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巡遁
逡巡。欲进不进貌。晏子春秋·问下十:“ 晏子 巡遁而对曰:‘ 婴 北方之贱臣也,得奉君命以趋於末朝,恐辞令不审,讥於下吏,惧不知所以对者。’” 张纯一 校注:“遁者盖取循声,以为逡字。”
分類:逡巡
《骈字类编》:阳遁(阳遁)
遁同宋史艺文志阳遁天元局法一卷 京氏易传见阴荡下
《國語辭典》:水遁  拼音:shuǐ dùn
利用水而隐身逃走。清。方成培《雷峰塔》第二六出:「奈他法力高强,险被擒拿,幸亏借水遁来到临安。」
《漢語大詞典》:遁巡
迟疑徘徊,欲行又止的样子。遁,通“ 逡 ”。汉书·陈胜项籍传赞:“ 秦 人开 关 延敌,九国之师遁巡而不敢进。” 颜师古 注:“遁巡,谓疑惧而却退也。遁音千旬反。”按, 汉 贾谊 作“逡巡”。 清 方履篯 《赵收庵先生二学图记》:“遁巡忘答,从登前墀,操卮执觚,立醊其醨。”
分類:迟疑徘徊
《漢語大詞典》:遁五
易·遯:“九五,嘉遯,贞吉。”《遯》卦第五爻爻辞为赞美隐遁,后因以“遁五”指隐遁。 清 龚自珍 《题兰汀郎中园居三十五韵》:“《遁》五志终决,《壮》六跡犹佇。”
《漢語大詞典》:遁免
犹逃脱。南史·恩倖传·孔范:“明日, 范 以其徒居中,以抗 隋 师,未阵而北, 范 脱身遁免。” 清 魏源 《道光洋艘征抚记上》:“是夜又值逆风,礮破其二桅大船二,杉板小船五,其被小舟围焚遁免之大船一,火轮船一。”
分類:逃脱
《漢語大詞典》:遁路
犹退路。 茅盾 《诗与散文》二:“他现在唯一的遁路是不看见她。”
分類:退路
《漢語大詞典》:遁耕
避世隐居而从事农耕。 晋 皇甫谧 高士传·许由:“ 由 於是遁耕於 中岳 潁水 之阳, 箕山 之下,终身无经天下色。”
《漢語大詞典》:遁窜(遁竄)
犹逃窜。晋书·皇甫谧传:“朝有聘贤之礼,野有遁窜之人。” 宋 文莹 《湘山野录》卷下:“﹝ 张景 ﹞遂改姓名 李田 ,遁窜四海。” 清 焦循 《忆书》三:“村人皆遁窜,止一人在。”
分類:逃窜
《漢語大詞典》:遁奔
犹逃奔。魏书·尉元传:“ 善居 遁奔 茱萸 ,仍与 张引 东走 武原 。”
分類:逃奔
《漢語大詞典》:遁败(遁敗)
犹败退。 唐 韩愈 《刘统军碑》:“公为陈方,应变为械,与之上下,寇无所赖,遂至遁败。”
分類:败退
《漢語大詞典》:五遁
(1).五种逸乐。指沉湎于金(如器物之用)、木(如宫室之盛)、水(如泛舟之乐)、火(如烹调之美)、土(如楼台之高)五种物质享受。《淮南子·本经训》:“故闭四关,止五遁,则与道沦。”遁,逸也。
(2).道教所称仙人五种借物遁形的方术。即金遁、木遁、水遁、火遁、土遁。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二》:“ 汉 时, 解奴辜 、 张貂 皆能隐沦,出入不由门户,此后世遁形之祖也。 介象 、 左慈 、 于吉 、 孟钦 、 罗公远 、 张果 之流,及晋书女巫 章丹 、 陈琳 等术,皆本此。谓为神仙,其实非也。其法有五:曰金遁,曰木遁,曰水遁,曰火遁,曰土遁。见其物则可隐。惟土遁最捷,盖无处无土也。” 傅勤家 《中国道教史》第八章第三节:“后世有五遁之法,言能依金木水火土五行而遁形。其不能变化隐遁及白日飞昇而死者,道书谓之尸解,言将登仙,假託为尸以解化也。”
《漢語大詞典》:星遁
星夜逃遁。 唐 李白 《溧阳濑水贞义女碑铭》:“ 子胥 始东奔 勾吴 ,月涉星遁。或七日不火,伤弓於飞。逼迫於 昭关 ,匍匐於 瀨渚 。”
分類:星夜逃遁
《漢語大詞典》:私遁
私自逃跑。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三:“ 明 魏忠贤 之恶,史册所未睹也。或言其知事必败……阴蓄一貌似己者,以备代死。后在 阜城 尤家店 ,竟用是私遁去。”
分類:私自逃跑
《漢語大詞典》:诐遁(詖遁)
邪说遁辞。 明 宋濂 《永思堂记》:“出言之间,则必自思曰:此当合於正,不可流於詖遁,恐辱吾父也。”
分類: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