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95,分20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退遁
夜遁
高遁
奔遁
流遁
飞遁
遁身
遁肥
邪遁
遁叟
遁思
遁天
遁荒
深遁
贞遁
《漢語大詞典》:退遁
亦作“ 退遯 ”。 败退逃跑。 宋 叶适 《定山瓜步石跋三堡坞状》:“脱若虏人畏而不前,置而不问。尽力攻击 和 、 滁 、 真 、 六合 等城,或有退遯,我以堡坞全力助其逐袭。” 明 张居正 《答蓟镇巡抚书》:“计此时当已退遁,即无斩获, 马帅 之功,仍当优録。” 清 陆筠 《海角续编》:“ 江苏 巡抚 杨文定 退遁 江阴 。”
分類:败退逃跑
《骈字类编》:夜遁
遁同左传庄公二十八年子元以车六百乘伐郑入于桔柣之门子元斗御疆斗梧耿之不比为旆斗班王孙游王孙喜殿众车入自纯门及逵市县门不发楚言而出子元曰郑有人焉诸侯救郑楚师夜遁又齐侯登巫山以望晋师晋人使司马斥山泽之险虽所不至必旆而疏陈之使乘车者左实右伪以旆先舆曳柴而从之齐侯见之畏其众也乃脱归丙寅晦齐师夜遁 晋书张方传乂奉帝讨方于城内方军望见乘舆于是小退方止之不得众遂大败杀伤满于衢巷方退壁于十三里桥人情挫衄无复固志多劝方夜遁方曰兵之利钝是常贵因败以为成耳我更前作垒出其不意此用兵之奇也乃夜潜进逼洛城七里乂既新捷不以为意忽闻方垒成乃出战败绩年南史萧藻传州人焦僧护聚众数万据郫繁作乱藻 未弱冠集僚佐议欲自击之或陈不可藻大怒斩之阶侧乃乘平肩舆巡行贼垒贼聚弓乱射矢下如雨从者举楯禦箭又命除之由此人心大安贼乃夜遁藻命骑追击平之胜新论水名盗泉尼父不漱邑名朝歌颜渊不舍里名 母曾子还轫亭名柏人汉后夜遁何者以其名害义也
《漢語大詞典》:高遁
亦作“ 高遯 ”。 高隐。 宋 苏舜钦 《大理评事程君墓志铭》:“祖某,徙籍於 苏 ;父某,皆高遯不仕。” 宋 苏轼 《入峡》诗:“试看飞鸟乐,高遁此心甘。” 明 周履靖 《送陶君归山咏》之二四:“高遁意无求,閒身卧此丘。”《东周列国志》第二六回:“今入 蹇叔 之乡,其耕者皆有高遁之风,信乎其贤也。”
分類:高隐
《漢語大詞典》:奔遁
亦作“ 奔遁 ”。 犹奔逃。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从横骆驛,奔遯相逼。”遯,一本作“ 遁 ”。
分類:奔逃
《漢語大詞典》:流遁
(1).流荡逃遁。庄子·外物:“夫流遁之志,决絶之行,噫,其非至知厚德之任与!” 晋 葛洪 抱朴子·刺骄:“道化凌迟,流遁遂往。”
(2).耽乐放纵。《文选·张衡〈东京赋〉》:“若乃流遁忘反,放心不觉,乐而无节,后离其戚。” 薛综 注:“言若流情放心,不自反寤,恣意所为,淫乐无礼以无节,终后卒当罹其忧祸。”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风骨:“於是习华随侈,流遁忘反。”
同“ 流循 ”。《淮南子·原道训》:“天下之物莫柔弱於水……淖溺流遁,错繆相纷而不可靡散。”
《漢語大詞典》:飞遁(飛遁)
(1).亦作“ 飞遯 ”。飘然远引。文选·张衡〈思玄赋〉:“ 文君 为我端蓍兮,利飞遯以保名。” 李善 注:“遯,卦名也。上九曰,飞遯,无不利,谓去而迁也。”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之一:“飞遯离俗,澄神定灵。” 唐 王昌龄 《悲哉行》:“始悟海上人,辞君永飞遁。” 康有为 《赠陈镇南编修兄》诗:“孤生性廓落,飞遯甘隐伏。”
(2).指飘然远引者;隐士。 晋 陆机 《招隐》诗:“驾言寻飞遁,山路鬱盘桓。”
