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卡壳
(1).弹壳在枪膛或炮膛里退不出来,不能继续射击。 樊哲祥 等《到处是红旗》:“同志们!国民党上了 法 帝国主义的当,买来的机关枪是些破烂货,都卡壳了。” 陆拂为 《林海猎手》:“他扳开枪栓,坏了,子弹卡壳了。”
(2).比喻事情遇到困难而暂时不能进行。 王安友 《认门》四:“ 石柱 是个热心诚意的好青年,但为什么一到姑娘认门时就卡壳呢。”
《國語辭典》:见噎废食(見噎廢食)  拼音:jiàn yē fèi shí
比喻为了某种小问题怕再出错,就把正事搁下来不做。参见「因噎废食」条。清。李渔《閒情偶寄。卷一三。种植部。茉莉》:「人皆畏冻而滴水不浇,是以枯死,此见噎废食之法,有避呕逆而经时绝粒,其人尚存乎?」
《國語辭典》:因噎废食(因噎廢食)  拼音:yīn yē fèi shí
因为怕噎著,而不吃东西。语本《吕氏春秋。孟秋纪。荡兵》:「夫有以饐死者,欲禁天下之食,悖。」比喻为了某种小问题怕再出错,而把要紧的事搁下不做。《明史。卷一七六。李贤传》:「虑中饱而不贷,坐视民死,是因噎废食也。」也作「见噎废食」、「以噎废飧」。
《漢語大詞典》:见事生风(見事生風)
形容遇到事情,兴风作浪。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棘闱志异》:“第少年喜事,每捕风捉影,见事生风。”
《漢語大詞典》:节疤(節疤)
(1).竹子和树木的主干砍去枝节后留下的疤痕。如:这根木棍节疤多,很刺手。
(2).喻指事情遇到阻难。 沙汀 《还乡记》二一:“‘今天碰到节疤了!’ 冯大生 喃喃说。”
《國語辭典》:面不改容  拼音:miàn bù gǎi róng
不改变脸色。形容遇到危险时神态沉著镇定。《三国演义》第四七回:「泽面不改容,仰天大笑。」也作「面不改色」。
《漢語大詞典》:临难不苟(臨難不苟)
谓遇到危难不苟且偷生。语本《礼记·曲礼上》:“临难毋苟免。”旧唐书·忠义传序:“有若 仲由 之结缨, 鉏麑 之触树, 纪信 之蹈火, 豫让 之斩衣,此所谓杀身成仁,临难不苟者也。”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至於贼纵所及,直省驻防各营临难不苟,忠节如林。”亦作“ 临危不苟 ”。 老舍 《四世同堂》十一:“我不考虑那个!我手无缚鸡之力,不能去杀敌雪耻,我只能临危不苟。”
《國語辭典》:临难苟免(臨難苟免)  拼音:lín nàn gǒu miǎn
遇到危难,不敢面对克服,苟且偷生,求免受到伤害。如:「在那段风雨飘摇的时代中,他背信背义,只图临难苟免,当然会遭人议论。」
《國語辭典》:临危不顾(臨危不顧)  拼音:lín wéi bù gù
遇到危难时能挺身而起,不犹豫、回顾。《三国志。卷四。魏书。三少帝纪。陈留王奂纪》:「和、琇、抚皆抗不挠,拒会凶言,临危不顾,词指正烈。」《周书。卷三四。赵善等传。史臣曰》:「自三方鼎峙,群雄竞逐,俊能驰鹜,各吠非主,争奋厉其智勇,思赴蹈于仁义,临危不顾,前哲所难。」也作「临危不惧」。
《國語辭典》:临危致命(臨危致命)  拼音:lín wéi zhì mìng
面临危难时,能英勇无私,牺牲生命。《旧唐书。卷一二八。段秀实传》:「有临危致命,殁而逾彰;有因事成功,权以合道。」也作「临危效命」。
《國語辭典》:流产(流產)  拼音:liú chǎn
1.怀孕未满二十周,或体重未达五百公克即产下的不能存活的胎儿,称为「流产」。也称为「小喜」、「小产」。
2.引申为计画或事情因故半途停止。如:「改革的计画因有人抗争而流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