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911,分61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逸居
举逸
逸去
亡逸
逸步
逸想
逸诗
闲逸
逸调
思逸
逸致
逸志
逸游
逸迹
优逸
《國語辭典》:逸居  拼音:yì jū
閒居。《孟子。滕文公上》:「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
分類:安居
《漢語大詞典》:举逸(舉逸)
推举隐逸之士。汉书·外戚恩泽侯表:“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必兴灭继絶,修废举逸。” 北魏 高允 《徵士颂》:“帝乃旁求,搜贤举逸,巖隐投竿,异人并出。”
分類:推举隐逸
《漢語大詞典》:逸去
犹逃走。明史·西域传一·哈密卫:“ 进 大将 刘寧 等潜师夜袭, 牙兰 逸去,斩其遗卒,抚降餘众而还。”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四:“盗逸去,众合力穷追。”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史料二·李秀成被擒:“伙夫阴告之,分以宝珠五枚,良马一匹,俾乘夜逸去。”
分類:逃走
《漢語大詞典》:亡逸
(1).逃亡。资治通鉴·后汉高祖乾祐元年:“ 景崇 恐 匡赞 牙兵亡逸,欲文其面。”
(2).指逃亡的人。 宋 秦观 《盗贼中》:“若此之类,与夫捕获亡逸赏罚之格,凡数十条,然皆画一之制也。”
(3).散失。隋书·音乐志上:“《晋中经部》,无復乐书;《别録》所载,已復亡逸。” 宋 刘麟 《〈元氏长庆集〉序》:“今之所见者,仅数十家而已,以是知 唐 人之文亡逸者多矣。”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书叙指南》:“书叙指南专为尺牘设,所引诸书,今多亡逸。”
(4).指散失的文字、书籍。隋书·儒林传序:“考正亡逸,研覈异同。” 唐 陆龟蒙 《奉和袭美二游诗·徐诗》:“ 贞观 购亡逸, 蓬瀛 渐周旋。”
《國語辭典》:逸步  拼音:yì bù
高超、卓越的步调。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辨骚》:「自九怀以下,遽蹑其迹,而屈宋逸步,莫之能追。」
分類:快步
《國語辭典》:逸想  拼音:yì xiǎng
超出尘世的思想。宋。朱熹 登阁诗:「凭栏生逸想,投迹远人群。」
《國語辭典》:逸诗(逸詩)  拼音:yì shī
未收入《诗经》中的古诗。清。桂馥《札朴。卷二。温经。逸诗》:「古者谣谚皆谓之诗,其采于遒人者,如国风是也。未采者,传闻里巷,凡周秦诸书引诗不在四家编内者,皆得之传闻,故曰逸诗。」
《國語辭典》:閒逸  拼音:xián yì
悠閒安逸。唐。王维渭川田家〉诗:「即此羡閒逸,怅然吟式微。」
《漢語大詞典》:逸调(逸調)
(1).失传的曲调、乐调。 南朝 梁 陶弘景 《华阳颂·才英》:“孑弦有逸调,空谈无与言。” 唐 王勃 《乾元殿颂》:“ 瑶山 广乐,备逸调於宫悬; 洞庭 仙奏,纳遗歌於帝府。” 宋 沈括 梦溪笔谈·乐律二:“二十八调但有声同者即应,若徧二十八调而不应,则是逸调声也。”
(2).超脱世俗的曲调。 唐 骆宾王 《上郭赞府启》:“倘使 陈留 逸调,下探 柯亭 之篠; 会稽 阴德,傍眷 餘溪 之蔡。则迴眸之报,不独著於前龟;清亮之音,谁专称於往笛?” 唐 黄滔 《魏侍中谏猎赋》:“故其旌逸调,赏清词,锡綵繒而甚众。”