(3).飞快逃避。 郭沫若 《山中杂记·鸡雏》:“看见只有两只鸡雏张皇飞遁着,还有一只又不见了。”
《國語辭典》:遁身  拼音:dùn shēn
隐藏身体。如:「遁身术」。
《漢語大詞典》:遁肥
亦作“遯肥”。 犹肥遯。语出易·遯:“上九:肥遯,无不利。”后指隐退。 宋 胡錡 《耕禄稿·拟犁春知犍为郡兼劝农使诰》:“尔刚木近仁,遯肥空谷,神光牛背,讹寝莫羈。” 陈衍 元诗纪事·洪德章:“ 洪吾圃 先生当 有宋 末运,不乐仕进,遯肥蓄识,以诗律自鸣。”
分類:后指隐退
《漢語大詞典》:邪遁
孟子·公孙丑上:“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后以“邪遁”谓言词不合正道而隐伏诡谲。 明 归有光 《六言六蔽》:“卒以自陷于偏詖邪遁之归,而不适乎大中至正之矩。”
《漢語大詞典》:遁叟
隐居的老翁。为 唐 陆希声 自号。 唐 陆希声 《山居即事》诗之二:“ 君 阳 遁叟 何为乐,一炷清香两卷经。” 宋 无名氏 实宾录:“ 遁叟 , 唐 希声 自号也。”
《漢語大詞典》:遁思
(1).迁移;离去。《诗·小雅·白驹》:“慎尔优游,勉尔遁思。” 朱熹 集传:“遁思,犹言去意也。”
(2).引申为退隐。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四:“ 文公 与公书云:‘更能不以乐天知命之乐,而忘与人同忧之忧,毋过於优游,毋决於遁思,则区区者,犹有望於斯世也。’”
《漢語大詞典》:遁天
谓违背自然规律。 章炳麟 《訄书·别录甲》:“若 元 时 閔本 、 黄冔 、 郑玉 、 赵弘毅 之伦,以文学食禄,或絶意仕进,不受徵币,及 明 师举 徽州 ,至入京,诛胡 元 ,天下昭苏,而方牵帅妇稚繫组自殞,此则所谓悖德遁天,以训则逆者邪!”参见“ 遁天倍情 ”。
《漢語大詞典》:遁天倍情
亦作“遯天倍情”。 谓违背天然之性而加添流俗之情。一说,违背天性与真情。倍,通“ 背 ”。庄子·养生主:“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谓之遁天之刑。”一本作“ 遯 ”。 成玄英 疏:“言逃遁天理,倍加俗情。” 陆德明 释文:“遯天,徒逊反,又作遁。” 陈鼓应 今注:“一説背情。如 林希逸 説:‘背弃其情实。倍与背同。’按古书倍、背通用。” 严复 《原强》:“故其既入 中国 也,虽名为之君,然数传以后,其子若孙,虽有祖宗之遗令切诫,往往不能不厌劳苦而事逸乐,弃惇德而染浇风,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其不渐摩而与汉物化者寡矣。”
《漢語大詞典》:遁荒
亦作“遯荒”。 语出书·说命下:“既乃遯于荒野,入宅于 河 。” 孔 传:“既学而中废业,遯居田野。”后用以称隐居荒野。 明 陈子龙 《杂诗》之三:“谋野愧良筹,遯荒适孤尚。” 郑观应 《盛世危言·典礼下》:“説者谓其求贤之诚,感格苍昊,而不知其实由 高宗 遁荒之时,早知 傅説 之贤。”
分類:荒野隐居
《漢語大詞典》:深遁
远逃。 明 祁顺 《白鹿洞赋》:“禽鸟乐以和鸣兮,豺虎避而深遯。”
《漢語大詞典》:贞遁(貞遁)
亦作“ 贞遯 ”。 易·遯“遯,亨,小利贞。”后以“贞遁”指洁身退隐。晋书·隐逸传序:“若夫穹昊垂景,少微以躔其次;《文》《繫》探幽,贞遁以成其象。” 宋 徐铉 《江州彭泽县修山观碑》:“贤者贞遯,修之于身,则有名山福地,为朝真降灵之所。” 元 胡助 《题罗进士墓志铭》:“进士君道学之裔,孝友之行,贞遯之风。”
分類:洁身退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