄兴,颇近謳謡,虽无作者之风,粗中遒人之採。” 清 钮琇 觚賸·序赋创格:“又有赋而全不用韵,别创一格,如 南邨先生 《病赋》……‘而其舌也与遒人通,不然胡鐸?而其髮也与狐通,不然胡氊?而其髯也与秋通,不然胡凋?’”
《漢語大詞典》:遒尽(遒盡)
迫近于尽头,终了。《楚辞·九辩》:“岁忽忽而遒尽兮,恐余寿之弗将。” 朱熹 集注:“遒,迫也,尽也。” 晋 潘岳 《秋兴赋》:“悟时岁之遒尽兮,慨俛首而自省。” 宋 秦观 《送李端叔从辟中山》诗:“駸駸岁遒尽, 淮海 归无期。” 清 顾炎武 《岁暮》诗:“一岁倏遒尽,我行復何如?”
《漢語大詞典》:清遒
清新有力。 元 刘祁 归潜志卷五:“诗笔清遒,字画严峻,为一时所称。” 刘师培 《论近世文学之变迁》:“且 江 南之地,词曲尤工,哀怨清遒,近古乐府。”
分類:清新有力
《漢語大詞典》:遒丽(遒麗)
刚健秀美。宋书·鲍照传:“ 鲍照 ,字 明远 ,文辞赡逸,尝为古乐府,文甚遒丽。”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李群玉:“诗笔遒丽,文体丰妍。” 王闿运 《严咸传》:“试《锦鸡赋》,文不加点,词旨遒丽。”
分類:刚健秀美
《漢語大詞典》:遒媚
苍劲而妩媚。 南朝 梁 陶弘景 《与梁武帝启》:“非但字字注目,乃画画抽心,日觉遒媚,转不可説。”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八:“余外舅家,收 柳公权 亲笔起草二纸,皆小楷,字仅盈分,而结体遒媚,意态舒远,有寻丈之势。”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二:“遒媚藏锋,法 颜鲁公 《麻姑仙坛》体。”
分類:苍劲妩媚
《骈字类编》:岁遒(岁遒)
欧阳修 谒庙马上有感诗 旌旆晓悠悠,行惊岁已遒。
《漢語大詞典》:遒文
笔力雄健的文章。晋书·文苑传赞:“ 子安 、 太冲 ,遒文綺烂; 袁 、 庾 、 充 、 愷 ,縟藻霞焕。” 南朝 梁 刘孝标 《广绝交论》:“遒文丽藻,方驾 曹 王 ;英跱俊迈,联横 许 郭 。” 唐 王勃 《上绛州上官司马书》:“雄才广度,散琬琰于胸怀;逸气遒文,运风霜于掌握。”
《漢語大詞典》:遒健
刚劲有力。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韦庄奏请追赠不及第人近代者:“ 李羣玉 ,不知何许人,诗篇妍丽,才力遒健。” 宋 黄休复 茅亭客话·小童处士:“而又笔踪遒健,天机俊逸。” 清 恭士 评 侯方域 《刘次邻字说》:“遒健全是 荆公 。” 林语堂 《京华烟云》上卷第十六章:“长椅子上面的墙上,挂的是山水立幅,出自 宋 朝 米襄阳 的手笔……墨黑如漆,笔画遒健。”
《國語辭典》:遒紧(遒緊)  拼音:qiú jǐn
文句刚健警策。唐。韩愈〈赠崔立之评事〉诗:「朝为百赋犹郁怒,暮作千诗转遒紧。」
《國語辭典》:遒逸  拼音:qiú yì
形容文章健劲而有逸致。《北史。卷四七。祖莹传》:「神情机警,词藻遒逸。少驰令誉,为当世所推。」
分類:雄健飘逸
《國語辭典》:遒美  拼音:qiú měi
形容书法秀美劲健。《新唐书。卷四五。选举志下》:「凡择人之法有四:一曰身,体貌丰伟;二曰言,言辞辩正;三曰书,楷法遒美;四曰判,文理优长。」
分類:劲健优美
《漢語大詞典》:遒壮(遒壯)
雄健。旧唐书·文苑传下·杜甫:“ 建安 之后,天下之士遭罹兵战, 曹氏 父子鞍马间为文,往往横槊赋诗,故其遒壮抑扬、寃哀悲离之作,尤极於古。” 唐 司空图 《注〈愍征赋〉后述》:“愚前述虽已恣道其遒壮悽艷矣,而终不能研其才外之致,是以掷笔狂叫,寄之他生。” 清 冯班 钝吟杂录·论乐府与钱颐仲:“ 李于鳞 取 魏 晋 乐府古异难通者,句摘而字效之,学者始以艰涩遒壮者为乐府,而以平典者为诗。”
分類:雄健
《漢語大詞典》:遒上
超佚不群;雄健超群。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 王右军 道 谢万石 ,‘在林泽中,为自遒上’。” 唐 陈政 《赠窦蔡二纪室入蜀》诗:“逸翮独不羣,清才復遒上。” 清 王夫之 薑斋诗话卷下:“情语能以转折为含蓄者,唯 杜陵 居胜,‘清 渭 无情极,愁时独向东’、‘柔艣轻鸥外,含悽觉汝贤’之类是也。此又与‘忽闻歌古调,归思欲霑巾’更进一格,益使风力遒上。”
《漢語大詞典》:遒铎(遒鐸)
语出《书·胤征》:“遒人以木鐸徇于路。” 孔 传:“木鐸,金铃木舌,所以振文教。”后以“遒鐸”喻警世。 梁启超 《新罗马》楔子:“借雕虫之小技,寓遒鐸之微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