(3).超脱世俗的格调。 唐 卢纶 《畅博士当感怀前踪有五十韵见寄辄有所酬以申悲旧》诗:“拾遗兴难侔,逸调旷无程。” 唐 陆龟蒙 《独夜有怀因作吴体寄袭美》诗:“云虯涧鹿真逸调,刀名锥利非良图。” 清 黄鷟来 《咏怀》之六:“高文存逸调,豁达远权利。”
《漢語大詞典》:思逸
神思纵逸。 唐 王勃 《九成宫东台山池赋》:“指山楹而思逸,怀水镜而神虚。” 宋 欧阳修 《哭圣俞》诗:“一饮百盏不言休,酒酣思逸语更遒。”
分類:神思纵逸
《漢語大詞典》:逸致
(1).超脱世俗的意态。 唐 张怀瓘 《书断中》:“﹝ 钟会 ﹞美兼行草,尤工隶书,遂逸致飘然,有凌云之志。” 清 韩泰华 无事为福斋随笔卷下:“ 衡山 《溪山清远图卷》,茅屋数椽,小童远远渡桥而至,极有逸致。” 叶圣陶 《灵台艳影》:“ 吴下 白生 ……作画亦楚楚有逸致。”
(2).闲适安逸的情致。 唐 白居易 《新昌新居书事四十韵》:“逸致因心得,幽期遇境牵。” 清 李渔 《闲情偶寄·种植·草木》:“是我於花之未开,先享於无穷逸致矣。”《郁达夫游记·感伤的行旅》:“不过细雨骑驴,延着七里 山塘 ,缓缓的去奠拜 真娘 之墓的那种逸致,实在也尽值得我们的怀忆的。”
《漢語大詞典》:逸志
(1).超逸脱俗之志。 晋 袁宏 《三国名臣序赞》:“ 公瑾 卓尔,逸志不羣。” 明 王錂《春芜记·闺语》:“那书生才高 鄢郢 ,更翩翩逸志凌云。” 清 李调元 《峨嵋山赋》:“今子逸志超尘,徧绎洞窍,心与天游,戛戛独造。”
(2).纵欲放荡之志。 唐 李群玉 《穆天子》诗:“ 穆 满恣逸志,而轻天下君。” 明 邵璨 《香囊记·讲学》:“诗以道性情,善者可以感发人之善心,恶者可以惩创人之逸志。” 清 蠡勺居士 《〈昕夕闲谈〉小序》:“闻恶则深恶,闻善则深善。斯则又古人启发良心、惩创逸志之微旨。”
《漢語大詞典》:逸游(逸遊)
亦作“ 逸游 ”。 放纵游乐。 汉 韦孟 《讽谏》诗:“邦事是废,逸游是娱。”汉书·五行志上:“天戒若曰:去贵近逸游不正之臣,将害忠良。” 南朝 梁 萧统 《锺山解讲》诗:“非曰乐逸游,意欲识 箕 潁 。” 唐 沈既济 《任氏传》:“ 崟 姻族广茂,且夙从逸游,多识美丽。”游,一本作“ 游 ”。 金 王若虚 《臣事实辨》:“古人以家四海为言者多矣,事虽不同,率皆以廓人主之大度而破偏狭之心,而 萧何 以之启奢靡, 姚崇 以之劝逸游。”明史·汪元锡传:“陛下不以宗社为重,专事逸游,岂能长保天下?”
《漢語大詞典》:逸迹(逸蹟)
亦作“ 逸跡 ”。亦作“ 逸蹟 ”。
(1).犹遁迹。指隐居。 汉 王粲 《七释》:“是以栖林隐谷之夫,逸迹放言之士,鉴乎有道,贫贱是耻。” 唐 皮日休 《七爱诗·卢徵君鸿》:“高名无阶级,逸迹絶涯涘。”
(2).指骏马的快步。 晋 葛洪 抱朴子·名实:“顿云禽於千仞,骋逸迹以追风。”
(3).高超的书艺作品。 南朝 梁武帝 《观锺繇书法十二意》:“世之学者宗二 王 、 元常 逸迹,曾不睥睨。” 唐 韩愈 《祭郴州李使君文》:“接雄词於章句,窥逸跡於篆籀。” 唐 窦暨 《述书赋上》:“达士逸蹟,乃推 无奕 ,毫翰云为,任兴所适。” 唐 司空图 《月下留丹灶》诗序:“某年中, 廉 帅上闻,且命鑱其逸跡,藏於郡廨。”
(4).遗踪;逸事。 唐 韩愈 《复志赋》:“窥前灵之逸迹兮,超孤举而幽寻。”
《漢語大詞典》:优逸(優逸)
安闲。后汉书·郑太传:“然 光武 以来,中国无警,百姓优逸,忘战日久。”晋书·陶侃传:“ 侃 在州无事,輒朝运百甓於斋外,暮运於斋内。人问其故,答曰:‘吾方致力中原,过尔优逸,恐不堪事。’” 明 李东阳 《〈洛阳刘氏族谱〉序》:“吾第恐优逸之时未久,而忧劳之日尚殷。”
分類:安闲