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95,分20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遁辞
遁栖
惊遁
遁心
遁野
遁志
行遁
遁时
北遁
遁名
遁俗
遁逸
遁居
幽遁
蜚遁
《國語辭典》:遁辞(遁辭)  拼音:dùn cí
理屈辞穷时,为逃避他人诘问,于是偏离主题,闪烁其辞。《孟子。公孙丑上》:「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也作「遁词」。
《國語辭典》:遁辞(遯辭)  拼音:dùn cí
支吾搪塞的言词。《后汉书。卷八三。逸民传。戴良传》:「州郡迫之,乃遁辞诣府,悉将妻子,既行在道,因逃入江夏山中。」
《漢語大詞典》:遁栖(遁棲)
亦作“ 遁栖 ”。亦作“遯栖”。 隐伏;隐居。宋书·前废帝纪:“其有孝性忠节,幽居遯栖,信诚义行,廉正表俗……务加旌举,随才引擢。”旧题 宋 尤袤 《全唐诗话·司空图》:“匪 夷 匪 惠 ,特忘反正之朝;载省载思,当徇遯栖之志。” 明 宋濂 《官岩院碑》:“若龙若象,遯栖无踪。” 孙枝蔚 《览古》诗 清 王西樵 评语:“《梁史》旧文不足据, 王禹偁 辨之详矣。此作足表遁栖之志。”
分類:隐伏隐居
《漢語大詞典》:惊遁(驚遁)
惊逃。 唐 韩愈 《送僧澄观》诗:“影沉潭底龙惊遁,当昼无云跨虚碧。” 元 无名氏 《湖海新闻夷坚续志后集·成都长蛇》:“本府差甲士二千五百餘人收捕,蛇用尾掉卷军士,溺死者五百餘人,餘皆惊遁。”
《國語辭典》:遁心(遯心)  拼音:dùn xīn
侥倖逃避的心理。《礼记。缁衣》:「教之以政,齐之以刑,则民有遁心。」
《漢語大詞典》:遁野
亦作“遯野”。 谓隐居民间。 清 阎尔梅 《戊申人日》诗:“遯野有情看拾翠,封侯无相写 凌烟 。”
《漢語大詞典》:遁志
隐遁心志。 晋 陆云 《荣启期赞》:“芒芒至道,天启德心,自昔逸民,遁志山林。”
分類:隐遁心志
《漢語大詞典》:行遁
出走;逃去。谓避世隐居。书·微子:“自靖,人自献于先王,我不顾行遯。” 蔡沉 集传:“去其位而逃遯於外。”明史·王艮廖昇等传赞:“若夫行遯诸贤,虽其姓字杂出於诸家传纪,未足徵言,而忠义奇节,人多乐道之者。”
《漢語大詞典》:遁时(遁時)
逃避时世。《艺文类聚》卷三六引 晋 夏侯湛 《庄周赞》:“遁时放言,齐物絶尤。” 唐 王勃 《慈竹赋》:“不背仁以贪地,不藏节以遁时。”
分類:逃避时世
《骈字类编》:北遁
北史蠕蠕传庵罗辰叛文宣亲讨大破之庵罗辰父子北遁
又尔朱世隆传李苗烧绝河梁世隆乃北遁淮宋史赵密传绍兴元年李成马进扰江 俊复遣密大破之成进皆北遁
《漢語大詞典》:遁名
犹言隐姓埋名。艺文类聚卷五七引 三国 魏 刘邵 《七华》:“ 玄休先生 ,弃世遁名。”《梁书·文学传下·谢几卿》:“遁名屠肆,发迹关市,其人缅邈,餘流可想。”
分類:隐姓埋名
《漢語大詞典》:遁俗
犹言逃避世俗。《艺文类聚》卷五七引 汉 王粲 《七释》:“ 潜虚丈人 ,违世遁俗,恬淡清玄,浑沌淳朴。”南史·谢弘微传论:“ 敬冲 出入三代,骤经迁革,遁俗之志,无闻贞固之道,居官之方,未免货财之累。” 清 方履篯 《陆祁生宣南话旧图序》:“徇名未甘,遁俗已晚。”
《漢語大詞典》:遁逸
亦作“遯逸”。
(1).避世隐居。《楚辞·远游》:“形穆穆以浸远兮,离人羣而遁逸。” 王逸 注:“遁去风俗,独隐存也。”晋书·李重传:“外无希世之容,内全遁逸之节。”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眇遯逸於人羣,长寄心於云霓。” 宋 苏舜钦 《投匦疏》:“且遁逸之士,不示见闻,今陛下垂詔而杂举之,是欲使之自见闻也。”
(2).退走;逃走。梁书·侯景传:“贼党大喜,告 景 曰:‘西师惧吾之强,必欲遁逸,不击,将失之。’” 宋 叶适 《故吏部侍郎刘公墓志铭》:“自兵起,盐商不敢行,传言虏且犯 通 泰 ,而提举官相继遯逸,盐利大乏。” 清 二石生 《十洲春语》卷下:“役吏反牌,以遁逸为报。”亦指消失。 何其芳 《黄昏》:“我又曾有一些寂寞的光阴,在幽暗的窗子下,在长夜的炉火边,我紧闭着门而它们仍然遁逸了。”
(3).散失;遗漏。 宋 叶适 《〈巽岩集〉序》:“凡实録、正史、官文书,无不是正,就一律也;而又家録、野记,旁互参审,毫髮不使遁逸,邪正心迹,随卷较然。”
(4).放纵;不可约束。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四:“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於野心矣。”
《漢語大詞典》:遁居
亦作“遯居”。 犹隐居。《三国志·魏志·管宁传》:“曩遭王道衰缺,浮海遁居,大 魏 受命,则襁负而至,斯盖应龙潜升之道,圣贤用舍之义。” 晋 皇甫谧 高士传·盖公:“ 汉 之起, 齐 人争往干世主,唯 盖公 独遁居不仕。” 宋 叶适 《朝议大夫知处州蒋公墓志铭》:“ 河南 郭忠孝 子 雍 ,遯居 长阳山 。” 侯镜昶 《书学论集·书学家李瑞清》:“辛亥革命后,遁居 上海 ,着道衣,自号 清道人 。”
分類:隐居
《漢語大詞典》:幽遁
犹隐逸。晋书·隐逸传·范乔:“吏部郎 郗隆 亦思求海内幽遯之士, 乔 供养衡门,至於白首,於是除 乐安 令。”
分類:隐逸
《漢語大詞典》:蜚遁
逃遁;隐退。 清 钱谦益 《岁星解寿薛谐孟先生六十》:“脱屣富贵,蜚遯流俗,天下之人望之,以为秀出天外,不可梯接。” 章炳麟 《建立宗教论》:“譬之同在漏舟……其所厌者为此漏舟,非厌同在漏舟之人,明矣。与彼蜚遯甘节之夫所志正相反对,彼所厌者,实圆颅方趾之人羣也。”
分類:逃遁隐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